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施工工艺【实用文档】doc.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砖砌体施工工艺【实用文档】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砌体施工工艺【实用文档】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砖砌体施工工艺【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2A砖体的施工工艺砖砌体的施工过程有: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筑,勾缝、清理等工序。A抄平放线:砌筑前,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先用水泥砂求找平,然后以龙门门板上定位为标志弹出墙身的轴线、边线,定出门窗洞口的位置。B摆砖:摆砖是指在放线的基面上按选定的组砌方式用干砖试摆,一般在房屋外纵墙方向摆顺砖,在山墙方向摆丁砖,摆砖由一个大角摆到另一个大角,砖与砖留1omm缝隙。摆砖的目的是为了校对所放出的线在门窗洞口,附墙垛等处是否符合砖的模数,当偏差小时可调整砖间竖缝,使砖的排列及灰缝均匀,以尽可能减少饮砖,,提高生产率c立皮
2、数杆:皮数杆是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它是砌筑时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同时还可以保证砌体的垂直度,皮数杆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以及洞口多的地方,大约每隔1015m立一根,d盘角、挂线:砌筑时,应根据皮数杆先在墙角砌4-5皮砖,称为盘角,然后根据皮数杆和已砌的墙角挂线,作为砌筑中间墙体的依据,以保证墙面平整。一砖厚的墙单面挂线,外墙挂外边,内墙挂任何一边;一砖半及以上厚的墙都要双面挂线。E砌筑:砌砖的操作方法较多,但通常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此法的特点是
3、:灰缝容易饱满、粘结力好、墙面整洁。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的方法,使其砂浆饱满,勾缝完毕,应清扫墙面。勾缝:勾缝是砌清水墙的最后一道工序,具有保护墙面并增加墙面美观的作用。墙薄时,可用砌筑砂浆随砌随勾缝,称为原浆勾缝。墙较厚时,待墙体砌筑完毕后加浆勾缝,勾缝形式有平缝、斜缝、凹缝等3、B技术要求砌体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组成砌体的原材料质量和筑方法,故在砌筑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A砌体的水平灰缝应平直,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不小于8mm,也不宜大于12mm。竖向灰缝应垂直对齐,对不齐而错位,称为游丁走缝,,影响墙体外观质量b为保证砖块均匀受力和使块体紧密
4、结合,要求水平灰缝砂浆包满,厚薄均匀。砂浆的饱满程度以砂浆饱满度表示,用百格网检查,要求饱满度达到80%以上.竖向灰缝应饱满,可避免透风漏雨,改善保温性能。c为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传力有效,砖块的排列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砖块的错缝搭接长度不少于1/4砖长,避免出现垂直通缝,确保砌筑质量。整个房屋的横应横墙应相互连接牢固,以增加房屋的强度和稳定性。但内外墙往往不能同时砌筑,这时就需要留槎,接即先砌砌体与后砌砌体之间的结合。接槎方式的合理与否,对砌体的质量和建筑物整体性影响极大。因留槎处的灰浆不易饱满,故应少留槎,接槎的方式有两种:斜槎和直槎,如图2-49所示。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5、2/3,操作斜槎简便,砂浆饱满度易于保证。当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需做成阳槎,并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设一道,每道不得少于2根(即半砖墙、一砖墙均设2根),此后每增加120mm墙厚增设一根直径为6mm的钢筋,其末端应有90的弯钩。砖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润湿,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使接槎处的前后砌体粘结牢固. 砖砌体砌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在目前济南市的在建项目,尤其是多层民用住宅项目中,砖混结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我暑期生产实习所在的“天鸿田园新城项目就是如此。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在我所在实习单位多层住宅的建设中,砖体砌筑的施工量
6、很大,而且又为承重结构,所以加强对砖砌体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必要。因此,我利用生产实习这个机会对砖砌体砌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这个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砖砌体由砖和砂浆组成。它的工艺较为成熟,应用广泛。在砖砌体的施工过程中,除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还必须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主要因素:砖的浇水湿润程度,砂浆饱满度,临时间断处接槎是否牢固组砌形式和水平灰缝厚度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监督和控制。为了控制好砌筑质量,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一、砖砌体砌筑工程的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砂浆搅拌作业准备 砖浇水 砌砖墙 验评工艺流程图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7、1.5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2、砌砖墙施工工艺1) 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廖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
8、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一顺一丁砌式2)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3)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
9、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4) 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6钢筋2根,其理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
10、0cm,末端应加90弯钩.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5) 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混凝土过梁6)构造柱做法:凡没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构造柱与马牙槎二砖砌体施工
11、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砖浇水湿润程度不够 砖在砌筑前浇水湿润是一道不可少的工序。砖浇湿后,灰缝中砂浆的水份不会很快被砖吸收从而使砂浆强度正常地增长,并且增强了砖与砂浆间的粘结,还能使砂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便于操作,有利于保证砌体的砂浆密实饱满。但是,如果砖浇水过湿,或对砖现浇水现用,砖表面的水不能渗进砖内滞留在砖面上形成水膜使砌筑砂浆流动性增大,砌体内的砖产生滑动使砌体变形.墙面平整度不易控制,而且使清水墙墙面不能保持清洁。因此,对砖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而且还要规范浇水的方法。砖浇水湿润后的理想含水量为饱和含水率的23,约1015。在工地检查中,以将砖砍断,其断面四周的饮水深度达到
12、1020mm即可。对砖浇水不应在使用时临时浇水,应提前1天浇水湿透。严禁干砖上墙。 2、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砌体,当荷载作用时,砖在砌体中与砂浆接触的几个局部面积上,集中承受上部传下来的荷载,使其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的复杂受力状态.由于砖的厚度小,且为受压脆性材料,其抗弯抗剪性能差,当砖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状态时,容易造成提早开裂,使砖砌体丧失承载能力.在工地检查中,采用“百格网”法检查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即可。 3、砖和砂浆的强度不能保证 影响砖砌体的强度除有操作的因素外,主要取决干砖和砂浆的强度
13、。因此对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质量保证,首先要对砖和砂浆质量进行控制。近几年,有的工程在砖砌体施工前,对砖的强度不进行检验,砂浆不试配、不按配比配制。在发生事故后,才知道砖与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构造柱夹层、断开 在七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需设置钢筋棍凝土构造柱,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槎,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施工人员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断开的情况. 三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应用规范 要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
14、就一定要严格地按“规范”的要求施工。如“规范”中对于临时间断留槎方法,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的控制都有明确要求,但有些施工人员并不掌握和了解“规范”。有些队伍施工中出现先砌外墙、后砌内横墙、再砌内纵墙的“三步”砌筑法,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因此要组织广大基层施工人员学习“规范,使他们能够熟悉“规范”,并准确地应用。 2、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配制砂浆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我所在实习工地大量采用干混砂浆3、改进操作工艺,采用合适的砌筑方法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很大
15、程度是取决于砌筑方法,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只要砂浆稠度适当,一般是能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 0以上,而且竖缝也能挤进砂浆。能够较好地控制水平灰缝的饱满度。 4、坚持和发扬传统的施工工艺 多年来砌体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置皮数杆,随时吊靠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砖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等。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传统工艺对于水平灰缝厚度、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指标可以有效的控制,应该继续采用。 5、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检查检查砌体使用的砖是否符合要求,砂浆是否经过试配和按配比配合。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
16、固,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是否与砌体衔接牢固;组砌形式是否有严重缺陷(如包心砌筑砖柱)。对地震设防区的砖砌体更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槎。对砌筑质量差、不能保证砌体整体性与稳定性的,一定要进行处理。四、结语砖砌体结构因其造价经济,工艺成熟,加之构造柱等抗震措施的推广使用,使其在多层民用住宅中仍然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在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砖砌体结构应用劳动力多,从业劳动者工作素质参差不齐,这都给砖砌体砌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带来了难题.这无疑给砖砌体的应用带来了阴影。不过我们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搞好了质量控制,砖砌体结构一定能脱离束缚,更广泛的应用,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服务
17、!36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1 总 则2。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砖砌体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标准。2.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的施工。2。1.3 砖砌体工程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2.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2.2 术 语2.2。1 烧结多孔砖以黏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目前我区多为P型砖 (外型尺寸为240mm115m
18、m90mm)。2。2。2 蒸压灰砂砖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灰砂砖).2.2。3 蒸压粉煤灰砖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骨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粉煤灰砖).2。2。4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要素对施工技术水平的分级。2。2。6 通缝砌体中,上下皮块材搭接长度小于25mm的竖向灰缝.2。2。7 假缝 为掩盖砌体竖向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表面做灰缝处理的灰缝。2。3 基本规定2.3.1 砖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19、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3。2 砖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砖、钢筋等,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砌筑砂浆应符合砌筑砂浆施工工艺标准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或本地区明令淘汰的材料。2.3.3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3的规定.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L(或B)30 5 60L(或B)90 1530L(或B)60 10 L(或B)90 20表2.3。3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2.3。4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
20、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2。3.5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000mm,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洞口两侧按临时间断处规定设置拉结钢筋。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2.3。6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120mm厚墙和独立柱;2过梁上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000mm的窗间墙;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21、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2.3。7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2。3。8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2。3.9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坐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2。3.10 设置在潮湿环境或有化学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的砖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有冻胀环境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2。3。12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2。3。13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
22、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2.3.14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2。3。15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的起拱。2.3。16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除。2。3。17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2.3。18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2.3。19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23、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2。3.20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2。3.21 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2.3.22 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低于表2。3。22中B级的规定.项 目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等 级A B C现场质量管 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文档 砖砌体 施工工艺 实用 文档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