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
《河南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申请建设可研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洛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号:S07KY009*股 份 有 限 公 司*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二七年七月2008年 洛 宁 县 农 村 初 中 校 舍 改 造 工 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董 事 长: *总 经 理: *主管副总经理: *所 长: *主管副所长: *项目负责人: * *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二七年七月2008年 洛 宁 县农 村 初 中 校 舍 改 造 工 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格证书号:*)项目负责人: *参 编 人 员: *、*承 办 单 位: *乡初中、*镇第一初中 *乡初中法 人 代 表:*、*、* *股份
2、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二七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 3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31.3建设规模 41.4建设内容 51.5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51.6项目结论 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62.1项目建设背景 62.2建设必要性 82.3承办单位概况 10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 123.1 建设规模 123.2 建设条件 12第四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154.1 项目组成 154.2 建筑设计方案 154.3 总平面布置 174.4 土建工程 184.5 公用工程 204.6 供配电 224.7 弱电设施 254.8 采暖、通风 25第五章 环境
3、保护 265.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265.2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265.3 治理方案 265.4 环境监测 275.5 环境影响评价 27第六章 消防、安全及节能 286.1 消防 286.2 安全 286.3 节能 29第七章 组织管理体系与劳动定员 317.1 学校组织与管理机构 317.2 工作制度 317.3 项目定员 31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328.1 项目管理 328.2 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周期 32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4 9.1投资估算 34 9.2总投资与融资方案 36 9.3资金运筹计划 36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37 10.1社会效益评价 37 10.2
4、结论与建议 37附表:一、建设投资估算表(另行上传)附件:一、委托书 (详附件)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略)三、法人代表证书复印件(略)四、土地使用证(略)五、项目区域位置图(略)六、项目平面布置图(略)七、项目法人对项目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详附件)八、水电使用证明(略)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略)十、招标方案单独装订(另行上传)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2008年洛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洛宁县*乡初级中学 法定代表人:*2、洛宁县*镇第一初级中学 法定代表人:*3、洛宁县*乡初级中学 法定代表人:*1.1.3 项目拟
5、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分别位于洛宁县*乡初中、*镇第一初中、*乡初中校园内。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工咨甲*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2、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3、关于编制2008年洛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4、建设单位提供的编制可研报告的基础资料。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
6、 通过对2008年洛宁县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1.3 建设规模根据关于编报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和有关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2008年洛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各学校新建建筑面积及投资估算如下:各学校新建面积及投资估算表序号学 校 名 称建设面积(平方米)其 中投 资(万元)学生宿舍学生食堂1洛宁县*乡初中1350920430802洛宁县*镇第一初中193019301163洛宁县*乡初中167016701001.4 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主
7、要内容为洛宁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的建设。主要为学生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锅炉房(水房)、浴室、卫生室等房舍建设。1.5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96万元。融资方案: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96万元。1.6 项目结论本项目建成后,不但增加了学校接纳寄宿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创造了比较适宜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及当地的规划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公用设施配套,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建设背景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
8、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全体人民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事业就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国民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确立了大力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导向改
9、革与发展教育事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出现逐步回升的良好势头,农村义务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着忽视农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在统筹各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忽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倾向,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对
10、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尽快改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农村义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跨入新的世纪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因此,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培养和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大省,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多项人均指标还排在全国中后列,人口负担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11、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5%。造成这种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河南省的教育事业不够发达,人口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目前河南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省人口的1。人民素质和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性。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
12、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2 项目建设必要性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总面积约2306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389个行政村,总人口44.5万人。全县概貌为“七山二塬一分川”。县城距省会郑州215公里,距洛阳90公里。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洛宁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是洛宁的传统产业,这里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极适合小麦、大豆、烟叶等农作物的生长;全县宜林用地181万亩,有林面积110万亩,林木蓄
13、积量296.9万立方米;洛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截至2004年底,境内已发现各类矿藏25种;洛宁县境内交通便利,3条省道,8条县道纵贯全境,221个村通上了水泥路,实现了乡乡通油(砼)路,村村通汽车;洛宁县通信畅通,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网络宽带覆盖了境内乡镇,通讯方便,快捷;洛宁县电力供应充足;全县已建成水电站5座,年发电量23000万KW。此外,洛宁县还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洛宁县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乡初中、*镇一中
14、、*乡初中等三所中学均始建于70年代,虽然历经30多年的发展,但办学条件改善缓慢,现仍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教学基础设施极其简陋,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学生宿舍的建设严重滞后,因建设年代较早,建筑标准不高,起点较低,施工质量低下;房屋年久失修,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倾斜,形成危房;宿舍面积狭小,根本不能满足偏远山区学校寄宿学生住宿的需要。现有部分寄宿学生住在教师宿舍楼,部分学生住在附近同学家里,还有一部分学生就近租房居住,不仅影响学习,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新建农村初
15、中学生生活用房。国家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2.3 承办单位概况一、洛宁县*乡初级中学概况洛宁县*乡初级中学位于洛宁县南部山区安虎路与神灵大道交界处的*村,是该乡唯一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4530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905人,寄宿学生550人,实际在校住宿生300人,其余250人在校外租房住宿,学校教职工52人,服务于21个行政村的中学教育。学校成立于1974年,前身为*公社高中,1981年改制为*乡初级中学。建校以
16、来,为乡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各高级中学输送优秀学生一千多名,学校教师荣获国家级奖励10余名,获省级奖励35人次,获市级奖励60人次。二、洛宁县*镇第一初级中学概况洛宁县王范*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洛宁县城兴宁西路中段,王范*镇王东村区域内。1973年建校,原为王范*镇王东村村办中学,现为*镇第一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楼两栋,其中一栋为两层砖木结构教学楼,1978年建设;办公、教学、实验一体化综合楼一栋,为危改资金建设项目。现有在校生1650人(其中寄宿学生200人),分28学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20人,进城务工子女631人。学校现有教师10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38人,
17、中学二级教师55人,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7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原有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现又征地39840平方米,总共占地面积47040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5825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在校学生将达到1960人,寄宿学生达到750人。三、洛宁县*乡初级中学概况洛宁县*乡初级中学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15公里,辖区共3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服务半径12公里。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0人,其中寄宿学生153人,教职工29人。预计到2010年,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960人,寄宿学生960人,48个教学班。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3.1 建设规模2008年洛宁县农
18、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建学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分别为:1、*乡初中1350平方米,共三层。其中一层为学生食堂,430平方米,二、三层为学生宿舍,920平方米;2、*镇第一初中学生宿舍一栋四层1930平方米;3、*乡初中学生宿舍一栋三层1670平方米。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锅炉房(水房)、浴室、卫生室等。3.2 建设条件3.2.1 建设场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均位于现有学校院内,学校周边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环境适宜,基础设施齐全。3.2.2 地质、气象条件1、地质条件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熊耳、崤山雄踞南北,三面环山,一面开阔,洛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地貌多以山地为主,总
19、体概括为“七山二塬一分川”。2、地理位置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东接宜阳县;南与嵩县、栾川县相交;西与卢氏县接壤;北邻渑池县、陕县。距洛阳市区90公里。3、气象条件洛宁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季风盛行,四季分明,春节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各项指标如下:极端最高气温: 44.2极端最低气温: -18.2年平均气温: 14.6年平均相对湿度: 69%年平均降雨量: 603.8mm最高气压: 1019.8mb最低气压: 947.3mb年日照最高时数: 2313.6h年日照最低时数: 1847.1h年平均日照时数: 2291.6h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西北风最大风速: 18m/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农村 初中 校舍 改造 工程 建设项目 申请 建设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