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优选版.doc
《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优选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优选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武传导学案编写人: 编写时间:2014-09-10 编审:语文组 班级: 姓名: 小组名: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教学课时】3课时【知识链接】1、及作品(预习填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书 ”为“志”,取消“世家”并
2、入“ 世家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班固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2、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纪传体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 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班马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 两都赋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2、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 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
3、,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朗读课文,熟悉内容。1、校正字音 稍迁至栘中厩( ji )监; 数( shu )通使相窥( ku )观; 以状语( y )武; 既至匈奴,置币遗( wi )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 m )胡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nzh )归汉; 置煴( yn )火,覆武其上 拥众数万,马畜( ch )弥山; 故使陵来说( shu )足下; 何以汝为( wi )见;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
4、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二、自读课文,理清思路。1、概括讲述课文情节故事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并归纳大意。 第二课时小组合作,借助字词典、课文下注释,梳理文言常识。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使、语、引、食、发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倒置句 、判断句 、被动句 第三课时一、合作探究1、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
5、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可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研读3-8段,文中几次写匈奴劝降苏武,劝降方式有何不同?苏武拒降态度又有何不同?一共三次第一次是卫律对他威逼利诱遭到了他的辱骂第二次是单于想利用恶劣的环境想让他投降他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不屈不挠第三次是李陵以情动人现身说法劝其投降“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原文)面对这些人苏武显示出了一个民族的高尚气节(1)卫律可谓软硬兼施、方法用尽想迫使苏武投降。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导 教师版 优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