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完整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完整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完整资料).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x滑坡(或泥石流、崩塌)治理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1 申报项目概况逐条罗列反映以下内容:项目名称、项目组织实施部门、项目性质、项目管理模式、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投资、资金来源、项目起止时间及建设周期等。项目名称:项目组织实施部门:项目性质:新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模式: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投资:资金来源:项目起止时间:建设周期:2立项背景和立项依据1 立项背景要从当地所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条件、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8。23”暴雨洪灾及地质灾害体的产生、规模、灾情
2、与险情等方面来阐述。 立项依据要从一些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政策法规方面予以阐述.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4 项目区自然环境条件4。自然地理条件4.11 位置与交通1.2 气象与水文41。3 植被4。2地质背景条件.2.1 地形地貌4.2。2 地层岩性.2 地质构造4.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4水文地质条件426 工程地质条件.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5地质灾害体特征对于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5。1 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的边界、形态、规模5。2 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的变形特征.3 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的岩性组成特征5.4 滑坡(不稳定斜坡、崩
3、塌)稳定性5。5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的发展趋势及危害特征对于泥石流:5。1 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5。泥石流分布特征5。3泥石流物源特征.4泥石流沟域地形地貌及沟道特征5。5泥石流形成的水源条件5.灾情与险情.泥石流特征值估算治理工程初步设想。1 地质灾害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6.2治理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6。3 既有防治工程评述。4 治理方案初步设想6.5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及工程量7项目实施方案71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7。 总体方案7。3勘查工作方案.1 勘查工作的目的与任务7。3. 勘查工作部署 施工图设计工作方案7.4.施工图设计的目的与任务7.4. 施工图设计工作部署7.5 治理工程施工方案7
4、5。1 治理工程施工的目的与任务7.。2 治理工程施工工作部署76 项目工作起止时间与实施进度计划.7主要设计工程量8预期成果8。1 前期工作阶段预期成果8。2治理工程施工阶段预期成果9项目保证措施.1 项目组织管理措施9。 招投标管理措施。3项目质量保证措施9.4项目资金保障措施9。5项目工作进度保证措施9。6项目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7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项目经费估算与资金来源10.1 项目经费估算1。2 资金来源1预期综合效益分析1 预期社会效益分析11.2 预期经济效益分析1。3 预期环境效益分析12项目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分析11 项目风险性分析12. 项目不确定因素分析1结论与建议3。1结
5、论3。2 建议附件:1、计算书2、治理工程设计图集2、投资估算书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建设单位概况11.4、项目建设规模11.5、项目建设地点21.6、项目建设周期2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21.8、编制依据21.9、经济技术指标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73.1、建设选址73.2、建设条件7、区域概况73。2.2、自然地理概况83。2.3、基础设施条件93.3、项目区现状10第四章建设方案124.1、工程概况124.2、主要设计依据124.3、建设方案12、建设原则124.
6、3。2、土方开挖方案124.3。3、回填方案13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155。1、项目建址环境现状155.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55.3、环境保护措施165.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18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19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07.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207.2、投资估算及内容207.3、资金筹措21第八章招标方案228。1、编制依据228.2、招标范围228.3、招标方式228。4、招标组织形式23第九章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259.1、组织领导259。2、项目管理259。2.1、合同管理259。2.2、资金管理25、项目建设管理259。2.4、竣工验收管理26第十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2710
7、。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的2710。2、社会稳定风险可能性分析2710。3、风险防范措施2810。4、评估结论29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31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3212.1、结论3212.2、建议32第十三章附件、附图33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白洋新城起步区标准厂房、青春公寓、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场平工程1。2、项目建设单位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建设管理办公室1.3、建设单位概况根据宜昌市优势产业规划,为实现产业集中布局、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组建的枝江市白洋镇成建制整体托管给宜昌高新区。高新区整体托管白洋镇,并将原枝江顾家店镇马家铺、李家湾、天螺寺三个村整体划转至白洋园区
8、.园区规划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目前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8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556户、户籍人口40818人。完成整体托管后,白洋工业园建设管理办公室与白洋镇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并办公。1。4、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对白洋新城起步区目前拟开工的标准厂房、青春公寓、创业服务中心三个项目进行场平工程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64.4亩,场平工程施工面积为186.06亩(含绿化带),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区的挖方与填方处理、清淤换填等。本工程施工所需取土场选址于槽坊路、洋城大道、花园路、新318国道与洋城大道之间的支路合围地块,占地面积约54亩。1.5、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
9、位于白洋园区新318国道与槽坊路、洋城大道、梅香路合围地块。1。6、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即2018。72018.12。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336.06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1。8、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2、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4、宜昌市白洋新城总体规划;5、有关建筑设计、环保等国家强制规定;6、本项目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1.9、经济技术指标地块场平面积(亩)场平工程量(m3)挖方填方清淤换填标准
10、厂房48。39711.928936.136116。23企业服务中心52。348076.549514.6青春公寓85。425385。184474.8合计186.0623173.5162925.536116。2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是宜昌市沿江工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撑点,是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商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和宜昌沿江经济走廊的核心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加快白洋新城起步区的开发建设,同时为做好园区内的就业安置、企业服务以及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白洋工业园建设管理办公室着力推进标准厂
11、房、企业服务中心、青春公寓项目.标准厂房、企业服务中心、青春公寓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白洋新城起步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当地就业工作,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创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企业服务环境。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目标,进一步细化任务,确保项目早日完工,尽快实现其社会效益.本项目作为标准厂房、企业服务中心、青春公寓项目的前期工程,将大大推进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为以上项目早日完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将白洋工业园打造成产业突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具有全国竞争力优势的工业园区有着积极的意义。2.2、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2、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将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白洋工业园园区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外开放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将缓解园区企业人才不足的矛盾,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加速人才培养,必将有力促进白洋工业园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推动当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二、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本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完善项目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便捷、优美的生
13、活环境,极大的改变了当地面貌。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当地居民分散居住的局面,并解决由此造成的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本项目建成后,当地居民将会享受到便利的交通、通讯、水、电、气等生活设施,大幅度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大批居民向新的集中居住区搬迁,拓宽了人口就业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出路。从根本上说,本项目的建设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三、本项目建设是建立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对项目区场地进行平整,是解决生态退化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减轻当地生态环境压力,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生
14、态恢复、建设和保护,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是实现城市开发与经济发展并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建设选址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白洋园区新318国道与槽坊路、洋城大道、梅香路合围地块。项目位置图3。2、建设条件3.2.1、区域概况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白洋镇)位于宜昌主城区与枝江市过渡地段,东与枝江董市镇接壤,南与宜都隔江相望,西与猇亭接壤,北面与枝江安福寺镇接壤,距宜昌市中心城区35公里,离汉宜高速公路和三峡机场12公里。2013年4月1日高新区整体托管白洋镇,并将原枝江顾家店镇马家铺、李家湾、天螺寺三个
15、村整体划转至白洋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目前,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8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556户、户籍人口40818人。3.2.2、自然地理概况一、气候特征本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南北相间的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041mm,年平均气温16.70,年最高气温达39。60,年最低气温14.80,年日照时数1676。9小时,无霜期255-275天。二、地形地貌白洋镇以低丘岗地为主,兼有平畈。丘陵起伏错落,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全镇平均海拔在百米以下,最高处在层林,海拔181米;最低处在沙湾,海拔42米.东西最大横距16。8公里,南北最大横距14.5公里.
16、境内地形丘岗相间,低丘地势占全境95以上。三、地质构造路线所经区域内山峰复峦,山脊众多.地表沟坳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表由紫砂页岩、泥质岩及灰岩组成。地表大多经过较强的风化,风化厚度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各地貌单元风化带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山脊山坡沟谷。强风化带因风化呈散粒状结构,岩体中发育风化裂隙,厚度一般 510米;中风化带多为风化石沟,发育风化裂隙,岩面坡度一般在 1020度,较为坚硬,厚度约为68米;微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015米,岩面坡度10度左右,质地坚硬,承载力约为2500kpa,区内未发现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四、地震基本烈度项目场区内无断裂构造通过,在外围发育的几条大断裂,距
17、离场区最近均在30km以上,这些断裂对本场地的影响甚微,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局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2。3、基础设施条件1、筑路材料宜昌市境内砂、石料资源丰富,品质好,水泥、钢材、沥青等供应充足,其它建筑材料亦可满足工程需要。2、水、电、道路等建设条件白洋镇境内天然水质较好,为工程施工、生活用水带来了方便。沿线电力充足,为施工和生活提供了保障。在施工期间,项目周边现有公路可作为施工物质运输通道,在局部地段若施工不便,可以考虑修筑便道.3.3、项目区现
18、状第四章 建设方案4.1、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4。4亩,场平工程施工面积为186。06亩(含绿化带),施工共需挖方23173。5立方米,填方162925。5立方米,清淤换填36116。23立方米。4.2、主要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其他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规及设计要求.4。3、建设方案4.3.1、建设原则1、根据地形地貌,本工程填方采取先深后浅、挖方区采用先高后底、填方区所需土石方优先使用挖方区的土石方的原则进行施工.2、挖、运、平、碾压土方及装运垃圾均采用机械化作业,建
19、设方案及进度计划应统一调度。4.3。2、土方开挖方案1、取土时边坡开挖单级边坡高不大于10米,分级放坡坡度采用1:1。51:1。75。2、本次土方开挖施工,采用挖掘机从高向低分层分段开挖,采取竖向分层,横向分段的施工方法,水平方向分为多个作业面展开流水施工.3、施工场地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必须清理至最大开挖边线外2米,土方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幅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保证施工安全。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4、当土方天然含水量接近或略小于施工控制的含水量下限时,宜采用立面开挖;如天然含水量偏大,宜采用平面开挖。开挖时应监控边坡的稳定情况。5、开挖土方时要设置好排水沟
20、以利排水。土方分层开挖时,注意控制分层作业层的坡度,搞好排水,防止施工过程中降雨积水,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6、机械开挖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7、临时开挖边坡,应分土质按规范确定边坡坡度,不可以在开挖范围上侧弃土。4.3。3、回填方案1、回填土采用挖方区余土和业主提供至现场的土回填,回填土填料中的淤泥、耕土、膨胀土及有机物不得大于5%,当填料中含有块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200mm。2、回填土运至填方现场后,用推土机将土分层推平,每层的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回填土碾压前应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并确定其最佳含水率)压实系数应大于95。3
21、、土方虚铺厚度宜控制在300mm左右,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正负2的范围内(最佳含水率通过标准击实实验确定);石方虚铺厚度应控制在500mm左右。4、压实机械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5、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压路机底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二遍。而后振动碾压.6、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碾压遍数土方为56遍,石方为78遍。7、碾压时从两边向中间,碾轮每次应重叠150300mm左右,压路机运行时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压路机流坡倾倒。对于填方边脚,边坡附近等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治理 工程项目 立项 建议书 编写 提纲 完整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