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实用文档.doc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实用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实用文档.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六种表现状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厌学心理、考试焦虑、早恋问题等。(一)自卑心理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萎摩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中学生并不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境地,心灵笼罩上永不消
2、散的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对于这类学生要多激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小赵是我班一位高一年级的男同学,他成绩上游,中等智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他去和同学玩,他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毛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
3、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毛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毛某闲谈,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毛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毛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毛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毛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
4、。“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毛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
5、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3进行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毛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毛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4.参与管理,自信自强。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
6、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毛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毛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毛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二)逆反心理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
7、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为此,我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理论。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
8、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未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
9、,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便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禁果逆反。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
10、,但却用打骂、喝斥、讽刺、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起的逆反心理。如教育者无意表扬了一位做了好事而动机不良的人。或尽管他人的言行有助于主体,但其动机不良,就会引起这种归因逆反。 第七,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
11、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雹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我校初二、高二都有过类似的学生。 逆反心理的成因 1哲学依据 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或高层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如,有的学生在探求知识时,总喜欢寻求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为他信奉:一定意义上逆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又如,在上述逆反心理表现中的信度逆反,即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内容虚假所产生的怀疑,就体现出主体对相
12、反人格或内容的认同。 2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也叫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人种的不同个性遗传下来的生物特性,既有人种的共性,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其中就包含亲代不同性格的遗传。 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1996年初同时刊载两篇在以色列和美国完成的研究报告。 这两组研究各自独立,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但同样找出影响一个人追求新鲜事物的基因。这种称为D4D(右下角R)的基因,能控制脑部感受体的形成。这两项研究分别对124名以色列人和315名美国人进行,发现脑部的D4D(右下角R)基因较长的人,在追求新鲜事物方面得分较高,比较容易兴奋、善变、性
13、格急躁、冲动、喜欢探险也比较奢侈。而D4D(右下角R)基因较短的人,得分较低,比较喜欢思考、个性拘谨、温和、忠实、恬淡寡欲和节俭。我认为,正是这种性格遗传的差异,形成了人们逆反心理的生物前提或自然条件,一般说来,那些前代性格呈情绪型、外向型、独立型、急躁冲动的个体,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较早并表现明显,反之则相反。 3社会成因 遗传素质是心理现象形成的一种自然条件,它仅仅提供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遗传所提供的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包括教育的作用)以及主体的主观努力,也就是取决于后天的实践与学习。 就决定人心理现象形成、发
14、展的环境而言,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环境,即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对人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教育(包括广义的社会教育含家庭教育及狭义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环境,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主要由专职的教育者对学生施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对学生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上述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呈现出来的。由此可见,逆反心理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4主观因素 环境(突出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是学生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决定性条
15、件,但是,这并不是说环境可以机械地或任意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 人的心理现象依赖于主体与周围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最终要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就逆反心理而言,就是在客观环境与主观需要、情感、认识不相符合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出主体对客观的强烈抵触情绪。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助人为乐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去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会形成主体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在主体需要、情感、认识与客观环境要求的矛盾统一体中,就主体的逆反心理形成而言,主体需要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等相吻合
16、时,会表现出主体对客观环境要求的认同心理现象;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等不相符合时,就会表现出主体对客观环境要求的逆反心理现象。上述逆反心理的表现,就是在客观要求与主体需要相违背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17、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于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使学生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教育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弘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他人、社会),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由于
18、年龄的特点,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尊重、信任,把他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其次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老师方面的原因,就应注意改进,教师应言而有信;如果是学生无理取闹,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事后再进行教育、诱导,说明利害关系,千万不要“犟过孩子头”而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更糟。还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其服从正确的教育。最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19、,例如好奇、好问、爱动脑筋,要因势利导,讲一些听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当然,发现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总之,我们要认真研究逆反心理这一现象,并耐心地教育、诱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三)孤独心理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据笔者调查,中学生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的孤独。因为家庭迁移、升学、转学,一旦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由于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便成为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的孤独。有的学生因为
20、家庭生活拮据,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也有的学生因为其父母是干部、大款,自己成绩较好,就居高临下,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心扉;(3)行为方式型的孤独。现在很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自己,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的孤独。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1.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和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偏差。处于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同时,
21、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找不到这种“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2.高傲的心理。因为觉得自己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对事情的思考深入,有一种优越感,所以自命不凡、清高,看不上旁人,感觉这个人“庸俗”,那个人“幼稚”,于是索性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搞自己的学习。然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个人默默承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找不到信任的人倾诉的痛苦,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3.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经历,让她
22、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小学时因为某些原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初中时就干脆不理他人只顾埋头苦读,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学习和交友不能兼顾而选择了与同学日渐疏远;同学、室友喜欢在背后讨论别人的不是这些经历使她感到世间的冷漠和虚伪,变得不再信任他人。4.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梦想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本身并没有错,在许多时候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她把一些观念绝对化,经过自己过分自信的思考,她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我的想法是不平凡的,我不想跟那种幼稚的人打交道!”“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会去做!”这样下来,她选择忽视自己内心的交往需要,忽视自己情绪的表达。她太执着
23、于心中的“不平凡”的信念,而忽视甚至瞧不起面前的所有平凡。对于这类学生应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取得学生信任和探寻问题根源,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1.解释、分析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从事其他学习和活动,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他(她)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学生,如果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达不到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也就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也无法与别人合作得好。因此我一方面让她尽情倾诉;另一方面,对她目前的处境表示深深理解的同时,将她出现的困扰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她本人。从她的反映看来,她对我的
24、分析是很认可的。2.鼓励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并适当提出一些建议在取得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我和她一起讨论了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反复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智慧的重要体现。并鼓励她勇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开放自我,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理解,帮助自己消除孤独感。例如在“如何对待他人的不理解”的问题上,我给她的建议是:先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是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具体而言,可以遵循如下次序来解决问题:(1)承认别人不理解的现实,因为它有一定合理性;(2)尽可能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3)采取让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其理解。3.转变视角看待孤独孤独并不是十七八岁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常见 心理 问题 表现 对策 实用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