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临沂南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年临沂南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临沂南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临沂南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 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一6 题(9分)汉六年,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帝以问诸将,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帝默然。又问陈平。陈平曰:“人上书言信反,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日:“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日:“陛下诸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日:“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日:“古者天子有巡狩,会诸侯。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
2、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意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曰:“吾将南游云梦。”上遂行。十二月,上会诸侯于陈,信谒上,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日:“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稀,阴使人至轴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轴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3、。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令人诈言,从上所来,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选 自 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注释:趣:同“促”,督促,催促。稀(xi):陈稀,刘邦征战时的将领,夺得天下后掌管要塞之地,后谋反,被樊哙军队消灭。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亟发兵,坑竖子耳 亟:赶紧B、窃为陛下危之 窃:私意C、部署已定,待端报 报:回复D、相国绐信曰 绐:劝说5、下列都属于韩信“称病”原因的一项是()(3 分)发使告诸侯会陈 天下已定,我
4、固当烹信知汉王畏恶其能 阴使人至稀所,与通谋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 从上所来,言稀已得A、C、B、D、6、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组是()(3 分)A、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陈平向刘邦献计不可攻打,只能活捉。B、刘邦听从了陈平的意见,假装出游,召见韩信,从而将他抓获。C、刘邦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但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D、韩信密谋袭击吕后和太子,但因舍人弟弟的告发而招致杀身亡族之祸。(二)翻译下列句子(1 0 分)7、(1)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3 分)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 分)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4 分)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2 题:文言文阅读(1 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卜4 题。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 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日:“祖母年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鹭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鹭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
7、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日:“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宇,勋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外单。此不可之甚者也。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修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诩曰:“今凉土扰动,人情未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政,防其邪计。”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于是西州豪杰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8、。【注】勋(q u):辛苦,勤劳。1AB下列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辟:征召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举:拿来C微子之言,几败国事几:几乎D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卒:通“猝”,仓猝2AC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国相奇之,欲以为吏B.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D.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3对原文的叙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虞诩十二岁便已通晓 尚书。他幼年失去了父亲,非常孝敬自己的祖母。祖母去世之后,服丧期满,才外出为官。B.永平四年,羌人反叛,大将军邓鹭以军费不足为由,欲放弃西域重镇凉州,虞诩通过说服李修及时制止了这
9、一错误做法。C.虞诩在阐述平定羌族叛乱的方略时,既有对全局的把握,又有具体的对应措施,表现出卓越不凡的见识和临事决断的才能。D.李修赞同虞诩的正确主张,更换了四府公卿官员,全部采纳虞诩的建议。经过一番安排,安慰了西域的百姓。4.翻译:(8分)(1)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2)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第3题:第4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9分)晋侯使吕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10、文公躬撮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场,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文王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大有造于西也。“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嵯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峭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选 自 左 传 成公十三年)晋侯:晋历公。吕相:晋大夫魏锚的儿子。逮:自从。天祸晋国:指骊姬之乱。无禄:不幸
11、胤:后代 怒:侵犯疆场:国界 迭:侵 犯(1)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3分)译:(2)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3分)译:(3)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靖之师。(3分)译:第5题:第6题:文 言 文 阅 读(每小题3分,9分,翻 译6分,共1 5分)平加侯曾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般怵,而箫何为主更,居县为家受矣.参始殿时,与萧何善:及为杵楣,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噬参.参代何为汉柏因,举事无所变更,一连箫忖为臬.择郡因吏木技千文辞,重摩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史之言文刻深,狱务声名者,辑斥去之.日在饮障酒.你大大以下支及宾客见琴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殳者,琴雄
12、钦以酹酒,何之,欲有所吉,复坎之,醉而后去,终关将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色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 为“岂少朕与?乃谓窜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窜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窜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窜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 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13、!”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窜侯。百姓歌之日:“萧何为法,廖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己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注 乃者:往日,上次。期(j i d n g):明确。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始微时 微:年龄小B
14、.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处置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1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讪於文辞,重厚长者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吏舍日饮歌呼亦歌呼与相应和A.B.C.D.1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B.汉高祖怪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C.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
15、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D.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矛盾。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1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 分)译文:_ _ _ _ _
1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 7 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 7 题。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
17、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缱而出 缱: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5.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6.对烛之武这个
18、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能言善辩,智能过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巧舌如簧,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B.C.D.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烛之武“夜缱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8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H 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峻直刻深。
19、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
20、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S:“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
21、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B .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C.吾亦恨之 恨:痛恨D.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9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以其辩得幸太子 以其无礼于晋B.后乃使中尉招错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今行而无信D.汝何为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 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
22、陛下不取也。(3分)(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鸿门宴)(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荆轲刺秦王)11.简要概括第I卷文言文中晁借的形象特点(3分)第9题: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4分)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结合以上文句,谈谈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4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5题。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敕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敕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4、,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不积度步,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2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B.登高而招C.臂非加长也,而见
25、者远D.蟹六跪而二螯2 4 .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3)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4)用心躁也。A.兴盛不能够藏身毛躁B.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 托付毛躁C.兴盛无法托付浮躁D.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 藏身浮躁2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B.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C.第 二 段 用“践而望”不 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临沂 南郊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