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教材教案.doc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教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教材教案.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练习三计算工具的演变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 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算盘等学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 指导阅读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获取书本提供的信息。2、 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已所知道计算工具的计算公式3、 教师巡视,简要回答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作全班讲解。二、 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1、 石子计数、结绳计数
2、(1) 幻灯呈现课文第42页第1个图。(2) 古时人们记数的方法。石子计数:古时候,牧民用石子的数和羊的头数作对应记录,早上放出几只羊,就用几个石子表示,晚上放牧归来,再把石子与羊一一对应,如果石子数和羊数刚好对应,就说明羊没有少了或丢了。结绳记数:其原理和石子计数类似,如:古时候,人们采集野果,或捕鱼时,在绳子上打结,采几只野果或捕到几只鱼,便在绳子上打几个结。2、 算筹计算。(1) 算筹的发明时间、发明人。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公创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2) 算筹的计算方法。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两根枝条来表示。“6”就用枝条
3、“ ”来表示等。3、 算盘。(1) 算盘发明的时间、发明人。 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算盘至今还在使用。(2) 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法。 出示教具、学具-算盘 记数法: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教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4、 计算机。(1) 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发明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2) 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了解。让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知识。(3) 提问,关于计算机,你还知道什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有关
4、信息)三、完成课堂作业。探索与发现(二)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本节课把认识乘法结合律主要放在学生自主的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将初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数, 而猜测、估算等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本节课重点是在交流活动中归纳一些估算的方法。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索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学情背景】学习方式上:四年级的学生,经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5、题的能力。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知识技能上: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254=100 1258=1000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经过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发现优生通过预习能初步掌握乘法结合律,中等生经过指导能较快掌握,学困生需要多次合作交流,练习指导能掌握。【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表1、知识点与认知水平确定编号 知识点 认知水平分析(1)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表2、学习水平的具体分析知识点类 学习水平 认知内容描述 学生行为动词(1) 理解 理解乘法结合律 理解并能运用语言描述应用
6、 对一些算式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分析综合 综合应用乘法定律, 对一些算式简便计算 综合应用乘法定律, 对一些算式简便计算【设计意图】“如何有效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新知”是我校课改实验探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一个子课题, 本节课把认识乘法结合律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中。先是口算,为学习简便算作铺垫。进而揭示乘法交换律,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教材试一试第2题,并非本课教学主要内容,将这部分内容提前教学,主要考虑学生从二年级起已经滲透了乘法交换律思想,只不过没有进行抽象概括,借乘法交换律的概括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要比直接教学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学生更容易接受。接着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猜想,教师对教
7、材主题图进行挖掘再设计,只显示主题图正面,与上面遮盖侧面,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理性猜测来估计小正方体的总数,培养猜想、估计意识。然后出示主题图新授,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计算小正方体总数的不同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而后举例验证,计算器帮助探索,进而建立模型,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结合律。最后应用规律,由学生独立尝试练习、集体交流对一些算式简便计算。【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三)情感
8、、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探索、发现、理解、应用乘法结合律。【教学策略】:创设情境,组织探索,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故事】本课新授教学,改变原教材先学乘法结合律,再学乘法交换律的编排顺序,教师先组织学生以旧引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运算中学习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为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打下基础。出示情境图1 : 师 :看过这个图后,你们想提哪些数学问题?生1:这个长方形里有多个个正方形?(等等)师 :哪 有多少个?你们是怎么数的?生2:每行5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四行,54=20(个).生3:每列4个小正方形,一共有5列,45-20(个)师:从这
9、两个伙伴算法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4: 54=45 就是二年级学乘法口诀时有五四二十和四五二十是一回事.师:你们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生略:学生举了很多,可想而知)师:若老师用a和b代表这两个因数,大家能把上面的等式写出来吗?生:写出 ab=ba师:同学们: ab=ba这就是乘法的交换率,生:噢!当教学转入乘法结合律的学习时,教师利用下图创设了让学生说说大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时学生的估算情绪很高,因第一个情境与第二个情境图是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学习情感很自然过渡过来。 师: 现在你能准确地算出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吗? 你是怎样算的?全体学生思考片刻提出让全体同学运用已有的知识列式计算出到
10、底大长方体含有几个小正方体。开始学生都只从正面看:“从正面看,: 每层有54=20个,有这样的3层,列式是: 543=60。”这时,我想:学生的观察思维表现得很贫乏,应当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所以,我就提出: 大家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的探索情绪被调动了起来,不一会,纷纷举手:生:“老师我想从上面看,一共有354=60生:“老师我想从侧面看,一共有: 345=60进而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通过独立观察,很快的自主发现:1:三个算式所有的因数都是3、4、5。2: 三个算式的积都相等。3:三个算式只是先算什么,再算什
11、么不一样。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345= 354=543既而我引导学生既然这三个连乘的式子的积都相等, 在计算时哪个式子你认为乘起来感觉最快?为什么? 根据计算经验,所有同学一致同意喜欢543,因为45=20,20是整十数, 整十数乘法比较简便。我接着引导说:”如果不改变因数的位置,又想先算45=20,再算203=60,怎么办?”由于学生已有加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经验,同学们很快知道345= 3(45) ,3(54)而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刚才我们的发现是否是一个规律呢?怎样验证我们的想法呢?谈到验证,大多数学生显得不知所措,此时,我引导学生可以回顾乘法结合率的揭示过程,终于一位学生提议:我们
12、可以再举一些例子看看。通过全体同学亲自举例,大家验证了乘法结合率,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律叫做结合律。而后我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咱们的发现。通过语言描述,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结合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上开头引导交换率基础,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虽然用字母表示数为学生初次所接触,但由于教学设计引导得当,学生归纳的非常轻松。在后面的应用规律进行练习时,全体同学均能正确、独立地完成。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应用规律,尝试练习1、你能用乘法结合律使下列的计算简便吗?38254421258应用刚才探索的乘法结合律学生独立尝试,经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与交流,概括出简便计算的一些基本方法。2
13、、填空3525=35(2_)(6025) 4=60(_4)(1255) 8=(_)5(34) 56=(_)(_)3、利用发现的规律,计算。25174(25125) (84)3812583全体学生独立练习,再讲评。理解乘法交换率,结合律,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思考】12532 125324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探索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3、 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难点:发现并归纳乘
14、法分配律关键: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或挂图(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今天,又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二、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1、 呈现课文插图(实物投影或挂图)教师: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你怎么算?2、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3、 反馈交流情况。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学生A: 69+49=54+36=90(块)学生B:(6
15、+4)9=109=90(块)要求学生结合插图说明算式的意义。4、 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5、 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如:(40+4)25和4025+4254264+4236和42(64+36)讨论交流:(1) 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 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6、 字母表示。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7、 提示课题。教师在未完成的板书中添上:乘法分配律。三、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课文第46页的“试一试”。1、(80+4)
16、25(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3)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2、3472+3428(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3) 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四、 巩固练习1、 课文第46页的“练一练”。第1题,简单的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第2题,注意指导一些算式的计算方法。9911:可以看成(100-1)11=1100-11或看成99(10+1)=990+993829+38应该把算式看作:3829+381第3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在计算中可以应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可以直接
17、扳书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进行交流。第二个问题“付1500元够吗?”学生可以算出这些饮料的总价,然后与1500元进行比较,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五、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 69+49=90 4025+425=1100 教学挂图 (6+4)9=90 (40+4)25=11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乘法分配律(二)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掌握探索问题的程序。2、 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3、 会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特殊的算式计算简便。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所以,教学的重点仍应放在探索过程的指
18、导上。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希望同学们能探究发现乘法的又一个新知识。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1、出示:学校购买校服。每件 35元,每条 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独立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演。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买同样的东西,计算价钱的方法不同,但用的钱数是一样的,也就是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这时可以用等号将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板书:(3525)33532534、出示:小强摆圆片,每行摆6个绿圆片,8个红圆片,共摆了5行。师:小强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你
19、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68)5 ; 6585虽然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结果却一样,所以我们也可以用等号将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5、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设疑)6、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同桌互相交流)。7、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指名汇报。8、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
20、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你能用语言来描述吗?请同桌再交流一下。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
21、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三、应用规律,尝试练习。1、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练一练第1题) 2、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它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用处呢?(简算)那同学们会不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完成“试一试”。3、我是计算小能手。同学们真是利害,能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来一个比赛,看看谁最能灵活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使我们的计算又对又快。出示:(20+4)5 (75+25)4 3537+6537 205+245别急,先观察题目的特点。指名板演。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在解决先让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练习四教学目标: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2、用乘法
22、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 做第1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简算方法。 做第3题:小组活动: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条件。二、花圃中的乘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三、观察与思考: 本题是一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渗透了一些函数的思想。先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16 2017 学年 秋季 学期 北师大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收藏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