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某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市某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某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任务由来及评价目的11.2编制依据11.3 评价工作原则41.4 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41.5 评价级别51.6 评价范围61.7评价标准71.8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101.9 评价技术路线11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122.1 自然环境概况122.2 自然生态环境142.3 社会经济环境152.4 区域环境功能规划17第三章 工程分析203.1 拟建工程概况203.2 工程分析223.3污染源分析293.4污染物排放量35第四章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分析384.1产业政策相符性384.2 清洁生产评价分析384
2、.3 循环经济分析44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455.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455.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46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7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485.5排污口规范化设置495.5绿化方案495.6项目“三同时”环保措施50第六章 区域污染源调查516.1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16.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1第七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7.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7.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37.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67.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77.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7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评价588.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88.2 地表水环境影响
3、评述608.3 声环境影响评价608.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38.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38.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7第九章 总量控制分析699.1总量控制目的和原则699.2总量控制区域和总量控制因子699.3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709.4总量控制方案709.5总量申报指标71第十章 事故风险评价7210.1事故发生原因、类型7210.2大气事故风险排放源强7210.3事故排放的影响预测评价7310.5废水外溢影响分析7710.6事故预防、应急对策措施77第十一章 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可行性分析7911.1选址可行性分析7911.2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81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2
4、12.1 环境管理8212.2环境监测计划83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8513.1公众参与的目的8513.2公众参与方式8513.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8813.4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92第十四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414.1 社会效益分析9414.2工程带来的环境损失9414.3环境损益分析9514.4 结论96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9715.1 项目概况9715.2 产业政策相符容性9715.3 厂址可行性9715.4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原则的贯彻情况9815.5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达性9815.6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结果9815.7 总量控制9915.8公众参与9915.9 总结论10015.
5、10建议100附件:附件一:项目备案通知书附件二:*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单附件三: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四:项目土地利用协议附件五:项目工矿产品购销合同附件六:*市市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质保单27 第一章 总论1.1 任务由来及评价目的1.1.1 任务由来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
6、费量 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此,*市XX矿石加工厂拟投资500万元新建矿石加工项目,为利用外购铁矿石磁选精矿粉,年生产能力为铁精粉2万吨。为区域钢铁工业的发展提高更好的配件和原料。该选
7、矿厂的建设,不仅经济效益较为可观,而且可以安排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地方税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市XX矿石加工厂于2009年4月正式委托*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附后),由*协作完成。1.1.2 评价目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对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污染源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该项目建设和投产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工艺及环境可
8、行性进行评价,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1.2编制依据1.2.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198922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200277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032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200431号令);(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199677号令);(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7)中华人
9、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887号令);(10)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发199631号);(11)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 1989年1月;(1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3)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54号;(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第十四号令 ,2003年1月;(15)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
10、会议1993年12月29日);(16)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993年省政府38号令);(17)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981号);(18)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21015号);(20)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21)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9月;(22)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环控19970232);(23)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24)省政府
11、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25)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2006.7.3;(26) 关于印发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镇政办发2007125号),镇江市人民政府,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27)镇江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镇政发1997161号);(28)镇江市水功能区划报告(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政发2002136号);(29)关于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函(苏环委2003189号)。1.2.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
12、.4-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2月;(5)工矿和工程建设区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14-274-91)。1.2.3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1)*市XX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登记)表;(2)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二00八年九月二日;(3)*市XX矿石加工厂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5)*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规划2
13、003。1.3 评价工作原则(1)以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环评导则及技术方法为依据,对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环保建议,同时为本项目的环保管理和监管服务。(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坚持贯彻 “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原则;(3)切实做好工程分析,对拟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进行可达性、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4)充分利用近几年来周边地区已有的资料及环境例行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开展环境影响评价。(5)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指
14、导性意见。1.4 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1.4.1评价因子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列于表1.4.11。表1.4.1-1 评价因子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TSP、SO2、NO2粉尘(TSP)粉尘(TSP)地表水pH、COD、BOD5、CODMn、氨氮、总磷声等效A声级固废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1.4.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特征,确定工程分析、生态影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总量控制、选址可行性分析和环保治理措施评价作为本项目评价工作的重点。在项目分析方面,重点评价建设项目的工艺特征和完善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1.5 评价级别(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经工程分析,
15、该拟建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工艺粉尘,根据HJ2.2-200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的定义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该项目废气粉尘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D10%值见表1.5-1。Pi=(Ci/C0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注:HJ2.2-2008中指出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本项目污染物(TSP)没有小时浓度,取其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为0.9 mg/m
16、3。表1.5-1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D10表污染物G1 粉尘项目下风向预测最大浓度(mg/m3)D10,mPmax(%)计算值0.04304.88C0i,mg/m30.9根据导则规定,计算得P粉尘=4.88%10%,参照HJ2.2-2008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HJ2.2-2008评价工作等级级别判据表见表1.5-2。表1.5-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判据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依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1.53锌0.050.51.05.05.04铁0.10.20.31.51.55镉0.00010
17、.0010.010.010.016铅0.0050.010.050.10.1(3)环境噪声:根据该区域地处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域环境噪声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906-2008)中1类标准,见表1.7.1-4。表1.7.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类别昼间夜间15545(4)土壤环境: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7.1-4。 表1.7.1-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 单位:mg/kg项目标准pH汞镉铅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6.5pH7.51.00.3030050铬(旱地)砷(旱地)铜(农
18、田)锌20030100250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1)生产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见表1.7.2-1。表1.7.2-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二级监控点浓度颗粒物120mg/Nm315m3.5kg/h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Nm3(2)废水:该项目生产中产生的精矿沉淀水及尾矿沉淀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生产工艺,该行业对生产用水要求不高(主要为pH不能呈酸性及含过多的悬浮物),项目生活污水经SBR生化池处理后用作厂区的洒水抑尘,最终无废(污)水外排。该项目废(污)水处理后的
19、水质参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7.2-2。表1.7.2-2 该项目废水处理后水质参照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参照标准1pH69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2COD1003SS706石油类5.0(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运营期项目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7.2-3和表1.7.2-4。 表1.7.2-3 施工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限值(昼间)限值(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20、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表1.7.2-4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15550(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8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污染物排放总量原则上应在区域内平衡,控制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内,排污口设置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1.8-1,拟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1.8-1。表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石 加工厂 年产 万吨铁精粉 新建 项目 建设 环境 影响 评估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