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doc





《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 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 江西赣鄂皖路桥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1.0 建设项目概况11.1 工程地理位置11.2 现有桥梁基本情况11.3 工程环保设施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21.4 改造后的主要技术指标31.5 改造方案41.6 现状和预测交通量61.7 工期安排71.8 投资估算71.9 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72.0 环境现状82.1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82.2 环境空气92.3 声环境93.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
2、工程分析103.2 环境保护目标143.3 生态影响评价153.4 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163.5 社会环境影响163.6 水环境173.7 环境空气183.8 事故风险评价193.9 环保措施193.10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243.11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253.12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254.0 公众参与274.1 公众参与的目的274.2 调查实施274.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314.4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情况345.0 评价结论355.1 工程概况355.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55.3 环保投资概算385.4 总结论396.0 联系方式406.1建设单位:406.2环评机构:40九江
3、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路线南起江西省九江市昌九高速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15610.8,北纬271500),北至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小池镇105国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5610.8,北纬271500)。建设时是国道G105 线跨越长江的咽喉通道。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1-1。图1.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2 现有桥梁基本情况九江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桥,1973年12 月26 日正式动工修建;1992 年年底公路桥工程完成,1993年1月份公路桥通车
4、;1994 年8 月铁路桥建成,限速通行工程列车,1995 年6 月1 日正式开通运营。九江长江大桥由南引桥、正桥和北引桥三部分组成,总体布置见图2.2-1,设计时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55km/h,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九江长江大桥通车后,大量小型三轮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上桥通行,为方便居民的生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对公路桥桥面车道进行了调整,公路桥桥面现状为双向两车道并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及栏杆(详见图2.2-2、2.2-3),其他技术指标均不变,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1。正桥(公铁两用)铁路桥铁路桥公路引桥公路引桥图 2.2-1 九江长江大桥总体布置表
5、2.2-1 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主要技术指标表指标现状公路桥全长4460m桥面宽度正桥标准段18.5m正桥三大拱24m引桥18.5m设计速度55km/h荷载等级四车道 汽20级设计,挂100 验算 路面沥青混凝土最大坡度北引桥:3.4%南引桥:3.3%允许重车载重量30t机动车道标准双向2车道 (设计时为双向4车道)适应年日均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 500015000 辆1.3 工程环保设施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保设施现状本工程1973年12 月26 日正式动工修建,由于当时环保制度尚不健全、环保意识落后,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主体工程并未设置相关环保设施,大桥收费所、监控中心和管理局等配套设施现均已设
6、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直接排入白水湖。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后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北岸收费所办公楼和宿舍现已拆除,人员办公和住宿均租用周边房屋,桥北收费所人员产生的生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均依托租用房屋的污水收集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收集处理。 主要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环保措施公路桥桥面雨污水现无污水收集处理措施,雨污水直接径流进入长江,本工程升级改造拟进行对公路桥桥面径流雨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公路桥桥面现有垃圾收集体系不完善,存在垃圾直接抛至桥下的现象。桥南(九江侧)收费所及管理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外排至白水湖,升级改造拟设置拟近期在大桥管理局和监控中心(收费所与收费中心为同
7、一办公楼办公)增设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接触氧化法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至白水湖中。1.4 改造后的主要技术指标本工程在项目自有地内进行改造,不新征永久占地;临时施工场地设置于项目红线范围内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改造后的推荐技术标准如表1.4-1:表1.4-1 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改造后的技术标准标准改造前改造后荷载等级四车道 汽20级设计,挂100 验算 (原公路85 桥规)两车道公路-级 (现行公路04 规范) 两车道汽- 20 级允许重车载重量30t55t(中间车道)行车速度55km/h60km/h机动车道标准原设计:双向4 车道 现状:双向2 车道 双向4 车道 外侧两车道为
8、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车道适应年日均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 500015000 辆折合成小客车 1 000025 000 辆说明:改造前后其他主要技术标准不变。公路桥改造后,推荐方案桥面横断面布置如图1.4-1、图1.4-2、图1.4-3。图1.4-1 公路桥正桥标准段处改造后桥面横向布置/cm图1.4-2 公路桥正桥三大拱处改造后桥面横向布置/cm图1.4-3 公路桥引桥改造后桥面横向布置/cm1.5 改造方案1.5.1主体工程改造1.5.1.1 方案一 公路正桥改造公路正桥改造主要内容见表 1.5-1。表 1.5-1 方案一公路正桥改造主要内容序号改造项目具体内容1原公路桥面拆除分块拆除原混
9、凝土桥面板、人行道、公路纵梁、钢垫块支座等构件2原公路托架加固更换部分节点板及杆件3行车道板采用钢结构正交异性板,顶板厚16mm,标准段全宽19.5m,三大拱段全宽24m,每9m 一个标准节段,间距3m 设中间横肋与端横梁,纵梁间距(2.3m、2.6m、2.2m 三种)与原结构钢纵梁间距相同4支座桥面板支座均采用钢支座,构造上需避免公路横梁翼缘板直接承受部竖向荷载问题,以改善横梁受力性能5钢横梁原加劲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梁的上下翼缘板固定,同时在原加劲板两侧增设两块加劲板来改善支座附近腹板的受力情况6人行道板钢结构人行道,标准段人行道宽2.25m,三大拱人行道宽1.25m7桥面铺装改造后桥面铺装
10、采用6cm 钢纤维混凝土+5cm 厚沥青混凝土8伸缩缝布置改造后,全桥桥面不设小型伸缩缝,仅在桥跨端部设置大型伸缩缝 公路引桥改造方案一公路引桥改造主要内容见表 1.5-2。表 1.5-2 公路引桥改造主要内容见序号改造项目具体内容1拆除工程拆除原结构桥面铺装、两侧人行道板及混凝土栏杆2原T 梁维修加固缺陷及裂缝修补;底部粘贴钢板;增设6 道横隔板3钢结构人行道板钢结构人行道板置于混凝土桥面板,总宽2.25m,悬挑长度1.15m4原墩柱增设系梁部分高墩增设系梁5支座更换将原桥梁钢支座全部更换为板式橡胶支座,施工时需同步顶升进行支座更换6桥面连续改造原T 梁跨径为40m,每跨设置伸缩缝,改造后,
11、440m 为一联,桥面连续部位铺装采用弹性材料1.5.1.2方案二 公路正桥改造公路正桥改造主要内容见表 1.5-3。表 1.5-3 方案二 公路正桥改造主要内容序号改造项目具体内容1原公路桥面拆除分块拆除原混凝土桥面板、人行道、公路纵梁、钢垫块支座等构件2原公路托架加固更换部分节点板及杆件3行车道板采用钢结构正交异性板,顶板厚16mm,标准段全宽23.5m,三大拱段全宽29.5m,每9m 一个标准节段,间距3m 设中间横肋与端横梁,纵梁间距(2.3m、2.6m、2.2m 三种)与原结构钢纵梁间距相同4支座桥面板支座均采用钢支座,构造上需避免公路横梁翼缘板直接承受部竖向荷载问题,以改善横梁受力
12、性能5钢横梁原加劲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梁的上下翼缘板固定,同时在原加劲板两侧增设两块加劲板来改善支座附近腹板的受力情况7桥面铺装改造后桥面铺装采用6cm 钢纤维混凝土+5cm 厚沥青混凝土8伸缩缝布置改造后,全桥桥面不设小型伸缩缝,仅在桥跨端部设置大型伸缩缝备注:桥面拓宽表现在原公路桥人行道拆除改用轻质人行道板,改造后大桥宽度(加上人行道板)比现状宽。 公路引桥改造方案二公路引桥改造主要内容见表 1.5-4。表 1.5-4 方案二 公路引桥改造主要内容序号改造项目具体内容1拆除工程拆除原结构桥面铺装、两侧人行道板及混凝土栏杆2新增钢箱梁新增钢箱梁顶板宽3.14m,梁高2.3m,与既有T 梁等高。
13、钢箱梁采用工厂制作、防腐,现场吊装、拼接3原桥墩帽梁接长帽梁的接长采用钢结构,利用体外预应力及后锚固技术与既有混凝土帽梁连接成整体,延伸长度约2.25m4原墩柱增设系梁部分高墩增设系梁5原T 梁维修加固缺陷及裂缝修补;底部粘贴钢板;增设6 道横隔板支座更换将原桥梁钢支座全部更换为板式橡胶支座,施工时需同步顶升进行支座更换6桥面连续改造原T 梁跨径为40m,每跨设置伸缩缝,改造后,440m 为一联,桥面连续部位铺装采用弹性材料1.5.2 配套设施改造1.5.2.1 桥头堡改造九江长江大桥桥头堡是九江长江大桥的标志,本次改造将维持其原有风貌。但因公路桥拓宽,公路桥面的大门平台及顶掾需局部拆除,全桥
14、共4 个。另须对桥头堡内装饰进行全面翻新,总建筑面积5790m2;对桥头堡整体结构外表面进行全面翻新,总表面积15000m2。详见表1.5-5。表 1.5-5 桥头堡改造主要内容项目单位数量桥头堡内部进行粉刷翻新5790外部进行粉刷、瓷砖翻新15000公路桥面的大门平台及顶掾需局部拆除处41.5.2.2连接线改造本工程建设不包括南北接线工程改造工程。1.5.2.3其他配套设施改造内容表 1.5-6 其他配套设施改造主要内容项目单位数量收费站南岸建筑结构处1称重设施套7北岸建筑结构处1称重设施套7路面改造8000征地亩20收费所南岸办公楼装修900宿舍楼装修900北岸办公楼新建3000养护队办公
15、、宿舍楼装修900监控中心办公楼装修700宿舍楼装修240管理局机关改扩建局办公楼6000 1.6 现状和预测交通量由于大桥车流量在未限行之前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大桥于2012年开始不间断对部分车辆限行,二桥于2013年11月份通车运行,故2011年车流量最大,现阶段车流量为2978 pcu/d。大桥车流量最大根据工程设计资料,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6-1,车型构成情况和昼日比见表1.6-2。表1.6-1 交通量现状和预测结果 pcu/d预测年20112013201720232031年均日交通量(PCU/D)248212978167362112324147表1.6-2 车型比和昼日比小型车中
16、型车大型车昼日比62.4%13.2%24.4%0.7951.7 工期安排工程计划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2个月。1.8 投资估算本项目推荐方案工程投资总计119924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资本金+国内银行贷款。项目费用25由大桥收费筹集,75由江西、湖北、安徽三省投资公司融资(贷款)解决。1.9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9.1 项目建设的相符性分析根据九江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九江市城市性质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长江沿岸及京九沿线综合性交通枢纽,区域性工商贸经济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建设二桥、三桥进一步加强与湖北省黄梅
17、、武穴等市县的联系。北岸的小池镇位于黄冈市黄梅县最南端,与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隔江相望,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鄂赣两省连接的重要节点和湖北长江经济带重点开发的沿江城镇,城镇规划融入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连通九江市和黄梅县小池镇,1993 年1 月公路桥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已经通车运营近20 年,其通行能力及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大桥北岸黄小高速(G70 福银高速)、南岸昌九高速(G70 福银高速)及九景高速(G56 杭瑞高速)已建成通车多年,现状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已成为了该区域的交通瓶颈。九江长江大桥改造后,大桥通过能力将有明显提升,能适应未来区域交通要求,能更好带动周边人群来九江旅游,促
18、进九江市向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转变,同时也能更好的将小池镇融入九江市。1.9.2 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四条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中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因此本项目升级改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1九江长江大桥(一桥)公路桥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环境现状2.0 环境现状 2.1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2.1.1生态敏感区根据调查,在项目建设江段评价范围内没有鱼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区分布,但是在桥位上游、下游一定范围附近有鱼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区等分布,具体见表2.1-1。表2.1-1 江豚保护
19、区、产卵场和原种场分布类别名称保护类型与工程关系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白暨豚和江豚等位于桥位下游17km鄱阳湖湖口至老爷庙水域。鱼苗原种场瑞昌市四大家鱼原种场长江鱼苗捕捞分场四大家鱼鱼苗原种鱼苗捕捞分场作业场位于桥位上游46km的码头镇狗头矶。产卵场长江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产卵场家鱼产卵场位于桥位下游21km湖口至彭泽之间江段。2.1.2 陆生生态调查评价范围内陆生动物以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小型兽类为主。评价区域内有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15种、鸟类6种、兽类7种,无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没有重点保护动物的集中分布地和栖息地。项目经过区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境变化大,野生
20、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少,主要以常见种为主,无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内两栖类主要有中华蟾蜍、沼水蛙等。爬行动物有水蛇、草蛇以及一些小型的蜥蜴类,乌龟、鳖等很少见到。动物主要以鸟类为主,丘陵、农田等附近分布有灰喜鹊、山斑坞、八哥等陆禽。哺乳类动物主要为一些鼠类、黄鼬。养殖的种类主要有鸡、鸭、猪、牛、羊、犬等。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珍稀和濒危物种及古树名木,也无其他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评价范围原生植被基本上已经被破坏,在村旁山丘常见有杉木林、毛竹林。长江大堤旁则有栽种旱柳林、意杨林、水杉林等防护林,湖边主要是草丛。优势种有苔草、白茅、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等。本工程置换土地主要为农田,现主
21、要种植土豆、萝卜、芹菜、白菜等常见蔬菜,本工程区域内陆生植被生长良好。2.1.3 水生生态调查评价区域内浮游藻类的区系组成共计8门65属(种),其中绿藻门22属,硅藻门20属,蓝藻门13属,裸藻门4属,金藻门和甲藻门各2属,黄藻门和隐藻门各1属,由此可见,整个评价区段内浮游藻类较丰富。评价区域内浮游动物有59种(属),其中原生动物15属16种,轮虫15属20种,枝角类8属13种,挠足类9属10种。从种类组成看,轮虫种类最为丰富。根据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结果,并参考江西水产志、长江鱼类和相关资料分析确定,九江长江大桥所在的长江和白水湖等水域内鱼类资源共有8目14科61种(表5.1-4),其中鲟形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江 长江大桥 公路桥 升级 改造 工程 立项 环境 影响 评估 报告书 简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