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内容31.3研究结论4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场址和建设条件123.1场址现状123.2主要建设条件13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184.1项目建设目标184.2建设内容及规模184.3工程技术方案194.4主要建设工程49第五章 环境保护525.1编制依据、环境保护原则及标准525.2环境现状545.3环境影响545.4综合治理及措施57第六章 节能分析596.1节能设计596.2能耗分析606.3节能措施61第七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6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
2、改7.1劳动安全637.2消防64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658.1组织机构658.2项目管理66第九章 工程招标及项目实施进度709.1工程招标709.2实施方案及进度72第十章 项目管理与建设进度计划7210.1项目运作模式7210.2招投标管理7310.3工程监理7310.4物业管理7310.5建设进度计划7310.6销售计划7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410.1 投资估算依据7410.2 投资估算7410.3 资金来源78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7911.1 财务评价依据7911.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791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8011.4 财务效益分析8111.5
3、不确定性分析8113.6 财务评价结论83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评价8412.1社会效益评价8412.2评价结论85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8613.1主要风险因素的识别8613.2风险程度分析8713.3风险评估8913.4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90第十四章 结论和建议9114.1研究结论9114.2建议922012年抚州城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2008年抚州城网中低压工程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总论7二、立项依据7三、立项目的7四、主要设计依据7五、 设计选择的气象条件8六、 导线96.1 导线的选择96.2 导线的安全系数96.3 导线的排列10七、 档距及线间距离107.1 档距107.2
4、 线间距离11八、 杆塔11九、 金具、绝缘子、防雷及接地119.1 金具119.2 绝缘子119.3 防雷与接地12十、 拉线及基础1210.1 拉线1210.2 基础12十一、 10kV柱上真空断路器13十二、柱上变压器台1312.1电气一次部分1319B12.1.1电气主接线1320B12.1.2 主要设备选择1321B12.1.3 导体选择142212.1.4 电气设备布置及安置方式1423B12.1.5 防雷、接地和过电压143B12.2 电气二次部分154B12.3 低压综合配电箱1624B1、设计原则1625B2、低压综合配电箱设计采用L型。1626B3、低压综合配电箱进出线16
5、27B4、元器件的配置和性能要求1628B5、外型、安装方式17十三、 10kV开关站1813.1 建站必要性1813.1.1 目前状况1813.1.2 存在的问题1813.2 站址选择1913.3 电力系统1913.3.1 接入系统方案1913.3.2 电气接线方式1913.3.3 建站规模1913.4 一次部分2013.4.1 电气一次接线方式2013.4.2 短路电流计算2013.4.3 主要设备选型2013.4.4 配电装置型式及电气平面布置2113.4.5 防雷接地、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2113.4.6 电缆敷设及防火2213.4.7 站用电系统及照明系统2213.5 二次部分221
6、3.5.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213.5.2 组屏原则及布置方案2313.5.3 直流系统2313.5.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2313.5.5 安全自动装置2413.5.6 遥测量2413.5.7 遥信量2413.5.8 遥控2413.5.9 电能计量2513.6 辅助设施2513.6.1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2513.6.2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2613.6.3 微机五防2613.7 变电部分参照典设情况2613.8 系统通信部分2613.8.1 系统通信2613.8.2 系统远动2713.9 土建部分2713.9.1 工程地质概况2713.9.2 主建筑物2713.9.3 户外设备构支架
7、及设备基础等2813.9.4 供排水系统2813.9.5 消防设施2813.9.6 暖通设备2813.9.7 环境保护2913.9.8 安全劳动2913.10 配套工程2913.10.1 10kV进线部分2913.10.2 10kV出线部分2913.11 主要设备汇总表29十四、2012年抚州城网中低压改造主要内容32一、二仙桥变供区32二、金巢变供区34三、玉茗变供区35四、钟岭变供区36五、35KV临输线改造工程37六、发电车改造项目37七、配网工具器购置37十五、改造后状况37十六、抚州2012年城网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项目一览表38十七、相关图纸44一、总论为进一步完善抚州城市中低压网,
8、确保城网可靠、稳定运行,按照省公司制定的2012年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确定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我公司认真开展了2012年中低压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对有关项目进行论证、细化后,确定了抚州城网2012年中低压工程项目计划。二、立项依据 抚州市城市电网十二五规划 江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2012年城网中低压改造可行性研究的通知三、立项目的1、解决公司10KV及以下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和设备。2、新增公变台区、改造10KV线路,解决在2011年度夏已过载或负荷率超过80%并可能在12年过载的问题;3、解决钟岭工业园区突增负荷增长的需求。4、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5、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推扩应
9、用。6、抚州市城市电网“十二五”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分步实施的主要项目。四、主要设计依据 国家能源局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国能电力2009123号 国家能源局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定额国能电力2009123号 国家能源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国能新能2010306号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基建20101613号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国家电网农2009378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的紧急通知 国家电网发展2008195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江西省农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规定赣电农(20
10、10)369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10kV柱上式配电变压器台标准化设计赣电生(2010)2554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网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工程标准化设计(2011年版)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27-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T6451-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DL/T5119-2000农村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所设
11、计技术规程 DL/T5222-2005导体和电气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以及相应的电力设计标准及规程、规范。五、 设计选择的气象条件江西省典型II类气象区气象条件气象分区II大气温度()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正常情况导线及架空地线覆冰时-5最大设计风速时10事故情况-5安装情况-5过电压情况大气过电压15内部过电压15年平均气温15风速(m/s)正常情况最大设计风速时25导线及架空地线覆冰时10事故情况0安装情况10最高、最低及年平均气温设计时0大气过电压时10内部过电压时0.5最大风速(不低于15)覆冰覆冰厚度(mm)10密度(g/cm3)0.
12、9城镇地区设计风速按1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六、 导线6.1 导线的选择导线的选择配合抚州市10kV配电网的长期发展规划及供电负荷需求,按经济电流和电压降选择,主干线采用240mm2截面导线;次干线采用185mm2截面导线;分支线采用120mm2截面导线。在变电站10kV出线段采用电缆出线,电缆截面大于架空导线一个等级。6.2 导线的安全系数本次设计中导线的安全系数取值按下表选择:导线分类适用档距导线型号安全系数导线运行最大直线转角()L(m)绝缘导线50JKLYJ-10/703.815JKLYJ-10/1205.015JKLYJ-10/2408.08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导线
13、的平均运行上限应力超过导线拉断力的22%,则考虑安装防震锤进行导线防震。6.3 导线的排列单回路线路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式。双回路线路采用垂直排列方式。七、 档距及线间距离7.1 档距城镇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设计一般取4050米,线路耐张段长度设计控制在1千米内。县城的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设计控制在4公里以内。10kV各类型电杆的设计使用水平档距及垂直档距如下:电杆类型导线类型有无低压线同杆水平档距Lh,垂直档距Lv(m)直线杆绝缘导线有Lh60,Lv80无无拉线转角杆绝缘导线有Lh60,Lv80无带拉线转角杆绝缘导线有Lh60,Lv80无跨越杆裸导线无Lh120,Lv150 单回路和双回路同杆架设单回
14、低压线路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如下数值:对直线杆1.2m;对分支和转角杆1.0m。7.2 线间距离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设计值如下:档距(m)40及以下5060708090100110120线间距离(m)0.60.650.70.750.850.911.051.15a) 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的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的终端杆塔线间距离设计时增大到0.85米八、 杆塔5.1 砼杆采用预应力钢筋混泥土电杆及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小于1.8和1.7。砼杆稍径采用190mm,砼杆全高采用15m。锥度为1/75。横担采用角钢横担,材质为Q235,防腐设计采用热镀锌防腐。连续的直
15、线杆每5基杆设计一组防风拉线。在不适合打拉线的地段选择使用钢电杆。九、 金具、绝缘子、防雷及接地9.1 金具配电线路设计采用符合DL/T-756759-2001电力行业标准中的金具产品,使用安全系数不小于2.5。9.2 绝缘子本设计直线杆采用的绝缘子有针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悬式绝缘子串采用普通型(XP-70)及耐污型(XWP-70)两种。针式绝缘子设计采用P-15及P-20。在县城及重污秽区的配电线路及提高其抵御污闪事故能力,设计采用复合绝缘子。9.3 防雷与接地10kV线路杆管杆均设置接地装置,居民区、交叉跨越及变电站出线段的钢筋混凝土杆设计全部接地,接地体于钢电杆或砼杆横担连
16、接。接地体采用水平和垂直敷设两种模式。水平接地体采用12圆钢,接地引上采用16热镀锌圆钢,垂直接地体采用L505角钢,设计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线路在与高压电力线路、低压电力线、通信线交叉时,按照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30-1997),的要求接地。在居民区按1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的要求接地。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设计采用总长不超过500米的放射形接地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和采用降阻剂降低接地电阻。变电站出线1#杆设计必须装设防雷接地装置。10kV柱上断路器和户外式电缆头装置设计装设地网和避雷器,避雷器的接地线与设计外壳相连,其接地电
17、阻最大值为:柱上断路器10欧姆,户外电缆头装置为10欧姆。十、 拉线及基础10.1 拉线拉线设计采用GJ型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大于2.0,最小截面为35mm2。拉线棒直径设计不小于16mm,在腐蚀严重地段直径不小于18mm。10.2 基础砼杆的底盘、卡盘、拉线盘设计采用预制混泥土,其标号为C40。砼杆的埋设深度,按照其倾覆力进行埋深计算。砼杆的抗拔稳定安全系数设计取值如下:直线杆:1.5;耐张杆:1.8;终端及转角杆:2.0。十一、 10kV柱上真空断路器配电线路主干线设计装设分段开关,较大的分支线设计装设分支开关,以方便运行及检修,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十二、柱上变压器台1
18、2.1电气一次部分19B12.1.1电气主接线1、10kV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方式,0.4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2、10kV架空进线1回,低压架空出线1回在受环境限制的地段,采用用四芯电缆出线。20B12.1.2 主要设备选择1、变压器选择1)选用油浸式、全密封、低损耗、单相D11或三相S11-M型以上性能配电变压器。2)容量:400kVA及以下。3)变比:在城区或供电半径较小地区采用10.51022.5%/0.4kV;郊区或供电半径较大、布置在线路末端的采用1022.5%/0.4kV。4)连接组别:Dyn11。5)短路阻抗:Ud%=4。2、 变压器高压侧配置1)10kV隔离开关。2)10kV侧
19、配置跌落式熔断器,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12.5/16kA考虑。3)10kV氧化锌避雷器。3、变压器低压侧配置变压器低压侧安装一台低压综合配电箱,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0.4kV侧选用空气断路器。变压器和低压电网按GB 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配置漏电保护断路器,各级漏保参数选择相互配合,满足安全运行要求。2)低压氧化锌避雷器。3)计量装置。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配电变压器配置手动投切和自动跟踪投切相结合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为400kVA变压器配30kvar(手动投切)和90kvar(自动跟踪)。5)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21B12.1.3 导体选择中压引下线采用架空绝缘电缆,低压引
20、下线采用架空阻燃电缆,电缆规格按下表配置。 中、低压引下线截面配置表变压器容量(kVA)400400变压器台型式BT-2BT-310kV引下线型号规格JKLYJ-1-150变压器低压侧至低压综合配电箱导线型号规格ZR-YJV-1-1300 ZR-YJV-1-1300低压引下线型号规格ZR-YJV-1-4300ZR-YJV-1-43002212.1.4 电气设备布置及安置方式1、 低压综合配电箱(兼有计量、综合测控、无功补偿和出线等功能)与变压器水平或垂直排列,垂直排列的低压综合配电箱底部距地面不少于1.8米。23B12.1.5 防雷、接地和过电压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DL/T 621交
21、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接地装置设计在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实际条件进行。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应满足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要求。2、 接地引下线必须分别与杆上需接地的部分和接地引下扁钢牢固连接。接地引下扁钢可采用-50mm5mm热镀锌扁钢,地上外露部分用绿、黄两种油漆相隔成斑马线状。两个接地引下扁钢应与同一个地下接地体焊接牢固。双杆方式:氧化锌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沿10kV引下线电杆在变压器台架支架下端处通过铝接线端子与接地引下扁钢连接;配电变压器中性点、配电变压器外壳和低压综合配电箱箱体的接地引下线沿低压引下线电杆在变压器台架支架下端处通过铝设备线夹与接地扁钢连接,
22、并用绝缘线将两个铝接线端子相连。3、 设水平和垂直接地的复合接地网。地下接地体水平部分宜采用不小于-50mm5mm热镀锌扁钢敷设成围绕变压器台的闭合环形,至少设4根垂直接地极在市区如受条件限制,可沿道路水平铺设接地体以满足垂直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米,要求接地极采用不小于505的角钢,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米,且不应接近煤气管道及输水管道。接地体的截面选择考虑热稳定和腐蚀要求,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并满足有关规程要求。4、 总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5、 10kV柱上式变压器台高、低压侧设计安装氧化锌避雷器。3B12.2 电气二次部分1、 配电变压器10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压 配电网 建设 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