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范文(精选11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范文(精选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范文(精选11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范文(精选11篇)【篇1】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
2、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
3、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病毒的特征和临床表现。从4万余各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立,从“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到戴口罩、多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咳嗽礼节、加强体育锻炼等7条日常防护措施。的第一人。如今的她尽管已经73岁高龄,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一线疫区,每天只睡3个小时,与病毒赛跑。武汉疫情爆发后,作为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武汉疫情的最新动态。当所有人“闻鄂色变”时,1月18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
4、托前往武汉支援。作为国家级专家,嗅觉敏感的李兰娟来到一线后,觉知事态严重,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首先提议武汉政府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并建议将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随着春运返乡人数逐渐增多,李兰娟觉得武汉封城刻不容缓。1月22日,她再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并指出再不封城就晚了。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封城意味着全城都将进入危急状态。但凡这个决定有任何差错,对于一个院士来说,她的名誉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李兰娟对此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控制疫情的蔓延。次日,国家采取封城。李兰娟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
5、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封城措施进行后,武汉疫区人员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地防止了病毒大规模传播。【篇2】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在庚子鼠年到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各地。在这场战“疫”中,有一位73岁的老人毅然决然地奔向抗“疫”一线,她脸上的“天使痕”照片广为流传,让不少人为之触动;她频频地登上热搜,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当她每次在镜头面前,给我们带来的都是激励人心的消息。她,就是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从一个赤脚医生,到闻名中外的工程院院士。从一个贫寒女,到中国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她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是她继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
6、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作抗争。作为国家级专家,她率先提出了必须严格地“封城”,她还建议将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在各类采访中,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她一再的和记者们说:“不用提我今年73岁了还进ICU,这没什么,(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本分。”她将自己置身于国家大义之后。除夕,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李兰娟院士仅仅只吃了一盒饺子,就继续工作了。她对工作的热忱值得我们敬抗疫英雄李兰娟事迹范文(精选11位。在这次新冠病毒猖獗时,是她们团队一共分离出五株新型冠状病毒株,其中两棵还十分适合于研究疫苗。在这场疫情抗击战中,有着无数的逆行者奔向战场,有着无数的
7、勇士奉献力量。面对肺炎疫情,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需要每一个人的同心抗疫。这场抗疫战,我们一定可以打赢!战“疫”英雄志有一种勇敢,叫李兰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绍兴籍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战“疫”不成功就不撤兵在战“疫”打响后,李兰娟一直奔波于前线: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在武
8、汉,李兰娟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判断,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次日上午10点,武汉市就实施了这一措施。1月22日,凌晨2点,她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她准时出现在医院的门诊病房为患者看病。1月24日,她再次赶赴北京,参加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会议。当晚也就是除夕夜9点多,她从北京返杭,年夜饭是在机场吃的一份水饺。1月25日大年初一,每年春节一
9、定会抽空回家乡和亲属团聚的她,今年这顿团圆饭才吃了1个小时,全家人就匆匆赶回杭州。夏履镇党委书记、镇长前去拜访,在交谈的半个小时里,李兰娟院士三句话不离疫情。从李院士的行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她与病毒在赛跑。往年春节,李兰娟院士一般都要在老家住上几天,今年很特殊,吃完团圆饭后,就又去为疫情奔波了。还再三叮嘱,叫家乡人民小心病毒,做好防范工作。2月1日,国家卫健委授命浙江省派专家组驰援武汉。作为发起人,当天中午,李兰娟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出征仪式上。每天都在长时间地工作的她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更为紧迫!浙江在抗击H7N9时,创
10、建了一个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这次我们将把这个经验用到武汉的危重病人抢救中去,希望能够救治更多的病患!”接到上级指令后,出征的医护人员于2月1日中午12点多才接到紧急通知。此次驰援武汉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午12点多,李兰娟匆忙回了一趟家,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行李。下午2点15分,她回到医院,和队员们汇合,准备出发。“在李兰娟院士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尽心尽责和满腔热情。”平时,李兰娟院士周一要在浙大一院坐诊,周三要在医院坐诊,她把很多时间给了工作,给了病人。在出征仪式前,上午李兰娟院士还在病区开会,讨论病人救治方案等,中午就准备前往武汉了。2月2日凌晨4点4
11、0分,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列车停靠武昌站,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医疗团队抵达武汉。稍作休整后,李兰娟院士就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对接工作。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地的援汉医疗队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历经10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李兰娟在接受
12、媒体采访时说。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树兰医疗集团品宣部总监邹芸介绍,由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经过前期的方案讨论和制订,目前人工肝治疗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已在进行中,人工肝团队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展工作;同时采用“抗病毒+肠道微生态调节”的方案治疗病人,减少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给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服用,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
13、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朱梦飞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根据他从武汉传回的消息,李兰娟院士每天都与紧急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讨论病情,指导工作,调整治疗方案。“四抗二平衡”是李兰娟院士倡导的救治策略。这个从H7N9禽流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被应用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所谓“四抗”,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二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来自朱梦飞的消息是,2月4日,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救护团队开始进驻医院IC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雄 李兰娟 事迹 范文 精选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