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热控部分说明书大学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热控部分说明书大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热控部分说明书大学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ECEPDI/ZEPDI 热工自动化部分说明书工程检索号:30-F302101C 33-F302101C 第 02 页1概述11.1设计依据及电厂规模11.2主要设备规范及主要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11.3热工自动化设计范围32热工自动化水平和控制室(楼)布置42.1热工自动化水平42.2机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42.3控制室(楼)布置52.4控制系统总体结构72.5控制系统的可靠性103热工自动化功能103.1数据采集系统(DAS)103.2调节控制系统(MCS)113.3顺序控制系统(SCS)153.4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173.5汽机数字电液调速系统(DEH)173.6汽机紧急跳闸系
2、统(ETS)183.7汽机本体监测仪表(TSI)193.8汽机旁路控制系统(BPC)193.9给水泵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MEH)及紧急跳闸系统(METS)203.10汽机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TDM)203.11锅炉炉管泄漏监测系统213.12锅炉吹灰控制系统213.13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213.14保护及报警信号系统214闭环控制优化软件225厂级信息系统225.1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225.2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236闭路工业电视监视系统247辅助车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设备选型258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与设计269电源与气源279.1电源279.2气源2710热工自动化试验室
3、2710.1热工自动化试验室面积2710.2热工试验设备要求272003年3月 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 ECEPDI/ZPEPDI 热工自动化部分工程检索号:30-F302101C 33-F302101C 第 29 页1 概述1.1 设计依据及电厂规模1.1.1 设计依据(1) 华能玉环电厂筹建处2004年2月6日“关于华能玉环电厂初步设计的委托书”(2)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合同(暂缺)(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1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预审查会议纪要(4)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69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纪要(5) 华
4、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收口报告(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28日华能玉环电厂工程预初步设计评审会议纪要 (7)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04年3月4日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和主要辅机选型原则讨论会纪要 (8)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45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厂区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专题报告评审意见(9) 华能玉环电厂三大主机技术协议(10) 华能玉环电厂工程三大主机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会议纪要1.1.2 电厂规模华能玉环电厂规划容量为4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本期建设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并保留进一步扩建的可能。1.2 主要设备规范及主要热力系统和
5、燃烧系统1.2.1 主要设备规范三大主机及辅机均采用国产设备,主机设备主要规范如下:(1) 锅炉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管水冷壁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八角双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2950 t/h额定蒸发量(BRL) 2742 t/h额定蒸汽压力(过热器出口) 26.25 MPa(a)额定蒸汽压力(汽机入口) 25.00 MPa(a)额定蒸汽温度 605 再热蒸汽:蒸汽流量(B-MCR/BRL) 2457/2279 t/h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
6、MCR) 5.27/5.07 MPa(a)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RL) 5.04/4.95 MPa(a)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 359/ 603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RL) 354/ 603 给水温度(B-MCR) 298 给水温度(BRL) 295 (2) 汽机(3) 汽机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型式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八级或七级回热抽汽。最大连续功率(TMCR)下参数:功率 MW (基本方案,TRL工况为900MW对应的TMCR功率)MW 1000 (备选方案)功率 1000 MW(基本方案,TRL工况为900MW对应的TMCR功率)
7、1000 MW(备选方案)额定主汽门前压力 MPa(a) 25.0额定主汽门前温度 600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 600加热器(包括除氧器)级数 8(或7)给水温度(TRL工况) 2955基本方案294.54.4/备选方案294.4工作转速 r/min 3000(4) 发电机基本技术数据额定容量 1056MVA额定功率 950MW最大连续输出出力(TMCR) 1000MW额定电压27kV额定功率因数0.9(滞后)频率50Hz额定转速3000r/min1.2.2 主要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锅炉采用无分隔墙的八角反向双火焰切圆燃烧方式。每台锅炉共设有48只直流燃烧器,在
8、热态运行中一、二次风均可上下摆动,摆动角度能达到设计值,最大摆角为30。燃烧器共分6层,每层设8只燃烧器,每层燃烧器由同一台磨煤机供给煤粉。在燃烧器上部设有过燃风喷嘴,用于降低NOx的生成量及降低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和防止燃烧器区域受热面的高温腐蚀。 锅炉采用二级点火方式:高能电火花点火器主油枪煤粉燃烧器。油燃烧器的总输入热量按30%B-MCR计算。制粉系统型式:采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燃烧设计煤种时,5台运行,1台备用。空气予热器型式:三分仓、回转式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系统配23台50%容量的双列高压加热器。每列高加分别设给水大旁路。系统设置两台50
9、%容量的汽动给水泵,一台25%BMCR容量、带液力耦合器的调速电动启动/备用给水泵。汽轮机旁路系统:暂定30%容量高低压二级串联旁路。汽轮机具有八级非调整抽汽,一、二、三级抽汽供三台高压加热器;四级抽汽供除氧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和辅助蒸汽系统。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向5号、6号、7号、8号低压加热器供汽。给水、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循环水系统均为单元制。机组。1.3 热工自动化设计范围1.3.1 主厂房内锅炉、汽机及其辅机系统的仪表和控制,包括空压机、HVAC暖通、凝结水精处理、化学加药、汽水分析等的仪表和控制1.3.2 燃油泵房仪表和控制1.3.3 化学补给水处理仪表和控制1.3.4 废水
10、处理仪表和控制1.3.5 反渗透系统仪表和控制1.3.6 海水淡化系统仪表和控制1.3.7 制氯/加氯系统仪表和控制1.3.8 储氢系统仪表和控制1.3.9 循环水泵房仪表和控制1.3.10 净水处理仪表和控制1.3.11 雨水泵房仪表和控制1.3.12 生活污水处理站仪表和控制1.3.13 脱硫系统仪表和控制1.3.14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和厂级信息管理系统(MIS)2 热工自动化水平和控制室(楼)布置2.1 热工自动化水平2.1.1 玉环电厂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基本负荷,同时也能够满足电网调峰、调频的要求。2.1.2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实现全程自动调节。2.1.3 机组的自动控制系
11、统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具有最大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便于操作和维护,能满足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2.1.4 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对单元机组主辅机及系统的检测、控制、报警、联锁保护、诊断、机组启/停、正常运行操作、事故处理和操作指导等功能。以操作员站和大屏幕显示器作为机组的主要监视和控制手段,设置少量必要的紧急事故停止和启动按钮,以便在DCS出现故障时,确保机组安全停运。2.1.5 在单元控制室内可进行所有自动控制、远方手操和运行监视。机组运行人员在少量就地人员的配合下可在单元控制室内实现整套机组的启停操作和事故处理。2.1.6 本期工程顺控设计按机组级、功能组
12、级、子组级、执行级,对主要辅机及相关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顺序操作。2.2 机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2.1 采用DCS实现单元机组炉、机、电集控,控制室布置机组操作员站、网控操作员站、值长站、机组辅助盘、大屏幕显示器等设备。2.2.2 单元机组的发变组、高、低压厂用电源及电气公用设备监控纳入DCS(升压站不在此范围),电气设备的操作全部采用软手操(详见电气部分说明)。2.2.3 两台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之间设置一公用网络,分别与两台机组的DCS通过网关联接;公用厂用电源系统、空压机、燃油泵房等公用系统接入DCS公用网络;公用网上不设操作员站,在两台机组DCS中均可对接入公用网的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
13、同时具有相互闭锁功能。2.2.4 循泵房、燃油泵房采用DCS远程I/O站,在单元控制室监控;另外,其它信号相对集中的场合(如汽机、发电机、锅炉本体检测部分、电气开关室等)也采用远程I/O站。2.2.5 全厂辅助生产系统(如化学补给水、净水、化学加药、废水、煤、灰等)均采用程序控制,水、灰联网组成辅助生产系统控制网后在机组集控室控制,煤和脱硫集中在输煤/脱硫综合控制楼中集中控制。2.2.6 设置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2.2.7 设置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对各方面功能要求进行全面规划,留有必要接口和扩充条件。2.3 控制室(楼)布置2.3.1 控制楼布置华能玉环电厂规划容量为4台100
14、0MW超超临界机组,4台机组连续建设,全厂四台机组集中在一个控制室监控。集控楼有三个布置方案:方案一为靠近主厂房固定端1轴布置,与主厂房脱开3米;方案二为#2、#3机组之间紧贴A排布置;方案三为紧贴主厂房固定端布置。2.3.1.1 机组集控室布置方案一(具体参见图:F302101C-K-02)将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建为一栋建筑,布置在靠近主厂房固定端1轴,与主厂房脱开3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集控室布置于同汽机房运转层同一标高17.00米层,通过天桥与汽机厂房相连接。在集控室以下分别布置MIS、SIS室、网控设备室、暖通机房、电缆夹层、热工试验室、值班室层及生产检修间、办公室等。本方案集控室面
15、积将在491M2左右。集控室靠海侧布置#1、#3机组DCS操作员站,靠汽机房侧布置#2、#4机组DCS操作员站。机组操作员站按弧形布置,#1、#3和#2、#4操作员站中间和两端分别布置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水、灰)操作员站、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以及消防报警柜,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后部设置同心圆弧形幕墙,正对单元机组、网控和辅助生产系统操作员站分别居中布置2台84英寸大屏幕显示器,圆心位置放置一值长台,台上设有MIS、SIS人机接口终端。幕墙后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2、#4机组之间留有足够宽敞的通道,可直接通向汽机运转平台。2.3.1.2 机组集控室布置方案二(具体参见图:F302101
16、C-K-03)集控楼采用钢结构,设置于#2、#3机中间,集控室布置于17.00米汽机房运转层,控制室的一半伸入主厂房内,另一半突出主厂房外。伸入部分为集控室,突出主厂房外的另一半布置热工值班室、会议室、厕所、楼梯间等。在运转层下12.00米层,布置电气配电装置室、网控设备室等;在8.6米层布置空调机房、消防设备间、电缆夹层等。本方案集控室面积在405M2左右。集控室A排内伸入主厂房部分将按大弧形分别布置#1、#2、#3、#4机组DCS操作员站和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水、灰)操作员站,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后排设置同心大弧形幕墙,对应布置4台机组的大屏幕显示器,幕墙后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并
17、在集控室的两个转角处分别布置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和消防报警柜,圆心位置放置一值长台,台上设有MIS、SIS人机接口终端。集控室外侧留有相当宽敞的通道,可直接通向汽机运转平台。2.3.1.3 机组集控室布置方案三(具体参见图:F302101C-K-04 )该方案也是将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二为一建设,在主厂房固定端方外扩建6米、10米2档,屋顶标高为23.5米,采用钢结构。靠海侧外型设计成弧线布置,集控室布置于比汽机房运转层(17.00米)高1.5米处。在集控室以下分别布置MIS、SIS室、网控设备室层、电缆夹层、热工试验室、值班室层及生产检修间、有关办公室等。本方案集控室面积在487M2左右。集
18、控室靠海侧部分按大弧形分别布置#1、#2、#3、#4机组DCS操作员站和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水、灰)操作员站,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后排设置同心大弧形幕墙,对应布置4台机组的大屏幕显示器,幕墙后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并在集控室的两个转角处分别布置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和消防报警柜,圆心位置放置一值长台,台上设有MIS、SIS人机接口终端。集控室外侧留有相当宽敞的通道,可通过主厂房1轴处的疏散楼梯通向汽机运转平台。机组集控室布置方案的比较具体参见集控室布置方案专题报告F302101C-Q132.3.2 机组集控室在机组集控室内设有机组主控制台、网控/辅助生产系统控制台、值长台、大屏幕(84”
19、,每台机组、网控、辅助生产系统各配置2套)、报警/记录打印机、彩色图形打印机和消防报警盘火灾报警盘。每台机组主控制台上共设6台20液晶彩显(LCD)DCS操作员站(5台在集控室,1台在工程师室)、台上布置机组安全停机和重要辅机紧急启/停所需按钮;网控控制台上布置网控20液晶彩显(LCD)操作员站2台,辅助生产系统控制台上布置20液晶彩显(LCD)操作员站3台。在机组主控台前方的幕墙上布置大屏幕和炉膛TV(2套)以及时钟、发电机功率等少量重要常规指示仪表。大屏幕上方设置21闭路电视监视器,用于监视主厂房及厂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4每台机组设置一值长台,上设20液晶彩显(LCD)MIS和SIS终端
20、各一套。(注:考虑到以往的使用习惯,本说明书在文字描述中将所有工作站显示器均统称为CRT。)电控楼布置本工程两台机组另设立一个电控制楼,位于#1和#2锅炉之间。由于电气设计就是否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考虑两个方案,导致电控楼中布置的电气设备数量有较大变化,因此电控楼布置也考虑两个方案:方案一,电控楼控制楼分六5层:0米层为电气电缆层,4.55米层为电气厂变、直流/UPS配电室、电气继电保护室;98.60米层为空调机房和电气蓄电池室;1114.0米层为热控电缆夹层;17.0米层布置单元控制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网控设备室、通讯机房以及其它辅助用房(如会议室、交接班室、厕所间、资料室等)。方案二,电
21、控楼控制楼分六7层,0米层为电气电缆层A,3米层为电气厂变和直流蓄电池室,7.5米层为电气电缆层B,10.5米层为电气厂变和直流/UPS配电室、电气继电保护室,15.0米层为热控电缆夹层,18.0米层布置单元控制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网控设备室、通讯机房以及其它辅助用房(如会议室、交接班室、厕所间、资料室等),228.56米层为空调机房。2.3.3 电子设备室每台机组设一间电子设备室,设在电控楼17.0米层(方案一)或18.0米层(方案二)。分散控制系统的所有控制机柜(除远程I/O机柜外)、端子柜、中间继电器柜,随主机设备成套供货的仪表盘和控制机柜,电气的发电机保护柜、AVR控制柜、同期盘,以
22、及远动盘、热工交/直流电源分配盘等均布置在电子设备室内。两台机组的电子设备室彼此隔开,所有机柜的电缆均从底部进线。电子设备室布置参见图F302101CY-K-05,F302101CY-K-06。电缆夹层布置参见图F302101CY-K-07,F302101CY-K-08。2.3.42.3.5 工程师室两每台机组设一间工程师室,与电控楼电子设备室同层。每台机组配2台工程师站和1台操作员站,包括一套带光盘读写器的历史数据记录和检索装置,另配激光打印机、彩色图形打印机各一台。当DEH采用独立于机组DCS的控制系统时,每台机组DEH系统配备1台工程师站及2台打印机,布置在工程师室内。工程师室内还设有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环 电厂 工程 初步设计 部分 说明书 大学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