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5篇)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1“妈妈要去工作了,你在家里要听话哦。”安抚完怀中的孩子,张岭(上图。资料照片)收拾好行李,奔赴湖北,这天是大年初三。张岭是山东济宁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一病区护师。前一天,护士长发布了支援湖北的通知,这是医院组建的首批、山东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没有丝毫犹豫,张岭第一个报了名。虽是“90后”,张岭已是科室骨干。第二天一早,她便收到了“录取通知”,在12名医疗队员当中,她年龄最小。当天下午就要培训,时间不多了,她匆匆返回老家,看一眼家中的亲人。“守好国家这个
2、大家,小家才能更安稳!”张岭对家人说。大年初四,张岭抵达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是黄冈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山东省100多名医务人员就在这里奋战,张岭也是其中之一。病房由医疗队24小时轮班守护,分为4个班,每班6小时,张岭一到,就连轴转了20多天。喂药、送饭、翻身、心理疏导,病区的卫生、消毒、垃圾搬运每天上班,张岭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新冠肺炎病人没有家属陪伴,饮食起居都由医护人员负责。“隔离服厚重封闭,每天下班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张岭说,因为防护用品有限,为了节约,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基本是不吃不喝,穿着纸尿裤工作。“小时候都没用上纸尿裤,现在用上了。”她打趣道。如今,张岭进驻黄冈已经
3、一个月。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恢复、出院。“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她说。“谢谢山东医疗队,谢谢你们!”前几天,张岭做护理时,一名70多岁的大爷竖起大拇指,给她点赞。在病房里,感谢的话语常伴耳畔,也每天温暖着张岭她们的心。“等妈妈打败了病毒就回家啦。”每次视频,张岭都这样告诉孩子。战斗的日子艰辛疲惫,但家人的笑脸,是消除疲惫的良方。前方有温暖,后方有支持,张岭说:“我们更要坚守岗位,早日战胜疫情。”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2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在ICU工作了16年。疫情发生后,她和她的团队日夜坚守,在一线奋战了60多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一名护士衣服湿透了,蹲在
4、地上哭。不是因为累而哭,而是因为护理1个多月的病人有意识了。她流着泪说,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钟小锋说,ICU收治的患者进来时基本都无意识,没法交流。“经过我们的努力,患者能跟我们有互动,有时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让我们更有信心去继续战斗。”她坦言,自己家中也有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女,也很疲惫。但ICU是护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她深知自己是在与死神赛跑,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不能有丝毫懈怠。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袁雅冬是河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1月26日,作为呼吸科医生,她主动请战,奔赴挽救生命的战场。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他们负责4个病区的医疗护理工作。袁雅冬管理的病区有190余名
5、病人,急危重症患者比例经常在一半以上。袁雅冬说,经过40多天奋战,有250余名患者经她治疗病愈出院。“一起战,一起赢,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早日回家。”她坚定地说。廖君是一名新华社记者,从去年12月30日以来,她一直战斗在抗击疫情报道一线。她和其他女同胞一样,身上有多重身份:在家,是两名七旬老人的独生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一名军医的妻子。在岗位上,是工作20多年的记者,也是一名员。这些天里,让她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是武昌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汪晓婷。汪晓婷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她下班后就住在宾馆,跟家人隔离。担心感染丈夫,她不愿上车,执意走路,丈夫就开车默默跟在后面,为她护航。“这些记录写在文章中
6、,也永远记在我心里。”廖君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必须坚守住舆论的“主阵地”,向世界讲述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所经历的一切。武汉经济开发区环卫工人张春香是第一批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区隔离病房进行突击保洁的保洁员之一。“我的孩子们都成家了,没什么负担,如果清洁没人做,那情况不是更糟糕吗?我觉得我应该站出来。”张春香说,刚开始报名时,老伴不同意,担心她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为说服老伴,她反复强调医院防护很好,只要平时注意卫生,做好防护没有问题。女儿知道此事后,也主动打电话和父亲商量。在女儿的帮助劝导下,张春香老伴才同意。在结束这份工作后,张春香和其他同事
7、一起到宾馆隔离了14天,大家都很好,目前已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希望大家都能多为别人想一点,多为别人做一点。相信我们武汉很快会好起来。”张春香说。提起站到抗疫一线的勇气从何而来,青年志愿者杨雪说:“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勇敢。”那天,在医院工作的表妹给她打电话,问可不可以送她去上班,她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很害怕,毕竟医院还是很危险。可想到表妹是去一线救人都没有害怕,觉得自己应该帮她。杨雪鼓足勇气出门,在路上表妹一直教她怎么防护、怎么消毒。她的坚强、勇敢和乐观消除了杨雪心底的顾虑。“这是我第一次心态的转变。”杨雪说。第二次则是在一次执行物资运输任务的时候,杨雪在路口等红绿灯,和她并排停着一辆军车,车
8、里的军人看到志愿车的贴标,摇下车窗对她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我感到很震撼!那一刻,我觉得作为一名武汉人,我必须勇敢站出来,为了武汉慢慢变好作出自己的贡献。”杨雪说,“只有我们进,疫情才能退。”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述永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妇联第一时间向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发布动员令,湖北2600名专职干部、30多万妇联执委加入战疫大决战。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400字范文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奋战在治病救人最前线。其中,更有不少经历非典战役的白衣战士,再次冲上抗疫战场。近日,我们走近5位参与这两次战役的白袍勇士,聆听他们的火线故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9、医院郭亚兵面对危险,他先来今年57岁的郭亚兵,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是首批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2003年,郭亚兵北上小汤山抗击非典。今年除夕夜,郭亚兵再次领命,带着首批133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抵达之后,来不及休息,郭亚兵就马上与对口的汉口医院对接。他带头当起了保安、清洁工、运输员。“一个氧气瓶100来斤,只够用1小时,一个病人需要三五个氧气瓶,每天至少要运五六十瓶氧气。”不顾年事已高,郭亚兵推着氧气瓶就跑。1月26日,医疗队接手病区第一个值班日,郭亚兵先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如今,新入院病人数逐渐下降,病区情况日趋稳定。郭亚兵继续每天坚持督导值班,严格要求进出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
10、一对一互相督促检查。“要像17年前一样,把队伍平安带回广东,这是我的承诺。”郭亚兵说。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宋立强“众志成城才能打胜仗”“我是党员,我要去一线!”17年前,33岁的宋立强主动请缨,奔赴小汤山。“危难当头,我不上谁上?”50岁的他再次请战,赶往武汉。除夕夜,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医生宋立强,作为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来到江城。宋立强在重症肺炎及急性肺损伤领域研究攻关,曾专程前往国外学习重症监护医学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牵头成立了西北呼吸危重症联盟及西京医院呼吸机培训学院。一位已入院10多天,既往有高血压、陈旧性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78岁重症患者,在宋立强和团队的精
11、心治疗下,彻底脱离呼吸机,转危为安。除了与同事一道会诊、查房、值班,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他还耐心答复武汉当地一些医生发来的病例疑问。一些患者通过微信、热线联系,向他咨询治疗意见,请他分析胸部CT检查结果,他都毫无保留地答复。“众志成城才能打胜仗!”这位有着30年党龄、33年军龄的革命军人字字铿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党龄30年,理应冲在前”“与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病毒更狡猾、更容易传播,不能有丝毫懈怠。”3月4日,彭志勇告诉记者。彭志勇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参与过2003年非典和2023年禽流感疫情救治任务。他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原则,在1月初就对中南医院ICU进行了改造,要求所有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雄 先进事迹材料 大全 1400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