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主要修订内容【完整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主要修订内容【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主要修订内容【完整版】.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主要修订内容【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1)主要修订内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21 JGJ3-2021 主要修订内容 一、本次高规的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1、修改了适用范围; 2、修改了结构平面和立面规那么性有关规定; 3、调整了局部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细分了8度地 、调整了局部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细分了8 震区房屋最大适用高度; 4、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及抗连续倒塌设计的 原那么规定;
2、 5、补充完善了房屋舒适度设计规定; 6、修改了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有关内容; 7、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及局部构件内 、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力调整系数; 8、修改完善了框架、剪力墙含短肢剪力墙、 框架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9、修改、补充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有关规定; 10、混合结构增加了钢管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设 10、混合结构增加了钢管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设 计规定; 11、 补充了地下室设计要求,修改了根底设计规 11、 定; 12、修改了结构施工有关规定,增加了绿色施工 12、修改了结构施工有关规定,增加了绿色施工 等要求。这里没提及因?抗规? 这里没提及因?抗规
3、?调整而引起的相应调整,比方地震影响系数曲 线调整等内容。 字体为修改的主要内容。 字体为新高规条文。 字体为修订原因、解释或补充说明。 字体为高亮局部。 字体为重点字眼。 二、对设计影响较大的条文修改 1、调整了设计范围:本规程适用范围调整为10层 、调整了设计范围:本规程适用范围调整为10层 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结构 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结构 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 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 1.0.2条: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 屋高度超过28
4、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 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 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 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 震设防烈度为6 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 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 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 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 段的高层建筑结构。 修订原因:首先是为了与我国现行有关标准协调,? 首先是为了与我国现行有关标准协调,?民用建 筑设计通那么? 筑设计通那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有相应规定。 有的住宅建筑的层高
5、较大或住宅的底部几层布置 层高较大的商场商住楼,其层数虽然不到10 层高较大的商场商住楼,其层数虽然不到10 层,但房屋总高度已超过28m,仍应按本规程进行 层,但房屋总高度已超过28m,仍应按本规程进行 结构设计。 关于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是指办公楼、 关于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是指办公楼、 酒店、综合楼、商场、会议中心、博物馆等高层民用建筑, 这些建筑中有的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层高比拟高,建筑 这些建筑中有的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层高比拟高,建筑 内部的空间比拟大,变化也多,为适应结构设计的需要, 有必要将这类高度大于24m的结构纳入到本规程的适用范 有必要
6、将这类高度大于24m的结构纳入到本规程的适用范 围。 至于高度大于24m的体育场馆、航站楼、大型火车站等大 至于高度大于24m的体育场馆、航站楼、大型火车站等大 跨度空间结构,其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可供参考。 另外,由于我国没有在危险地段建造高层建筑的工程实践 经验,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所以本规程也没有制定专 经验,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所以本规程也没有制定专 门条款针对特殊地段。2、提出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根本方 法:见1.0.3条和3.11节。 法:见1.0.3条和3.11节。 第1.0.3条: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1.0.3条:抗震设计的高
7、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当其房屋高度、规那么性、结构类型、 场地条件或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时, 可采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 可采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 论证。 修订原因: 近几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已在我国“ 近几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已在我国“超限高层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比拟广泛地采用,积累了 不少经验。 国际上,日本从1981年起已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 国际上,日本从1981年起已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 计原理用于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美国从上世 计原理用于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美国从上世 纪90年代陆续提出了一些有关抗震性能设计的文 90年代陆续提出了一些有关
8、抗震性能设计的文 件如ATC40、FEMA356、ASCE41等,近几年由 件如ATC40、FEMA356、ASCE41等,近几年由 洛杉矶市和旧金山市的重要机构发布了新建高层 建筑高度超过160英尺、约49m采用抗震性能 建筑高度超过160英尺、约49m采用抗震性能 设计的指导性文件。2021年美国一学术组织“ 设计的指导性文件。2021年美国一学术组织“国 际高层建筑及都市环境委员会CTBUH 际高层建筑及都市环境委员会CTBUH发表了 有关高层建筑高度超过50m抗震性能设计的建 有关高层建筑高度超过50m抗震性能设计的建 议。高层建筑采用抗震性能设计已形成一种开展 趋势。 正确应用性能设
9、计方法将有利于判断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 性能,有针对性地加强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部位,为发 展平安、适用、经济的结构方案提供创造性的空间。 条文中提出的房屋高度、规那么性、结构类型、场地条件或 条文中提出的房屋高度、规那么性、结构类型、场地条件或 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包括: 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包括: ? 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 ? 2有些工程虽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但由于 有些工程虽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 其结构类型或有些部位结构布置的复杂性,难以直接 按本规程的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 3还有一些位于高烈度区8度、9度的甲
10、、乙类设 还有一些位于高烈度区8度、9 防标准的工程或处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工程,出现难以 确定抗震等级或难以直接按本规程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的情况。为适应上述工程抗震设计的需要,有必要规 定可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 第3.11.1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 3.11.1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 的特殊性、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并分 析论证结构方案可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 求。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 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 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 震后损失
11、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 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 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结构 抗震性能分为1 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 3.11.1,每个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3.11.1,每个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 面运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相对应。 表3.11.1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 性能 地震水准 水准 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震 预估的罕遇地震 A B C D 1 1 2 1 2 3 1 3 4 1 4 5 本条规定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 1分析结构方案在房屋高度、规那么性、结构类型、 场地条件或抗震设防标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详 见第1.
12、0.3条的条文说明,以确定结构设计是否 见第1.0.3条的条文说明,以确定结构设计是否 需要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并以此特殊性作为选 用性能目标的主要依据。 用性能目标的主要依据。 2选用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选用时,一般需 选用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选用时,一般需 征求业主和有关专家的意见。 3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证的重点是深入的计算分 析和工程判断,找出结构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 提出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必要的试验验证, 分析论证结构可到达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分析论证结构可到达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分析论证一般需要进行如下工作: 分析论证一般需要进行如下工作: ? 1分析确定结构超过本规
13、程适用范围及不规那么性的情 况和程度; ?2认定场地条件、抗震设防类别和地震动参数; ? 3深入的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分析静力分析及时程分 析并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 4找出结构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以及需要加强的关 键部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 ? 5必要时还需进行构件、节点或整体模型的抗震试验, 补充提供论证依据,例如对本规程未列入的新型结构 方案又无震害和试验依据或对计算分析难以判断、抗 震概念难以接受的复杂结构方案; ? 6论证结构能满足所选用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第3.11.2条: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可按表3.11.2进 3.11.2条: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可按表3.11.2进 行宏
14、观判别。表 3.11.2 结构抗震 性能水准 第 1 水准 第 2 水准 第 3 水准 第 4 水准 第 5 水准 宏观损坏 程度 完好、 无损 坏 根本完好、 轻微损坏 轻度损坏 中度损坏 比拟严重 损坏 普通竖向构件 无损坏 无损坏 轻微损坏 局部构件中度 损坏 局部构件比拟 严重损坏 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损坏部位 关键构件 无损坏 无损坏 轻微损坏 轻度损坏 中度损坏 耗能构件 无损坏 轻微损坏 轻度损坏、局部 中度损坏 中度损坏、局部 比拟严重损坏 比拟严重损坏 继续使用的可能性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 继续使用 稍加修理即可继续 使用 一般修理后才可继 续使用 修复或加固后才可
15、 继续使用 需排险大修 注:“普通竖向构件是指“关键构件之外的竖向构件;“关键构件是指该构件的失效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 或危及生命平安的严重破坏;“耗能构件包括框架梁、剪力墙连梁及耗能支撑等。 本条所说的“关键构件 本条所说的“关键构件可由结构工程师根据工 程实际情况分析确定。 例如:水平转换构件及其支承的竖向构件、大跨 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及其支承的竖向构件、大悬挑 结构的主要悬挑构件、加强层伸臂和周边环带结 构的竖向支撑构件、承托上部多个楼层框架柱的 腰桁架、长短柱在同一楼层且数量相当时该层各 个长短柱、扭转变形很大部位的竖向斜向构 件、重要的斜撑构件等。 第3.11.4条: 3.11.4条
16、: 结构弹塑性计算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 1 高度不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可采用静力弹 高度不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可采用静力弹 塑性分析方法; ? 高度超过200m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 高度超过200m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 法; ? 高度在150200m之间,可视结构不规那么 高度在150200m之间,可视结构不规那么 程度选择静力或时程分析法。 ? 高度超过300m的结构或新型结构或特别复 高度超过300m的结构或新型结构或特别复 杂的结构,应由两个不同单位进行独立的计算 校核;不同单位指该工程设计团队之外的另一个设计、咨询单位。 ? 2 弹塑性计算分析应以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配筋、
17、型钢 弹塑性计算分析应以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配筋、型钢 和钢构件的实际截面规格为根底,不应以估算的配筋 和钢构件的实际截面规格为根底,不应以估算的配筋 和钢构件替代; ? 3 复杂结构应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应以施工全过程完 复杂结构应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应以施工全过程完 成后的内力为初始状态; ? 4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计算 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计算 结果宜取多组波计算结果的包络值; ? 5 应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合理性判断。 应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合理性判断。 3、增加了对混凝土、钢筋、钢材材料的要求,强 调了应用高强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及轻质 非结构材料。见
18、3.2节。 非结构材料。见3.2节。 第3.2.1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 3.2.1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 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 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 构件。 第3.2.2条:高层建筑的填充墙、隔墙等非结构构 3.2.2条:高层建筑的填充墙、隔墙等非结构构 件宜采用各类轻质材料,构造上宜与主体结构柔 性连接,并应满足自身的承载力、稳定要求和适 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 本节规定了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主要要 求,关于局部特殊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要求;钢筋要求;补充了对混合结构中型 钢钢材的抗震要求。 特别提到:混合结构中的型
19、钢混凝土竖向 特别提到:混合结构中的型钢混凝土竖向 构件的型钢及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宜采用 Q345和 Q235等级的钢材,也可采用Q390、 Q345和 Q235等级的钢材,也可采用Q390、 Q420等级或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其他钢材; Q420等级或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其他钢材; 型钢梁宜采用Q235和 Q345等级的钢材。 型钢梁宜采用Q235和 Q345等级的钢材。 4、调整了房屋最大适用高度要求,增加了 8度0.3g抗震设防区的房屋适用高度内容; 0.3g抗震设防区的房屋适用高度内容; 框架结构高度适当降低;板柱框架结构高度适当降低;板柱-剪力墙结构 高度增大较多。见3.3.2条。 高度增
20、大较多。见3.3.2条。第3.3.2条: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 3.3.2条: 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2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2-1的规定,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 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2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2-2的规定。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那么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最 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表 3.3.2-1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体系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剪力墙 局部框支剪力墙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板柱-剪力墙注:1 表中框架不含异形柱框架; 2 局部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局部框支剪
21、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 甲类建筑,6、7、8 度时宜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合本表的要求,9 度时应专门研究; 4 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以及 9 度抗震设防的表列其他结构,当房屋高度超过本表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 依据,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非抗震 设计 70 150 150 130 160 200 110 6度 60 130 140 120 150 180 80 7度 50 120 120 100 130 150 70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0.20g 0.30g 40 35 100 80 100 80 80 100 120 55 50 90 100 40 9度 24 50
22、60 不应采用 70 80 不应采用 筒 体 表 3.3.2-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计 6度 7度 0.20g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局部框支剪力墙 筒体注: 1 2 3 8度 0.30g 100 110 80 120 150 170 180 150 220 300 160 170 140 210 280 140 150 120 180 230 120 130 100 140 170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局部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局部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甲类建筑,6、7 度时宜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
23、合本表的要求,8 度时应专门研究; 当房屋高度超过表中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 5、调整了房屋使用的最大高宽比要求,不再区 分A级高度和B级高度。见3.3.3条。 级高度和B级高度。见3.3.3条。 第3.3.3条: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3.3.3条: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 宜超过表3.3.3的规定。 宜超过表3.3.3的规定。 3.3.3 表 3.3.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高宽比结构体系 框架 板柱-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剪力墙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非抗震设计 5 6 7 8 8 6 度、7 度 4 5 6 7 8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3
24、 4 5 6 7 9度 2 4 4 5 修订的内容: 本次修订将A级高度与B 本次修订将A级高度与B级高度的适用高宽 比限值进行了合并处理,不再强调“ 比限值进行了合并处理,不再强调“最大 高宽比概念;将筒中筒结构和框架高宽比概念;将筒中筒结构和框架-核心 筒结构的高宽比限值分开规定,适当提高 了筒中筒结构的适用高宽比。 关于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高宽比规定的几点补充说明: 1 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顶板的高度,不 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对 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对于局部 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对于局部 突出的屋顶局部的面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JGJ3 2010 主要 修订 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