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四步复习法讲义”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四步复习法讲义”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四步复习法讲义”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大单元“四步复习法”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5.基于基因金额染色体的相关事实,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阐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6.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角度,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7.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质疑、探索求真的精神,
2、以及对科学的热爱。8.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9.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10.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11.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减数分裂中相关概念辨析概念解释同源染色体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X、Y不相同);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来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形态、大小
3、:一般不相同;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不同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1和2、3和4分别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2和4、1和42和3分别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a和a、b和b、c和cd和d是姐妹染色单体;a和b等是非姐妹染色单体。 1和2是一个四分体;3和4是个四分体。(二)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细胞名称分
4、裂时期特征染色体的变化图像细胞图精原细胞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5、的一半2.配子的形成(1)哺乳动物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相同点部位睾丸卵巢染色体复制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复制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次级精母细胞每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较小的第一极体联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精细胞每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较大的卵细胞和1个较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第二极体变形是否细胞退化否极体退化消
6、失分裂结果每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两两相同的精子每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极体退化消失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一般无交叉互换现象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自由组合不出现自由组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4个精子或1个卵
7、细胞和3个极体2个体细胞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基本相同相同点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联系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的自身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四)配子来源以及异常配子的判断(1)配子来源的判断若两精细胞染色体完全相同,则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若两精细胞染色体“互补”,则来源于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两精细胞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则来源于同一个体的不同精原细胞。2.配子来源的图形示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若上述两种情况均出现,则精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的不同精原细胞。3
8、.异常配子的产生基因突变与异常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DNA分子复制,若该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如XAY的男性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基因A的隐性突变,则可产生含有Xa的精细胞。染色体变异与异常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根据异常配子判断减数分裂异常原因(以一个基因型为XbY的精原细胞为例,“O”表示不含有X和Y):某个配子原因推测另三个配子Xb正常分裂Xb、Y、YXbY减同源染色体未分开XbY、O、OXbXb减两条染色单体未分开O、Y、YXbYY减和减均异常Xb、O、OO减或减异常(五)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 基因染色体
9、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 (2)假设与解释一一提出假设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下图) (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
10、、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6)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六)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2.伴性遗传的类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致病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患者基因型XbXb、XbYXAXA、XAXa、XAYXYM、XYm遗传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往往隔代交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