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多伦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2018-2019年多伦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多伦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多伦三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 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一7 题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日:“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2、!”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日:“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3、,幸 而 教 之 日,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节 选 自 史记刺客列传)注: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嘿:同“默”。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目:B.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C.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D.愿足下过太子于宫(3 分)()。;瞪视之:到、往去:前往过:拜访5.文中划线句子“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4、/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己而相泣/旁若无人者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第 2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 1 题。李骥,字尚德,郑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婺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
6、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釐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侍郎。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肇庆则给事中王莹,琼州则户部郎中徐鉴,汀州则礼部员外郎许敬轩,宁波则
7、刑部主事郑珞,抚州则大理寺正王升,后皆以政绩著。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日盗贼之家。又 为 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成哭失声。(选 自 明史.李骥传)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坐事免 坐:因犯.罪B、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 罪:问罪C、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 署:题
8、写D、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 闻:听见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明旦,狼死于其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B、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振木铎以徇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D、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1 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骥关心百姓疾苦。像对狼咬死孩子的事件他曾向城隍神祷告,并深深自-士:贝。B、李骥关心国家的发展。如被提拔为刑部郎中时曾上书陈述了十多件事,多被采纳,推荐为御史时,曾陈述治国利民的十件事情,仁宗赞许并采纳。C、李骥勇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如当刑部侍郎施礼
9、定李骥死罪时,李骥上奏为自己辩护,最后证明果然是冤枉的;对无故被伊王府拘禁一事,李骥上书,皇上发怒,写信让伊王将府中承奉、长史、典仪都逮起来交给法官处理。D、李骥行为端正,平日闲居在家,即使是矮桌子和席子也一定摆正了。做河阳知府六年后去世,以政绩卓著闻名。1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 题5分,共1 0分)(1)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第3题:第4题:文 言 文 阅 读(1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8 1 1题。答客难东方朔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
10、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故也?”东方先生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得士者强,失土者亡,故其身处尊位,泽及后世。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
11、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苟 能 修 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传 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至人之教化如此也。今世之处土,块然无徒,廓然独居;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
12、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文字有删减)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不肖:不贤B.故抗之则在青云之上 抗:抵御C.子又何怪之邪 怪:认为奇怪D.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靡:倒下,这里指失败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13、今则不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 句读之不知D.今以下愚而非处士 作师说以贻之1 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先假设有客诘难东方朔,讥讽他官微位卑,东方朔进行答辩。B.东方朔说,武帝时天下太平,圣主德高权重,在朝士人想对朝廷尽忠效力,但不知进退得宜,处境和战国时不一样。C.东方朔认为,应该加强士子的修养,哪怕有小的过错,外界也应该对他要求、责备,这就是圣人的教化方式。D.全篇用了整饬又不拘对偶的语言,议论酣畅,发泄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1 1.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4、语。(9分)(1)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4分)(2)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3 分)(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 分)第 5 题:第 6 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10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魂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15、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格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地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与:交往、结交B.终期于尽期:到C.夫妻以近夷:平坦D.其孰能讥之乎孰:难道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然 不 足 者,亦不能至也或1 药寄所托于是余有叹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然力足以至焉
16、B.不如因善遇之C.然力足以至季D.则耳好游者不能充也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此余之所得也.A.死生亦大矣.B.而又不随以怠.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0.选出时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一阐述了想要到险远之处,看 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 7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9 21题。(1 6 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 我 挎 下。”
17、于是信孰视之,俯出挎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日:“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18、上日:“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 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1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9、项是()(3 分)A.于是信孰视之B.数以策干项羽C.坐法当斩I).居一二日,何来谒上孰:通“熟”,仔细干:求取功名坐:犯罪居:居住2 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若虽长大,好带刀剑B.信能死,刺我C.此乃信所以去也D.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所以遣将守关者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2 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第8题:阅读文化经典 孟子,按要求答题。(6分)孟子见齐宣王
20、,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日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选 自 孟子梁惠王下)(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2分)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21、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分)(2)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第9题:文 言 文 阅 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题。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
22、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 重 之 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献: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菊茨,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
23、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武向前,她婢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橘,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日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 自 明文海)【注】锦衣:锦衣卫官员。肩舆:轿子。妓:歌舞女艺人。其茨:茅草屋。罄折:谦恭的样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予从事京师锦衣
24、从事:任职B、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知:掌管,主持C、昏礼宣昏昏:古时十二时辰之一,指戌时D、予不饱文饱:丰富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君收藏了一幅 村落嫁娶图,请当时
25、任职锦衣卫的“予”为之作记,于是作者请教了一位熟悉当地风俗民情并且擅长写作的华姓先生,弄懂了图画中村落嫁娶的内容和含义,然后作了这篇记。B、作者向谙熟民情的华姓先生主要询问了村落嫁娶图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村姑出嫁时为什么要骑牛,撑一个伞盖遮住新娘的含义是什么,迎亲时站在门口的男子是谁。对这些问题华先生都一一做了精心解答。C、本文通过对话,向读者展现了 村落嫁娶图中出嫁和迎亲的场景。画意丰富,人物形象多样,情态逼真细腻。D、嫁娶本是村落大事,可是画面场景渲染的气氛似乎并不单是热闹非凡,还有一些悲凉。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多伦 中高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