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护理(完整版)资料.doc
《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护理(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护理(完整版)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护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康复治疗联合手指点穴法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手指点穴法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0),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表面肌电变化、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手指点穴后即刻,观察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的表面肌电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
2、观察组的FMA、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满意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手指点穴能够诱发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胫肌前肌、腓骨长短肌收缩,增加肌肉兴奋性,配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关键字】脑中风后遗症;手指点穴;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finger acupuncture treats with stroke sequelae patients Abstract Objec
3、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finger acupuncture treats with stroke sequelae patients. Methods: 120 cases of stroke sequela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60), both groups us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in
4、creased finger acupuncture, compared th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change of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and the peroneal muscle,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Immediately after finger acupunctur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and the peroneal muscle sur
5、face electromyography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FMA and MBI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FMA and MBI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 control group, P0.05. Rehabilitation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6.67% of control group, 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采用降颅压、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待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开始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法。 常规康复治疗 (1)摆放良肢位,同时进行健侧与患侧交替翻身、握手上举练习;(2)对机体各关节进行主
7、被动锻炼和抗阻训练,上肢主要进行握手上举训练,下肢主要进行桥式辅助主动运动和外展、内收、膝关节屈曲,踝背伸,伸展控制,足内翻矫正等训练;(3)床椅转移、坐卧转移、翻身等转移训练;(4)进行跪位、单腿站立、单腿跪、膝手卧位、平衡板站立、战力平衡反应等平衡训练;(5)全身协调性训练、耐力训练、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6)强化患肢重心转移、负重、跨步训练,使用手杖;(7)进行穿衣、进食、洗漱、梳头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手指点穴法(1)取穴方法:脑中风初期,症见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肢体无力、手不能握、腿不能站。取穴四神聪、百会、天柱、完骨、凤池、印堂等,患肢取阳明经诸穴,包括手三里、足三里、曲池、肩
8、髃、肩前、合谷、上巨虚、下巨虚、髀关、涌泉、梁丘、伏兔等,口角歪斜者取阳白、人中、翳风、牵正、颊车等,配合单向快擦、轻拍、拿揉等手法。脑中风中期,症见暴躁易怒、肢体痉挛,且有粗大异常运动模式。头面部取穴与初期相同,上肢以轻按轻揉法补手三阴,高频拍击、拿揉泻手三阳,对手三里、曲池、肩贞、肩髃、合谷、阳谷等予以强刺激。下肢以轻推轻柔法补足三阴,拿捏、拍击法泻足三阴,对涌泉、丰隆、足三里、阳陵泉、梁丘、阴市、髀关等穴予以强刺激。脑中风后期,症见精细动作和整体协调能力不佳,背部、头面部主要取华佗夹脊穴、膀胱经、频脉等穴位,患肢主要取末端穴位,包括手三里、足三里、曲池、肩髃、肩前、髀关、梁丘、环跳、三阴
9、交、涌泉、太冲等穴位,配合牵抖、拿揉等手法。(2)操作方法:持续指压。以大拇指指腹对选定穴位施加中等按压力量,以自然的类似支撑自身体重的动作对穴位进行按压,患者主诉有轻度疼痛且感受舒适为度。操作者指端位于穴位皮肤下方,垂直施力,并维持力度稳定,37s后中止施力,让穴位适度放松。在放松过程中,操作者的指腹不宜离开皮肤,一压一放为一组动作,每次连续做60组左右,也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次数。滑动按压。以中指指腹紧抵穴位,适宜较强的压力,对穴位来回进行按揉滑动。每做一个来回滑动或按揉一个圆圈为一组动作,每次持续做50100组动作。按揉要连续进行,滑动、按揉速度要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调整,体柔久病者力度宜轻不
10、宜重,速度宜慢不宜快,体壮新病者则应适当增加按揉力度,加快按揉速度。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及完成手指点穴后即刻,使用ME6000-T8 Biomonitor型表面肌电仪测定对患者进行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表面肌电测试。(2)持续进行康复治疗和手指点穴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者的康复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患肢运动功能评价运用Fugl-Meyer(FMA)量表,总评分100分,评分95分为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评分越高说明患肢的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运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表
11、,量表包括大便、小便、修饰、如厕、吃饭、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共10项,总评分100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功能障碍越轻。康复满意度应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P0.05);手指点穴后即刻,观察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的表面肌电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0.05),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
12、2 两组患者的患肢FMA评分变化(,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P观察组6038.3116.9282.6415.4614.9820.05对照组6037.8717.0864.2124.326.8650.050.05),治疗后的M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变化比较(,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P观察组6034.4517.3667.3618.4710.0570.05对照组6035.1820.2249.2519.083.9200.050.052.4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对康复治疗效果满意36例、一般19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
13、率为91.67%,对照组满意24例、一般22例、不满14例,总满意率7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443,P0.05。3 讨论脑中风后的一段时期内,患者的中枢神经在学习健侧肢体功能及结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随着大脑病变区域血肿的吸收、水肿的消退、坏死区边缘神经细胞休克期的结束,受损脑细胞就会逐步表现出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脑中风后及时地实施康复治疗,能够迅速建立侧支循环,促进健侧及患侧脑细胞代偿、重组,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4。脑中风发生后,受损的神经细胞无法实现再生,部分神经通路被阻断无法复通,所以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必须依靠神经系统的功能代偿,而这种代偿又必须由训练和学习
14、来实现,所以脑中风后采取系统的康复训练措施尤为关键5。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均实施了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了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神经生物疗法、运动再学习技术,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对各关节进行全范围主被动锻炼,以达到预防肢体痉挛、肌肉萎缩、肩手综合征的目的6。对患者实施患肢控制能力、肢体平衡、转移、耐力、全身协调性等训练,以改善其功能状态,加快步行能力恢复,从而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能够针对性地训练患肢功能,同时让患肢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重新学习技巧性动作,从而更好地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技能,有效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中风偏瘫后
15、遗症的恢复通常要经历肌张力从低到高,共同运动、联合反应逐渐增加,分离运动、精细动作日益掌握的过程。在脑中风早期,患者还处在弛缓性麻痹阶段,此时一般不会出现随意的肌肉收缩,同时也不会有联合反应出现,这一时期的康复治疗目的在于尽早地改善患肢功能,预防肌肉萎缩、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7。在患者逐渐出现上下肢共同运动时,康复治疗目的则以在抑制共同运动,训练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能力,改善关节协调性为主。常规的康复训练都是通过运用促进技术,对机体进行多种感觉刺激,以有效抑制病理运动和病理反射模式,进而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中医的康复手指点穴疗法由来已久,黄帝内经有云点穴疗法具有行气活血、
16、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8。由于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主宗筋,所以手指点穴首选阳明经相关穴位,手阳明经取肩髃、合谷、阳溪、曲池,通过点按、拍击、拿揉等手法刺激穴位,以利节通络、行气活血、疏风清热之。足阳明主筋,振则脾胃调和、营业昌盛,所以取足三里、髀关、解溪、梁丘, 刺激之,以发挥舒筋利节、除湿健脾之功效。配伍足少阳胆经诸穴,取环跳以利腰膝、疏风邪,取悬钟以壮关节、充骨髓,取阳陵泉以舒筋脉、泻肝火9。康复训练与手指点穴配合使用是现代康复理论与中医针灸推拿疗法相结合的有效体现,在西医解剖学和中医辨证取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穴位刺激来拮抗患肢各痉挛部位的
17、肌群痉挛,以达到降低肌张力、抑制痉挛、增强肌力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手指点穴疗法的观察组,治疗后的FMA、MBI均显著高于单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满意率达到了91.6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这一结果与周立峰等10的文献报道结果相符。这说明手指点穴疗法与现代康复治疗联用,能够有效发挥中医经络穴位优势,提高患肢的运动能力及肌力。现代医学认为,手指点穴法能够刺激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并将刺激传导至中枢神经,此时中枢神经可发挥调节作用,从而加快局部循环,促使局部组织升温,解除痉挛肌肉拉长,提高局部组织的疼痛阈值,减轻疼痛,同时促进
18、损伤组织修复,加快血肿、水肿吸收。同时还能通过穴位刺激诱导相关肌群收缩,增强肌力,产生足外翻、背屈等动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手指点穴后即刻,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的表面肌电评分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这提示在偏瘫恢复早期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时,可在进行手指点穴刺激的同时,让患者尝试进行主动踝关节屈、外翻,停止点穴后可利用短暂穴位刺激的延续效应,让患者自主地进行踝关节外翻、背伸,以提高康复训练效果。综上所述,手指点穴能够诱发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胫肌前肌、腓骨长短肌收缩,增加肌肉兴奋性,配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
19、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手指点穴疗法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王维臣,张吉亮.点穴治疗卒中患者吞咽障碍164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21,13(29):180.2 陈雨,林志诚,林高城等.点穴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1,(7):612-614.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4 王静,赵敏,张铭等.手指点穴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15):1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指 点穴 脑中风 后遗症 康复 治疗 中的 作用 护理 完整版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