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软件设计-学位论文.doc
《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软件设计-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软件设计-学位论文.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软件设计工 学 部 工学一部专 业自动化班 级B641301学 号 B641303101姓 名金延野指导教师赵文成负责教师赵文成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科技学院2010年6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本文是以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最终能够实现正向与反向分别平滑起动、提速、减速、停车的控制,并且能够应对紧急意外情况,实现过压停车、过热停车、堵转停车以及越限停车等。本设计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中各种运转状态,并且采用转子电路内串联对称电阻进行调速和能耗制动的方法;其中主电路选用三相桥式
2、全控整流电路。在本文的软件设计中应用C语言和Keil软件进行编程,并给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在硬件的使用方面最大限度的使硬件结构达到最简,并且使软件功能实现最大化,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关键词:阻转矩负载;计算机调速;转子串电阻;能耗制动AbstractThis paper is resistance torque load computer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otor a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finally to achieve posit
3、ive and reverse respectively, speed reducer, smooth start-up and shutdown control, and can achieve unexpected emergency parking, overheating, over-voltage and parking, blocked the limited parking parking, etc.The design of the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used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pera
4、tion condition, and adopts the rotor circuit are connected symmetric resistance within the speed and braking energy method, Among them main circuit choose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led rectifier circui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Keil software C language and programmi
5、ng,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program flowchart, In the hardware using maximum to reach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functions, Jane, thus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system reliability greatly improved.Keywords: Group of torque; Computer control; The rotor string resistance; Breaking目 录第
6、一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阻转矩的概述11.3 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概况21.4 课题任务及要求4第二章 方案论证62.1整流电路62.1.1单向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62.1.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82.2电机方案论证112.2.1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分析112.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分析14第三章 电机调速系统软件设计263.1程序设计流程26第四章 软件的使用与介绍334.1软件编程介绍334.2 C语言的介绍与使用334.3 Keil软件的开发与介绍34第五章 结论36致 谢37参考文献38附录 程序清单39III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7、绪论1.1 课题背景“拖动”就是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特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而用各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在运动方程式中,阻转矩与转速n的关系=f(n)即为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负载转矩的大小和多种因素有关。以车床主轴为例,当车床切削工作时,主轴转矩与切削速度、切削量的大小、工作直径、工作材料以及刀具类型等都有密切关系。根据统计,大多数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恒转矩负载特性、通风机负载特性、恒功率负载特性。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随着风力发电技
8、术的日趋成熟,风电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 变压器在有的书上称之为静止的电机。从电机的定义发现,这么说也有它的道理的。电机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按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也可按运转速度划分为高速电动机、低速电动机、恒速电动机、调速电动机。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总是略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与负载大小无关而始终保持为同步转速。1.2 阻转矩的概述阻转矩又称“反抗性”转矩。大多数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恒转矩负载特性、通风机负载特性、恒功率负载特性。所谓恒转矩负载,就是指负载转矩与转速n无关的特性,即当转速变化时,负载
9、转矩保持常值。恒转矩负载多数是反抗性的,也有位能性的。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特性的特点是,恒转矩总是反对运动方向。属于这类特性的负载有金属的压延机构、机床平移机构。位能性恒值负载转矩则与反抗性的特性不同,它由拖动系统中某些具有位能的部件(如起重类型负载中的重物)造成,其特点是转矩具有固定的方向,不随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上述两种类型负载变化的图形将在后面介绍。通风机负载的转矩与转速大小有关,基本上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属于通风机负载的生产机械有离心式通风机、水泵油泵等,其中空气水油等介质对机器叶片的阻力基本上和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恒功率负载特性,一些机床,如车床,在粗加工时,切削量大,切削阻力大,此时
10、开低速;在精加工时,切削量小,切削力小,往往开高速。因此,在不同转速下,负载转矩基本上与转速成反比。 可见,切削功率基本不变负载转矩与n的特性曲线呈现恒功率的性质。必须指出实际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可能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综合。例如,实际通风机除了主要是通风机负载特性外,由于其轴承上还有一定的摩擦转矩,因而实际通风机负载特性应为又如机床刀架等机构在平移时,负载的特性基本上是反抗性恒转矩负载,但从静止状态起动及当转速还很低时,由于润滑油还没有散开,静摩擦系数搅动摩擦系数大,摩擦阻力较大。另外当传动机构旋转时,有一些油或风的阻力,通常带有通风机负载性质这导致在转速较高时,负载转矩会略见增高。电动机的机
11、械特性和负载转矩特性两者绘制在同一个图上,成为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重要工具,他们在某种配合下,其交点可能是稳态运行点。利用电动机与负载两种特性可以清楚的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各种过渡过程,包括起动和制动过程。1.3 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概况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系统装置可分为电动机、工作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四个部分组成。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动力,用以拖动生产机械的某一工作机构。工作机构是生产机械为执行某一任务的机械部分。控制设备是由各种控制电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等组成的,用以控制电机的运动,从而对工作机构的运动实现自动控制。为了向电动机及一些电气控制设备供电,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必须设有电源
12、部分。因为现代工业的电力拖动一般要求局部或全部的自动化,因此必然要与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联系起来.在这一系统中可对生产机械进行自动控制,如实现自动控制起动、制动、调速、同步,自动维持转速、转矩或功率为恒定值,按给定程序或事先不知道的规律改变速度、改变转向和工作机构的位置,以及使工作循环自动化等。随着电机及电器制造业以及各种自动化元件的发展,自动化电力拖动系统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组,是调速性能优异的直流电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中,由于电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上述发电机-电动机组的基础上,发展成为
13、采用交磁电机扩大机、磁放大器、可控离子变流器及晶闸管整流器等组成的自动化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目前晶闸管等直流自动电力拖动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的直流电力拖动成套设备正在向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并做到集中控制、集中监视。在自动化元件方面已有整套标准控制单元,控制装置集成化小型化、微型化,做到结构上组合安装积木化;微型化自动化装置可直接装于电动机机座上,做到与电动机一体化,节省专用的控制柜;设备可靠性高,维护简便,许多设备都可做到锁门运行,不需监视与维护。我国建国以来,电力拖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很大成绩,建立了一些有一定电力拖动自动化水平的工厂,成立了一批科研与设计机构。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14、。目前正在急起直追,主攻成套,狠抓基础,开展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如电力拖动自动化成套技术,它应用系统工程学理论与计算机对工业自动化系统以及成套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使系统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要求的最佳方式工作,达到全系统和整个整套设备综合技术指标最佳。随着近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电力拖动正向着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迈进。在一些现代化工厂里,力求做到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都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而且达到高速、优质、高效率生产。我国电力拖动系统与国外的发展情况相同,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过程从单机、局部自动化发展到全盘综合自动化,已出现大批自动生产
15、线。一些自动化车间和自动化工厂也已。与直流电动机相比,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维护方便、转动惯量小等一系列优点,单机功率比直流电机高得多,电压容易做成高压,还能实现高速运转。随着生产的发展,对电机拖动系统及多电机拖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提高加工精度与工作速度,要求快速起动、制动及逆转,实现在很宽的范围内调速及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等。要完成这些任务,除电动机外,必须有自动控制设备,以组成自动化的电力拖动系统。1.4 课题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的任务是阻转矩负载计算机速度调节拖动系统的软件设计。 框图如下所示 根据图1,请(1)根据题目的给定及系统功能,确定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覆盖;(2
16、)完成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图2 给出了该系统工作的四个象限示意图。基本要求如下 (1)设第一象限为正向电动状态。通过软件的运行,实现能实现正向平滑起动、提速、减速、停车的控制; (2)设第三象限为反向电动状态。通过软件的运行,实现反向平滑起动、提速、减速、停车的控制。 (3)为了应对紧急意外情况,可通过软件控制,实现过压停车、过热停车、堵转停车以及越限停车等功能。 (4)软件功能应该实现最大化、性能可靠的特点;应与硬件联合调试通过;图2 电动机机械特性象限示意图第二章 方案论证2.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应用十分广泛,电路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17、可从各种角度对整流电路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有:按组成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多项电路;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项或双向,又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下面分别对于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和三相可控整流电路进行论证2.1.1单向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多的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下面是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为了便于讨论,假设电路已工作于稳态。在u2正半周期,触发角处给晶闸管VT1和VT4加触发脉冲使其开通,ud=u2负载中有电感存在使负载电流不能突变,电感对负载电流起平波作用,假设负
18、载电感很大,负载电流id连续且波形近似为一水平线。u2过零变负时,由于电感的作用晶闸管VT1和VT4中仍流过电流id ,并不关断。至t=+时刻,给VT2和VT3加触发脉冲,因VT2和VT3本已承受正电压,故两管导通。VT2和VT3导通后,u2通过VT2和VT3分别向VT1和VT4施加反压使VT1和VT4关断,流过VT1和VT4的电流迅速转移到VT2和VT3上,此过程称为换相,亦称换流。至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下去,波形如图21所示,这个电路的特点是要有电流通过阻感性电阻RL,必须有晶闸管VT1和VT3或VT2和VT4同时导通,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尽管u2是交流,但是通过阻感性电阻
19、RL的电流id始终是单方向的直流电。如果控制角=90,整流输出电压ud的正负半周期面积相等,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0。并且若90,在u2的半周范围内,触发VT1和VT3或VT2和VT4,晶闸管能够导通,但是晶闸管的导通角减小,而ud的正负半周面积相等,ud的平均值都为0,因此电感性负载时,控制角的有效移相控制范围为090 图2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流带阻感负载是的电路及波形其中, 的平均值为 当=0时,Ud =0.9 U2 。=90时,Ud =0。角的移向范围为90。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是波形如图21所示,晶闸管导通角与无关,均为180。其中,输出平均电流Id: 变压器副边绕组电流有
20、效值I2: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IT: 2.1.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目前在各种整流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原理图如图 22所示 ,习惯将其中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称为共阴极组;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称为共阳极组。此外,习惯上希望晶闸管按从1到6的顺序导通,为此将晶闸管按图示的顺序编号,即共阴极组中的与a、b、c三相电源相接的3个晶闸管分别为VT1、VT3、VT5,共阳极组中与a、b、c三相电源相接的分别是 VT4、VT6、VT2。从后面分析可知,按此编号,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为 VT1VT2VT3VT4 VT5 VT6 。下面分析的是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可以
21、采用与分析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时类似的方法,假设将电路中的晶闸管换成二极管,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晶闸管触发角=0o时的情况。此时,对于共阴极组的3个晶闸管,阳极所接交流电压值最高的一个导通。而对于共阳极组的3个晶闸管,则是阴极所接交流电压值最低的一个导通。这样,任意时刻共阳极组和共阴极组各有1个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施加于负载上的电压为某一线电压。此时电路工作波形如图23所示。=0o时,各晶闸管均在自然换相点处换相。由图中变压器二次绕组相电压与线电压波形的对应关系看出,各自然换相点既是相电压的交点,同时也是线电压的交点。在分析波形时,既可从相电压波形分析,也可以从线电压波形分析。从相电压波形看,以变
22、压器二次侧的中点n为参考点,共阴极组晶闸管导通时,整流输出电压 为相电压在正半周的包络线;共阳极组导通时,整流输出电压 为相电压在负半周的包络线,总的整流输出电压是两条包络线间的差值,将其对应到线电压波形上,即为线电压在正半周的包络线。直接从线电压波形看,由于共阴极组中处于通态状态的晶闸管对应的是最大的相电压,而共阳极组中处于通态的晶闸管对应的是最小的相电压,输出整流电压为这两个相电压相减,是线电压中最大的一个,因此输出整流电压波形为线电压在正半周期的包络线。为了说明晶闸管的工作情况,将波形中的一个周期分为6段,每段为60o,,如图23所示。6个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为VT1VT2VT3VT4 V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矩 负载 计算机 速度 调节 拖动 系统软件 设计 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