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doc
《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1.2 规划基本任务在徐州市市域体系规划和徐州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确定徐庄镇自然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现有多余的各类设施进行清理,对农业生产空间进行整理,对生态和特色文化的村庄进行保护。1.3 规划编制依据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2、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
2、(苏建村2005125号文件)3、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4、徐州市市域体系规划(2002-2020)5、徐州市总体规划(2003-2020)6、铜山县徐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1.4规划范围徐庄镇政辖区为本规划范围,总用地132.00平方公里。第二章现状综述2.1基本状况2. 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徐庄镇位于徐州市东郊20公里处。南与伊庄镇相邻,北与紫庄镇隔京杭运河相望,东与大许镇接壤,西与大庙镇相邻。2、气候:徐庄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平均降雨量868mm,最大日降雨26
3、0mm,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2m/s,最高气温40.5度,最低气温零下18.8度,最大冻土层23cm。3、水文:徐庄镇地势为南部丘陵、北部平原地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高程31-28m,地下水位稳定在13米左右,地下水较丰富。4、地质:镇区土地呈黄褐色,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带,镇区受郯庐断裂带控制,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区。镇区范围内无大的断裂滑坡、岩溶现象,均属适宜的建设用地。5、资源:全镇水系较多,分别为京杭大运河、徐洪河、刘禅河、周庄大沟、房亭河、已庄大沟、陇海铁路南北沟、吴西大沟。境内农副产品较丰富,有小麦、棉花、水稻、油料等,主要副业有种植畜牧鱼产蔬菜瓜果林业等。根据地
4、质勘测部门提供资料,地下有少量的矿藏和煤炭资源。2.1.2 经济社会概况徐庄镇镇域现状人口63410人。徐庄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县中位,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2428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43元,三产比重71:21:8,农民人均纯收入3943元,财政收入634.5万元,财政支出443.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459元,人均居民储蓄余额2787元/人。(1)第一产业现状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50645万公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30万元。徐庄镇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2004年,徐庄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始终突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收的指导思想。确立“南果北菜,两区三线
5、”实现“两个二万”(二万亩林果,二万亩蔬菜)的产调总目标。面向市场。通过“以点带面,效益驱动”的示范作用,建成徐海线上的出口特色菜生产基地。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71.4。(2)第二产业现状第二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04年全镇新增工业项目10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2家,500万以上的2家,200万以上的6家。徐州金田农肥有限公司、徐州渴望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等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落户徐庄。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20.4。(3)第三产业现状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已有个体工商户300家,从业人员多达8944人,商业、服务业,运输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8.2。徐庄镇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近年来经济得到
6、了快速增长,全镇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1.3镇域土地利用概况及存在问题徐庄镇土地总面积132.00平方公里,全镇耕地总面积90000亩,占全镇总面积49,人均耕地1.42亩。城镇建设用地90公顷,占总面积的0.7,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796.4公顷,占总面积的6.5%,水域和其他用地5363.6公顷,占总面积的43.8。全镇农业耕地面积较多,属于耕地较多的地区。土地的开发强度,除多数山麓坡地土层较薄需要进一步整治利用外,平坦一带则潜力不大。2.1.4 历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村庄概况该镇域南部为徐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吕梁风景旅游区,规划范围涉及二个镇(徐庄镇、伊庄镇),规
7、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古迹众多,有战国墓群址、孔子庙遗址,文征明碑刻疏凿吕梁洪记、岳飞碑刻等,其中明朝文征明的疏凿吕梁洪记碑刻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历史传说纷纭众多。自然景观优越,景区内大小山头28座,水库5座。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水源充足,大小山泉十几眼,清澈见底,远近闻名的吕梁奇石产于风景区内。2.1.5行政组织概况和劳动力结构全镇辖2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现有16318户,总人口60989人,其中农业人口60228人,占总人口的98%。在劳动力结构方面,22个行政村实有从业人员31003人,占51.4,工业从业人员2868人,占9.25,建筑业从业人员274
8、8人,占8.86,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2270人,占7.32,从事商业服务业人员1169人,占3.77,其它人员1160人,占3.74。 2.2自然村庄分布于建设用地概况2.2.1 行政组织概况徐庄镇的行政村密度约16个/10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行政村741户,2881人。城镇建设用地90公顷,人均建设100/人;全镇的自然村密度约78个/10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自然村158户,615人。村庄建设用地874.8公顷,人均建设143.4/人;全镇共有103个自然村,现有行政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徐庄镇辖22个行政村和103个自然村。自然村庄现状一览表自然村庄现状自然村个数百分比(%)50人00511
9、00人19.7101300人3937.8301800人3836.98012000人2313.72000人21.9合计103100全镇房屋30为平房,70为二层楼房。平房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建,质量一般,楼房多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所建,质量较好。农民住房自由发展,城镇内无集中的居住小区建设,住房分散,配套设施不足,居住环境较差。镇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均不能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2.3配套设施概况2.3.1公共设施概况:徐庄镇现有公共设施主要有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教卫生、科研、金融等。公共建筑大多分布在镇区中心和毛庄,影剧院一所。服务半径4公里,如村委会、幼儿园、老年活动室等。教育设
10、施:中、小学根据铜山县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徐庄镇的具体情况重新进行了调整。全镇有中学2座,小学8座,分别坐落在徐庄、毛庄、王桥、周庄、黄集、苑山、时楼等村。中学有69个班,学生4112名,教职工226名。小学91个班,学生3840名,教职工299名。医疗卫生设施:卫生院一所,负担着镇域内的医疗卫生防治工作,现有病床25床,每村设有卫生所。2.3.2 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徐庄镇的对交通运输主要是依靠公路、水运。镇域内对外交通联系主要有连徐高速公路、连徐公路、魏单公路、镇内有陇海铁路镇中贯穿。龙田村有小型车站一座。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道路不完整,道路等级低。长途客货车辆川流不息,以徐连公路为主,年客运
11、量达25万人次。航道设施:京杭运河支河贯穿镇区。徐庄镇的对外交通格局形成了“南铁、北水、中公路”格局,给徐庄人民带来了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供水:镇区无水厂,目前村民饮用水为自备井,造成地下水源的浪费。自来水普及率低。居民饮用水水质无法保证。污水:城镇无排水设施。村庄排水属于自然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如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供电:镇域内现有供电所二所,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10KV配电线路四条。燃气:镇域内无燃气管道,现为瓶装液化气,镇区瓶装液化气普及率为60%,村庄为20%,普及率较低。电信:镇域电讯、邮政服务由镇区电信局、邮政局承担,镇域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户
12、。普及率较低。广播电视:现有一座广播电视站,城镇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完善。有线电视普及率达50。环卫设施:镇域内没有垃圾处理厂,公厕、垃圾收集站数量不多,环卫设施落后。2.3.3现状综述:1、现状特色及布局特点:(1)村庄沿路沿河布置,自然村集聚度小。(2)镇域内地势平坦,农田较多,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对农业发展有利。(3)地处徐州以东,有公路和铁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2、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庄占地面积较大,村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全镇村庄布置分散、规模小和集聚度小。不利于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人均建设用地146.40。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2)土地利用区域分散、无序,利用率低,给城镇
13、空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的障碍。(3)不当的土地使用和土地混合使用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4)公共设施和基础是设施配套不完善。如道路等级低,环卫设施差。第三章镇村布局规划3.1 规划原则与目标3.1.1规划原则1、节约利用土地,推进集聚发展。把握实际情况,撤并整合分散的自然村落,引导农居逐步集中居住,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2、积极引导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在村庄集中居住,鼓励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进城镇居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3、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满足农
14、民小康和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促进集约经营、以规模大、区位好的现有村庄进行整合、集聚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村庄选址应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生态保护的要求,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耕作半径合理。4、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置,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规划保留村庄应加强配套完善,规划撤并村庄以维持基本设施条件为原则。5、与徐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统筹协调好城乡居民点与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的关系,避免农民建房重复建房拆迁,造成浪费。3.1.2规划目标构筑以区域生态框架为基础的现代化都市农业体系,融合互
15、补的城乡产业体系,环境宜人,保障完善的城乡社区体系,形成开放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新格局。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加快吕梁风景区的建设,加大旅游业的投资。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交通优势,形成以农业为主,集粮食加工业和粮食市场,促进商业规模化以及农、工、贸协调发展的城镇。3.2 村庄人口匡算与用地规模控制3.2.1未来人口变化分析由于徐庄镇交通位置优越,商贸流通业比较发达,工业集聚区正迅速发展,镇区的功能将不断完善,接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镇域内的剩余劳动力将不断的向镇区、市区和其它地方转移。依据徐州市市域体系规划及徐州市总体规划对徐庄镇镇域人口的匡算,至规划期末徐庄镇镇域总人口62300人
16、,3.2.2城市化前景与人口匡算依据徐州市总体规划,规划期末徐庄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24%。镇域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6.2万人。3.2.3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依据徐州市总体规划和徐庄镇区总体规划,匡算至规划期末徐庄镇镇区总人口将达到15000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人。3.2.4农村人口估算和用地规模控制匡算出农村人口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47300人,用地则按照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规划的要求,人均建设用地为90平方米/人。建设用地按规范要求控制在425.7公顷。3.3 村庄功能和布局规划3.3.1村庄功能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的集居点,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
17、农户要积极引导向镇区集中。3.3.2村庄布局1村庄撤并原则:(1)考虑村庄的区位,交通条件。(2)考虑村庄的经济发展情况。(3)考虑到合理的耕作半径,控制在1.5公里以内。2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最终形成 “一镇”、“五十六点”的总体布局体系。“一镇”:徐庄镇。 “五十六点”:合并后保留的56个村庄。徐庄镇规划性质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重点发展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相应发展多种经营的综合性的小城镇。原有103个自然村经过合并后,则保留56个居住点。自然村庄合并规划一览表序号规划保留点合并自然村现状人口(人)规划人口(人)名称人口(人)1徐庄镇太平2127532915000周庄842范庄674王
18、庄696王场136柳八集427吴庄282陈庄1452时楼居民点时楼100010008003寿桥居民点寿桥8008008004黄山后居民点黄山后7007006005马湖居民点马湖100010008006上毛庄居民点上毛庄1760176015007岗集居民点岗集5005005008岳庄居民点岳庄9689688009常庄居民点潘庄204884800常庄68010后牤庄居民点占庄170630600前牤庄264后牤庄20211周庄居民点丁庄200570600周庄160姚庄21012来安居民点小徐庄23011181000小李庄228小周庄450来安21013鸭庄居民点周黄庄210920800旺庄220鸭庄
19、49014杜楼居民点杜楼51051050015黄集居民点黄集39039030016胡家居民点胡家387529500柳楼14217崔瓦房居民点双井138866800崔瓦房72818河湾居民点河湾73373370019王楼居民点兰庄12513271000王楼971河北23120岗楼居民点岗楼67067050021七里村居民点七里村47547550022半楼居民点半楼58058050023肖庄居民点柳园256691500肖庄274刘庄16124薛湖居民点薛东145035203000薛西1390薛湖河北302邵楼37825贺姚居民点贺姚98098080026重卜居民点重卜124816901500重卜河
20、北78周楼231曹园13327赵集居民点赵集92492450028半楼居民点半楼63663650029山黄居民点山黄18361836150030安乐居民点安乐周庄10301330100030031圣沃居民点圣沃67467460032李楼居民点李楼300405300小李楼10533贺楼居民点贺楼50050040034后贺楼居民点后贺楼45245240035前贺楼居民点前贺楼50050040036赵町居民点大赵村140023862000李庄286小赵村70037吴楼居民点吴楼12001200100038野姚居民点野姚100012801000小野姚28039苑山居民点苑山387040003500小郭
21、庄13040张家居民点张家43112081000后场266新庄51141汪赵居民点汪赵60760760042龙田居民点龙田45045040043卷上居民点邵家36012981100卷上93844凌庄居民点凌庄74574550045黄庄居民点黄庄60960950046前场居民点邓家267603500前场33647徐庄居民点徐庄54954950048周刘居民点邵家120630500吴楼230周刘28049黄庄居民点黄庄38038030050吴集居民点吴集370740600冯庄37051腰庄居民点腰庄75075060052王桥居民点后王桥114521991700前王桥822桥南头23253吴老西居民
22、点吴老西39839830054乔庄居民点乔庄12521252100055金井居民点金井69869850056郭庄居民点胡家37110881000许庄264郭庄45354土楼居民点土楼15161516150057林场丁泉250400400张庄150合计57103610076100762300(1) 时楼:保留。规划总人口800人,净迁出人口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节省村庄建设用地7.8公顷。(2) 寿桥:保留。规划总人口800人,净迁出人口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节省村庄建设用地-3.2公顷。(3) 黄山庄:保留。规划总人口600人,净迁出人口1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5.4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山县 镇镇 布局 规划 文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