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大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县大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大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大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单位11.3 项目负责人11.4 项目建设地点11.5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1.7 项目预期效益2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32.1 流域概况32.2 自然条件32.3 社会经济6第三章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93.1 水土流失状况93.2 水土保持现状10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1 项目建设背景114.2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124.3 项目实施必要性144.4 项目建设条件17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区域布局195.1 建设的指导思想195.2 建设目标205.3 建设内
2、容与规模215.4 区域布局23第六章 工程治理设计方案256.1 项目组成256.2 工程治理方案256.3 基本农田建设方案266.4 生物治理方案27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计划317.1 项目组织管理317.2 项目监测337.3 技术支持387.4 施工安排41第八章 投资估算428.1 估算依据428.2 估算说明428.3 资金筹措44第九章 效益分析459.1 蓄水保土效益459.2 生态效益469.3 社会效益479.4 经济效益47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4910.1 研究结论4910.2 建议50附表:附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附表1-1 淤地坝总投资估算表附表1-2 谷坊投资
3、估算表附表1-3 基本农田投资估算表(1亩)附表1-4 经济林投资估算表(1亩)附表1-5 封禁投资估算表(百公顷)附表1-6 防护林投资估算表(1亩)附表1-7 田间路投资估算表(1公里)附表2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3 主要工程的工时数、单位及人工劳务报酬汇总表附件:附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附件2 地方配套资金承诺函附图:*县大会河流域2007年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 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县大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2 项目单位承办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工代赈办)1.3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1.4 项目建设地点大会河小流域位于崇文镇东部。主要涉及云谷图、大会、
4、寨则、东壁、大泊地、东洼、红马背、沙上头、南关、东关、城内、北关、西关13个村庄。1.5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拟综合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内容为:建设淤地坝1座、谷坊20座、基本农田66.67公顷、营造防护林166.67公顷、发展经济林100公顷、规划封禁治理面积1166.67公顷、修田间路6公里。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22万元。综合治理措施需投资308.32万元,其中:基本农田75.47万元,防护林50万元,经济林75万元,封禁治理70万元,淤地坝14.29万元,谷坊14.91万元,道路8.65万元。其它费用10.54万元。基本预备费按土建工程费与其它费用之和的3%计算
5、,计3.14万元。项目总投资322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2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为10.15。1.7 项目预期效益项目区内坡地经过综合整治,每公顷均增产粮食3000kg,单价按1元/公斤计算,66.67公顷基本农田年可增加产值20万元。防护林每公顷年可增加林木蓄积1.5方,166.67公顷防护林年可增加林木蓄积量83.33方,增加产值4.17万元;经济林每公顷收入按7800元计算,100公顷经济林年可增产值78万元;封禁按每公顷年增加林产品1000公斤,1166.67hm2封禁治理面积年可增加产值24.5万元。该项目预计农民工投劳2.5万日工,所得
6、劳务报酬为70.63万元。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流域概况*省*县以工代赈大会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区地理座标介于东径11315-11320,北纬3542-3549之间,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7.6公里。涉及土地面积5400公顷,水土流失面积44.3公顷。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蚀、重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为4200吨/公顷年,属土石山区。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项目区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境内高山、山峰林立,层次分明,山沟相间,山大沟深,项目区小流域形状多呈“U”字形,各小流域上游水土流失较轻、下游由于水流冲刷,分割严重,侵蚀沟分界明显,沟道多呈“V”字形沟
7、道。出露基岩为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覆盖层为第四系亚粘土、砂砾卵石层,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差,易于流失,切割深度50-150米之间,面蚀和沟头侵蚀严重,崩塌、滑坡现象常在局部发生。沟蚀使土地变得支离破碎,农耕地遭到破坏。同时洪水泥沙对下游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44.3公顷,地面坡度5以下的占总流失面积的25.2%,约为11.16公顷;5-15占36%,约为15.95公顷;15-25占20.8%,约为9.21公顷;25-35占13.1%,约为5.8公顷;大于35占4.9%,约为2.17公顷。2.2.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少雪寒冷,春季旱多风,夏季较热多
8、雨,秋季潮湿温凉,降水量少而集中,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通过降水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4mm,其中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3%。县气象局34年气象资料表明,24小时最大降雨强度为201.6mm。多年平均气温7.8C,极端最低气温-23.7C,多出现在12-1月间,极端最高气温34.3C,多出现在7月份,大于10积温为2908,年平均日照时数3010.4h,年太阳辐射总量150kcal/cm2,无霜期95-175天,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期一般在次年5月中旬。多年平均风速3m/s,年蒸发量1665mm,项目区河流两岸都是黄土,雨量又集中在汛期,径流大,冲刷严重,流沙
9、量大。2.2.3 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褐土分布面积极广,由于质地疏松、肥力瘠薄,有机质含量少,透水性能好,遇水易分解,抗冲力低易流失。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项目区立地条件、土壤养份等因素分析,项目区土地类型大体可分为五大类:一是耕地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22%,这类地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粮油和发展经济林;二是坡地占总面积17.2%,这类地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乔木林;三是陡坡地,占总面积49%,这类地土层薄,立地条件差,适宜发展油松、刺槐及灌木林;四是村庄、河流和道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0.5%;五是难利用地和其他用地,占总面积的1.3%。土壤
10、主要以褐土、棕壤和草甸土为主。褐土的主要亚类是山地褐土,植被覆盖度差,土壤侵蚀严重,一般土层较薄,仅有15-18cm。土心层有假菌丝状和粒状碳酸钙结合,全剖面呈石灰反应。棕壤是一种林业土壤,分布在流域分水岭处的次生林区,地表枯枝落叶蓄积降水,基本保持常年湿润,呈酸性,全剖面无石灰反应,有机质含量高。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河滩及一级阶地上。土体65-150cm厚,20cm厚有机质含量0.2-1.66%。项目区植被主要由天然林、人工用材林、经济林、灌木林和天然草地组成,现状森林覆盖率为22.8%。现存灌木林主要为荆条、黑刺等利用价值不大或没有利用价值的品种,面积逐年衰减。区内土石山区出露的主要地层
11、为二迭系的泥岩、页岩、砂页岩及砂页。由于砂岩构造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相对含水,而砂页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这种地层的组合关系,使地下水往往形成层间裂隙水,沿着相对隔水层顶板在其出露边界流出成泉。2.2.4 植被项目区原始植被破坏严重,大部分植被属人工植被,植被类型无明显水平分布规律。山区有大片零星的野生灌木、灌丛,主要包括柠条、沙棘等;背阴坡主要有针叶林覆盖,树种以油松,阳坡和半阳坡均有自生的灌木及白杨草,针叶林以油松为主,较低部位分布有荆条、沙棘为主的灌木林;有些流域的山坡上有平台草地,主要生长白羊草、酷柳铁杆蒿、百里香、针茅等,天然覆盖率为17.2%。在沟头,沟底两岸有北京杨、垂柳、臭椿等
12、。2.3 社会经济2.3.1 人口、劳动力状况截止2006年底,流域内农业总人口15672人,人口密度220.7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7.12,劳力6240个,每年可用于水土保持的时间130天。2.3.2 经济状况*县总人口254917人,地区生产总值15.13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22元。耕地数为45.56万亩,森林覆盖率3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91818万元。林地2513公顷,其中经济林800公顷,防护林1713公顷,粮食总产量107658.76吨。大会河小流域内2006年农业总产值为899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847万元;林业产值450万元;牧业产
13、值890万元;副业及其它产值1809万元。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作物品种主要以玉米、谷子、豆类为主,占播种面积的75%。油料作物以蓖麻、葵花为主,占播种面积的5%;经济作物以药材、土豆为主,占播种面积的20%。项目区粮食总产量为174.5万kg,亩产117kg。农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的生产格局。大会河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1表2-1 项目区社经情况统计表小流域名称涉及乡镇涉及行政村土地总面积(km2)农业总人口 (人)农业劳动力(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均耕地(亩/人)粮粮食总产(万kg)粮粮食亩产(kg)农业人均产粮(kg)人均纯收入(元
14、/年)农业总产值(万元)小计农业林业牧业其它大会河流域1134691433502198.81.6174.5117190.924068996584745089018092.3.3 土地利用现状截止2006年底,大会河小流域土地总面积5400公顷,包括:耕地面积99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8.5%;林地面积81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5%;草地20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7%;荒山荒坡272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0.4%;村庄465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6%;道路11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水域15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3%;难利用地5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9%;其他用地3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
15、6%。耕地面积999公顷中基本农田350公顷(水平梯田215公顷、坝地135公顷),占土地耕地面积的35.04%;坡耕地649公顷,占土地耕地面积的64.96%。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2表2-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小流域名称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荒山荒坡村庄道路水域难利用其它小计基本农田坡耕地小计水平梯田坝地滩地旱坪垣地小计1515-2525小计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云谷图流域999350215135649260357328104102801202002721465110155030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利用率低下,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转化;二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16、仍是以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林牧业用地比例较少,且未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项目区内现有耕地面积999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12公顷。总耕地中,基本农田350公顷,其中梯田215公顷,坝地135公顷,项目区粮食平均亩产279kg,人均产粮为507kg。由于人均耕地较少,农业收入偏低,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或背井离乡、或从事煤炭生产,或进城打工,或待业在家做季节性短工。第三章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3.1 水土流失状况3.1.1 水土流失现状地处于半干旱地区大会河小流域土地总面积5400公顷,水土流失面积 44.3公顷,流域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由于森林和草原屡遭破坏,虽然降雨量少,但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
17、再加上土质疏松,土壤失去保护而大量流失。水土流失的形式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多年平均侵蚀模数4200吨/公顷,年流失量预计186060吨。按土壤侵蚀强度划分,轻度侵蚀17.28公顷(无明显流失面积3.7公顷),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中度侵蚀21.7公顷,占水土流失面积48.98%,强度5.32公顷,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2%。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使沟头延伸,沟壑扩张,沟道下切,坡面渐陡,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降低。据测算该流域每年流失的NPK相当于年施肥量的39%,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频繁。3.1.2 水土流失的危害项目区内山大坡广,沟壑面积大,大部分坡耕地分
18、布在3-5以上的坡面上,水土流失对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破坏土壤肥力 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沃的土壤,能够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调查,当地土地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如果流失土层1厘米,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吨,同时带走6-15吨氮、10-15吨磷、200-300吨钾。加剧沟壑发展 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项目区每平方公里有支、干沟约50条;沟道长度可达5-6公里,个别地区达10公里以上;沟谷约
19、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 项目区内多是光山秃岭,土质疏松,加之汛期雨量又集中,每逢秋雨连绵,山洪就会暴发,洪水含沙量达到27。不合理的垦荒扩种,乱砍滥伐,挖矿、掏沙、采煤、打石、修路,往河道倾倒垃圾,堵塞河水流通,径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项目区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水土资源的浪费严重。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严重阻碍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2 水土保持现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县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6年底项目区共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公顷,其中:
20、水平梯田100公顷、水保林300公顷、经济50公顷、种草50公顷。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 项目建设背景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近年来多次被写入中央重要文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用大量篇幅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行部署,这其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水土保持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水土保持将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已经连续三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加快长江、黄河上中游和西南石灰岩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
21、业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土地是各种生物的载体,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土地资源的多少、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土地生产率等,直接影响着人类所需农产品的数量,而土地开发是否合理,利用结构是否协调,还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土地又是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大会河小流域土地资源总的势态是:资源量相对丰富,但耕地日趋减少,后备资源缺乏,土地生产率低,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协调。随着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要求,世界各国都在一直不断地
22、探索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项目区传统农业仅仅局限在粮食生产上,从总体上忽视了农林牧的协调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过度垦殖,破坏了林草植被,使得水土流失及风沙侵蚀日益严重,环境条件逐步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业生产条件越来越差,致使农业生产不能稳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得不到快速提高。农业基础的薄弱,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滞后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通过系统间的制约关系,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农业内部的活力越来越低,因此,农业生产就越来越难以摆脱落后的困境。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县县委、政府组织当地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会 河流 综合治理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