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工艺规程及铣对接面手动夹具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论文)-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工艺规程及铣对接面手动夹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工艺规程及铣对接面手动夹具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工艺规程及铣对接面手动夹具设计 所在学院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 年 月 日摘 要本文是对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此外还对填料箱盖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论
2、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铣对接面手动夹具设计。关键词:滚动轴承座SN214,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全套设计加 197216396或401339828目 录摘 要1第1章 绪论41.1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现状41.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51.3研究方法和手段51.4研究目标51.5方案可行性分析5第2章 零件的分析62.1 零件的作用62.2 零件的工艺分析6第3章 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73.1毛坯的选择及铸造方法73.2基准的选择73.2.1粗基准的选择73.2.2精基准的选择83.4 轴承座加工主要工序安排8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93.6确
3、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103.7 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16第4章 加工对接平面手动夹具设计214.1 夹具的分类和作用213.2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224.3 夹具的组成244.4夹具设计254.4.1定位基准的选择253.4.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264.5定位误差的分析284.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29总 结30参考文献31致 谢3235第1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现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部件,是轴承与箱体的集合体,轴承座主要是与轴承配套使用,轴承外圈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座起一定的支撑作用。本课题研究了轴承座的加工工艺的全过程,但主要是设计加工轴座底座四孔的多
4、轴头设计。当前,我国中小零部件机械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的成熟期,国外进口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国产零部件机械已经成为主力。主要表现如下:一、国产机械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模靠引进技术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吸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渠道和方法大为增强,自身开发能力大大提升,大型机械开发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二、行业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一是国外著名的机械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改变了机械生产企业的结构。它们在机械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今后将对中国机械行业的生产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在产品开发、制造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许多方面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二是国内著名大企
5、业成功介入机械产品的生产,并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凭借大厂在经验、技术、经济、制造方面的实力,其机械产品在销售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变化,极大增强了我国机械行业的实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三、一批民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规模和技术实力大增。尚存问题有待解决。在看到我国零部件机械行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我国多数机械企业规模偏小,抵抗风险能力有限,回款率低,流动资金不足。其次,也如同其他产品一样,我国零部件机械存在着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对基本研发的投入很少,采用挖人才、“偷”技术的方式很普遍。所以各家的产品都是大同小异,很少有标志性的技
6、术,原始创新很少。第三,零部件机械厂家正面临着水、电、钢材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压力,利润损失较大,不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第四,对出口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由于不熟悉其市场准入和标准,经常遭遇“专利门槛”问题,对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认清趋势促进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企业要重视创新,主动加大科技投入;树立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企业对技术骨干要有留人和防挖办法;可在市场接受的范围内,适当进行涨价,以促进生产发展。1.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轴承座零件的分析包括:零件用途、安装使用、零件图的加工工艺、材料毛坯以及技术要求等的分析。确定加工方法,填写加工工艺过程。1、依据国家有关标准
7、,JB/T2562-2007,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2564-2007,滑动轴承座技术条件等,根据需要标注轴承座装配图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2、根据轴承座的装配图,画出轴承座上盖和底座的零件图。根据需要标注零件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粗糙度等;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考有关资料,按大批生产,安排产品的加工工艺;设计加工轴承孔夹具。1.3研究方法和手段(1)调研、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机械零件设计、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制造技术等有关资料,供设计时使用;消化零件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分析工艺资料,了解所用材料性能、零件特性以
8、及工艺参数。(2)完成轴承座的零件图及装配图;(3)确定工艺方案,制定加工工艺文件;(4)设计加工轴承孔夹具;(5)完成零件图及多轴头装配图的制作。1.4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的设计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工艺文件的编制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能,正确选用材料;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过程,对一般的制造过程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常用的零部件设计软件,并能熟练运用二维及三维软件进行设计。定的机械加工工艺所加工的产品能达到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使自己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得到全面总结和巩固,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得以温故而知新,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
9、定一个良好基础。1.5方案可行性分析1)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2)了解轴承座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了解夹具的结构;3)通过老师指导,同学讨论确定方案。4)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设计产品第2章 零件的分析2.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承座。轴承座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各传动轴,保证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并保证部件正确安装。因此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2.2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图可知。轴承座是一个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它的外表面上有4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支承孔系在前后端面上。此
10、外各表面上还需加工一系列螺纹孔。因此可将其分为三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1)以底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底面的底削加工;其中顶面有表面粗糙度要求为,(2)以的支承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个前后端面。 (3)以顶面为主要加工平面的加工面。第3章 滚动轴承座SN214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毛坯的选择及铸造方法选择毛坯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几点因素: (1)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毛坯制造方法,其力学性能有所不同。离心浇注的铸件、压力浇注的铸件、金属型浇注的铸件、砂型浇筑的铸件,其力学性能一次递减。(2)零件
11、的结构形状和外廓尺寸: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宜采用棒料,相差较大时宜采用锻件;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可采用铸钢件,形状复杂和薄壁的毛坯不宜采用金属型铸造;尺寸较大的毛坯不宜采用模锻、压铸和精铸,多采用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外形复杂的小零件宜采用精密锻造方法,以避免机械加工。(3)生产纲领和批量:生产纲领大时宜采用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生产纲领小时宜采用设备投资小的毛坯制造方法。(4)现场生产条件要求:现场生产条件和发展应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经过分析考虑,零件材料选取HT200,由于零件结构一般,生产类型为中、小批生产,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力学性能要求不高,考虑零件在机床
12、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根据参考文献8中表3-1选择金属型浇注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9级.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3.2基准的选择定位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定位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3.2.1粗基准的选择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要尽快
13、获得精基面。(1)加工轴承座上盖时应选择上盖螺栓孔的上表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盖分合面。我选择粗基准的根据如下:选择上盖螺栓孔的上表面为基准,能保证轴承座上盖其他表面加工余量小二均匀,符合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的原则;轴承座上盖只有螺栓孔上表面不需要进行加工,符合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的原则;制造毛坯的时候上表面的加工余量留的最少,符合选择加工余量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的原则;上表面能满足方便定位、加紧的需求,符合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的原则;螺栓孔上表面只用一次,加工出精基准面就不需要使用,符合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的原则。(2)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同理我们可以选
14、择出轴承座底座的底孔的上表面为粗基准,加工底座的底面。3.2.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出发,同时考虑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1)选择上盖的分合面为精基准,加工上盖端面和油杯螺纹孔的上表面。我选择精基准的根据如下:精基准的以“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为选择原则,并且需要保证工件定位精准、加紧可靠、操作方便。选择上盖的分合面为精基准可以简化操作,能够准确定位,加紧可靠,满足加工表面对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方便加工其他表面。(2)按照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轴承座底座的底面为精基准,加工底座的端面及内孔分合面。(3)按照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轴
15、承座的底面与为精基准,加工轴承座的内孔。3.4 轴承座加工主要工序安排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轴承座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由于顶平面加工完成后一直到轴承座加工完成为止,除了个别工序外,都要用作定位基准。因此,顶面上的螺孔也应在加工两工艺孔的工序中同时加工出来。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先粗加工平面,再粗加工孔系。螺纹底孔在多轴组合钻床上钻出,因切削力较大,也应该在粗加工阶段完成。对于轴承座,需要精加工的是支承孔前后端平面。按上述原则亦应先精加工平面再加工孔系
16、,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安排不易于保证孔和端面相互垂直。因此,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先精加工支承孔系,然后以支承孔用可胀心轴定位来加工端面,这样容易保证零件图纸上规定的端面全跳动公差要求。各螺纹孔的攻丝,由于切削力较小,可以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中分散进行。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是在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根据以上分析过程,现将轴承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艺路线:10铸造铸造毛坯20热处理 人工时效30油漆喷漆处理40粗铣夹轴承孔两侧面,粗铣轴承座下盖底面,注意尺寸8
17、0mm和表面粗糙度,留1mm精加工余量50精铣夹轴承孔两侧毛坯,粗铣轴承下盖底面,注意尺寸80mm和表面粗糙度,留0.2mm磨削加工余量60铣削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在轴承孔处压紧,铣轴承座上下盖对接面,铣下盖底部长条形孔凸台面70磨削磨削底面,达到规定粗糙度要求80钻孔钻下盖底面长条形螺栓孔底孔90钻孔钻上盖顶面螺栓固定孔2-13100钻孔攻丝钻下盖2XM12螺纹孔底孔,并进行攻丝110两件合并上盖、下盖两件合并,用螺丝拧紧120铣削铣削轴承孔前端面130铣削铣削轴承孔后端面140粗镗以已加工底面及长条形螺栓孔底孔为定位基准 ,粗镗轴承座中心孔150半精镗以已加工底面及长条形螺栓孔底孔为定位
18、基准,半精镗轴承座中心孔160精镗以已加工底面及长条形螺栓孔底孔为定位基准,精镗轴承座中心孔170铣铣位于下盖长条形螺栓孔180去毛刺钳工去毛刺190终检入库 按图样要求检验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轴承座”零件材料采用灰铸铁制造。材料为HT200,硬度HB为170241,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铸造毛坯。(1)顶面的加工余量。根据工序要求,顶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3.2.23。其余量值规定为,现取。表3.2.27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9,其余量值规定为。(3)底面孔毛坯为实心,不冲
19、孔。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71,现确定其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为:毛坯为实心(4)前后端面加工余量。根据工艺要求,前后端面分为粗铣、半精铣、半精铣、精铣加工。各工序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3.2.23,其加工余量规定为,现取。半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其加工余量值取为。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其加工余量取为。铸件毛坯的基本尺寸为,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11,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CT7。再查表2.3.9可得铸件尺寸公差为。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71,现确定螺孔加工余量为: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工序40、5
20、0:粗、精铣轴承座底面机床:铣床X52K刀具:硬质合金端铣刀(面铣刀) 齿数10(1)粗铣轴承座底面 粗铣夹轴承孔两侧毛坯,粗铣轴承底面,注意尺寸70mm和表面粗糙度,留1mm精加工余量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73,取铣削速度: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81,取机床主轴转速:,取实际铣削速度:进给量:工作台每分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81,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2)精铣轴承座底面精铣夹轴承孔两侧毛坯,粗铣轴承底面,注意尺寸70mm和表面粗糙度,留0.2mm磨削加工余量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
2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73,取铣削速度: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81,取机床主轴转速:,取实际铣削速度:进给量: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精铣时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本工序机动时间工序2: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在轴承孔处压紧,铣轴承座螺丝固定表面。机床:铣床X52K刀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 ,齿数,此为粗齿铣刀。因其单边余量:Z=3mm所以铣削深度:=3mm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0mm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
22、献3表2.473,取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机床主轴转速: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取 实际铣削速度: 进给量: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切削工时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机动时间: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工序80:粗、精铣轴承座左侧表面机床:铣床X52K刀具:硬质合金端铣刀(面铣刀) 齿数10(1)粗铣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73,取铣削速度: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4.81,取机床主轴转速:,取实际铣削速度:进给量:工作台每分进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滚动轴承 SN214 零件 工艺 规程 对接 手动 夹具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