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机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完整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农机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机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完整版).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机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县农机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2021年,我局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突出重点,狠抓难点,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巩固了我县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农业抗灾减灾夺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一、2021年农机化工作成效(一)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耕种收水平在高位稳步提升,分别达98%,56%,9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比上年略有增加。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的机械化
2、水平得到改善。(二)农机技术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和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机插秧面积112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油菜机收面积70万亩,油菜机械直播面积51万亩,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农作物机械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步伐加快,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化等新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三)农机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机合作社数量继续增长。全县经工商局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84家,比上年增加3家。二是实力进一步提升。总资产近3.5亿元,吸纳社员4220人,拥有各类农机设备3850台套。三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业服务项目涵盖机械耕整、育秧、插秧、机播、植保、收获、秸秆
3、还田、烘干等多方面。全年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量占全县总作业量的40%以上,服务农户6.7万户。今年新增全国合作社示范1家,省示范合作社2家。(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一是农机免费管理积极推进。全年共完成农机年度安全技术检验3030台,注册登记机车800台,核发农机驾驶证400本,注销不合格拖拉机3438台。二是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深入发展。发展农机安全互助新会员1578名,缴纳互助保险费51万元。接农机事故报告48起,补偿事故机手近8万元。事故率控制在1.5以内。三是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共检查农业机械3560台次,安全教育2600人次,安全隐患排查260起。(五)农机技术培训力度进一步
4、加大。利用科技下乡、农机现场会、农机企业推介新产品和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等形式开办培训班进行农机技术培训,共培训2200多人。二、2021年主要工作(一)以创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抓手,加强薄弱环节农机技术推广。一是抓好水稻集中育秧及机械化插秧工作。依托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的服务模式。对育秧工厂加强督促和指导,了解机械育插秧订单和育秧情况,确保育秧工厂满负荷的生产,育秧工厂育秧能力达60万亩。重点开展育秧、整地、插秧及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经营性集中育秧,以及水稻机械化生产全托式、半托式、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服务
5、,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机械插秧面积,加强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短板。今年,我县被省农机局授予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二是抓好油菜机械化技术推广。选择在程集、周老、尺八、分盐、黄歇、三洲、大垸等重点乡镇建立的油菜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多功能复式油菜直播机、收获机,起到了带动辐射全县农民推广使用油菜机械技术的作用。三是抓好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的推广。推广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近100台(架),粮食烘干机械50多台。四是抓好农村机耕路建设。结合秋冬农业开发,县政府安排7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继续在全县实行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机耕路建设,以逐步改善农机田间转移通行条件。
6、(二)以机械秸秆还田为主要抓手,打赢秸秆禁烧攻坚仗。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机械秸秆还田技术的好处,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鼓励农民使用机械作业。二是协调农机经销商组织货源,对收割机一律要求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动员广大农民购买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和使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实行复式和一体化作业。三是加大了对外来收割机的巡查力度,严格执行收割作业标准,对无切碎装置的收割机一律不准下田作业。四是对本县参与秸秆还田作业的2300多台收割机,由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指挥部办公室登记造册,每台补贴燃油费1000元;财政部门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中安排335万元对参与秸秆还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按
7、每亩10元标准进行补助,有效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全县秸秆粉碎还田率达80%以上。(三)以构建农业规模经营机制为抓手,培育引导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在推动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上,我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规范和创新并举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作业水平,培育出一批有示范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监利县政府和东风井关公司通过洽谈,达成了创新培育模式、共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协议,选择农家欢、兴华、大长湖、联民4家农机合作社开展政企社共建合作示范社,重点是装备东风井关的农业机械。每家合作社增添价值200万元
8、,用于水稻耕种收的全套机械。对每家合作社县政府扶持资金75万元,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30万元,东风井关公司让利20万元,合作社最后只需花75万元。我县和东风井关公司的合作,采取政府奖励补贴和企业让利相结合的方式,扶持农机合作社,壮大了装备实力,不仅带动周边农民使用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通过政企社共同发力,开辟出了一条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培育的新模式。此外积极引导合作社拉伸水稻产业服务链条,形成水稻生产制种供种集中育秧配方施肥机整机插病虫防治机械收割订单收购烘干储存品牌营销的服务链条,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提升了规模效益。(五)以组织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为
9、抓手,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春耕备耕期间,我县全面开展了农机大培训、农机大检修、农机闹春耕活动,保证了农业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做到了适时机耕、机插和播种。春耕期间先后在程集镇举办油菜无人机植保飞防演示活动,在周老嘴镇举办县人大视察新型农机耕整、插秧现场演示和展示推广活动,在周老嘴镇参与了县组织的三下乡农机展示活动。三夏期间和应对灾害98+中,全力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洪排涝、抢收抢种、改种补种、统防统治,为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损失98的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三秋期间和秋冬农业开发中,大力推广油菜机械直播,创办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努力恢复油菜种植面积,为明年油菜获得好收成打
10、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立足农机职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动员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厂商组成农机作业服务队,免费为灾区贫困户提供耕种收的服务。仅在我局扶贫点就为18名贫困户免费收割中稻45亩。(六)以认真落实政策为抓手,发挥农机补贴的导向作用。利用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科技下乡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方式的新变化,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补贴操作流程,将工作重心下移,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一站式服务窗口,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和教育,提高了为农民群众优质服务、便民服务水平。严格按先购后补去经销商政策要求执行,做到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民各归其位,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
11、合本县实际,将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作为补贴重点敞开补贴,加快弥补全程机械化短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重点倾斜。在机具补贴上,做到抓大放小,引导农民购买大功率、多功能、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机具。继续发挥补贴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加快老旧高耗能农机淘汰报废和新型农机装备步伐,实现机械装备腾笼换鸟,以达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目的。今年以来,在农机补贴政策和购买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农机数量进一步增加。新增各类农机具近2000台,报废旧机具246台。三、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1.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与薄弱环节机械化滞后还不够协调,农机装备迅速增加与农机新人培育要求还不够协调。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培
12、训力度还不够强,水稻机械化插秧和油菜机械化直播等短板还需加强。2.农机基础条件差,农机使用中三难(即农机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突出。所谓的农机行路难,表现为农机作业的通行道路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机下田和转移;农机看病难,表现为村没有农机维修点,造成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农机住房难,表现为农机停放场、库棚缺乏,有的农机手用完后,把农机放在屋檐下,有的放在院子里,有的一年四季都露天停放,锈蚀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耽误了农事,缩短了农机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差。四、2021年农机工作计划(一)充分运用农机补贴政策,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机化健康发展对水稻插秧机、油菜直播机、
13、粮食烘干机和秸秆粉碎还田及综合利用等生产急需的机具,在本县补贴资金额度内实行优先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将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农机经营主体作为重点补贴对象;争取金融部门支持,解决农民购机筹资难问题;淘汰老旧农机,引导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促进农机装备由低档次向高性能、由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转变,实现粮食生产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协同发展、优化配置。(二)集中力量开展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1.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在全县继续抓好水稻、油菜等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在大垸继续抓好机采棉试验,在尺八、三洲继续抓好玉米等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推广,着手抓好林果业、畜牧
14、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2.抓好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做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组织、督导和服务,及时发布农机作业需求信息;积极推进跨区作业向农业生产各领域全过程拓展;落实好通行费减免和农用柴油保障供应政策;及时组织农机投入抗旱排涝、抢收抢种、改种补种、统防统治等抗灾救灾工作。(三)多措并举推进秸秆机械化利用工程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利用新模式,不断拓展秸秆机械化利用新途径,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秸秆编织和其它机械化利用方式,多种举措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四)着力构建完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和机制1.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农机化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
15、全监理、质量监管、信息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重加强农机大户、合作社、大市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培育,在注重数量增加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增强农机维修服务功能。2.深化与东风井关公司合作。进一步开展农机新型经营模式的创新,争取东风井关农机合作示范社覆盖全县。3.加快农机综合大市场的建设。建设一个融销售、培训、维修、仓储、物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市场。推行农机补贴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农机电商销售模式,降低农民购机成本。4.加强农机行业人才培训。将农机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从业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田间、农机与农
16、艺相结合,围绕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开展专项培训和技术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5.争取项目支持,改善农机基础条件。进一步扩大农村机耕道建设规模,开展整体规划、整县推进,改善农机田间转移通行条件。加强农机场、库、棚建设,改善农机停放条件。(五)持之以恒抓好农机安全生产1.落实农机安全监管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加大执法检查和工作督导力度,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行为。2.开展平安农机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工作;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加强农机事故勘查与应急救援培训工作,提高应
17、急处置能力;免费实施检验和备案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农机管理服务,不断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等三率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确保农机安全态势保持平稳。农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一年来,农机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机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坚持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实施政策引导、项目带动战略,优化队伍,依法管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
18、重要作用。农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市、县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成绩1、招商引资680万元,是年任务的136%。2、本单位(包括二级机构)无计划外生育,已婚育龄妇女参检率100%,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达标,全局无重大责任事故,保持了大局稳定。4、完成了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上交任务。5、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6、农机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2.42万千瓦,较上年增长5.42万千瓦,增长率3.45%,农机户发展到10.83
19、5万户,较上年增加758户,超额完成市、县目标任务。7、全县完成机耕面积130万亩,其中,深耕深松面积84万亩,机播184.11万亩,机收114.3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45万亩,在刘店乡魏庄村建设200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8、培训各类农机4272人次,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8次,举办农机新技术专题培训班12起,全年发放农机科普资料2.3万份。9组织带领我县750台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开展跨区作业,引进外省、市380台联合收割机来我县作业,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2200万元,加快了全县麦收进度。10、推广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650台,其中推广大中型拖拉机210台,玉米秸秆环田17
2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台,精少量播种机300台,玉米免耕播种机100台,深耕犁140台,提升了农机科技含量。11、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挂牌350台,培训考核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00人;年度检验农机占入户总数的78%,年审农机驾驶员占办证总数的76%。12、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14.99万元,补贴机具14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秸秆还田机64台,补贴工作全面结束。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10万元。目前完成补贴动力机械和机具配套共计18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3台,玉米收获机1台,秸杆还田机77台,旋耕机44台,共计补贴资金79.05万元,占总资金的71.94%。
21、二、主要工作1、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农机局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局有关领导和招商引资人员多次到外地落地招商。六月三十日,农机局与漯河市郾城县投资人陶殿业达成协议,由陶殿业投资1100万元在县城关镇小学路与新建路交叉口建设县双超物流中心,投资680万元的营业大厅、物流配送中心、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已于九月底完工,目前,双超物流中心经营正常、有序,不仅便利周边的群众,而且有效促进了县的经济发展。2、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购机补贴领导组,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购机补贴工作,制定了详细地实施方案,落实责任,详
22、细工作流程。并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等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购机补贴政策。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遵循科学、简便、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在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农民购机热情高涨,自筹购机资金820万元,重点购买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农机具。农机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农机具的增加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加快,不仅稳定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减少了他们返乡的劳累和后顾之忧,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极大的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3、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化发展全面提速。农机局按照省、市、县农机工作的整体部署,积极实施项目带动
23、战略,整合资源,统筹发展,推动全县农机化水平快速提升。至今年十一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62.42万千瓦,居全市第一位,农机户发展到10.835万户,建设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超额完成了市、县目标任务。全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66台,农机配套比达到1:1.73,全县50马力以上拖拉机1600台,大中型秸秆还田机1460台,农农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第2页机化快速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科技动力,推动了全县农田作业方式有了根本转变。一是机械化耕作面积进一步扩大。二是机械化作业面积向更广领域延伸。三是玉米机械收获、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分别为1.32万亩、50万亩
24、和45万亩。小麦播种大部分采用先进的精少量播种技术。四是三夏、三秋生产进度明显加快。农机部门通过组织跨区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解放了农业对农民的束缚,客观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三夏,农机局不仅组织引进外省市380台联合收割机来我县作业,而且组织带领我县750台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开展跨区作业,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达2200万元,树立了新时期农机战线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4、农机监理工作正常开展,较好的履行了农机监管职能。一是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基层同志依法办事、冷静应对,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农机牌证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机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完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