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活的适应性调查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活的适应性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活的适应性调查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活的适应性调查报告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一) 问题的提出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早已进入大学校园,并发生深刻的广泛的影响。大学的网络环境建设更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大学生对互联网“一网情深”。大学生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但少部分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网络,已经给大学生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如何在网络环境
2、下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活的适应性调查,并以钦州学院为例,多角度多方位的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钦州学院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以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为主,并辅之以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即对钦州学院的各院系按年级划分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同时对具有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教师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活的适应性进行调查,力求数据的客观、科学和准确。3.问卷
3、编制和访谈提纲的设计调查问卷由30个问题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上网人数,上网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等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其主要特征,如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上网角色和网络行为特征等;第三部分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适应性状况,这一部分包含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看法、对网络行为价值的评价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访谈提纲的问题设计主要涉及教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现状的看法等。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均经过多次修改,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完整性。4.调查问卷的收发情况分院系按年级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1份,回收率96.1%,其
4、中有效问卷951份,有效问卷率95.1%。具体情况见表1、表2。表1各院系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院系收发情况商学院资环学院美创学院文传学院物理学院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数计学院合计计划发放18015013010010060806060801000实际发放?实际回收1761531181071007262565651951备注有些院系的实际回收份数多于计划发放的份数,是由于在发放问卷时,被调查对象恰好为各学院住宿区结合部或跨学院跨专业的公共课,故有些学院出现回收份数多于计划发放份数的情况。但这些数据对调查结果影响不大,符合问卷调查要求。年级性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总数男14150%159
5、49%13949%2746%46649%女14150%16851%14451%3254%48551%总数28230%32734%28330%596%951表2 调查问卷发放的年级和性别比重表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大学生上网人数,上网时长和地点的选择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活跃的人群,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可以更加有效、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然而,网络也让部分学生感觉迷茫。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是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适应性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的题中之义。1.大学生个人电脑拥有量基本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调
6、查对象中68.86%的学生有个人电脑,31.41%无电脑(如图1所示)。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了个人电脑,电脑的使用在大学生中很普遍。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电脑与网络的关系?)从性别结构看,男女生拥有电脑情况的差异并不明显。从年级结构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数也在增加。例如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有41.28%的学生购买了个人电脑,而到了大四,87.93%的学生有个人电脑。一般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大学生活后,他们便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纷纷购买电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已普遍拥有个人电脑。(如表3所示)。图1大学生电脑拥有情况调查表3. 各年级学生个人电脑
7、的拥有情况有无电脑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有41.28%80.63%79.08%87.93%无58.72%19.37%20.92%12.07%2.上网时长调查显示,每天上网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超过半数,其中27.89%的学生每天上网2-3小时,16.97%的学生是4-5小时,14.10%的学生是5小时以上(如图2所示)。男女生上网时长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从年级结构看,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下大一是23.38%,而大三只有2.80%,大四由于实习忙碌等客观原因,上网1小时以下的比重上升。平均每天上网2-3小时的学生比重从大一到大四持续下降。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学生比重持续上升(如表4所示)。以上的数据表明
8、,随着年级的增加,长时间上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外,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上网时间过长易患眼部疾病、腰肌劳损和颈椎炎等疾病,同时上时间上网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心理疾病,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图2.大学生上网时长图表4 各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大一大二大三大四1小时以下23.38%7.32%2.80%11.67%2-3小时34.53%26.83%26.80%20.00%4-5小时9.35%21.95%17.60%30.00%5小时以上7.55%15.24%20.00%20.00%说不清34.53%28.66%32.80%18.3
9、3%2.上网地点的选择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宿舍上网,少部分在校内网吧。(如图3所示)。从性别结构看,男女生差异不大。从年级结构看,大一的学生在宿舍和校内网吧上网人数基本持平,大二、三学生八成左右有个人电脑,一般在宿舍上网,大四学生因实习,在校外上网比重有所上升,但弧度不大(如图4所示)。大学生上网地点的选择与他们个人电脑的拥有量以及网吧距离的远近相关。图2大学生上网的地点选择图3大学生上网地点的选择图3 大学生上网地点的选择图4 各年级学生上网的地点选择对比3其他上网途径使用情况调查还显示,有一部分学生在用电脑上网之外,还有一些学生通过手机、ipad等途径上网。数据显示,女生使用手机或i
10、pad等途径上网的比重略大于男生(如图5所示),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用手机等上网。从年级结构看,差异并不明显,然而大四经常使用手机等其他上网途径的较多,这与他们外出实习不方便携带电脑等因素有关(如表4所示)。图5 男女生使用手机、ipad等其他途径上网情况调查表4 各年级学生使用其他途径上网情况调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经常59.93%47.06%56.07%61.67%偶尔35.6645.20%41.79%30.00%从不4.41%7.742.14%3.33%虽然在性别和年级上有些差别,但从总体上看,有54.44%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ipad等途径上网,有45.13%学生从不使用(如图6所示)。这表明
11、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上网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图6 大学生使用手机、ipad等上网途径上网的调查(二)上网目的1.浏览网页主要关注的事情调查显示,46.90%的学生关注各类新闻,39.01%的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图7所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新闻、专业知识、好友动态的关注度远远大于购物资讯等其他网络信息,表明当代大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社会动态、学好专业知识、认真处理人际关系。从性别结构上看,女生对好友动态、购物等信息更为关注,而新闻、专业知识的信息更能吸引男生(如图8所示),这符合社会发展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的一个表现:男生的理性行为和女生的感性行为时跟他们平时所关注的事物有关。从年级结构上看,年级
12、越高对新闻、好友动态、各类购物资讯的关注越高,表明高年级的学生对时事更关注以及他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更强烈(如图9所示)。图7 大学生浏览网页时关注的事情图8 男女学生浏览网页情况调查图9 各年级学生浏览网页情况调查2上网经常做的事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上网经常做的事有学习、看电影、聊天交友、浏览网页等,其中,看电影、聊天交友、浏览网页所占的比例较大,开网店、博客微博所占比例较小(如图10、图12),这表明: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多数是用于获取信息和学习,因此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调查还表明,大学生的娱乐兴趣正从以前的单向娱乐( 如听音乐, 看娱乐新闻、电影等)向聊天、博客等双向互动娱乐型(
13、如聊天、交友、逛论坛、写博客、微博等)转变。另外,调查还表明,较少人尝试网络创业。从性别结构看,女生在浏览网页、聊天交友、看影音方面的比重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打游戏等网络活动中表现明显(如图11),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男生的动手能力为什么比女生强、女生的情感世界比男生细腻。从年级结构看,高年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比较活跃活跃。年级越高,双向互动娱乐型的网络行为越多,特别是目前特别流行的博客微博等。聊天交友、网购等也与年级呈正相关。图10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图11男女生上网目的调查图12 各年级上网做的事调查情况 从这些数据上看,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还是比较科学和明确的。其主要是为了获取
14、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加强人际交往。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上网目的还是为了娱乐消遣、玩游戏,甚至有少数人染上了迷恋网络的恶习,这必须引起注意。3运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大学是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可通过网络等学校的各种可利用资源来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如何呢?调查发现,大学生一般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和有需要或偶尔想起时再去运用的比例较高,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6.50%和44.88%。主动运用的比例较低,占总数的14.58%
15、。从不运用的也有一小部分。这表明,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充分挖掘现有的网络资源辅助学习有待加强。从性别结构看,主动运用网络学习专业知识的男性比例稍大于女生,同时从不用网络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男性比例也稍大于女生,这表明,男生网络学专业知识的两级分化现象较明显。从年级结构上看,总体差异并不明显,但在老师指导下使用网络学习本专业知识的人数比重随年级增高而降低;“有需要时自己去运用”的人数比重,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增。这表明了高年级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于低年级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增加(如表5所示)。表5 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女总
16、男总总比重经常性主动运用15.83%13.61%14.43%15.00%11.73%17.67%14.58%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运用43.17%36.09%32.30%28.33%40.16%32.54%36.50%有需要或偶尔想起时再去运用35.97%46.75%50.17%50.00%45.73%43.97%44.88%从不运用5.04%3.55%3.09%6.67%2.39%5.82%4.03%2.网络角色大学生以两种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网络中,即真实的自我和非真实的自我。而调查发现,被测大学生中,51.28%的大学生在网上所扮演的是“真实的自我”的角色,48.72%的学生扮演的是“非真实的自
17、我”的角色(如图12所示)。这表明了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性格,其实是现实生活中性格的延伸,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虚拟的性格。因此,在重视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传统德育。同时,这也侧面说明了网络交往过程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应多加谨慎。图12 大学生的网络角色调查其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女生的网络角色的选择差别很大,大多数女生会以真实的自我参与到网络角色中,而大多数男生则以非真实的自我参与到网络角色(如图13所示)。从年级结构上看,各年级的数据显示,大三学生中,扮演“真实的自我”的人数略高于其他年级。总体看来,差异并不明显(如图14所示)。图13男女生的网络角色
18、对比图14 各年级学生的网络角色对比3网络行为特征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多样的。本次调查主要从大学生网络交往个人信息的维护意识、网络依赖程度、网络自控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网络交往个人信息维护意识调查在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个人信息维护意识的调查中,数据显示,55.15%的同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QQ或邮箱,44.85%的同学有一个邮箱或一个QQ(如图15所示)。这表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人际交往时,超过一半的同学是很注重个人隐私和安全的。同时也间接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圈子分得比较清,条理性较好。从性别结构上看,男女比例不明显,女生拥有两个或以上的QQ或邮箱的人数占女生总数
19、的53.29%,男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QQ或邮箱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57.08%。但是从年级结构上看,年级越高,有两个含两个以上QQ或邮箱的同学越多(如图16所示),证明大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使用网络环境时,越来越注重个人信息安全。(QQ的使用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图15 大学生QQ或邮箱使用状况调查图16 各年级学生使用QQ或邮箱情况调查(2)网络依赖程度调查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调查的过程中,数据显示,有15.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能离开网络,即使一天不上网都感觉不适应,有20.94%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多可以三天不上网,有40.71%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如图17所示)。这表明
20、,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较合理地使用网络,正确、客观地对待网络。有少部分学生对网络形成很深的依赖,甚至有网络成瘾的的趋势。其中,从年级结构上看,差别不大。从男女结构看,男女比例也不明显,但可以发现,女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相较于男生要大一些(如图19所示)。图17 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调查图18 各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调查图19 男女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调查(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在进行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控能力调查时,当问到学生对于学校晚上12点以后宿舍断网的规定的态度时,数据显示:43.47%的大学生是支持学校晚上12点以后宿舍断网的管理规定的,他们认为这是学校对学生很负责的管理行为,可以保证学生
21、正常作息,不会出现作息不一致引起的矛盾,也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33.79%的学生对此不置可否,他们大多数认为自己不会在那么晚的时间段上网。22.74%的学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校管理过于严格,不尊重学生(如图20所示)。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在网络环境里正确的定位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也存在着少部分学生网络自控能力不足,甚至还有少数学生经常在凌晨时段上网,持有“网络绝对自由主义”的倾向,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图20大学生对待学校网络管理规定的调查(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适应性状况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适应性状况如何?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重点。我们选取了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看法、网络对
22、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的影响、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价值评价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1.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看法在利用网络这个信息传递工具的时候,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我们主要选取大学生对待网络文化和从他们对网络游戏、网上流行微博、网购行为的看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和看法”进行调查。(1)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对待目前网络流行文化的态度上,有80%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16%的学生认为流行的网络文化是先进有益的,仅有少部分人认为是无用和有害的,分别占3%和1%(如图21所示)。从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对待网络流行文化还是比较适应和认
23、同,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网络中存在确实存在很大的信息量,但也表现得良莠不齐和形形色色,甚至有一些不良的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图21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态度总的来说,以上说明了大学生对待网络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比较理性和客观,而这一部分女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网络虚拟和不用负责任,这一部分人男生居多。这会导致网络道德的下滑和风气的败坏以及网络违法的增加。因此,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大学生对网络游戏和网上流行微博的看法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网络游戏上,有45%的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浪费时间,无聊”,而认为“刺激”和“益智”的也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毕业 论文 基于 网络 环境 大学 适应性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