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





《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工程编号:HZ2009N043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综合说明.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概况.2(三)项目投入总和资金和效益情况.4(四)组织领导和管理 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三、项目区概况12(一)自然概况.12(二)社会经济状况14(三)基础设施15四、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7(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7(二)项目区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17五、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2、1948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标准.19(二)项目建设内容 19(三)配套农技措施21(四)工程技术设计方案22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一)投资估算依据31(二)投资估算31(三)资金筹措方案34七、项目效益估算及经济评价35(一)灌溉节水效益35(二)经济效益分析35(三)社会效益40(四)生态效益41八、项目组织和管理维护42(一)组织机构42(二)工程建设管理42(三)建设资金管理43(四)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43(五)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与维护45九、项目招投标47(一)法律依据47(二)工程招标范围47(三)招、投标管理47十、结论及建议48(一)结论48(二)建议48附件:
3、1、*村电灌站修复项目工程领导小组名单2、*村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协会名单3、节水灌溉规划布局图4、项目区水利现状图5、工程典型设计图6、*区交通位置图一、综合说明(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区*镇*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单位名称:*县*镇*村节水灌溉协会(2)法定代表人:徐绍强(3)单位概况: *镇*村座落在孙朱路中段,西临任李村,东至*镇的朱口村,南到举河,北接我镇压的王楼村,东西长3.5公里有余,多种植小麦、黄豆和玉米,有 16个村民小组,人口四千多人,现有木材加工厂两个, 要经营沙发、家具、餐桌、餐椅等,构建厂2个,主营楼板、水泥、黄砂等,电子加工厂一个,现有职工
4、200多人,主要生产电子开关。养殖业分为两大类,一是水产养殖,主要是养鱼和虾、螃蟹,另一类是家畜家禽,主要养殖鸡、鸭、猪、羊等,其中拥有母猪50头以上的3家,羊有百只以上的有一家,鸡千只以上的有两家,大型养鸭厂一个,年出栏15万只。现有耕地8000多亩,为确保旱涝保收,九六年关窑和*两村(区划调整后的*村前身)多方筹资打小品井七八十眼,开挖沟渠十多条,生产桥几十座,生产路二十多条,但由于年久失修,小口井已有半数不出水了,沟渠大多不通水,桥多数不是无边就是洞涵堵塞,生产路两旁也被百姓开垦种了庄稼。为适应节水灌溉的需要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成立了*村节水灌溉协会,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运行管理。3、项
5、目编制的理由与过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中国的地理特点,又形成了南水多,北水少的局面。目前,我国缺水总量为400-600亿立方米,每年受干旱面积3-4.5亿亩,影响粮食产量7.5亿公斤以上。已对农业生产构成了直接威胁。据统计,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在逐年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下降了15%。今后,农业用水量不但不可能增加,而只能减少。据资料显示,*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资源,每年开采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5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98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1990立方米的水平。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如何解决
6、农业要发展而供水又不足的矛盾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节水。节水灌溉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和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我国已加入WTO,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保证粮食基本“够吃”的条件下,应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着力发展经济作物,因地制宜的搞好作物品种规模经济的规划、生产和深加工,是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本项目就是在*区*县所属的*镇*村基本农田中选定2000亩,采取节水灌溉,以改善项目区内长期以来靠天收的局面。通过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改变目前的传统只种
7、粮食、十年九旱收成低的状况,改栽培*镇颇有特色的蒜棉套种和大棚西瓜、蔬菜,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使项目区的农民尽快致富。并以此作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向缺水、干旱的淮北广大农村和周边地区推广。*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业。长期以来,群众就有棉花、大蒜套种的习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一些群众自发扩大种植规模,供应市场,增加收入。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科学引导,促进瓜棉套种和大棚蔬菜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拓展销售市场,已成为一些农户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是由于*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等,既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又使规模生产困难重重,历
8、届镇领导都想投资壮大蒜、棉套种和大棚西瓜、蔬菜产业,但苦于财力不足,特此申请专项资金,支持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项目完成后,可使分散的种植农户进一步得到整合,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外销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2)安徽省发改委关于委托审批2009年度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发改农经函【2008】453号文)(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6)*县“十一五”发展规划(7)*区水资源规
9、划(8)淮北统计年鉴-2007(9)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二)项目概况1、项目拟建范围项目区在*县*镇*村浍河北岸的大片农田,拟于项目区选定2000亩基本农田作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重点进行蒜棉套种和部分反季节大棚西瓜、蔬菜栽培。2、规模项目节水灌溉总面积2000亩,其中:反季节大棚温室滴灌200亩,半固定式喷灌1800亩。3、内容(1)新建机井20眼(2)固定式滴灌、半固定式喷灌管网工程(3)中小沟疏浚及配套桥涵工程(4)田间道路工程(5)供电线路工程和变配电设备(6)温室大棚200亩(由农民自建)4、建设工期:12个月(三)项目投入总
10、资金和效益情况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79.25万元(除涝工程费6.80万元,灌溉工程费142.15万元,道路工程费15万元,其他工程费15.30万元);其他费用5.75万元;基本预备费15万元。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投资资金1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万元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总投资:200万元(2)灌区面积:2000亩,其中,固定式滴灌:200亩,半固定式喷灌:1800亩。(3)年运营收入:730万元(4)年运营总成本:473.99万元(5)年实现利润:256.01万元(6)项目区人均增加纯收入:663.24万元(四)组织领导和管理1、组织领导成立以*
11、镇分管镇长任组长的*镇*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协调工作。项目法人单位是*镇*村节水灌溉协会,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与管理。2、实施管理本项目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工程的设计、设备订购、建设施工必须坚持合同管理原则,依法订立经济合同,明确义务与违约责任并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验收原则:工程不经领导小组组织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有关条款调整。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项目区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灾害。项目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
12、干热风、冰雹、霜冻等灾害发生。2、传统观念。传统农业虽然不能使农民致富,但是,农民根据多年生产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客观上可有比较稳定的收益。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自给自足的观念没有彻底消除,对于农户来说,能上市的产品多一些当然更好,少一些也无关紧要,不遇特殊自然灾害,总是可以保持温饱,因此,很少有人敢冒风险加大投入改造传统农业模式。从而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管理滞后。也可以说是管理断层或者管理缺位。现代农业科技必须与现代农业管理有机结合,任何经济组织,如果管理不到位,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宜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座标。因管理滞后,各类资源难
13、以合理配置,科技水平再高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没有组织的、分散的经营模式下,现代农业所要求的最低资本不到位,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管理模式还近乎自然经济管理模式,资源配置受到制约,从而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观念和管理滞后两因素,既是项目区存在的主要的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4、装备不足。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户大多不敢冒险投入(实际上农户个人投入的力度是有限的),又由于管理滞后、分散经营,资源得不到有效集约,致使形成目前的农机小型化,配套差,选育良种和水利设施设备缺位,无力满足农业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形成又一连锁制约因素。另外,农
14、民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以及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也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我国人多、地少,水源、能源不足,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量199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8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亩均水平的三分之二,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的灌溉大国,灌溉用掉了全国总用水量的七成以上,然而其中一半的水却属于无效损耗。我国又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三分之二的粮食是由灌溉农业提供的。而在农业所依赖的所有条件中,节水灌溉是提高粮食产量的较好办法。由此可见,
15、发展节水灌溉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势在必行的。2、从我省水资源分布现状出发,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据有关资料,省内河川经流年平均总量为616.2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2位。亩均占900多立方米,低于全国亩均占1800立方米的水平,其分布江南居多,占全省的44.3%,淮北最少,占12.5%。淮北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随着工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就曾出现一些乡镇人畜饮水困难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十分珍惜水资源,而发展节水农业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举措。3、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我国土地面积
16、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19.51亿亩,但人均仅1.59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3.7亩的43%,大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而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水田和水浇地仅占7.9亿亩,占总量的39.8%。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工业污染对耕地的损害也必要严重。经过多年的开荒,我国后备资源开发受到限制,还将有近亿亩坡地需逐步退耕还林、还牧。加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对耕地的占用,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期,要满足人口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只有挖掘增产的潜力,发展灌溉农业是必由之路。我国既是贫水国,由于灌溉技术落后,导致一是水的利用率低,渠灌区0.2-0.4,井灌区0.6左
17、右。二是水的利用率低,全国每立方米平均才0.87公斤,而国际先进水平在2公斤以上。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发展节水灌溉既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中之重。4、从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出发,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业是基础,农业稳,全局稳,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我国人均占有耕地1.59亩,而本项目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1.4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土地难能做出更大贡献,要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是提高耕地单产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可以有效调整种植结构,如选择优良品种、高产作物、作
18、物套种等技术,提高耕地利用水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项目的建设还将为周边农村树立样板,激发农户对科技农业的投入热情,通过本项目的示范作用促进广大农户更新观念,自觉投身高科技农业的建设,并从中得到实惠。综上所述,发展节水灌溉,利国利民,是大势所趋,十分必要。(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随着省委,省政府农业主攻淮北战略的实施,*区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求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区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强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着重抓好骨干重点工程建设,以重点促群体,以骨干带配
19、套,全面抓好防汛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高高水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区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建设工作,要求项目区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一优两高”的样板区,农技推广和节水灌溉的示范区,农业现代建设的带头区。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本项目建设自然条件良好淮北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光、热、水条件良好。(1)光照。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05-10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15.8小时。(2)气温。年平均气
20、温14.5,无霜期202天。(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851毫米。(但是由于受到季风影响,降雨量在季节间分配不均,春、夏雨水较多。淮北年蒸发量在1000毫米以上,易于受旱)。3、本项目的建设,具有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的便利条件。如前所述,项目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北临陇海,西接京九,东衔京沪。内河运输直通长江。项目区域内,水利、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便于项目的建设实施。同时,项目区人民对本项目的建设热情高涨,据了解,项目区政府对本项目申报做了大量的宣传,广大农民非常拥护,纷纷表示,愿意积极参加投工投劳,把建设资金用到项目建设的最需要的地方去。综上所述,本项目的
21、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项目区域内的现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相得益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看好,从而认为,本项目实施是完全可行的。三、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县*镇*村浍河北岸。该项目区距淮北较远。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具体气候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7昼夜最大温差:17.2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21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北市 濉溪 镇王冲孜村 节水 灌溉 示范 项目 建设 申请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