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高级中学四校联考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丁蜀高级中学四校联考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蜀高级中学四校联考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08.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1、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 当选为陪审员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 B、 C、 D、2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源于广大平民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彻底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 使古代雅典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使广大平民获得了与奴隶主平等的政治权利 A B C D3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公民权利的重大举措是A规定公民大会为
2、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B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C废除平民的公私债务,土地归还平民D建立“四百人会议”4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包括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5、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废分封,行县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A、 B、 C、 D、6、“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3、的势力C、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D、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7、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 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 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8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民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D焚烧诗书9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B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C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0、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
4、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促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11、北魏孝文帝致力于改变生活习俗的汉化政策包括 改穿汉服 改说汉语 改用汉姓 与汉族通婚 启用汉族官员A. B. C . D. 12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1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改变对农民的剥削方式C、封建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妥协 D、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1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15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B农民不再受到村社的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以赎买份地16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暴力斗争不断A. B. C. D.17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6、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A. 军备落后 B. 农奴制落后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18. 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座塑像是A彼得一世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19.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
7、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0.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必须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二、材料解析和问答题(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力,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8、史记李斯列传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商鞅变法的历史信息?(3分)(2)材料二中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4分)(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说明商鞅变法后经济形式的变化。(4分)22、阅读下列材料: (8分)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家庭,为人正直,聪明颖悟。青年时因家道中落,曾到国外经商,游历广泛,饱览人情世事。他深知雅典社会问题所在,具有革除弊端,建立公平社会的政治抱负。他以诗歌抒发情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念,即节制、中庸、公平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政治理念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级中学 联考 历史 学期 期中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