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 录1. 总则11.1. 前言11.2. 编制依据21.3. 评价工作原则31.4.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41.5. 评价范围41.6. 评价因子5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62.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62.2. 区域社会环境概况93. 工程分析153.1. 建设项目概况153.2. 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173.3. 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排放量194.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44.1. 废气防治措施评述244.2. 废水处理措施评述244.3. 噪声治理措施评述274.4. 固废治理措施评述274.5. 环保措施投资284.6. 排污口设置295. 清洁生产与
2、循环经济分析305.1. 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305.2. 工艺先进性分析305.3. 节水节能降耗措施315.4. 循环经济分析316. 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336.1. 大气污染源调查336.2. 水污染源调查336.3. 噪声污染源调查336.4. 土壤污染源调查337.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47.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47.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67.3.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398.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18.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18.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438.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448.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458.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59.
3、总量控制分析519.1.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析519.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5110. 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5210.1. 环境监控计划5210.2. 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仪器设备5210.3. 环境管理制度5311. 公众参与5411.1. 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5411.2. 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5411.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55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812.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5812.2. 环境效益分析5813. 结论和建议5913.1. 结论5913.2. 对策与建议611. 总则1.1. 前言*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26日,建址在*开发区西
4、南面,位于*路东侧*庙附近的*村,占地100亩。公司属外商独资企业,主要出资方为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90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为牧草、花卉等农作物种植,优良品种奶牛饲养繁育,新鲜牛奶生产,养牛技术示范培训,建设经营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及相关配套服务,销售自产产品等。本项目拟建存栏数为200头奶牛的示范牧场(含奶牛公寓),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养牛,并将此牧场作为奶牛养殖基地,培训奶农养牛技术,借此掌握稳定优质的乳源,提供给本公司乳品工厂生产高质量乳品。该项目于2004年元月经*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经管委发2004127号文批复同意立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
5、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文)中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该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
6、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9)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0)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11) *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2) *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13)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
7、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15)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文;(16)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 (17) *市规划局*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18) *市环保局*市环境保护规划;(19) *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1998-2010)(1997);(20) *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初稿)(2003.12);(21) *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1997.6);(22) *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
8、施方案及批复(2003.12);(23) *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02.3);(24) *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发展要点(*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2003.12);(25) 外商独资经营*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4.8(26) 关于同意外商独资经营*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外字2003018号,2003.4.10);(27) 关于*集团“三加一”项目“示范牧场”项目立项的批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发2004127号,2004.1.5);(28) 关于*集团“三加一”项目“示范牧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
9、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发2004128号,2004.1.5);(2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1.3. 评价工作原则(1) 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 通过工程分析、水平衡分析,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3) 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
10、.4.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1.4.1. 评价重点本次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评述。1.4.2. 评价工作等级(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地处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来自牛粪贮存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挥发的氨、硫化氢等恶臭物质,排放量很小,根据评价技术导则,本次环评将简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就臭气浓度(恶臭)做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通过类比调查确定场界浓度和影响范围,并确定卫生防护距离。(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对牧场的污水实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污水产生量38吨/日,经牧场污水处理站无害化处理后全部还田。最终受纳水体*河水质执行类标准。根据
11、评价技术导则判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本次环评对地面水环境质量做一般性调查,对地面水环境影响做简单分析。(3)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5.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1。表1-1 评价范围表项 目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大气以建设项目为中心,44平方公里范围地面水项目排水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噪声建设项目厂界及周围噪声敏感点总量控制*区内平衡1.6.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确定见表1-2。表1-2 评价因子确定表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地面水环境pH、CO
12、D、SS、NH3-N、TP、粪大肠菌群CODCOD、SS、NH3-N、TP大气环境SO2、TSP、恶臭恶臭声环境Leq(A)Leq(A)固废固废产生量固废处理处置状况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本项目建址在*开发区西南面,位于*路东侧*庙附近的*(行政村)*村(自然村)。*隶属*区*镇,是*镇(组团)北面与*镇(组团)相邻的一个行政村,距*镇(集镇)5.6公里。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亩,地块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该地原为*村的农田,用地红线范围内,有4户*村农民住宅(待拆迁)。地块南面是*村村民住宅区,约60户人家,东北面是一
13、片小丘陵,其余方向均为*行政村的农田。建址附近村庄还有西南面200米远的*村、西面500米远的张家村和东面800米远的刘村。近期*村、*村部分村民,张家村大部分村民将因道路(*路)建设及本项目和*奶业项目建设而拆迁。近期规划中项目建址南侧拟修建一条宽45米的规划道路(*路),建址西侧和北侧均为*产业园区(农牧生态园)规划用地,其中向西500米远的张家村所在地即为*乳业有限公司建设用地,*乳业有限公司用地与本项目用地之间的300亩地块将作为*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的牧草种植用地。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见图2-2。2.1.2. 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从地质上来说,该区域位于新华
14、夏系第二巨形隆起带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的复和部位,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台。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山、有圩,丘圩相间,一般标高海拔300米左右。项目所在地区地貌为丘陵岗地,地质构造属稳定场地,浅部第四系部分以下蜀土为主,基岩埋藏深度一般在1-20米,岩性为侏罗系象山砂岩,地表土质开垦为农田,种植水稻及蔬菜。2.1.3. 气象气候*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冬半年(103月)受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降雨较少;夏半年(49月)受热带或副热带海洋性气团影响,盛行偏南风,降水丰富。尤其在春夏之交的5
15、月底至6月,由于“极锋”移至长江流域一线而多“梅雨”。夏末秋初,受沿西北向移动的台风影响而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222224天,年日照时数1987-2170小时。该地区主要的气象气候特征见表2-1。表2-1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编号项 目数量及单位(1)气温年平均气温15.4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0.3极端最高气温43.0极端最低气温-14.0(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绝对湿度15.6HPa(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41.7mm年最小降水量684.2mm年最大降水量1561mm一日最大降水量198.5mm(4)积雪最大积雪深度51cm(5)气压年最高绝对气压1046.9
16、mb年最低绝对气压989.1mb年平均气压1015.5mb(6)风速年平均风速3.4m/s30年一遇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25.2m/s(7)风向年主导风向:东北风9%静风频率22%2.1.4. 水文特征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附近主要水体为*河。*河位于*区境内,是*河的支流,自*水库至河口,长16.5Km,流域面积134.8Km2,水体功能主要为农业用水,水质目标为类。*河在本项目建址的南面约1000米远,附近河宽3050米。*河的一条支流(旱河)位于项目建址的西南面80米远。该河来自*、*山方向,流经*村、*村后向东约1000米在刘村附近汇入*河,附近河宽约20米。2.1.5. 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
17、区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经济作物主要为茶树。地区西北面林地丰富,主要为针叶人工林,间有竹林、水杉等本土树种。2.2. 区域社会环境概况2.2.1. 社会环境概况建设项目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与*组团紧邻。*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全区现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居民委员会49个,村民委员会344个。全区总人口74.70万人。全区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已形成建材、汽车、电子、民用轻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初步建成了奶牛养殖、花卉苗木、西(甜)瓜、茶叶、蔬菜、中药材、稻田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等一大批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基地。2.2.1
18、.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市建设规模最大、社区配套设施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投入40亿元实现开发面积70平方公里,打造了行政服务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五大环境新优势。十多年来,开发区累计吸引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项目进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6家进区,实际到位外资10多亿美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变电所四座,建有日供水能力30万吨自来水厂一座,区内建有供热电厂一
19、座,区域内可集中供热,近期规划将在开发区中部再建一座热电厂。*开发区管道煤气已接入部分区域,正向整个区域延伸,气源由*主城用两道中压管道直供*开发区。*开发区排水实现雨、污水分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环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近期建成,日处理能力达到4万吨。开发区二期污水近期分片由各泵站提升至*环水质净化厂处理。目前,在开发区二期东南面*河与*路交叉处已留有开发区二期及远期污水处理厂用地,规划处理规模10万吨/日(见*市*新市区总体规划调整(2003-2010)纲要)。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初稿)(2003年12月),新的开发区区域将由开发区一期、二期、*组团、*组团、*组团组成,远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奶牛 示范 牧场 建设项目 立项 环境 影响 评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