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机械传动效率测量系统的设计.doc
《基于动力机械传动效率测量系统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动力机械传动效率测量系统的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大学毕业设计1 前言1.1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 ”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传感器技术是在
2、20 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应用中,转化率比较低。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泛的开发空间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工业化浪潮下诞生的,并在初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研发以及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领域的试验研究。然而,随着各国机械工业、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信息化
3、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传感器研发及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份额。我国从20世纪 60 年代开始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从“六五”到“九五”的国家攻关,在传感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可靠性改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传感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体系,并在数控机床攻关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为世界瞩目的发明专利与工况监控系统或仪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它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 我国不少传感器、信号处理和识别系统仍然依赖进口。同时,我国传感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势尚未形成,产品的改进与革新速度慢,生产与应用系统的创新与改进少。1.
4、2选题的意义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齿轮减速器传动是一种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应用的传动机械。任何机械在其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有能量的损失,齿轮减速器传动也不例外。此外,当今的机械传动正朝着大功率、小体积、高效率以及长寿命的方向发展,机械工业各领域中都非常重视对齿轮传动机械效率的研究,它的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还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费用,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机械传动装置效率极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最大限度地在设计,使用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过程中提高其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齿轮传动以其传动功率和速度的适用范围广
5、、传递比稳定、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靠性能好和结构紧凑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但在对齿轮传动效率进行测试时,因其功率损失(即齿轮啮合时的摩擦损失、搅动润滑油时的油阻损失以及轴承的摩擦损失等)相对较小,若采用传统的手工测试手段,不但操作复杂、可靠性能差、测试的数据误差大、测量精度低,而且得到的测试数据很难正确表达效率与转速、效率与扭矩之间的关系,所以用现代的测试技术替代传统的测试手段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为此,我们利用微电子技术,实现了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机辅助测试。其测试过程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1.3设计的内容和目的旋转机械的功率与效率是机械工业中常见的物理量。旋转机械结构的功率是作
6、用在旋转轴上的扭矩与旋转轴的转速的积,P = k Mn式中,k为与单位制有关的系数, M为作用在旋转的机械上的扭矩,n为转速。 旋转机械的输出功率P出与输入功率P入之比就是该旋转机械的效率,即 = P出/P入该设计题目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内容,应用到课程包括: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电传动、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及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等。完成基于动力机械传动效率测量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动力机械的结构系统、夹持系统、传感器的调整和固定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 该系统的指标如下: 采
7、用转矩转速测量仪、传感器及磁粉制动器等电子仪器完成系统配置; 采用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此传感器串接于功率扭力轴之间,它与ZJYW1型转矩转速测量仪配合使用,可以测量06000转/分范围内的扭矩与转速; 施力系统的动力源采用调速电机,速度调节范围为06000转/分;采用CZ型磁粉制动器的制动功率为20kgM;实验装置要求不同心度误差应小于0.1mm。图1.3 机床主轴箱的功率与效率测试系统框图 此装置中,为了避免在传感器扭力轴上产生附加弯矩,安装时,必须使被测机械、传感器、负载等具有较好的同心度。当存在弯矩时,不仅降低了测量精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使扭力轴损坏。本装置要求不同心度误差应小于
8、0.1mm。此装置的全部联轴器均采用桡性联接(用尼龙绳、联轴器),使联轴器只能传递扭矩,不传递弯矩。这样将显著改善传感器的工作条件,以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图1.4测试系统原理框图2 总体设计方案测定效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封闭功率流式与开放功率流式。前者者采用输出功率反馈给输入的方式,电源只供给齿轮传动中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大大减小功耗。后者借助一个加载装置(机械制动器、电磁测功器或磁粉制动器)来消耗齿轮传动所传递的能量。其优点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简单易行,实验装置安装方便;缺点是动力消耗大,对于需作较长时间试验的场合(如疲劳试验),消耗能力尤其严重。因此这种实验方案采用较多。2.1转速
9、测量方法的选择转速计根据工作原理分为计数式、模拟式和同步式三大类。计数式转速测量的方法是用某种方法数出一定时间内的总转数;模拟式的测量方法是测出由瞬时转速引起的某种物理量(如离心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同步式的测量方法是利用已知频率的闪光与旋转体的旋转同步来测出转速,根据转速转换方式的不同,有不同的转速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如下。(1)技术式 机械式:利用齿轮传动,适合中、低速测量,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光电式:利用来自旋转被测体上光线,适合中高速,没有扭矩损失结构简单。 电磁式;利用磁电转换器将转速转换成磁电冲,适合中高速。(2)模拟式 机械式:利用离心率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关系,适合中低速,
10、结构简单。 电容式:利用电容充放电回路产生与速度成正比的电流,最高可测10000r/m. 发电机式:利用电机直流与转速成正比的关系,可远距离指示。(3)同步式 机械式:带动带槽的圆盘,目测与旋转体的转速,中速,无扭矩损失。 闪光式:利用已知频率闪光测出与旋转体同步频率。 该方案选用ZJYW1型转矩转速测量仪,ZJYW1型转矩转速测量仪,通过与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配套使用,是一种测量各种动力机械的传动力矩和转速的高精度直读式(数字显示)的电子仪器。在它的面板上有两个显示窗,一个窗用于显示转矩(Nm);另一个窗用于显示转速(rpm)。仪器还具有转矩和转速模拟量输出,可与A/D板或SC-16型光线记
11、录示波器配用,对瞬时变化的转速波形进行测试或记录,绘制动态曲线,供作过渡过程动态分析用。此外,转矩转速测量仪与其它非电量-相位差变换器传感器配套使用,可对拉力、压力、重力、厚度和流量等非电量进行测量。这就对于我国机械工业的新产品试制或现有产品的质量检查以及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式的实验设备。2.2转矩转速传感器的选择目前在转矩测量中, 传递类转矩传感器应用十分广泛。该类传感器按转矩信号的产生方式可分为光学式、光电式、磁电式、应变式、电容式、钢弦式及机械式。同时还可根据信号传输的方法不同而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两种。一般每分钟几百转以下的低转速场合采用接触式。每分钟几百转至一万转甚至更高的转速场合
12、采用非接触式。从转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来看, 电阻应变式转矩传感器由于具有测量精度高, 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方便与计算机相联等一系列优点, 无疑代表转矩传感器的最新发展方向。接触式转矩传感器, 其特点是:非常适合测量静止扭矩, 也可以测量低速转动扭矩;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 存在导电滑环的磨损, 寿命有限, 不适合高转速场合。无接触式转矩传感器的特点:无接触, 使用寿命不限; 转换精度高,A/D转换内码可达 10 万以上; 由于采用微电子技术, 测量可靠性大大提高;体积小, 重量轻, 易于安装; 由于内藏CPU 电路, 可以实现各种补偿。使其精度大大提高, 最高可达(0.030.1)%F
13、.S。此种传感器与以往的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相比较而言, 由于真正实现了数字的无线发射与接收, 因此它可以直接与带有 232 或 485 的数字仪表或计算机相联,可以实现联网测量与控制, 是属于一种智能型数字转矩传感器。综上所述选择ZJ型传感器,此传感器串接于功率扭力轴之间,它与ZJYW1型转矩转速测量配合使用,可以测量06000转/分范围内的扭矩与转速。此传感器的内、外齿轮是多极的磁性结合。其内、外齿轮并不啮合,齿顶间留有工作气隙。内、外齿轮的齿顶相对时,气隙最窄;齿顶和齿槽相对时,气隙变宽。内外齿轮在相对旋转时,齿顶与齿槽交替相对。当转动一个齿时,工作气隙发生一个周期的变化,磁路的磁阻和磁通随
14、之相应作周期变化。因此,在感应线圈中感应出近似正弦波的电讯号。此电讯号瞬时值的变化和内、外齿轮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是一致的。ZJ型传感器的内部结构主要由扭力轴、永久磁钢、感应线圈、转筒、小电机、壳体等部件组成。当扭力杆与套筒(转筒)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每一个检测线圈内感应出近似正弦波的信号;在扭力杆(轴)上没有负载时,两端检测线圈所输出的信号有一个固定的相位差;当扭力杆加上负载后,扭力杆被扭转(扭转变形角 )其变形大小与传送的扭力矩T成正比,从检测线圈感应输出的信号发生相位差的变化。这相位差的变化反映所要测量的扭力矩。图2.2结构原理图 ZJ型传感器属于接触式类型,所以该传感器能长时间地稳定操作,精
15、确地测量低转速至高转速的扭矩,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各种变速齿轮装置的扭矩比、转速比和机械效率。ZJ型传感器顶部的小电机是用于当测量转速较低时(低于400转/分),甚至在静止壮态下使用的。此小电机通过三角皮带传动,带动转筒、内齿轮和永久磁钢,使内外齿轮之间有足够大的相对转速,以保证低速时的测量精度(注意:驱动小电机的转向应与传感器主轴的转向相反)2.3加载装置的选择加载装置分为静载加载装置和动载加载装置静载加载装置,在静载加载装置中包括重物加载、机械式加载、气压加载和液压加载。动载加载装置,动载加载装置也称为激震装置。它包括惯性力加载、激震器加载,其中包括震动台。液压加载装置的特点:优点:(1)液压
16、传动的各种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2)重量轻、体积小、反应速度快;(3)操纵控制很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7)容易实现机器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而且可以实现遥控。缺点:需要良好的维护保养由于液压部件是精密部件并在高压力之下使用,因此需要良好的维护保养,以防止生锈、污垢、油变质等等,所以必须保持清洁和使用适当的液压油。磁粉制动器特点:(1)可以轻松进行大范围的控制。 (2)可以达到连续滑动运转。 (3)可以得到安定的扭力
17、。 (4)无鸣叫音。运动面的滞滑现象会发生于摩擦方式,但是在此不会出现,而且也不会发出连结音,所以运转是相当安静。 (5)热容量很大。由于使用了耐热性优越的磁粉及运用了理想的冷却方法,即使是过于严酷的连续滑动运转,也是可以安心使用。 (6)可以达到平顺的连续及驱动状态。由于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几乎一样,所以完全连结时不会产生震荡,可以实现负载加减速度。综上所述选择CZ型磁粉制动器,磁粉制动器是“电磁粉末制动器”的简称,是一种以高导磁性的磁粉为工作媒介的,以激磁电流为控制手段的性能优越的新型自动化控制元件。CZ型磁粉制动器是根据电磁原理,通过磁链而传递力矩的新型制动器材。其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在
18、定子与转子的间隙中填入磁粉。在尚未加载前(激磁线圈未通过电流时),磁粉主要附着在定子的表面。当慢慢加载时,激磁线圈通过直流电流,此时产生强磁通,磁粉立即沿磁通连接成一条条链形,此刻磁粉间的结合力和磁粉与工作间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力矩。该力矩与激磁电流基本成正比(线性关系)。电流增大,制动力也慢慢增大(激磁电流增大的幅值是有一定限度的)。输入的机械能在磁粉制动器内转换成克服摩擦制动力矩而变成热能。为了防止磁粉发热,使磁粉制动力矩稳定,需要采取降温冷却措施。较大的磁粉制动器,一般使用水冷却。CZ型磁粉制动器的激磁电流由WIJ-2型稳定电源箱供给。在这个稳定电源箱面板的左下方设有“电流调节”旋钮,可任意
19、调节各种输出稳恒直流电流的大小,以控制磁粉制动器产生各种制动力矩。图2.3 磁粉制动器1- 激磁线圈 2-定子3-磁粉 4-转子5-扭力轴 6-水管接头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ZJYW1型转矩转速测量仪、CZ型磁粉制动器等电子仪器完成系统配置。3 机械系统设计3.1电动机的选型由工作原理知由于此装置的需要电动机应选用调速电机,速度调节范围为06000转/分。配套驱动器SCA-B4-70-10时,可以进行速度和位置控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700W。调速范围是:0 6000转/分。初选电动机型号为RECM343/3,其参数如下表3.1所示表 3.1 RECM343/3技术数据输出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动力机械 传动 效率 测量 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