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标准化养猪项目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生态标准化养猪项目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标准化养猪项目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与必要性7一、项目建设背景7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9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18一、项目选址18二、项目区条件分析18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3一、项目新建规模23二、项目建设内容23第五章 项目实施规划及方案25一、分娩猪舍的设计与建设25二、野猪圈舍的设计与建设27三、保育、育肥、空怀和妊娠母猪舍的设计28第六章 饲料配合技术方案40第七章 沼汽循环经济工程46一、主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46二、建设方案47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53一、项目管理53二、项目实施进度5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
2、资金筹措55一、投资估算55二、资金筹措56第十章 效益分析57一、成本分析57二、销售收入58三、投资回收期58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59一、研究结论59二、建议59XXX生态标准化养猪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县XX生态标准化养猪项目场(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承办单位:X县飞鹰饲料厂(四)项目建设地点:X县XX镇XX村(五)项目法人代表:(六)项目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1、编制依据(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
3、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4)关于开展2007年安徽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关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环发200391号)(6)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7)农业部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8)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要求(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要求(10)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11)XX市统计年鉴2013年;(12)项目单位提供的背景资料、
4、技术数据等。2、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项目的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4)繁育基地的总体布局方案(5)工程技术方案(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7)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8)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效益分析(11)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3、编制原则(1)依据该项目总体规划和项目区的总体布局,合理规划,妥善处理好繁育基地,最大限度的扩大规模,增加繁育设施,完善各区功能,满足建设发展的需要。(2)立足高品位、高质量、多方位的繁育宗旨,建立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项目的综合性管理。(3
5、)以实施畜牧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供种能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行健康生态养殖,优化布局,壮大龙头,培育品牌,确保质量安全,全力提升优质商品瘦肉猪生产能力,满足猪肉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4)重视管理经营,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管理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的竞争力。(5)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引进和培训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效、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守法经营。(7)本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做到每个项目总平面布局一体化。(8)本项目的设计要贯彻
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卫生,同时应注意卫生及消防设施的配套建设。(七)能耗指标及分析本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生产工艺先进,生产中主要能耗为电、水,其消耗量及综合能耗见下表1-1。折标准煤系数参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表1-1 新增综合能耗表 标煤单位:吨序号能源种类单位年耗量折算系数折标煤比例1新鲜水万m316.40.0857千克/吨14.055.8%2电万kWh1781.229吨/万千瓦时218.7690.9%3天然气千m358601.33千克/千立方7.793.3%合计240.6100%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X县飞鹰
7、饲料厂,创建于2014年12月,现有种母猪750多头,种公猪20多头,资产总额1200万元人民币。本场分为三个区:养殖区、管理区、生活区,占地面积13200.66平方米(19.8亩),现有斯格系列、大约克、长白、格洛克、二元等品种,年出栏3000头,存栏1722头。我场技术力量雄厚,依托安徽农科院、江苏农科院、北京农科院作为对我场技术力量指导,本场专门成立猪病和保健课题研究小组。X县飞鹰饲料厂,现有种猪300多头,品种有斯格系列大白、长白、杜洛克、二元等品种,现有猪舍6栋,空怀配种50头,妊娠母猪95头,分娩母猪67头,后备母猪300头,哺乳仔猪700头,育肥猪500头,种公猪10多头。现有产
8、床70套,定位栏148套,保育栏60套,料房200平方米。该场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卫生消毒、疫病防治、控制及扑灭等制度和措施,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建立动物免疫标准和动物疫病可返溯补充,在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在册,配有专职兽医,建立完善的免疫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及种畜禽调运检疫,疫病监测档案,建有围墙、区域内布局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设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便堆放的处理和病畜隔离区、相互隔离、净道、污道分离,生活区、生产区处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X县飞鹰饲料厂座落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国家优质商品粮食基地X县黄口镇。南毗连霍高速公路,北靠310国道,东邻历史名城徐州,西接京九大
9、干线,陇海铁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X县飞鹰饲料厂资产总额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00万元。现拥有员工2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管理人员8人,拥有的大型生猪培育、养殖场一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年工业总产值1.2亿元,利税350万元。X县飞鹰饲料厂为民营有限责任专业合作社,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动作制,总经理以下设生产技术部、销售部、原料部、财务部、化验检测中心、综合办等6个部门,组织机构完善。在管理上,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向外不断学习并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派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学习,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专业合作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管理,明确各部门的
10、责、权、利,层层把关,实行高技术投入和实施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产品质量。X县飞鹰饲料厂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企业方针,不断开拓创新,依靠先进的设备、合理的工艺、优质的原料、严谨的检化验程度和科学管理,产品远销国内10多个省、2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消费者的好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肉猪生产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时期,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整个肉食品结构中传统上以猪肉为主,国内市场上优质瘦肉型猪肉的销售是将愈益呈现
11、很大的市场空间,况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目前国内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扬的现象,就是这种商机初现的生动说明,这表明,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民养猪低效,猪肉市场长期低迷的不利态势即将过去。提高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的集约化水平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X县是粮食生产大县,140多万人口有110万是农民。但当地农民的收入多数还是靠单一的种植业和劳务收入,增收速度相对缓慢。因此,要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您收入,就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好夜色农业。近年来,当地未形成规模养殖的气氛,且普遍存在品种较差、
12、饲养技术水平低、生猪生产商品化绿地的问题,难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继续在改良当地生猪品种的同时,向规模化养殖发展。在2007年农产品、畜产品的行情走势中,以猪肉的情况最为突出和引人注目。全国36城市平均猪肉价格已从年初的8.93元/500克,大涨了40%到目前的12.51元/500克。而从有关分析来看,猪肉仍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猪肉供应紧张形势要等到明年二季度以后才能得到根本缓解。为了维持包括猪肉在内的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支农惠农政策,目前上述措施已开始在本年度产生积极效应:农业的种粮效益正止跌企稳,广大农民的种粮热情也开始回升,加之市场价格
13、的适时配合,全国平均每亩收益将比上年的320元水平有所提高。而此次国家再度推出的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将进一步带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而对于相关上市公司而言,则无疑是释放出政策面更加积极的信号。2007年,XX市人民政府提出关于促进我市生猪产业发展意见,“意见”指出: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重要副食品人,保持猪肉市场稳定事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市是全省生猪生产大市,全年生猪存栏170万头,养猪业产值3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5%。全市拥有省市级养猪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1家,占全市省市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52%。但是,近年来我市生猪生产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今
14、年5月以后,生猪及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集中暴露了我市生猪产业存在的深层次予质,主要是:生猪养殖、加工能力与市场猪肉均衡供应需求不相适应;疫商防控能力与日益复杂的动物疫情不相适应;农户分散饲养方式与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产业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发展生猪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促证市场供应。在此大背景情况下,该公司提出项目扩建发展计划。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一)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随着市场和逐渐成熟
15、,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无公害食品标准并决定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封锁公害食品。通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和监管,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要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目前,许多城市无公害猪已大规模挺进超市、农贸市场,且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在昆明,无公害猪肉比普通猪肉售价每公斤高难度出46元而且销势良好;在成都,无公害猪肉比普通猪肉售价每公斤高出4无左右,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的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骛。北京市于2002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畜产品准
16、入制;天津市于2003掉8月做出规定实施生猪市场准入制度;上海市也出台了对进沪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监管意见。除直辖市外,其他许多省市也出台了类似的“准入制”。这些“准入制”基本都要求“无公害。”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对养猪业而言,如果不是无公害猪,几年后就可能面临所生产的猪卖不出去的尴尬处境。因为从各地实施市场准入的情况来看,以后如果生猪不是来自无公害生产基地或者猪肉没有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将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未来,“无公害”将是进入市场的底线,当务之急是及早行动,随时抢得先机,夺取市场制高点,生产出安全、优质、高回报率的生猪。以免遭到市场无情的唾弃。无公害猪养殖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能满足国
17、内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使我国的养猪业在国内外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本项目的建设把眼光放在未来市场标准,采取无公害标准进行建设和生产,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无公害认证工作,因此,项目的建设是适应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及其制品的供给结构发挥积极作用。(二)本项目建设符合我国消费需求据有关方面调查,2012年我国猪肉消费量持续上升,全年升幅10%。预计,2013年国内猪肉消费量继续稳步攀升,冷鲜肉将占主导地位。据分析,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和宏观政策指导,是影响我国肉类需求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增加将加大猪肉产品的消费总量。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一直是肉食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城镇居民的人均消
18、费量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的2倍多。因此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农村。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猪肉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并且波动较大。而农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主要受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增长高的年份肉类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2013年农民收入预计将再次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因此猪肉消费总量将呈现上升趋势。城镇人口增长成为我国肉产品需求加快新的增长点城市化进程是肉类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的新动因。近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明显加快。由于城市居民肉类产品的消费量远大于农村居民,我国城镇居民肉食品的消费水平一直比农村居民高。如果新增加一个城镇居民,每
19、年就能够新增肉食品需求57公斤。只要城镇人口增加1%,肉食品的消费需求增量就相当可观,同时全国总人口的增加也影响了我国肉食品需求。政府食品安全督管增强了人们对肉食品消费的信心。近年来,中央和各地主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这对消除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肉类需求十分有利。像以“三绿工程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为主题的三绿工程活动等举措,将使肉类消费量增长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加强。从猪肉消费的品种结构上看,冷鲜肉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因为猪胴体经过了解僵、成熟过程,肉质细嫩柔软、口味新鲜,并且汁液流失少,肉的营养成分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因此,冷鲜肉将逐步成为我国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本项目按
20、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推出的优质瘦肉型猪,具有品种优良、瘦肉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并且从生产源头抓起,无污染、无激素、无药物残留,是高品质产品。生猪生长在无工业污蔑、空气清新的农村;饲料是用符合无公害食品规定的优质原料所生产,可以满足人们对中高档猪肉的消费需求。(三)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区域特色明显,将对改良当地生猪品种,促进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当地玉米资源的转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X县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133229公顷,总产量386081吨;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133990公顷,总产量704543吨;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141865公顷,总产量62
21、2635吨;X县是粮食大县。改革开放以来,该县被国家划入黄淮海开发区,“七五”时期被国家批准为商品粮基地县,农田基础设施好,产量稳定增长,为粮食生产区。小麦、玉米、大豆、山芋等农作物量大质优。2012年2013年粮食年平均产量达64余万吨,其中小麦33万吨,玉米27万吨,大豆、山芋干等近4万吨。同时,该区的粮食品质也在逐年提高,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商品粮达35万吨,粮食市场每年收购粮食15-24万吨,年经营量达50万吨,库存量21万吨。本项目,以生猪饲养为依托,加快玉米等农副产品就地转化增值。随着生猪饲养规模的扩大,需要扩大养殖场的饲料加工能力,由此转化一部分玉米、麦麸、豆饼等农民副产品,
22、使项目区周边农户“卖粮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有稳定的收入预期。预计项目实施后,年将转化玉米约3370吨,转化农副产品约2300吨,随着当地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经济收入将会得到提高,这对于充分发挥当地玉米资源优势,促进生猪饲养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四)项目实施,有利于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以展,人们对肉制品的品质越来越给予关注,猪肉作为主要的副食品,其质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猪肉质量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养殖环节是源头,提高猪肉及制品的质量,首先应做好养殖环节的质量控制。日前,山西生猪养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标准化 养猪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