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绿色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绿色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绿色施工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二一七年四月 目 录一、概述1二、编制说明1三、编制依据1四、绿色施工总体框架2五、绿色施工措施及方法3六、文明工地管理措施14 七、结语16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一、概述 根据2007年,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的绿色施工框架,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方面,详细地描述了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推行绿色施工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部2007年9月份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
2、,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 绿色施工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具体体现,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是绿色施工的基本保证。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要求推行绿色施工的项目,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施工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明确绿色施工的内容和方法;还要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对具体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以达到“四节一环保”的目的。因此,绿色施工管理措
3、施与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是推行绿色施工不可缺的两个重要方面。而技术措施的改进与突破是决定性的因素。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我公司为优质、高效、安全、文明、低耗等绿色施工工程全面实现绿色文明施工,是做到绿色施工相关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www.topenergy.org4S7.Nt_rt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www.topenergy.orgY2sO9e Uz7m.p(Vw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
4、监督。 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设计施工图纸,结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实际条件,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本施工方案作为工程绿色环境管理的依据,编制时对施工部署、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突出其可行性、科学性。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
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011-2007;四、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ww.topenergy.orgda:o$n,G lb$w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指标的子集。www.topenergy.org?_x0012_b_x0019_r.T/l_x001D_h5r1TF3k. 图
6、1绿色施工总体框架www.topenergy.orgD4aabX.五、 绿色施工措施及方法5.1、绿色施工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的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绿色施工”的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施工者和管理者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的一草一绿,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现场环境整洁,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基础。 1、加强对总承包施工队伍的培训 由总包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和环保教育计划。生产副经理负责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监理部定期检查、考核培训效果,建立奖罚制,责任到人。 2、加强对分包施工队伍的培训 总包各专业区域经理对分包施工队伍进行专业作业
7、指导、环保等综合培训,培训不合格的分包队伍不许上岗施工。生产副经理定期检查、考核培训结果,建立奖罚制,责任到人。5.2、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控制(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2)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糟。(3)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如绿化、喷浆、隔尘布
8、遮盖、地面硬化或混凝土封盖等。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为了减少现场堆放回填土过干产生粉尘,除采取覆盖措施外,还应派专人定时洒水,土的含水率控制在15-25即可。 (4)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采取降尘措施,加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清理建筑垃圾采取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5)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
9、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洒水降尘,水来源的一方面是收集雨水,一方面是抽取降水贮水池内的水。(6)现场不设混凝土搅拌站,所有商品混凝土均选用品质一流的全封闭现代化花园式搅拌站供应。混凝土采用罐车密封运输,卸完混凝土后及时清扫地面,防止扬尘。(7)防火涂料喷涂等粉尘散布较多的工序施工时,周围立面用苫布或者密目网加阻帘被彩条布的夹芯被封闭,落地料同时回收用,防止粉尘的扩散污染。刷油漆时注意环境污染,做好通风处理,涂刷时,设备下面应设置有覆盖以免造成二次污染设施。(8)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无齿锯切割时在锯的
10、正前方设置遮挡锯末火花的三面式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积后回收。钻孔用水钻进行,在下方设置疏水槽将浆水引至容器内沉淀后处理。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9)结构施工期间模板内木屑、碎渣的清理采用大型吸尘器吸尘,防止灰尘的扩散。施工时每次模板拆模后设专人及时清理模板上的混凝土和灰土,模板清理过程中的垃圾及时清运到施工现场指定的垃圾存放地点,保证模板清洁。施工现场木工棚的地面,要进行洒水防尘,木工操作面要及时清理木屑、锯末,并要求木工棚和作业面保持清洁。 (10)钢筋棚内,加工成型的钢筋要码放整齐,钢筋头放在指定地点,钢筋屑当天清理
11、。(11)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扬尘影响周围环境。利用现场已有的围墙围挡施工现场,围挡要保持清洁、严密,防治施工扬尘飘拂至现场外。(12)施工现场应设立垃圾站,及时分拣、回收、清运现场垃圾,按照路线和时间由专业人员处理。建筑清理施工垃圾,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应确保不遗洒、不混放,送到专业处理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13)密闭垃圾的运输车、混凝土罐车、货物运输车辆防尘要做到:每天保持车辆表面清洁,装料限制超载,车辆卸料溜槽处装设防遗撒的活动挡板,车辆出场专用大门口设置车辆冲洗池和淋
12、湿的块毯,车辆清理干净后不带尘土出现场。 2、噪音与振动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闹静分开,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2)在施工场界噪声监测点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定期监测噪音是否超标并及时整改。 (3)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良好维护,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3、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应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
13、池、隔油池、化粪池等,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2)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3)现场雨水的利用: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组织排入现场周围雨水排放井内,用雨水降尘。(4)污废水的重复利用:现场大门口设置三级沉淀池,清洗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还可用作现场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重复利用。(5)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污水管线排放,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6)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将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
14、的库房进行防渗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7)食堂设隔油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隔油池及时清理,并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消纳。生活垃圾运出现场前必须覆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洒。(8)办公区与生活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下方设置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指定地方,清洁车每月一次对化粪池进行消毒处理。临时厕所污水采用小型化粪池对厕所污水进行处理。 4、土壤保护控制(1)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
15、)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3)对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拟采用现场监测预防为主,并能及时作出反应对策。(4)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清运。(5)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对不可
16、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清理。(6)临建用房采用二层雅致活动板房,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对场地原土的干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沿基坑四周紧凑布置,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7)除现场种植的花草绿化外,在临建房屋的墙面种植爬蔓类耐旱植物绿化,把施工现场建设成为花园式工地。 5、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
17、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6、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合理布置大型机械,实施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不影响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避免对周围建筑、居民区产生有害干扰。 (3)施工期间对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重点部位设立防护监测点,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车辆安全防护,高压线的防护等,对不利情况提出预警,及时制定应急预警方案。 (4)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立即通报文物部门。
18、积极协助文物部门工作,提供一定人力、物力或财力,对现场文物抢救、发掘工作给予支持。 7、废气排放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污染、氮氧化物污染、碳氢化合物污染。其中一氧化碳80%是由汽车排出的,其含量与交通量成正比。而碳氢化合物则是因为汽车尾气中没有充分燃烧的烃类物质造成的污染。因此,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做到“绿色交通运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所有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都要与责任单位签署环保协议,所有车辆必须为排放达标车辆,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进入现场。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定期检查车辆手续,必要时监督车辆验证。(2)机械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提供,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保持良好运作状态。 (3)施工车
19、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车辆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中有害成份的含量,选择清洁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剂等。 (4)建筑材料采购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产品。 8、电磁辐射防治 电磁辐射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之后自然界第四大公害。它能危害人体的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机理等。施工阶段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脑、手机等。其防治措施为: (1)办公室内电脑与电脑的摆放间距保持2.53米的距离;电脑操作员每天连续操作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连
20、续操作1小时关机休息1刻钟,四处走动、松弛一下身体。(2)食堂配制的午餐多选择吃含维生素B的蔬菜以及含多糖类和磷脂丰富的食物,以增强员工抗辐射能力。5.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节材措施 (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 落实。(3)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4)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5)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6)就地
21、取材,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的建筑材料主要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采购制订明确的环保材料采购条款,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比较、挑选。 (7)采取措施使用符合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施工中购入的主材、辅材应符合规划设计时绿色材料要求。材料的各项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绿色建材标准要求。装饰装修材料的购入尽量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认证的绿色材料,并应按照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 (8)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要充分利用。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9)周转材料注意
22、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10)对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11)制定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对现场堆料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标识。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对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将其直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2、结构材料 (
23、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3、周转材料 (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工程施工。(3)模板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润世达 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