xxxxx探放水设计方案-毕业论文.doc





《xxxxx探放水设计方案-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x探放水设计方案-毕业论文.doc(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镇市明锦煤矿探放水设计清镇市明锦煤矿探放水设计编制:清镇市明锦煤矿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1第一节 井田概况1一、地理概况1二、主要自然灾害2三、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老窑2四、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3第二节 安全条件3一、地层3二、地层构造4三、煤层及煤质5四、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及地温9五、水文地质10六、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及存在问题13第三节 供 水、生产、生活污废水及井下水处理16一、供水水源16二、用水量估算16三、水源选择17四、供水系统17五、生产、生活污废水及井下水处理19六、节水措施19第二章 矿井防治水20第一节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20一、
2、矿井水文地质情况20二、水患类型22第二节 水文地质物探勘察情况23一、说明23二、电法探水勘查工作情况23三、水患预测区的划分25四、电法探水勘查结论和建议25第三节 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26一、排水设施26二、流水路线27三、防水设施27四、排水设备维护管理制度28五、抽水工技术操作规程29六、排水沟、水仓清理制度31第三节 矿井防治水措施31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31二、防水安全煤柱留设33三、疏水降压措施35四、井下探放水措施35探水孔布置示意图36五、探放水设备39六、老窑积水的防治40七、掘进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40八、地表水防治措施43九、进行探放水的巷道45巷道断
3、面图46十、井巷维修制度48十一、通风管理措施49十二、瓦斯检查制度及工作面瓦斯管理50第四节 矿井发生水灾时的处理措施53一、矿井发生水灾时的处理措施53二、矿井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53三、通信53探放水预测预报报表55避灾路线示意图56通风系统示意图57流水路线示意图58地形地质及电法勘查水患异常分布图 电法探水勘查剖面图2 Author: :xuqiang 4/18/2023/04/02前 言近年来,我国煤矿水害事故多发,造成了极大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搞好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和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严格贯彻和执行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
4、2006】98号)及(黔煤办字【2007】37号)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认真按照文件要求,提高对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矿井水害防治责任制,切实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各项技术管理基础工作,结合本矿井的水文地质和井下水害实际情况,特编制本矿井探放水设计。59 Author: :xuqiang 4/18/2023/04/02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1、矿井位置及交通枫香树煤矿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大坡村田坝一带,行政区划隶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管辖。矿山距花溪约25km,有公路通往矿山,交通及通讯便利(见枫香树煤矿交通位置图)。清镇市明锦煤矿2、地形、地貌
5、矿区总体上属中低山地貌,地势起伏,海拔标高一般12751400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部,海拔1403.1m,最低点位于西部沟底,海拔1275.0m,相对高差128.1m。3、河流矿区范围内无河流、湖泊等地面水体,仅有一时令性冲沟,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4、气候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暖高原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4.5C, 年平均降雨量1197mm。5、地震 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和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2001】,本地区地震烈度为度,属稳定区。二、主要自然灾害矿区
6、主要自然灾害有顶底板、瓦斯、粉尘、火灾、水害、地表崩塌、冰雹、滑坡等。三、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老窑 1、邻近生产矿井邻近无其它生产矿井。 2、井田内老窑枫香树煤矿属贵阳地区花溪区技改矿井,区内煤系地层埋藏较浅,小窑较多。主要分布在本矿区范围的南面和东面,通过实测及询问了解得知:矿区范围南面有隆鑫煤矿(已关闭);矿区范围东面有两个小煤矿(已关闭)。在井田内部老窑开采历史较久,有的很难考证,因此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开采浅部地段的各煤层时,要注意各煤层积水情况,加强老窑积水的探放水工作,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探放水原则。四、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水源:矿区内
7、无河流、湖泊及泉水,矿井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取自麦坪乡大坡村自来水供水系统。电源:矿井采用林东矿务局格堡电站双回路供电,格堡电站一回引自贵阳市南供电局10KV电网,另一回路引自贵阳市北供电局10KV电网,电源能满足矿井今后供电要求,当矿井一回路停电时,另一回路即可进行供电,满足矿井供电要求。通信:贵阳市通信网络已覆盖林东矿务局矿区,枫香树煤矿位置紧邻林东矿务局郭家冲煤矿,通信较为方便;另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已覆盖矿区,采用手机通信也比较方便。第二节 安全条件一、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三段至第六段、长兴组+大隆组、下三叠统大冶组及第四系,龙潭组是该区的主要含煤地层,现就矿区出露
8、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龙潭组第三段(P3l3):以黑灰色薄层粉砂岩、泥岩为主,其次为中厚层燧石灰岩,含可采煤层2层(K7、K8),含局部可采煤层1层K6煤层,K6煤层厚0.71.05m,在该矿区范围内属可采煤层。该段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厚44m。龙潭组第四段(P3l4):为灰、褐黄色粉砂岩、黑色泥岩、燧石灰岩等组成,含局部可采煤层2层,即K9、K10。厚32m。第五段(P3l5):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灰岩,节理发育,方解石脉发育,燧石呈似层状和薄饼状分布。本层为龙潭组中极好的标志层。厚约20m。第六段(P3l6):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燧石灰岩夹少量粉砂岩,燧石呈团块状分布,一般厚84m。长
9、兴组至大隆组(P3c+d):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地区,为青灰色、黑灰色燧石灰岩,中厚层状,燧石呈团块状,风化后呈碎块状。顶部有3-5m厚的硅质岩或硅质泥岩,呈灰黑色。厚85m左右。与上覆地层下三叠统大冶组呈整合接触。整 合下三叠统大冶组(T1d):浅灰色薄至中厚层泥晶灰岩,竹叶状灰岩夹粘土岩,厚160300m。与上覆地层第四系呈假整合接触。 假 整 合 第四系(Q):褐黄色粘土、亚粘土和矿山弃土、弃石等,厚015m。二、地层构造矿区位于杨家庄背斜的北西翼,主体构造为单斜构造,断裂、褶曲局部发育,地层产状倾向34025,倾角较缓,1123,矿山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见附图1)。区内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
10、的断层,现就矿区内对煤层有破坏和影响作用的F1、F5断层特征分述如下:F1断层:位于矿区的北西外围,延伸长度大于2000m,其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70,为逆断层,断距大于50m。F5断层:位于矿区的南部边缘,延伸长度大于1500m,其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75,为正断层,断距约15m。 总体上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于中等。三、煤层及煤质1、煤层及煤质(1)、矿区含煤地层 龙潭煤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粉砂岩、燧石灰岩、泥岩、页岩及煤层组成,总厚度约350m,含煤913层,一般为911层,由下至上编为K1、K2K13煤层,在本区内K6、K7、K8煤层可采,其余煤层在区内均属于不可
11、采或局部可采煤层。枫香树煤矿可采煤层为K6、K7、K8三层。(2)、煤层特征、K6煤层:俗称瓦渣煤,位于龙潭煤组三段上部,上距K7煤层约68m,煤层层位较稳定,局部地段含厚度0.05m的夹石,煤层厚度较稳定,厚度在0.860.96m之间,一般厚0.90m。属较稳定煤层。为矿区主采煤层。、K7煤层:俗称亮煤,位于龙潭煤组三段上部,上距K8煤层约1012m,煤层层位较稳定,煤层厚度较稳定,厚度在1.172.59m之间,平均1.90m,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偶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090.35m,主要为黑色粘土岩。该煤层在矿区东部已基本采空,在F2与F5断层以西未开采。、K8煤层:俗称大夹煤,
12、位于龙潭煤组四段底部,上距K9煤层约18m,煤层层位较稳定,煤层厚度较稳定,厚度在1.351.80m之间,一般厚1.59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12层,夹矸厚0.050.30m,为黑色粘土岩。属较稳定煤层。K8煤层在矿区东部已基本采空,在F2与F5断层以西未开采。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1煤层厚度(m)间距(m)顶底板稳定性倾角()视密度(t/m3)顶板底板K81.591012石灰岩粉砂岩、粘土岩稳定11231.4K71.9粉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稳定11231.468K60.9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粘土岩、泥岩、粉砂岩稳定11231.42、煤质(1)、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K8煤层:黑色、条痕为黑灰色、具
13、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不平整断口,条带状结构、质坚性脆,节理发育。具显微结构呈条带状。组份以凝胶化物为主,占68.04%,半凝胶化物质次之,占24.97%,丝炭化物质较少,占6.99%。K7煤层:其物理性质基本上与K8煤层类似,惟其质地发育,易成粉状,而K8煤层质坚性脆,多呈块状。组份以凝胶化物为主,占63.77%,半凝胶化物质次之,占21.69%,丝炭化物质较少,占14.15%,角质化物质占0.39%。K6煤层:为褐色、灰黑色,条痕为棕黑色、玻璃光泽、不平整断口,硬度低、性脆易碎。其组份与K8煤层类似,惟丝炭化较少,仅3.94%,未发现角质化物质。K6、K7、K8煤层均属半亮型煤。(2)、煤
14、质特征K6煤层:为高灰、高硫、特高热值贫瘦煤。K7煤层:为中灰、高硫、特高热值贫瘦煤。K8煤层:为低灰、高硫、特高热值贫瘦煤。(3)、煤层化学组分K8煤层:、灰份:煤层原煤灰份5.6230.63%,平均12.70%;精煤灰份4.259.69%,平均6.59%。、硫份:煤层原煤全硫平均为4.50%,精选后为3.04%。、磷:含量为00.007%,平均为0.002%,符合练焦用煤对磷0.015的要求。、发热量:原煤平均为8252卡,精煤为8701卡。、挥发份:煤心煤样为19.5223.49%,平均为20.29%,煤层煤样为19.1321.29%,平均20.19%。K7煤层:、灰份:煤层原煤灰份11
15、.9140.01%,平均16.93%;精煤灰份7.358.88%,平均8.25%。、硫份:煤层原煤全硫平均为4.19%,精选后为2.55%。、磷:含量为00.007%,平均为0.003%,符合练焦用煤对磷0.015的要求。、发热量:原煤平均为8154卡,精煤为8606卡。、挥发份:煤心煤样为16.5521.40%,平均为18.98%,煤层煤样为15.2320.19%,平均17.71%。K6煤层:、灰份:煤心原煤灰份22.4839.99%,平均31.19%;精煤灰份7.9714.00%,平均10.72%。、硫份:煤心原煤3.565.38%,全硫平均为4.32%,精选后2.653.62%,为2.9
16、2%。、磷:含量为00.007%,平均为0.002%,符合练焦用煤对磷0.015的要求。、发热量:85678663卡,平均为8624卡。、挥发份:煤心煤样为12.2516.04%,平均为14.15%,精煤为11.3613.15%,平均12.18%。煤层煤质特征表 表12煤层编号灰份(Ad%)挥发份(Vdaf%)硫(St,d%)发热量(MJ/Kg)K67.9714.0010.7211.3613.1512.12.653.622.9235.9836.38K77.358.888.2515.2320.1917.712.5534.25K84.259.696.5919.1321.2920.193.0434.
17、663、煤层露头及风化带 根据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枫香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范围内仅在东部南翼的边界有煤层露头,由于断层的破坏作用,露头线出露不连续;煤的氧化带宽度一般在2030m左右。氧化带内煤岩与原煤相比,光泽稍暗淡,在节理面上有锈蚀现象,煤岩中所含黄铁矿多数或部分氧化,其表面呈铁锈色,无光泽,机械强度差,煤质明显低于原生煤。四、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及地温1、瓦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对贵阳市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83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91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47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
18、量为17.83m3/t。 2、煤尘爆炸性根据贵阳近郊煤田林东矿矿区详查地质报告以及相邻矿区资料,煤尘有爆炸性危险。本矿井未作该报告,在揭露开采煤层后尽快作该报,以指导生产。安全专篇设计均按爆炸性进行设计。3、自燃发火倾向性根据矿山2004年对K6煤层所作的煤尘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该煤层自燃倾向分类属于二类(自燃)。其余煤层未作相应的该报告。安全专篇设计均按煤层自燃倾向性设计。4、地温本区地温正常。 5、煤与瓦斯突出该矿未作煤与瓦斯突出性鉴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督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本
19、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及管理。五、水文地质1地表水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以季节性溪流的形式往西排入彭关河,当地浸蚀基准面位于李家院一带,其高程为1280m,高于矿山最低准采标高1050m。2含(隔)水层岩组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据其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含(隔)水层性能分述于下: 下三叠统大冶组(T1d):分布在矿区的北西部,中上部为薄至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地表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及溶洞水,富水性较强,为强含水层,厚度160300m。上二叠统长兴+大隆组(P2c+d):灰色、深灰色厚层燧石灰岩及薄层硅质岩夹蒙脱石粘土岩,厚85m,矿区的
20、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主要为粉砂岩、泥岩、煤、砂岩组成,为区域隔水层,含水性较弱,属基岩裂隙水。厚约320m。3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1)、补给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方式和补给强度受岩性、地貌及地质构造的综合影响,煤层埋藏深度在当地最低浸蚀基准面以下(1280m),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岩溶裂隙、构造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2)、 迳流区内地下水的迳流受地形、构造及岩性的控制,总体上由南东向北西迳流,与含水层的倾向基本一致。以渗流为主,局部有溶洞发育地带亦有管道流。(3)、排泄区内地下水的自然排泄主要以各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4)、充水因素长兴组、
21、龙潭组燧石灰岩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所含地下水构成对矿坑直接充水。三叠系大冶组以上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由于大冶组底部为粉砂质粘土岩隔水层的阻挡,不直接补给矿坑。但当断层、裂隙贯穿隔水层后,其上含水层的地下水直接渗入矿坑,对矿井的地下水形成补给。另外,矿区沿煤层露头线老窑较多,大多数有积水现象,而且在矿区范围内存在大量的K6、K7、K8煤层的采空区,据调查K6煤层的采空区面积为0.22km2、K7煤层的采空区面积为0.72km2、K8煤层的采空区面积为0.41km2,采空区积水会直接渗入矿坑中,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矿井充水因素主要为老窑采空区积水与地表水,在雨季时地表水有可能沿矿井流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x 放水 设计方案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