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雷美玲最新文档.doc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雷美玲最新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雷美玲最新文档.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雷美玲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东星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组长周光明记录、材料整理雷美玲时间2021年4月参与人员全体语文老师备课中心问题 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体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在刚刚开始了解人生的时候,学习博莱克这样的杰出人物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受到鼓舞和激励。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提供学习的榜样。同时,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进一步练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过程描述
2、过程描述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雷美玲:由于这篇课文观点明确,事迹感人,叙述清楚、明快、生动,学生理解不会有多大困难。因此,我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李丽云:让学生课前预习并采用分组学习的办法进行学习,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李艳妮: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议,课堂应该会活跃许多,或许课堂组织会乱,但是宁乱勿静,从乱中学会收放自如。王晓丽: 这篇文章谁读了都会深受感动和鼓舞,是因为博莱克的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令人感动,还因为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教学是艺术,自己应在上课时努力先打动自己再感染学生。欧阳晓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在学生情感的投入,价值观念的提升,通过了解博莱克事迹,学
3、习他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所以情境的设计,感情的熏染就很重要,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张娜莎: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利用音乐来渲染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涛,把学生置身于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超越。郑晓伟:并以此分步安排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充分读书,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博莱克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然后在班内交流、评议。孙英英:鼓励学生联系古今中外那些身残志坚或敢于与病魔抗争而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去畅谈,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定稿讨论周光明和彭永恒认为初稿的教学上,问题问得太细太繁,应该用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统领全文
4、,以“阅读提示”中的四项要求作为讨论自学的核心焦点。杨家洲和李素琴认为:教学时,尽量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在讨论时,时间要根据学情而定,时间要充分,不能使各环节成为“花架子”,不能落到实处。卢文婷:板书要调整,既要概括内容,又要突出中心思想。其它老师表示赞同。讨论结果从几方面进行设计:1、激情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根据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迅速进入教学重点。3、运用“互助互动”模式,创设情境,摸拟网上聊天,开拓思路。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反思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
5、教学思路。集体备课,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但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
6、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承载的智慧就不再是单薄或片面的,而是充实和相对全面的。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让集体的智慧焕发光彩。检阅(初议稿) 304班 试教:雷美玲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强的个性品质 。
7、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还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 指名读2-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件事”指什么事?(左腿截肢的博莱克怎么参加游行检阅)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形容这件事,试着填写下面的句子:这是一件( )的事。(很重要、
8、非常棘手、非常难办、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说)为什么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队友们都感到非常为难,提出问题后不知道怎么解决)同学们都有哪些想法?(不让博莱克参加,怕伤害博莱克的自尊心;让博莱克参加,又怕影响队伍整齐)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左右为难、不好开口说的经历?(评选班干部和优秀队员时给同学提建议时,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或产生误会时)2. 你能体会同学们矛盾的心情吗?指导朗读(1) “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这位同学的心理状态怎么样?该怎么读?(这位同学一定很犹豫,很矛盾,虽然心里很清楚,但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这件事,说明这名队员是有一定的勇气的,打破了沉默)(2) “劝他不去?
9、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要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谁去跟他说呢?”读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莱克)3. 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哪!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1) 投影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指名读,思考:观众为什么这样说?(说博莱克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你能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吗?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从“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目视右方,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这些地方看出博莱克那天一定很高兴、很自豪。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读第12自然段,体会博
10、莱克的心情(2) 投影出示。(3)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名观众说的“这些”指谁?(博莱克和他的同学们)观众为什么这样说?(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呵护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 升华情感,引导写话1. 总结全文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是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这次难忘的检阅同样会令我们难忘。你们心中一定有一些话要说,对吗?2. 选择内容写话(1) 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2) 检阅结束回到家
11、,博莱克对妈妈说. 五、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附:板书设计 14 检阅 博莱克忘记拄拐 自信参加检阅 称赞 观众真棒 美好的心灵检阅(审定稿)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博莱克自强不息的品质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
12、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还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 1、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把感受最深的作上简单批注,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2小组合作探究疑难、要点。 3汇报收获。四、深入探究,领悟课文1、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对博莱克品质的看法和感受。2、博莱克是
13、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哪里最让你叹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博莱克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顺利参加检阅,更是指他的自强。3、霍金的拼搏留下了怎样的辉煌呢?指导朗读课文10-13自然段。(站起来读,要读出敬佩、坚定的语气)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大家一定非常想见见博莱克吧。瞧,他来了。(出示博莱克检阅时图片。)这就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博莱克!3、小结:老师勉励大家,渺小与伟大,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态度,让我们笑对人生,享受生活,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吧! 六、作业(选做题) 1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2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附:板
14、书设计 14 检阅 坚强地训练 不怕失败与困难 进行重大检阅仪式 敢干向命运挑战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备课组长记录、材料整理时间参与人员备课中心问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
15、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过程描述过程描述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XX: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XX:教学中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XXX: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XXX:教学中,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定稿讨论教学中,教师要在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
16、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老师表示赞同。讨论结果从几方面进行设计:(3) 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4) 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5) 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对比。反思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
17、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但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
18、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承载的智慧就不再是单薄或片面的,而是充实和相对全面的。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让集体的智慧焕发光彩。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初议稿)六年级试教:XXX教材简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
19、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
20、学习的经验。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5、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
21、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板书: 2/518+3/518 (2/5+3/5)18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
2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集体 备课 记录 美玲 最新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