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毕业论文.doc





《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本论文通过分析作业成本法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采用多种筹划策略以旨消除作业成本法与税法的差异。本文首先论述了由于税法与作业成本法的不匹配所造成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实施的严峻形势。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与税法的差异及影响。通过分析政府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从三方面重点论述了协调作业成本法与税法差异的途径。其一是从税法本身入手,针对差异对现行税法进行修订;其二从税收征管入手,对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其三从税收立法角度入手,筹划建立作业成本法税务处理办法。作者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详细论述了科学筹划的具体措施。通过分析表明政府税收筹划对消除差异影响
2、巨大。因此,作者认为科学的政府税收筹划是消除作业成本法与税法差异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税法: 差异 政府 税收筹划Shushu chuhu源语言: 中文Shushu chuhu源语言: 中文目 录第一章 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11.1 绪论11.2 研究背景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 国外研究现状21.3.2 国内研究现状2第二章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32.1 研究意义32.1.1 理论意义32.1.2 实践意义32.2 研究内容42.3 研究方法4第三章 现行税法与作业成本法之间的差异分析53.1 作业成本法与税收法规差异的理论分析53.2 企业所得税法与作业成本
3、法之间的差异分析53.2.1 对固定资产折旧确认处理的差异53.2.2 对固定资产维护修理费及装修支出确认处理的差异53.2.3 对研发设计费确认处理的差异63.2.4 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佣金的确认处理不同63.3 作业成本法与所得税法规差异的实证分析73.3.1 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73.3.2 基于制造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83.3.3 成本计算结果差异分析83.3.4 两种方法下的所得税计算及差异83.4 现行流转税类法规与作业成本法规定的差异93.5 作业成本法与税收法规差异的原因分析10第四章 对我国税收法规进行政府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04.1 基于作业成本法下
4、进行政府税收筹划的必要性114.1.1 差异过大会造成征纳税成本过高114.1.2 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的涉税风险114.2 基于作业成本法下进行政府税收筹划的可行性114.2.1 作业成本法与税收法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14.2.2 作业成本法与税收法规的内在一致性12第五章 作业成本法下政府税收筹划的建议125.1 政府税收筹划的原则135.1.1 依法筹划原则135.1.2 效益最大化原则135.1.3 及时性原则135.2 基于作业成本法下政府税收筹划的总体思路145.3 基于作业成本办法下政府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145.4 对税收征管的筹划145.4.1 对申报纳税的筹划145.4.2
5、建立适用于作业成本法的税收征管系统155.5 对建立作业成本法税务处理办法的筹划建议15第六章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会计核算的税收筹划16第七章 结 论17参 考 文 献18致 谢19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企业中间接费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作业成本法也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越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成本费用信息。然而我国现行税法严重阻碍了作业成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政府税收筹划是协调税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有效途径。目前针对政府税收筹划的专题研究较少,可供政府参考的筹划理论与技术欠缺。因此深入研究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政
6、府税收筹划问题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从政府税收筹划的原理入手,综合运用税收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作业成本法与现行税法的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下政府税收筹划的建议。研究成果对丰富政府税收筹划理论体系;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为我国企业能够顺利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1 绪论 绪论主要论述论文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1.2 研究背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其所处的行业站稳脚跟,降低产品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是必经之路。而在这之前首先应建立合理的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体系,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企业原来的资本结构
7、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逐渐显现出与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现象。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明显特点是品种少、批量大,而且在产品成本构成方面主要集中在直接材料供应和直接人工的投入上,生产制造所需要的费用仅占很少一部分,所以传统的成本管里系统是通过人工或机器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是合理的。但是随着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间接费用也随之上升,如果仍沿袭以前的成本费用分配标准必然会导致企业产品成本构成失真,不利于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同时也与税收征管原则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可控性相违背。而作业成本法作为当代新型的成本管理思想,这一方法能科学的归集、分配间
8、接费用,克服了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随意性和武断性,能有效的防止和规避成本扭曲的发生,对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与当今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作业成本法发展的税收环境。但总体来看,以现在政府对税法的筹划力度,要想实现税法与作业成本法完21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统一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生产结构不断转型,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对改革、完善有利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税收筹划依然十分繁重。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9、.1 国外研究现状税收筹划是国外税务代理业务和咨询业务的重要内容,纵观学术界80多年的关注,税收筹划在研究理论上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1935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中做出有关税收筹划的声明,税收筹划思想才被法律所认可,从那开始税收筹划便在世界兴起。分别经过20世纪60年代以乔根森(1963年)为代表的通过模型研究税收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方案阶段;20世纪70年代税收筹划理论研究范围开始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税收筹划应用与实践阶段;20世纪90年代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纵深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税收筹划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西方国家关于企业税收筹
10、划的问题研究比较早,也相对成熟和深入,但对于政府税收筹划的研究还属于初始阶段,单纯针对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政府税收筹划问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税收筹划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逐渐步传入我国。随着新税制的颁布实施以及税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学者、专家才开始专注税收筹划。2002年末,政府正式承认了税收筹划的合法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地府的变化,税收筹划也随之发展起来,而政府作为税收筹划主体,目前还不为人所接受,目前只有艾华教授在“税收筹划国际研讨会”上从政府的角度阐述了政府的税收筹划。而国内学者有关从政府角度对作业成本法下的政府税收筹划
11、几乎处于零的状态。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二章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2.1 研究意义以政府作为筹划主体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作业成本法)进行税收筹划,从而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适应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1.1 理论意义税收不仅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要维护国家税收收益和实施其预期的政策目标,就必须对税收进行研究和筹划,不断地完善税收制度。税收筹划为我国政府制定和完善与作业成本法相统一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提供了有效方法。目前各国理论界对政府税收筹划的专题研究较少,针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作业成本法)政府税收
12、筹划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可供政府借鉴的税收筹划理论与技术方法不足。论文基于政府角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作业成本法)税收筹划进行深入探讨,为健全政府税收筹划理论体系;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适应的税收法律制度提供理论帮助。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1.2 实践意义从政府角度对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进行税收筹划,不仅对国家税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顺利实施扫清税收法律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研究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顺利实施作业成本法作为先进的成本核算思想虽然具有防止成本扭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产品成本信息
13、,能更好的符合所得税法对产品成本费用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税法还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基于作业成本法归集、确认出的成本费用现行税法并不认可。这就阻碍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本文就我国现行税收法规进行筹划,以建立适用于作业成本法的税收法规,从而解决这一问题。(2)研究有助于税收法规的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税收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即使税务部门筹划再快税收法规的完善也赶不上环境变化。特别是关于建立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税收法规,给政府尤其是税务部门带来不小压力。从而迫使政府进一步完善税收立法,推动依法治税的进程。 2.2 研究内容论文从政府税收筹划角度入手,首先对企
14、业成本和费用管理(作业成本法)政府税收筹划的研究背景进行论述,进而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总结,分析国内外在税收筹划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税收筹划的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业成本法与税法的差异对纳税人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例予以验证。简单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与流转税类法规的差异及影响。第四章,论文分析了基于作业成本法下从政府角度进行政府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章,论文针对第三章叙述的作业成本法与税法的差异,提出了政府在真对作业成本法进行政府税收筹划的建议。最后,得出了论文的研究结论。2.3 研究方法论文主要从政府税收筹划的原理入手,综合运用税
15、收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以及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论文进行分析论证。第三章 现行税法与作业成本法之间的差异分析 3.1 作业成本法与税收法规差异的理论分析作业成本法与我国税收法规产生差异的理论根源之一是学术界公认的美国税制中一条著名的定律克拉尼斯基定律,它指出:“如果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方法导致收益立即得到确认,而费用永久得不到确认,税务机关可能会因所得税法的允许采用这一方法;如果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方法导致收益永久得不到确认,而费用立即得到确认,税务机关可能会因所得税目的不允许采用这种会计方法。”作业成本法必定会对传统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产生影响,而
16、成本费用管理又属于会计范畴,所以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必然会造成与税法的差异。 3.2 企业所得税法与作业成本法之间的差异分析 3.2.1 对固定资产折旧确认处理的差异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生产经营用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直接作为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行政管理用房屋建筑物以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用房屋建筑物以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到销售费用,直接在当期扣除。然而作业成本法规定,与机器设备相关的折旧费用可先归集到作业中心,然后按照相关的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相应的产品。在存在期末产成品时,作业成本法会导致折旧费用在当期少列支,虚增当期应税利
17、润,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3.2.2 对固定资产维护修理费及装修支出确认处理的差异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已提足折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以及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都属于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六十八、六十九条规定:“(1)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为收益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资产成本,不能在发生的当期直接扣除。(2)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该按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该按合同规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18、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而对于固定资产装修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固定资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作业成本法规定固定资产修理及装修支出可直接归入被修理固定资产的作业中心,再进一步向产品归集,作为产品成本,不列入期间费用。这将导致费用的多列支或少列支,最终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确定。 3.2.3 对研发设计费确认处理的差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研究开发费作为管理费用可以在当期直接列
19、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九十五条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然而作业成本法首先将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费归集到与研发设计有关的作业中心,然后按照相应的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给具体的成本标的物(产品)。在当期期末有产成品存货的状况下,则作业成本法会使研究开发设计费用在当期少列支,从而虚增了当期的应税利润,同时对于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不能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3.2.4 对广告费、业务
20、宣传费以及佣金的确认处理不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规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支出,除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另外有规定以外,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8号)规定:“部分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在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30%内扣除,烟草企业的广告宣传费支出依然不能税前扣除。”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规定:“纳税人支付给个人的佣金,
21、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服务金额的5%。”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税发【2012】15号)针对不同行业规定了手续费及佣金的不同的税前扣除标准。而作业成本法将该类费用根据相关成本动因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并不是按以上税收法规的规定按一定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费用的多列支,虚增当期应税利润。即使按以上比例分配计入,在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企业应税利润的减少,从而对所得税的如实缴纳产生影响。3.3 作业成本法与所得税法规差异的实证分析作业成本法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对企业影响最大的还是对制造费用的处理。例:某公司当月投产甲、乙两种产
22、品,制造费用由四种作业所发生。有关两种产品的成本以及生产资料如表1、表2所示。假设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乙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60元/件、240元/件。表1 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及成本资料项 目甲产品乙产品产量100件8200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3小时/件2小时/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50元/件55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95元/件90元/件制造费用总额395800元表2制造费用作业资料作 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成本动因甲产品乙产品合计机器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1600010次6次16次生产订单订单分数6200015次10次25次机器运行机器小时数233800300小时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成本 费用 管理 税收 筹划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