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完整版】.docx
《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完整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5,2021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 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弋交(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民族文化产业开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 民族菲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开展的重要资源;菲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 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
2、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壮族织 锦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壮锦、绣球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管窥当前少数民族 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亦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关键词i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壮族织锦技艺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8691(2021)050100_-06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和问题。本文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管窥传统技艺类非遗 是近年来学界争议较多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在市场化、产业化实践中的困惑与
3、抉择,从而探讨民族地 发的矛盾冲突尚难以协调。非遗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 区民族文化产业开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良性互动的可 特色,少数民族非遗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能。 神特质,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折射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态,其保护和开发更值得关注。作为后开展的特一、民族文化产业开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内生互动性殊区域,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比兴旺地区更迫切;而包括少数民族非遗在内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又决1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开展的重要差异化 定其文化产业的差异化路径。生产性保护使少数民族非遗 资源。 再次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开展提供驱动力,也给其有效保当前,“文化产业
4、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创造力深刻地 护带来新的挑战,从中更可看出非遗产业化过程中的机遇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生态结构和生存方式收稿日期:20t3一0627 基金工程:本文是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工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工程号:12xMz057)、2021年广西高校科研工程“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现代转型及产业化开展研究(工程号:202103YBl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智才(1971),男,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100万方数据【l】。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开展战略也将面临重大转型,文化发 没有保护,
5、难以开展;而没有开展,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意 展目标因此将发生重大变化。民族文化将不再仅仅是保护 义。【4】少数民族非遗作为濒危文化,产业化开展是可持续 对象,而是重要的经济开展路径,成为带动全部经济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把非遗资源转化为开展文化产业的 的综合开展目标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局部。“民族文化竞争力,赋予它自我开展的能力,保护和开展才能形 文化要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市场途 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 径,这是一条被认可的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下最可行的途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明确指出:非遗保护工作要体 径。回产业化既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
6、走向世界,现“经济和文化开展互补原那么以及“可持续开展原那么。 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整合和创新,更可以促进民族地 09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这样阐 区的经济社会开展。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实现的路径选择与历程独特于发势,在有效保护的根底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达地区。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后开展地区,经济开展较为落 性项耳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与 后,但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展独具特效劳。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市场化已成为少数民族非遗较 色的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展的必然路径。好的载体与传
7、播空间,也是其保护与开展的重要手段,通 “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过产业化开展的形式,可以保护民族文化差异性和文化形 建构和产生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态所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特质。开展的民族文化 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产业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非遗自身活力,推动少数民族非 方式,不仅重塑了当地文化,同时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 遗保护更紧密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为其保护奠定持 长点。【3】少数民族非遗因其出色的民族性、历史的传承性 久、深厚的根底;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广泛地传播,唤起社 以及作为资源的稀缺性,决定其经济价值的增值
8、性,也决会的广泛认同,从而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 定了它必然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战略的重要领域。少数民族非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产品符号二、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壮族织锦技艺的困境与抉择价值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性保护开发具有广阔的开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其物化的文化产品形态也具有更广 传统技艺类非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习得 泛的参与性和消费性,无疑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开展的一 和传承下来的活遗产,历史上自然地与市场相依存,加之 个新的增长点。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518项,其中 其物质文化的特性而具有生产性保护的优势。国家鼓励在 少数民族工程165项,约占总数的319;第二批国
9、家级 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类非遗工程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 非遗名录510项,其中少数民族工程248项,占总数的 护。作为广西少数民族非遗的代表,壮族织锦技艺主要包 486。;自一、二批名录公布以后,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 括壮锦、绣球等编织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 有工程入围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以广西为例,国家级非 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刺绣技艺不可或缺的生动 遗工程19项,其中少数民族非遗16项,比例高达84;自 材料,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壮族文化的象征。在 治区级非遗291项,其中少数民族非遗168项,占近60。 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壮族织锦技艺也不可防止地 少数民
10、族非遗成为开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与市场化、产业化联姻,但同为壮族织锦技艺的壮锦和绣2产业化是少数民族非遗可持续开展的内在需求和球的产业化进程并不一致,机遇与挑战也不尽相同。 重要途径。1。壮锦、绣球市场化产业化抉择。作为民众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非遗与民众 作为工艺美术织品,壮锦的生产是使用装有支撑装置、 生活密切相关,其在形式、构成、内容等方面不断演化、变 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也叫竹笼机),以面纱为 异、开展。这种活态传承与流变的特性决定了形式上的复 经,以彩色丝线为纬,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 古不是保护的终极目标,保护的目的重在传承和开展。“非 ?广西通志?载
11、:“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 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根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 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 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为了开展的保护。 视而粗,壮人贵之。壮锦以其别致的花纹图案,艳丽的色101万方数据泽,热烈、开朗的民族风格,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 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特色鲜明,市场销量较好。 求与向往,是广西民旗鲋,魄宝,成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2007年靖西被列为广西“文化致富工程五种模式县之一, 壮锦产业化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也是其在衰落过程中以靖西新靖镇旧州村为中心,辐射附近乡镇,有近2000名 的悲壮突围。传
12、统壮锦生产曾广布于红水河与左右江流农民从事绣球制作。2021年旧州成为第三批国家级文化 域,主要用作被面、床单、背带芯、挂包等,壮族情人间的信 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广西唯一的村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物、嫁妆,也常用做象征美好祝愿盼琴礼。20世纪60年 旧州全街500多户制作绣球,年产量超过40万个,总收入 代,为提高效率引进排子机代替竹笼机,但由于本钱偏高、 达400万元,还远销国外。同当前在旧州已形成一定规模的 技术落后,以及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没能挽救壮锦 绣球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也是乡镇民族文的衰落。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仅忻城、宾阳、靖西等有壮化产业开展的典范。 锦厂分布
13、,且多数效益不好,民问制织壮锦的仪存留在一2壮锦、绣球市场化产业化的困惑与矛盾。 些遥远村寨,不仅生产萎缩,织机锐减,而且织锦手工艺后所谓产业化即“按照产业的规那么和规律来运作。 一 继乏人。为了拯救壮锦的没落,广西自治区政府自2004年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市场化经济运作形式;到达一 开始先后投入700多万元,意欲将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建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赢利为目的。71而成最大壮锦生产基地,加快壮锦产业化开展。现在该所已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对生产性 拥有一批科研技术人员和民间手工艺人,引进先进的科研保护这样解释: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
14、和生产设备,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最强的壮锦研究、设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遗技 计、开发和生产基地。壮锦织造工艺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 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 术大师谭湘光领衔,引进年轻的设计人才,使用新一代龙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二者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 头提花机,将现代设计理念引入传统壮锦织造,设计生产 这种矛盾在绣球和壮锦市场化进程中不同程度反映出来, 围巾、披肩、背包、手袋、抱枕、雨伞等各种拥有壮锦元素的值得关注和思考。 生活用品,这些产品设计时尚,价格相对低廉。研究所还和(1)文化生态的转换导致文化意蕴的消减。“世界上众 一些专业
15、家纺厂建立合作关系,使其研制的新系列壮锦样 多民族的艺术品,从外表看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装饰,而实 品能尽快地投放市场,以满足市场对壮锦产品不断增长的 际上却同某种意义相关联。喇士锦是壮族民众的传统手工 需求。51 艺品,与壮乡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生产壮族织锦技艺比拟大的专业厂商是靖西县 蕴藉着壮民族的文化精神、历史源流、民俗风气,甚至审美 壮锦厂,该厂多年来致力继承、发扬壮族民间优秀的传统 立场和价值判断,所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 手工工艺技术精华,主要生产“锦绚牌绣球和壮锦的壁 功能和价值。传统壮锦是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根本技能而 画、被面、真丝绣花披巾披肩、绣
16、花鞋等产品,以其工艺独 得到广泛开展,壮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创造性地糅合在壮 特、技术精制、质地坚实、色彩艳丽的特点,在国内外市场 锦里。但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壮锦仅能保存民间工艺品 享有较高的声誉。畅销全国,并远销英美等国,年产值超过 的身份,已不再作为生存的手段,壮锦的意义也只是作为 80万元。问并且通常作为国家、自治区出国考察礼品被带 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特别是现代物美价廉的 往国外,还经常被定作广西各级政府庆典活动的礼品。 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壮锦消费群日益减少,需求量日益 201 1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锐减。文化整体生态的转化导致壮锦文化流失。绣球也
17、是 相对于壮锦市场化、产业化的艰难,同为壮族织锦技如此。从定情物到桔祥物,承载着壮民族历史文化、表达着 艺的绣球却比拟顺利地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壮族绣球自宋 壮民族的精神面貌的绣球,当下更多是作为壮族的文化符 代出现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绣球本为壮族青年男女的 号,出现在广西各级政府的公务活动和重要场所。但其深 传睛信物,随着社会的开展,其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如 藏在壮族人内心世暴的意蕴,却比现在这一符号本身表达 今已成为桔祥、友谊的象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目 的意思丰富得多。“文化符号具有无意识的和内涵的意 前广西绣球生产主要分布在百色靖西、河池、钦州和桂林 思用隐喻、换喻和其他转喻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民族文化 产业 视域 少数民族 遗文 生产性 保护 壮族 织锦 技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