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陈旗村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实施方案 目 录 一、现状概况 二、规划目标 三、规划原则 四、规划依据 五、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六、规划布局 七、五大工程规划 (一)群众安居工程 (二)公共服务工程 (三)环境优化工程 (四)创业增收工程 (五)素质提升工程 八、时限要求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十、投资概算 一、现状概况(一) 陈旗村处郭旗乡西2公里处,205省道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在册162户,587人。分地人口117户,457人,常住人口212人。全村耕地面积1955亩,其中沟地1371亩,坝地219亩,果园365亩。退耕面积1051亩。 (二)陈旗村常年在村72户,212人,其中需建院墙大
2、门87户,需进行窑背处理75户,需进行室内处理75户,需宅基地复垦12户,需拆除废旧、临时简易用房的12户,24间。现有集中供水水井1口,农户自建水井42口。村上主要巷道路况较差,不利出行,需要硬化,党教室受暴雨影响,已濒临倒塌无法使用。 (三)全村共有房屋389间,其中石窑171孔,平房67间,砖窑12孔,土窑6孔、古时窑及其他房屋133间。 (四)产业情况棚栽业作为本村的主要产业,已初具规模。2008年建大棚50座(本村人种植3座),主要种植西小瓜、番茄等,每棚年均收入3万余元。粗放经营养殖业2户,规模较小且标准化程度不高,增收效果不明显。 二、规划目标本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乡
3、村幸福家园的实施意见指导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为指导,整体规划中尽量少占耕地,单体设计布局时节约土地,遵循安全、适用、经济、节能、美观的方针,按照居住集中化、设施城镇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的总体要求,以实现布局科学、居住舒适,产业发展、生活殷实,设施完善、生活便利,村庄整洁、管理有序,文明礼仪、社会和谐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陈旗村达到“八个一”,村民实现“八个有”。 三、规划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尊重客观规划,结合本村实际,综合考虑村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化建设等因素,高标准编制规划,量力而行,分步进行实施。
4、(二)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参与,支持项目建设。同时,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三)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原则。以该村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发展大棚、养殖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四、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二)陕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三)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 (四)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 - 2020年); (五)延长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六)安沟社区建设规划; (七)郭旗乡群众安居工程三年建设规划; (八)与规划区域相关的其它自然、社会、经济资料。五、规划
5、区位置及范围规划区位于郭旗乡陈旗村,规划区面积为 亩,共居住117户,457人,有房屋389间,其中平房67间,石窑洞171间,砖窑洞12间,土窑6孔、古时窑及其他房屋133间。六、规划布局将村庄布局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公共服务区、养殖区四大区块,实现群众吃住分离、人畜分离、生产生活分离。(一)居住区用地:居住用地主要指住宅和院落。规划居住用地共计 亩。(二)生产区用地:生产区用地主要指果园、大棚、沟坝地、退耕地等。全村区规划果园面积365亩,沟坝地219亩,退耕地1051亩,大棚50座。在进村庄口东北侧建一处瓜果蔬菜交易市场,设置瓜果蔬菜临时存贮、装卸、交易、周转运输为一体的服务场所,用地1
6、200平方米。 (三)公共服务区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五室一场”、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 “五室一场”:规划在拟建文化广场北侧设置1个综合活动室,面积300平方米,综合活动室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卫生室、综治室等功能为一体。规划用地4.5亩。文化广场以综合活动室为载体,作为小区主要公共活动中心,主要体现运动、休闲、游憩、观赏、党员活动等功能。道路交通:本着节约用地、出行便利的原则,采用自由式和网格式相结合的路网,形成便捷畅通的道路网系统,村庄道路规划为一纵三横,东西规划为村庄主干道路,总长800米,设计路基宽度6.5米,混凝土硬化路面4.5米,路肩1米,占地7.2亩;南北规划三条
7、次干道,总长300米,设计路宽5.5米,路肩1米,硬化路面3.5米,占地3.3亩,将小区各个功能分区有机组织联系起来。在广场东南侧设置停车位,设计占地0.5亩。公用设施:规划在村庄设置2个公厕、8个垃圾台,均匀分散在小区各方位,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四)养殖区用地:设计占地10亩,位置待定,用于规模以上养殖,实现人畜分离。七、五大工程规划(一)群众安居工程1、总体要求充分考虑到本村实际及可易操作的原则,对村住宅及外部空间采取保留整治与拆除新建相结合的规划模式。一是保留:村庄大部分砖混结构或砖石结构且质量较好的建筑,与整体规划相悖较小的,采取保留措施,并进行统一改造;二是整治:对建筑质量尚好
8、,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整体规划有冲突或不适应的住宅,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三是拆除:与整体规划相悖的个别简易、质量较差建筑,或与村庄整体建筑效果格格不入的建筑,采取拆除的措施。特别是受暴雨灾害影响的危房,于本年度全部拆除。四是新建:新村新建住宅以集中建设布置为主,且严格控制在规划要求内。2、群众住宅、院落改造标准及投资估算 (1)围墙及大门围墙统一规划为砖墙,院宽设计为7米,围墙高度1.85米,顶部仿古帽,设计及颜色待定,院墙以240砖墙为主,围墙户均53.65平方米,估算投资1万元,大门统一设计,估算投资1.5万元。 (2)厨厕圈沼结合农村实际和相关要求,规划考虑将厨厕圈沼与围墙
9、同步设计。拟设计面积28平方米,估算投资2.5万元,实现户户有双瓮漏斗式或沼气式厕所,达到厨厕圈沼标准化,确保整洁优美的生活及人居环境。 (3)屋顶屋顶是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的形式对建筑风格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传统陕北民居的屋顶形式以及坡屋顶的生态性,规划确定屋面为双坡(或四坡)轻钢瓦屋面屋顶。颜色以红色为主。轻钢瓦屋面每间估算投资6500元,彩钢屋面每间估算4500元。 (4)平房或石窑内部改造室内统一水泥砂浆粉刷,挂白,每间估算投资8500元,室内地坪统一标准平铺,每间估算投资1000元。 (5)门窗新建民居宅门采用现代住宅常见的防盗门,门框及大门颜色以深棕色为主。窗户设计采用传统
10、的陕北窑洞窗和现代塑钢窗,色彩为白色或银色。在不影响保温实用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美观。 (6)石窑或平房面墙改造面墙统一粉刷,围墙涂料,颜色待定,每间估算投资500元。 (7)院落改造院落统一平铺标准,每户面积60平方米,户均估算投资2500元。 3、拆迁工程 科学拆迁和综合治理脏乱差,对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 按照实施意见,结合本村实际,对农村闲置房、废弃房及享受重建补助后危旧房进行拆除,对全村规划及今后项目实施起好头、开好路。对14户30间危旧石窑进行拆除。拆除后原则在旧址进行新建,14户新建平房30间。对12户24间影响村容村貌的简易房屋拆除。对简易围墙、大门进行拆除。对村庄一纵三横道路、
11、闲散地块地貌、露天公厕及脏乱差进行综合治理。(二)公共服务工程 1、道路交通规划(1)交通组织规划区域内道路主要以一纵三横为主,明确主干路、宅前路,使区域内道路系统顺畅衔接。规划区域内的道路分3个等级,即村庄主干路、次干道及进户路。村庄主巷道路:村庄设计东西主巷道一条,长度800米,规划全部进行硬化,设计宽度6.5米,硬化路面4.5米,道路横坡为2%,横断面型式均为单幅路。村庄次巷道路:村庄设计南北次巷道路三条,每条长度130米,全部进行硬化,设计宽度5.5米,硬化路面3.5米,道路横坡为2%,横断面型式均为单幅路。 进户路:设计宽度2米。用立砖铺设或片石灌浆铺设,凹形路面,兼顾排水功能,道路
12、横坡为2%。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5米,进户路与宅前路的交叉口转弯半径为0.5米。(2)道路竖向工程规划区域竖向规划依据自然地形,兼顾场地及道路管道排水,区域内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则。整个场地道路标高尽量接近场平标高。规划道路最大纵坡为3.61%,最小纵坡为0.50%,路面可采取工程措施,使设计坡度满足排水需求。(3)静态交通规划 在规划区域的东西两侧设有停车位2个,各设计停车位10个。 2、给水工程规划(1)供水原则及水源地选择规划农民户均自建水井一口,集中供水水井二处。村民集雨水窖井为自备水源井。供水设备主要用于供给居民生活及农业服务用水。附近沟道河流浅层水为村内供水的主要水源,通过泵站抽水到蓄
13、水池,供水设备通过配水管网输送到户。 (2)用水量预测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和水资源状况以及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参考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结合本村实际,确定村内各用水指标及用水量(见用水量预测表)。用水量预测表序号用水分类 用水指标规模用水量(立方米/日)1居民生活用水120升/人152人/日18. 242公共建筑用水按照居民生活用水量的20%计算3.653浇洒道路用水3.0升/平方米7316. 72平方米 21. 954浇洒绿地用水3.0升/平方米7703. 01平方米23. 115畜禽饲养用水40升/头日337头 13
14、. 486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照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的20%计算16. 097合计96. 52 (3)给水系统:村内采用树状为主环状为辅的管网形式,主要敷设在道路中心线以北、以西。村内给水管道管径采用DN20-DNIOO毫米,给水管道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西侧地面下。村内供水设备的布置:规划蓄水池与供水设备各一座,位于村内西北部空地上,供水规模98立方米/日,占地约180平方米(未包括绿化用地)。 3、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机制村内排水机制选择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网以村庄主次巷道路为骨架,暗渠明盖板,浆砌石水渠,住户与主次巷道排水连接规划为明排水。生活污水经净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村内污水处理
15、站。污水处理站设小型污水整套净化设备,经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沟渠。(2)污水量估算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近期污水量为78立方米/日。(3)污水系统村内污水处理站:按照雨、污分流原则,规划在村内西部设污水处理站一座,占地150平方米(未包括绿化用地),收集村内全部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沟渠。工业废水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污水管网:规划村内生活污水净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统一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沟渠。(4)雨水系统:雨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地形,采取明渠与暗管两种形式排入村南面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 乡村 幸福 家园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