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万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汽提工艺进行设计本科学位论文.doc
《基于20.1万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汽提工艺进行设计本科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20.1万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汽提工艺进行设计本科学位论文.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聚氯乙烯的性质11.2聚合工艺实践方法11.3聚合生产工艺的两种操作方法的比较41.4国内外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进展51.5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及PVC生产的绿化81.6汽提塔的操作关键141.7国内外聚氯乙烯的市场与生产状况17第二章 工艺流程说明202.1乙炔发生工段工艺流程202.2氯乙烯合成工段工艺流程202.3聚合工段生产工艺流程212.4料浆汽提工段工艺流程222.5离心干燥工段工艺流程22第三章 物料衡算243.1物料衡算依据243.2物料衡算条件243.3各个设备物料衡算263.4物料衡算总平衡
2、37第四章 热量衡算404.1乙炔发生器的热量衡算404.2聚合釜热量衡算424.3汽提塔热量衡算464.4气流干燥塔热量衡算464.5空气加热器热量衡算46第五章 设备选型计算465.1聚合釜的选型465.2料浆排放槽的选型465.3汽提塔的选型465.4离心机的选型465.5气流干燥塔鼓风机的选型465.6 聚合反应的设备一览表46第六章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产生的污染及其治理466.1乙炔工段产生的污染及其治理466.2氯乙烯合成工段的污染及其治理466.3聚合工段的污染及其治理46总结46致 谢46参考文献46ii 摘 要本文讲述了国内外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工艺流
3、程、聚合方法等。本设计对20.1万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汽提工艺进行设计,主要对乙炔发生工艺、氯乙烯合成工艺、聚合生产工艺、汽提工艺、离心干燥工艺五大工艺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的准确工艺计算。得出本次设计需采用九个70m3(型)不锈钢聚合釜并联操作,七台70m3出料槽,十三台WL-630型离心机。同时绘制了整工艺流程图、PVC聚合工段工艺流程图、聚合工段主要设备平面、立面布置图、PVC汽提工艺流程图、厂区平面布置图、以及聚合釜和汽提塔装配图等。关键词:聚氯乙烯 悬浮法 汽提工艺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4、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omestic PVC industr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the process, polymerization methods. This design uses calcium carbid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duce PVC. An annual output of 201,000 tons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hole section process
5、design, the main process of acetylene, vinyl chloride synthesis, polymerization production processes, stripping process, centrifugal drying process conducted five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process equipment and accurat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computing base. T
6、his design requires the use of derived seven 70m3 (type) stainless steel polymerization reactor operated in parallel, seven 70m3 discharge chute, thirteen WL-630 centrifuge. While drawing the whole process flow diagram, PV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low diagram section, major equipment polymerization
7、section plane, elevation layout, PVC stripping process flow diagram with control points, the factory floor plan, as well as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and stripper assembly maps.Keywords: PVC suspension stripping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67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聚氯乙烯的性质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
8、下同。它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PVC树脂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比重1.351.46(20),不溶于水、酒精、汽油,在醚、酮、氯化脂肪烃和芳香烃中能溶胀或溶解。在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溶液,对盐类相当稳定。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工业生产的PVC相对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相对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
9、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抗微生物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1。1.2聚合工艺实践方法目前,世界上PV
10、C生产的聚合工艺主要有五种,即悬浮、本体、乳液、微悬浮及溶液聚合工艺。其中悬浮聚合工艺一直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绝大部分均聚及共聚产品都是采用悬浮聚合工艺。就拿美国为例,PVC生产工艺中,悬浮聚合占87.8%,本体聚合占4.4%,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占6.4%,溶液聚合占1.4%。与美国相比,西欧乳液聚合和本体聚合的比例较大,而日本则悬浮聚合占的比例较大2。1.2.1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本体聚合工艺不以水为介质,也不加入分散剂等各种助剂,而只加入氯乙烯和引发剂,因此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由于本体聚合过程中物料状态是由低粘液相逐渐变成粘稠而最终形成粉料,所以聚合就被分为“预聚合”和“后聚合”两个过程,
11、预聚合是在一个有剧烈搅拌的立式反应釜中进行,加人定量的VCM单体引发剂和添加剂,经加热后在强搅拌(相对第二步聚合过程)的作用下,釜内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预聚合。反应热靠反应釜冷却水套及回流冷凝器传出。氯乙烯转化率达到7%12%时即将物料送入后聚合釜继续反应,聚合釜在接收到预聚合的物料后,再加人一定量的VCM单体、添加剂和引发剂,在这些物料的基础上继续聚合,使物料逐渐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在低速搅拌的作用下,保持恒定压力进行聚合反应。当反应转化率达到60%85%(根据配方而定)时终止反应,并在聚合釜中脱气、回收未反应的单体,而后在釜内汽提,进一步脱除残留在PVC粉料中的VCM,对未反应的氯乙烯进
12、行回收。离开聚合釜的物料是干粉,通过气流送到PVC贮斗中,经多层振动筛分后产品送至称量包装机中包装3。1.2.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氯乙烯乳液聚合方法的最终产品为制造PVC增塑糊所用的的PVC糊树(E-PVC),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氯乙烯单体经乳液聚合反应生成PVC胶乳,它是直径0.13mPVC初级粒子在水中的悬浮乳状液。通常采用水溶性引发剂(H2O2或K2S2O8等)。把氯乙烯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乳化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聚合釜中,在4055下聚合达到预定转化率(85%90%)时停止聚合反应。第二阶段将PVC胶乳,经喷雾干燥得到产品PVC糊树脂,它是初级粒子聚集而成得的直径为11
13、00m,主要是2040m的PVC次级粒子。这种次级粒子与增塑剂混合后,经剪切作用崩解为直径更小的颗粒而形成不沉降的PVC增塑糊,工业上称之为聚氯乙烯糊。1.2.3微悬浮聚合微悬浮聚合工艺,首先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乳化剂、油溶性引发剂以及其它助剂按比例预混合均化,使含引发剂的氯乙烯均化成小液珠,然后将其均化料通入聚合反应釜,升温至聚合温度。待达到预定的转化率时停止反应,回收未聚合单体,聚合所得胶乳经喷雾干燥即得产品。1.2.4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在聚合釜中氯乙烯单体在醋酸丁酯、丙酮等各种溶剂中进行聚合。这种方法有溶剂回收和使用时氯乙烯单体污染问题,并且生产成本高,所以仅适用于特殊用途。1.2.
14、5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悬浮法PVC生产技术易于调节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工艺特点:悬浮聚合法生产PVC树脂的一般工艺过程是在清理后的聚合釜中加入水和悬浮剂、抗氧剂,然后加入氯乙烯单体,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将单体分散成小液滴,这些小液滴由保护胶加以稳定,并加入可溶于单体的引发剂或引发剂乳液,保持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平稳,然后升温聚合,一般聚合温度在4570之间。使用低温聚合时(如4245),可生产高分子质量的PVC树脂;使用高温聚合时(一般在6271)可生产出低分子质量(或超低分子质量)的PVC树脂。近年来,为
15、了提高聚合速度和生产效率,国外还研究成功两步悬浮聚合工艺,一般是第一步聚合度控制在600左右,在第二步聚合前加入部分新单体继续聚合。采用两步法聚合的优点是显著缩短了聚合周期,生产出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模塑性能和机械强度。现在悬浮法PVC品种日益广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除了通用型的树脂外,特殊用途的专用树脂的开发越来越引起PVC厂家的关注,球形树脂、高表观密度建材专用树脂、消光树脂、超高(或超低)分子质量树脂等已成为开发的热点。悬浮法PVC的发展趋:在工业化生产PVC时,以悬浮法产量最大,悬浮法生产具有设备投资少和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各种聚合方法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向悬浮法聚合生产路线倾斜,一些
16、过去采用其它方法生产的树脂品种已开始采用悬浮聚合工艺生产。自从乳液聚合法工业化以后,欧洲、日本在连续悬浮聚合工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但连续法设备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工艺难题少,已引起了各国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重视。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悬浮法生产的通用树脂和专用树脂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专用化、市场化水平,国外厂家在聚合工艺的工艺条件及配料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聚合转化率,缩短了聚合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开发出一系列性能好、易于加工的PVC专用树脂如:超高(或超低)聚合度树脂、高表观密度树脂、无皮树脂、耐辐射树脂、医用树脂、耐热树脂等。可见,各种专用
17、料的开发是悬浮聚合树脂发展的标志,是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开发新的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本设计采用悬浮法PVC生产技术。1.3聚合生产工艺的两种操作方法的比较1.3.1连续式操作连续聚合流程具有形成规模经济迅速等特点和优势,但存在工艺灵活性差、产品品种单一等不足。其技术开发的核心,依然是如何开发新型引发剂、分散剂、防粘釜剂以及其它助剂,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缩短聚合生产周期;关键工艺技术所面临的也还是传热和搅拌这两个基本问题2。1.3.2间歇式操作间歇法工艺流程具有生产品种灵活多样、工艺挖掘潜力大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为进一步提高通用树脂、专用树脂和糊树脂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专用化、市场化水
18、平,近年来,国内外许多PVC生产厂家在间歇法工艺的研究上,紧紧抓住生产过程中聚合温度和搅拌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方面从设备的结构、材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聚合釜容积。目前,大釜技术和先进的除热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容积为200m3的聚合釜已屡见不鲜。同时,为了缩短聚合周期并使工艺运行达到最优化状态,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正趋广泛。这些技术的应用,使聚合周期得到相对缩短,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成本也不断降低。单釜效率己达到或超过原来的3倍。本设计采用的是间歇式操作方式。1.4国内外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进展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PVC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世界各地PVC厂家都已
19、形成了各自的工艺特点和风格,并已拥有许多专利和技术,也有各自追求的工业目标4。1.4.1国内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进展国内PVC生产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一直呈现良好的势头。各主要厂家都在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工艺控制条件和工艺配方,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缩短聚合时间。以北京二化、山东齐鲁石化公司和上海氯碱总厂等为代表的古德利奇大釜技术、工艺计算机自控技术和防粘釜技术等,均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内蒙古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40万吨PVC项目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有聚合、干燥、成品三大装置。主要包括VCM和脱盐水加料、化学品配制、聚合、汽提、回收、离心干燥、包装等工序,聚合加料采用双加料技术
20、。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部)(以下简称君正化工二部)前身为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于1992年建成6kt/aPVC、6kt/a烧碱生产装置,对PVC生产装置进行了不断技改和持续优化,解决了一系列制约生产装置连续运行的瓶颈问题,在2010年25月创造了氯乙烯生产装置安全生产79天无停车的记录。悬浮法PVC大型生产装置成套工艺技术是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化二)在消化吸收数套国外引进装置的基础上,汲取多年的生产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自主研制开发的工艺技术。该成套工艺技术主要包括聚合生产配方、密闭入料、等温水入料、高效防粘釜、中途注水、新型汽提、新型旋风干燥、粉料输送和成品混料、
21、高压回收氯乙烯单体、全自动包装码垛和DCS控制等项技术。1978年齐鲁石化率先引进信越127m3大釜,随后锦化、北二化引进古德里奇70.5m3大釜。特别是锦化与锦化机联合开发的70.5m3大釜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小型釜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目前我国的PVC生产技术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是目前PVC生产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汽提技术及设备、干燥器、聚合配方、防粘釜技术等的改进,提高了我国PVC生产企业的效益,发展了我国的PVC工业。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功开发了一套工艺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方便、投资经济合理、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PVC装置,使公司PVC装置
22、产能由4万t/a扩大至8万t/a。贵州大学开发的一种原位悬浮聚合PVC树脂的方法,提高了PVC的高抗冲性。1.4.2国外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进展古德利奇(B.F.Goodrich)公司主要采取通过提高单釜产量和延长清釜周期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其悬浮工艺特点是清釜和脱挥发分技术。赫斯特(Hoechst)公司的悬浮聚合技术和密闭聚合釜技术、许尔斯(WerkeHuls)公司的悬浮聚合技术以及法国阿托(ATO)化学公司悬浮聚合汽提技术目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欧洲的其他一些公司,如意大利的赛斯(Cris)公司则是在防粘釜技术方面领先。从综合技术方面上看,日本公司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各具特色。西素(C
23、hisso)公司、吉昂(Zeon)公司等拥有先进的悬浮技术和工艺。佳友(Sumitomo)化学公司悬浮聚合树脂产品的质量品质最好。日箭(SunArrow)拥有多牌号产品的生产技术。此外,这些公司不仅在以上诸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缩短聚合操作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PVC的生产工艺层面上看,西欧一些国家采用本体法和乳液法的比重较大,而美国、日本和我国等国家和地区则以悬浮法为主,日本悬浮法所占比重最高。对于悬浮聚合工艺主要发展方向是积极开发连续悬浮聚合工艺流程,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从提高生产效率层面上看,所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开发和应用新型复合引发剂、发散剂;采用计算机数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20.1 万吨年 聚氯乙烯 悬浮 聚合 工艺 进行 设计 本科 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