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学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管理类毕业论文.doc
《论易学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管理类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易学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管理类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易学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 摘要:易经本是殷周之际神职人员卜筮经验的结晶。其中蕴含了多种世界观的萌芽,也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其后的易传全面的升华了易经的思想,也将其管理思想系统化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其管理思想亦随之渗入作坊的生产和管理之中,并引申成为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关键词】:易经;易传;易学;企业管理On School of Zhouyi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Luo Chi(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Abs
2、tract: “Yijing”originated from the divination experience of the clergy ,which was rich in both a number of world ideology and profound management ideas.The “Yizhuan” developed the ideology of “Yijing” and systematized its management ide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its man
3、agement ide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orkshop and extended into characteriz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ory.Key words:Yijing;Yizhuan;School of Zhouyi;enterprises management易经是殷周之际神职人员进行卜筮预测的经验结晶,反映了先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智慧。易经蕴含了尔后各种世界观的萌芽,也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战国时期出现的易传(或称十翼),开启了易学之滥
4、觞。易传不仅将易经升华为哲理之书,同时也将其管理思想系统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先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易传的管理思想亦随之渗透入作坊式的生产管理之中,并逐渐引申为民族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易传的企业管理论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人本意识;特色管理论;管理思维论。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易学人本论中国的人本思想当追溯到周易。考易经64卦,除乾、坤二卦以外,其它卦均是以人事命名。其中屯、蒙、需、讼、师,同人、谦、豫、随、蛊、观、颐、大过、咸、恒、遁、大壮、家人、睽、女后、艮、归妹、旅、节、中孚、小过等卦更是以人说事。乾、坤二卦虽言天地,实寓人事于其中。易经直言人事的卦爻大约有如下一些
5、方面:教育、婚嫁、御侮、诉讼、战争、人际、德行、人格、家政、养生、处世、商旅、祭祀等。这些卦爻辞反映的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易经认为,君子遇于坎险,或有凶吝悔乱之咎,当顺其天时,恐惧修省,修其德行,便可无咎以至获吉,充分地体现了尽人事可以改变天命的人本思想。卜筮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告知人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趋吉、避凶。易经的这一价值所在,在易传中得到了重点发挥。(一)周易的人才观首先,周易将卦体六爻概括为“三才”,两爻一组,指代“三才之道”。三才之道,以人道为本。易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
6、六画而成卦。(说卦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才之道也。(系辞传下)所谓“三才”,是指以天、地、人为构成宇宙整体系统的三要素。上天下地之中是为人材。天地以人为本。先秦思想家还有将阴阳、刚柔统称为“天”者,如荀子以天为天地自然,这便形成了“天生人成”的思想。即天地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是为人所用的,天地间没有人的作用,就没有人类社会。其次,周易还提出了“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观点。这是对易经中蕴涵的人本思想作的进一步的发挥。圣人的地位和作用,在周易的人本思想中占有主导的核心地位。文言传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因为圣人可以
7、“极深研几”,“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从而利用周易“崇德广业”,“化成天下”。故“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系辞上传)次于圣人的是君子的地位和作用。“君子”就是周易所称许的人才。周易64卦,几乎囊括了君子人才的全部美德嘉行。如大象传所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纶天下,振民育德,作事谋始,容民畜众,辨上下、定民志,俭朴而不计荣辱,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习教事,教思无穷,保民无疆,明庶政,无敢折狱,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以虚受人,立不易方,自昭明德,行而有恒,反身修德,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施禄及下,致命遂志,恐惧修省,明慎用刑,明辨是非,忧危天下
8、,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等等,既是君子所当为的义务和责任,又是衡量君子人才的标准。依据天道,仿效圣人,履行道义,导引民众,这就是君子之类的人才的责任和作用。(二)易学的知人用人论周易认为,人才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故知人善用便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关于知人,易传有两个论题值得注意。其一是说卦传所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是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两个重要德目。孔子曾从不同角度对仁的内涵作过阐释,其要皆归于忠恕。忠之纵推为孝,孝之横推为悌,故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所以,其人为仁者,有仁心,其处事必然能仁民济物,处理好与人际和环境的关系;其对己必然能克
9、尽职守,严以律己,不因嫉妒生非而顾全大局。孟子则十分强调“义”。“义”者宜也。为人我。其为人也仗义,其处事必大义凛然,正直忠诚,在紧要关头,甚至可以“舍生取义”。故尔后的纲常名教如“五常”以仁、义为首,礼、智、信随之。而周易则以仁义为人道的本质内涵。唐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可见,人的道德品性应该说是考察人的首要条件。其二是系辞下传所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此处之“财”与“才”通假。财既指资财,为物质财富;也指人才,为精神财富。以“仁”守位即将上述之仁人聚集在身边,为共同的事业谋划,出
10、计献策并付诸实行。所谓以财聚人、理财,都含有招募专门人才,使其发挥各自的长技的意思。狭义的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今天或称技师、专家。在周易看来,凡属能“开物成务”、“致用尽利”、“崇德广业”的人都是人才。中国对人才的重视有悠久的传统。比如战国之时,齐国管仲就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当时齐桓公能不计前嫌,任其为相,称为仲父,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致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时霸业。齐国还在都城临淄城外建稷下学宫,广延各种人才给以优厚待遇。战国之时诸侯的争霸,看起来是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争。当时春申君(楚黄歇)、平原君(赵赵胜)、信陵君(魏魏无忌)、孟尝君(齐田文)被当作罗致人才的典型
11、,各人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左右,一时包括鸡鸣狗盗之徒也被纳入圈中。这些人“无定主”,“无定交”,奉行“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往往成为某一集团的决策人物或游侠刺客。商鞅、李悝、吴起、李斯、韩非、苏秦、张仪等人,都是人才竞争的产物。燕昭王设黄金台招乐毅这一类的典型案例,至今传为美谈。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应该说更是人才。如何做到知人、识才、善用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周易告诉了我们几点。一曰“容民畜众”。师大象说:“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之象为下坤上坎,坤地坎水,以地之厚德载水喻君子以广阔胸怀招纳蓄养各
12、类人才,而否定偏狭固执、妒贤嫉能、排斥异己,用人唯亲的组织路线。二曰“保民”、“悦民”、“亲民”。临大象说:“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之象为兑(泽)下坤(地)上,有地亲临于水之意。以地之厚德环护水泽,而兑之本义为“说”,通“悦”,兼有亲和之意。孟子说:“保民而王”。如此便形成了一种向心力。“兑”之彖说:“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告诉属下,当乐于以正当合法手段去谋利,以需要艰苦奋斗实现企业的美好前景去引导企业员工,他们便会忘其劳苦乃至于赴汤蹈火而心悦诚服。关于亲民思想,可以“比”卦()为例
13、。“比”之象为坤下上坎,地上有水,水曰润下,有亲和无间之意。比之大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以一阳居刚中之位与阴爻六二比应,形成上下五阴从而应之的态势,故彖传说:“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外比于贤,以从上也。”“显比之吉,位正中也。”宋程颐释比卦说:“比,亲辅也。人之类必相亲辅而后能安”。他认为凡先天地间者未有不相亲比而能有存者。比之道由两者相求,君怀抚其下,下亲辅其上,亲朋故旧皆然。人情大抵相求则合,相恃则离。一个好的管理者是应该懂得这个道理的。也就是说,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建立一种亲比和谐的诚服关系。松下幸之助曾说:“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象
14、鱼群似地没命逃开。”如此,谈何效率!三曰“厚下安宅”。语出“剥”()之象传:“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剥”有风蚀剥落,一阳独亢孤危之彖,君子观此象宜警醒,采取厚下措施、策略,以安下属,使民思不越轨。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施禄及下”。如夬()卦所示。“夬”之大象云:“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水都涨到天上了,必将危及天下,君子观此卦要坚决遏抑利欲以施禄厚下,缓解矛盾。二是要“损下益下”。如“益”()卦所示。“益”之象为风乘雷。其大象传云:“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风损于上,必益于下。故其彖传云:“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倾往,中正有庆;利
15、涉大川,水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损有余而补不足,民心大悦,也便赢得了民心,巩固了自身的权力与利益,君子何乐不为?战国孟子曾提出一个保民富国的主张叫“制民之产”。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巳。”(滕文公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同时还要“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生产活动的根本动机皆源于欲望,如果能使你的员工成为一种有产者,对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既大于空头说教,也大于强制命令。人的欲望有不同层次,如生理需
16、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教育需要、平等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只要能基本上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才能指望其对企业忠诚,努力奉献。(三)易学的人才培养论人类从自然界异化出来作为相对于自然界而独立的主体,便肩负着两大历史使命:一是生存,二是发展。前者要追求当下的幸福,后者是要追求人类将来的幸福。两者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人类的共同理想。正是这种理想,驱使着人去拼搏、奋斗。人们在追求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是主体的人格理想。只有具备了理想人格,才能在天地人三才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参赞天地之化育,裁成天地之大道。故培养理想人格是易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理想人格既是为了实现人的当下理想,也是为了实现
17、人类将来的更高理想。“人格”是一个外来词汇。其本义是指人的主体独立性和人性,带有一种多元的特色和认知倾向。在汉语中,人格则被赋予了一种品格的意义,从而具备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中将自身的利益和期望集中于某一楷模身上,即为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民族文化中人们最推崇、最向往,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偶像。是民族文化特征和价值标准的典型体现。由于社会分工的差异,在当今,理想人格除了共同的道德标准以外,还应具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等方面的特质。而形成这两方面的特质,除了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外,还必须教育培养。周易的蒙卦便主张从蒙童抓起。在周易中,教育的内容既有德育的,也有为人处世的,也有生产技能
18、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人才教育一直是特别受到重视的。孔子说,生活问题解决了,就要“教之”,孟子说要“谨痒序之教”,汉代的经师就是专门对学生施行教育的。古有公学、私学、太学、书院等各种办学形式,教材有经书、讲义、语录,特别是后期封建社会,什么治家格言、家训、各种蒙学书籍,纷纷编出。由易学形成的培育人才的传统对于今天的社会、企业都是要特别加以继承的。二、易学与企业管理原理易传认为,易经的阴阳思想不仅提供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性的方法,而且从其实践功能来讲,与人们的决策管理活动紧密相连。系辞上传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巳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
19、天下之疑。”“开物成务”即开启人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以成就事业。周易囊括了天地万物之理,圣人可通过它权衡达变,管理好自己的事业,解决疑难问题。所以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同上)所谓“几”,是指事物吉凶变化的前兆。“极深研几”是指深刻掌握吉凶变化的必然性,从而预备对应措施,达到随机变化控制主动权的神妙境界,故可以说易经是一部以巫文化为背景的管理之书。自此而后的各代易学,都是从“崇德广业”、经世济民的视角发挥易经的管理学义蕴。比如宋儒胡瑗即称周易为“明体达用”之书。欧阳修亦说:“六经皆载圣人之道,而易尤明圣人之用”。杨万里更进一步说:易所
20、谓的“圣人之道”就是穷通变达之道,“得其道者,蚩可哲,慝可淑,眚可福,危可安,乱可治,致身圣贤而跻世泰和,犹反手也。”明人张居正对此十分欣赏。他在答胡剑西太史的信中说:“弟甚喜杨诚斋易传,座中置一帙常玩之。窃以为六经所载,无非格言,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此之谓“用”,便是管理应用。由“经”而“传”发展起来的易学,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一) 元、亨、利、贞的特色管理论 易经乾卦之辞谓:“乾:元,亨,利,贞。其文言传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于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和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21、,元、亨、利、贞”。元、亨、利、贞是君子应具的四种美德,也可以说是实行管理(包括企业管理)的一套基本理念,或者说是管理的思想路线。“元”为万物生成之始,“善之长”是说集众多美德于一体,以泛爱万物、博施于民,体现仁者风范。“亨”即通达。“嘉之会”是指发荣滋汇万物,凝聚民心,和美昌荣。“利”即万物交相利成,各得其便,没有阻塞妨碍。以利物之心与人交,则合乎礼义。“贞”即正,中正无偏私。从管理过程论看,元、亨、利、贞体现了管理从元始到亨通发展,进而与人相交而相利,实现各得其位之正的好结果。善始善终,这正是每一个企业家所期望实现的。从管理本质来看,元、亨、利、贞又可以概括为仁、礼、义、事。行仁能得众;行
22、礼能合众;行义能利众;行事则能以其正直服众。没有一个企业家希望成为孤家寡人的。体仁、合礼、和义、正事而保合太和,应该说是理想管理所追求的状态。1.管理的最高目标。从管理学的视角看易传,其管理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保合太和”。这是易传对易经的创造性发展。易传所建构的一整套管理哲学都是以这一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理论支点的。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关于和的思想,周太史伯阳父曾提出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孔子也主张“和为贵”。“和”是指不同质的事物的调和,亦指不同主张、不同观点的人相互交融取长补短,结成统一体。“太和”则是指这种和的程度达到了最完善的
23、状态。“保合太和”是说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不断地进行调控、损益,使之高度和谐,以保持事物适应现实变化。惟其如此,管理的对象才能进入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实现万物繁庶,天下太平。易学的这种管理目的论固然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管理,对于企业管理也是适应的。不能设想,一个企业没有太和环境如何组织生产、销售,并赢得利润。易传对管理目标的确定,绝非主观凭空设想,而是依据阴阳运行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精神。易传认为,天地间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大的系统, “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可以将它们规纳成64个子系统,每卦6爻又是小的子系统。64卦系统受制于阴阳两爻,以其消长转化的矛
24、盾运动将万事万物普遍联系起来。运动的规律是相辅相济,相反相成;运动的方向是日新其故,生生不已。易传将阳爻和阴爻的功能进行了特殊定位。阳为刚,阴为柔;阳代表进取、开创、雄健的方面,阴则代表守成、顺从、固内的方面。二者对立统一,和谐共处。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交泰”,反映了宇宙、自然和谐的本质。人类社会也是男女、父子、君臣、阶级之间的对立统一,和谐共处。与自然界所不同的是,自然界无心而人类有谋。天道循环是自身的矛盾运动。“天地无心成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自成自毁,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运化过程完善到无以复加,故说天道是善。人是天地无心的产物。人又有思想和智慧,就应该认识和效法自然规律,将天生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易学 中国特色 企业管理 管理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