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实用文档】doc.doc
《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实用文档】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实用文档】doc.doc(1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本施工工艺标准是根据济南供电公司生技部生配(2005)022号关于下发电缆管沟“四防”工作有关措施的通知,由电缆工区工程科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施工工艺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借鉴了建筑工程中相关的施工工艺标准,结合电缆管沟工程的实际管理经验,坚持了“严把工艺关,投产即达标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由电缆工区工程科编制完成。 本标准的编制是将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与电力管沟施工经验相结合,形成新的电力电缆管沟施工工艺标准,以统一济南供电公司电缆管沟工程施工的质量标
2、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电缆管沟施工中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各分部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本标准结合其他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使用.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工艺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给电缆工区工程科,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参考规范: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4 DL/T5161.15161.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
3、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5 GB50168-92 范 6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5 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GB5 42002 9 GB5 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 GY1021996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11 GY105-1996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12 GY2091996 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13 GY4071996 绑扎工艺标准 14 GY6021996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
4、工15 GY420-1996 工艺标准 16 GY902-1996 抹水泥砂浆工艺标准 17 GY904-1996 混凝土内墙、顶抹灰工艺标准 18 GY3011996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一、机械挖土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电力管沟等机械挖土。 2 施工准备 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地下管线情况勘查清楚。直埋管沟槽开挖必须以完整井段进行。 2。2 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并办完分部报验手续。 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
5、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6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7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3。2.1 位于现状快车道下进行刨掘开挖的不允许放坡。遇到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地段可提前上报降水、抽水
6、、支护方案,经现场监理、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 3.2.2 挖深不超过1。5米的沟槽原则上不允许放坡,具体视土质、地下水位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2。3 挖深在1.5米以上的沟槽根据土质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坡度确定,并由现场监理测量现场实际工程量 3。2。4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3。3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3.3。1 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堆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3。3。2 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
7、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3。3.3 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3。3.3.1 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3.3.2 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3。3.4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4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3.
8、4.1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3。4。2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3.4。3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5 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
9、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5。1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5.2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3.6 雨、冬期施工: 3。6。1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3。6。2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10、理。 3.6。3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期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3.6.4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3。6。5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领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土方工程的
11、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检查 表面标高 +0,50 1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长度、宽度 2 0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边坡偏陡 不允许 3 5 成品保护 5。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5。2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5。3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
12、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自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6.3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
13、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 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6.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6。6 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
14、量记录: 7.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7.3 工序质量评定表。 7.4 监理分部验收记录。 二、素砼基础施工工艺 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电缆沟、井素混凝土基础垫层和埋管施工的素混凝土包封.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要求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如个别部位特殊情况少量使用时,经现场监理同意后可以自行搅拌,材料必须满足下述要求,并提供相关试验记录 2。1。1 水泥:宜用325号,425号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 2。
15、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振捣器(插入式和平板式)、刮杠、木抹子、胶皮管、串桶或溜槽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2.2。3 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2.2.4 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1 工艺流程:
16、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
17、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
18、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 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
19、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础项目: 4。2.1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 4。2.2 无缝隙无夹渣层.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素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标 高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基础轴线位移 15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15 -10 尺量检查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5。1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 5。2 在已浇筑
20、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 5.3 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暗管以及预留洞口,不得碰撞。 5.4 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安置螺栓和预埋件,以避免后凿混凝土。 5.5 冬期施工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6。1 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配合比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等原因造成. 6.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 6。3 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而造成。 6。4 不规则裂缝:基础过长而收缩,上下层混
21、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拆模过早而造成。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 模板的标高、轴线、尺寸的预检记录. 7。3 结构用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4 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7.5 监理分部验收记录 三、砖墙砌筑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管沟砖墙砌筑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
22、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3、。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3。1 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 作业准备 ? 砖浇水 ? 砌砖墙 ? 验评 3。2 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文档 电缆 施工工艺 标准 实用 文档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