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教师问卷)分析报告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教师问卷)分析报告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教师问卷)分析报告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教师问卷)分析报告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数据分析:这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教师问卷调查表,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采用“小学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的策略和教学数学知识时复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的一些教学感受。我们发放给数学教师15份调查问卷,回收15份调查问卷。有效率100%。1、您的性别?( )A、男 B、女从数据分析来看,我们调查的数学老师中,男教师5人,占33%,女教师15人,占67%,教师性别分布不均匀,女教师占了大部分教师队伍。2、您的年
2、龄?( )A、25岁以下 B、26-35岁 C、36-45岁 D、45岁以上调查中选A的3人,占了20%,选B的5人,占了33%,选C的5人,占了40%,选D的1人,占7,说明中青年为教师队伍的主干的。3、您的教龄?( )A、5年以下 B、6-10年C、11-20年 D、20年以上选A的三人,占20%,选B的5人,占33%,选C的6人,占40%,选D的1人,占7%,说明教师队伍工作年龄在10年左右的人真大多数。4、复习课前,您会不会认真制定复习计划?(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4人占27%,选B的1人占7%,选C的9人占53%,选D的1人占7%,说明绝大多数老师在复习前
3、不会制定复习计划。5、复习课前,您会不会对学生进行小测试?(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1人7%,选B的2人占13%,选C的1人占7%,选D的11人占73%,说明绝大多数老师在复习课前不会对学生进行小测试。6、复习课前,您会不会收集学生的错题目?(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五人占33%,选B的3人占20%,选C的6人占40%,选D的1人占7%,说明绝大多数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做到收集学生错误题目,也有一部分老师不会做的收集学生的错题。7、复习课前,您会不会布置学生课前整理知识或者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5人33%,选
4、B的4人占27%,选C的4人占27%,选D的两人占13%,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还是知道在复习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前知识或者问题。8、复习课上,您是否遇到学生主动参与而影响教学进度?你是如何处理的?( )A、经常遇到,以学生为重B、经常遇到,以教学进度为重C、偶尔遇到,以学生为重D、偶尔遇到,心教学进度为重选一的三人占20%选B的三人占20%选C的七人占47%选地的两人占13% 说明在上课时偶尔遇到学生参与扰乱课堂进度的现象,这时教师的正确选择应该是以学生为重,这样的选择是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10、您的复习课是不是讲练结合?(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7人占47%,选B的2人占13
5、%,选C3人占20%,选D的3人占20%,说明在讲练习课时,有一部分教师是按照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也有一部分很少是讲练结合的。11、您在上复习课中是否进行了“分层作业”的设计?(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6人占40%,选B的5人占33%,选C的1人占7% ,选D的3人占20%,说明绝大多数老师经常或者偶尔使用分层作业这种方式进行复习。12、您在上复习课中是否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4人占27%,选B的7人占47%,选C的2人占13%,选D的2人占13%,说明绝大多数老师经常或者我按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13、您在上复
6、习课中是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4人在27%,选B的5人占33%,选C的6人占40%,没有教师选答案D,说明绝大部分老师在复习课中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从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14、您在上复习课中是否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式学习?(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3人占20%,选B的2人占13%,选C的4人占27%,选D的6人占40%,说明绝大多数老师没有做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式学习方式的训练。15、您的复习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估计达到?( )A、20% B、40% C、60% D、60%以上选A的5人占33%,选B的
7、人占7%,选C的4人占27%,选D的5人占33,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在参与复习,效果很好。16、您是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习课的教学?(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7人占47%,选B的3人占20%,选C的3人占20%,选D的2人占13%,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复习时的教学。17、复习课后,您的学生能不能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D、不知道选A的2人占13%,选B的3人占20%,选C的7人占47%,选D的3人占20%,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8、您会不会反思每节复习课的教学实效性?(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8、D、不知道选A的7人占47%,选B的4人占27%,期浅色的,选D的1人占7%,说明绝大多数教师经常反思自己每一节复习课的实效性。19、学生的易错点,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强化解决?( )A、重点讲解,反复训练。有时候孩子们容易错的地方强化一两次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需要继续强化。B、再强化选择吸引学生的方式方法,如生动的情景,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等等。C、 选A的6人占40%,选B的7人占47%,选C的两人占13%,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偶尔或者经常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强化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有两位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20、您上复习课的困困惑是什么?( )A、如何有效创设情境并综合所有内容B、如何在事例模
9、块内容的基础上又能有所提高C、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保证D、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根上教师的节奏选A的5人占33%,选B1人占7%,选C的6人占40%,选D的3人占20%,说明有一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和保证复习课的有效性的上面还是觉得有很多的困难。21、您觉得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最能适应您的学生,而且最有效?( )A、从基础开始B、从考点开始 C、从重点开始D、从难点开始选A的5人占33%,选B的3人占20%,选D的2人占13%,选D的5人占33%,说明有三成的教师认为从基础开始比较好,还有另外三成教师认为从难点开始比较合适。二、今后改进措施复习课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等同于练习课,它是学生
10、对已学的内容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复习学习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遗忘作斗争,弥补知识缺陷,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对知识梳理,在头脑中建构起系统知识的网络结构,促进后继学习。三是促进认知策略发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针对以上我对学生和自己的分析以及对复习的认识,接下来的总复习教学过程中,我要探索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复习效果。要达到以上这些目标,必须注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由于复习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注意,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矛盾呢?首先要注重复习方案和复习策略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富有创意
11、的设计,将要复习的内容作有机的组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复杂感和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策略方面也要精挑细选,一定要想方设法带动学生们的复习主动性。 博乐市第三小学 数学课题组 2021年12月17日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1、 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选择或填空) 2、 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3、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1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4、 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萌芽、创立、分化;3、萌芽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1)孔子,中国,论语,主要思想:孔子开创了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孔子关于教育对
13、象的观点:“有教无类”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指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教育内容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的内容。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简答或填空) 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启发诱导要把握时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4、是知也”(2)孟子(中国)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战国中叶鲁国)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内省方法,提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动心忍性(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全书共1229个字,教育思想如下: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预时孙摩的原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集体教育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它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启发诱导。引导
15、启发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督促鼓励学生,而不是压制他们;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而不是帮助他们得出现成答案。论教师:提出“师严道尊”。(4)苏格拉底(古希腊),问答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6)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即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为欧洲后世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7)昆体良,古罗马,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4、创立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学也逐渐从哲
16、学、伦理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走向学科与内容的独立。(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标志;主要教育观点如下:(简答)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奠基人。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首创)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原则;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统一学制和学年制,根据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从出生到24岁划分为4个时期,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泛智教育)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等(2)洛克英国教育漫话,提出了“白
17、板说”,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教育,重视礼仪教育);(3)卢梭法国爱弥尔,主张培养自然人要进行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培养自然人还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选择:主张培养自然人的是: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4)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的主张。关于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的阶段论,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
18、步走,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博才教育 微信:tjbocai 教务 qq:1575200337 咨询 :83946843 3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在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因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而被杜威称之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4)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提出了现代教育观: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论课程与教材: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19、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教育上的日心说。主张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与赫尔巴特对立三中心)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5、分化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杨贤江中国新教育大纲(1930年出版),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作,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苏联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世界上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凯洛夫苏联主编教育学,对中国教育影响巨大;马卡连柯苏联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他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他非常重视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适当的惩罚
20、是必要的;平等教育:即教育集体的同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又通过个人的教育影响集体。一手抓个体教育,一手抓集体教育。(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的辨析(P20-21)(一)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洛(法,哲学、社会学家)和沛西能(英,教育家)。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辨析: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起源学说;但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
21、科学的。(二)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心理学家)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辨析: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但是将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三)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1.辨析: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对)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第二节教育的发展古代学校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中国是最早出现学校的国家,始于夏朝(“序”、“痒”、“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
22、射、御、 4 书、数;欧洲奴隶社会的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a古代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文化教育)b古代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军事体育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武力教育)(2)封建社会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分官学与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5、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古代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古代产生了学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复习 策略 研究 调查 教师 问卷 分析 报告 名师 资料 完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