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沾衣欲湿杏花雨
2、,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8、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居易长恨歌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骀 论语十则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 1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二)理解性
3、默写 十则 P43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在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时,我们常会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孔子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会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重境界: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 7、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论语“论”读ln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1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十则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心情,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
5、来,不亦乐乎,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12、美国总统曾在2005年来中国上海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时上海大学生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论语给了美国总统,你能说出其中的寓意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14、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5、“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用原文句子填写) 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文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
6、,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是“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P66 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大海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唐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时光匆匆之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思乡之愁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请你再写出两句
7、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4、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描绘农村夏夜清新景色、晴朗夏夜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丰收喜悦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文背诵默写 (一)填空式默写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1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13、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9、 李清照如梦令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二)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雄心壮志)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是“老骥伏枥”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2、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
10、念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其他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有哪些, 7、晏殊的浣溪沙一诗是伤春感时之作这首诗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
11、过一山拦”(或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9、同为婉约派的济南名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作品清新、典雅,如梦令?常记词中写词人满心欢快、饶有趣味的场景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在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是“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1、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两句咏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
12、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咏雪 第二部分 古诗、词、文阅读理解 第5课 童趣 P19沈复 一、词语解释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读jing ,通“僵”,读jing ,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句子翻译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翻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
13、项为之强 翻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翻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简答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答: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
14、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第10课 论语十则 P43 一、词语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读yu ,通“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省”, 读x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读r ,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此、
15、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句子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三、简答
16、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 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关系, 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3、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4、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我从中获得
17、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5、请至少写出3个出自十则的成语,并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答:不亦乐乎、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1)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现也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
18、,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10)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11)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12)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6、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 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 7、请你从十则中摘录出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谈学习态度的:学
19、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
20、苦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P66 【观沧海】(曹操?东汉)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一、生字注音 碣ji石 澹dn 竦sng 峙zh 堤d 二、词语解释 1、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 3、 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不够 4、 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出现 三、诗歌赏析 1、曹操的观沧海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
21、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中考真题链接】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
22、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思想内容】 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中考真题链
23、接】 诗中写时序更替,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的两个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设问的名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思想内容】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从总体着眼描绘出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炼字炼词】 “几处”,早莺尚少,故曰几处?不多几处;“谁家”,哪一家,不是家家“几处”“谁家”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渐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古诗 积累 专题 复名 优秀 教案 完整版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