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完整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完整资料).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 为了全面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结合我县的实际,实施土地巡查制度如下:一、巡查范围各乡、镇土管所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定区域,结合当地情况,对所辖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范围,实行动态巡查。1、一级巡查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县城规划区、工业园区红线内;建制镇、城乡结合部;重点建筑石料采矿区,一般性矿产开采点。、二级巡查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县道、乡村道两侧50米范围内;小集镇
2、周边以及项目建设用地。、三级巡查区域: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以外的土地;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以外的采矿区。、一级区域为重点巡查区域,每周巡查一次,二级区域每两周巡查一次,三级区域每月巡查一次,注重抓一、二级区域,兼顾三级区域;全面掌握辖区建设用地和矿区开采动态,实施全程监控。二、职责分工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由县局执法大队、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和村信息员承担,县局执法大队主要对一级巡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实施巡查,并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和村信息员的巡查活动;监督检查和考核村信息员的巡查情况和效果。 2、各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对所辖范围内的二级巡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实施巡查
3、,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机、及时予以处理,并向执法大队报处理结果,问题较大的,应及时上报执法大队立案查处。3、各村信息员负责对三级巡查区域进行巡查,重点巡查乡村道路两侧和村庄周围等,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报乡镇国土所予以处理,同时,密切配合执法大队和乡镇国土所对一、二级巡查区域的巡查活动。 三、巡查人员职责 1、全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专职和兼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总结本区域国土资源违法特点,违法发案区域和分布,对一级巡查区域随时巡查和定期巡查。2、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县执法大队及分管领导负总责,执法监察人员实行定人、定位、定责任,包查、包处理、包监督、包结案。乡镇一级要以村、组
4、为单位,将本行政区分成若干责任片,责任人为组长.组长全程负责本片的土地登记、建设用地管理(报批资料、开工放线、收工验收)和执法巡查及违法用地的发现、制止、上报和协助查处。 3、巡查人员应当熟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在巡查中要持证上岗。4、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已形成违法事实的,及时报告并立案查处;对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制止。违法用地的发现率、制止率、报告率均达10%。5、建立规范的巡查台帐,对每次巡查情况做详细记录;对在巡查中处理的问题应登记完整,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对巡查中发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汇总上报主管部门。6、巡查队
5、员发现有违法行为时,要立即制止,责令停工,并在两小时内查清基本情况,由中队长向县局监察大队汇报. 四、责任考核 1、县国土资源局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对动态巡查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考核。县国土资源局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情况,作为考核下级部门执法监察业务的首要指标,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考核情况要与奖惩、挂钩。2、考核为优秀档次的乡、镇土管所专业执法监察人员,由县国土资源局通报表彰,并列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模范评比表彰范围;考核为不合格档次的乡、镇土管所、专业执法监察队伍,由县国土资源局通报批评,并不得评先进。第一条为落实执法监察工作“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
6、结合”的方针,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和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四川省土地监察条例和四川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国土资源所是实施动态巡查的主力军,按照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确定的巡查责任区域,实行分片包干,具体落实到人,随时巡查和定期巡查。 第三条 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的主要内容: (一)及时发现和制止正在发生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并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或已形成违法事实的,应及时报告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由执法监察科(队)立案查处,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 (二)对已供土地实施跟踪检查,检查用地单位或
7、个人是否按批准的用途进行建设,是否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或者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规定的动工期限开工建设。 (三)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乡、村、组为联系点的执法监察信息网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信息监督员,并有专人负责与信息监督员保持联系和互动工作状态. (四)在动态巡查中,广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意识。 第四条 国土资源所要建立规范的执法信息台帐;案件调查处理台帐;信息传递台帐和供地跟踪管理台帐.巡查人员外出巡查时必须2人以上同行,亮证执法,并对每次巡查情况做详实记录。 第五条国土资源所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当地情况,对所
8、辖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区,实行动态巡查。 下列区域应作为一级巡查区,实行重点巡查: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独立工矿区、集镇村庄周围; (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重点项目建设区域; (四)国家、省级规划的矿区及本辖区内的重点矿区; (五)旅游风景区和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其他区域应作为二级或三级巡查区。第六条对巡查工作不负责,疏于巡查,造成群体违法或重大违法案件的,对巡查中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甚至弄虚作假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第七条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工作列入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第八条 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奖惩办法按本级国土资源
9、局(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为了强化国土资源的管理,规范用地行为,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根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甘肃省土地监督检查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实施国土资源动态管理,特制定本巡查制度:第一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责任单位是华池县国土资源局、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为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向国土资源局负责。第二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条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华池县境内使用国有、集体土地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第四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内容包括:1、检查辖区内
10、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检查辖区内农村宅基地建设,预防乱占滥土地、闲置、荒芜土地的违法行为。4、检查国家建设用地,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农业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5、检查采矿许可证、及时制止无证开采、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6、检查耕地开垦费、闲置费、复垦费、土地有偿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收缴情况。、土地开发、复垦的完成情况。第五条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行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及县执法队负总责,每次巡查必须有领导带队.第六条 巡查依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
11、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土地监察暂行规定第七条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定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范围,实行动态巡查。、一级巡查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省道及县乡公路沿线;县城、乡镇所在地、城乡结合部;油田生产重点区域。2、二级巡查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乡村道路沿线;村庄集居地.第八条一级区域为重点巡查区域,由国土资源所每周巡查一次,二级区域每月巡查一次,兼顾二级区域;全面掌握辖区建设用地和矿区开采动态,实施全程监控.巡查应作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第九条 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每月集中在公路沿线、乡镇所在地及城乡结合部巡查不
12、少于一次。各国土资源所密切配合执法队对一、二级巡查区域的巡查活动第十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执法监察人员实行定人、定位、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监督。第十一条 巡查的责任:1、认真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增强执法人员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法制观念.2、全面、正确贯彻实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不得曲解法律、法规,不滥用职权,随意执法。3、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对辖区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点矿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及时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切实保护耕地。、及时依法调处或查处经批准受理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
13、间发生的土地权属纠纷和违法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5、及时受理土地纠纷、案件的行政复议.6、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按如下程序办理:(1)现场停工,丈量占地面积,登记占地类型,施工现状。(2)调查了解有关情况。(3)依照总体规划,看能否修建,提出处理意见汇报局务会议审定。并做出适当的处罚。第十二条 巡查的义务:、学习、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土地使用者、采矿权人的合法权利。3、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第十三条 动态巡查必须有巡查方案和记录.并建立完备的巡查台帐,对每次巡查情况做
14、详细记录;对在巡查中处理的问题应登记完整,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巡查人员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已形成违法事实的,及时报告并立案查处;对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制止。违法用地的发现率、制止率、报告率均达00%.第十四条、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每月按时向市局执法队上报当月巡查情况,各国土资源所根据本月巡查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国土资源所巡查月报表”,于月底报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内容包括本区域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场制止处理与结果。国土资源所难以制止或处理的具体原因,应当及时向局务会汇报,提出需要及时组织拆除等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建议.第十五条
15、、各国土资源所遇到下列重大土地违法行为,自发现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县国土资源执法队汇报,同时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通告:(1)县、乡级人民政府及村委会等违法使用土地的案件。(2)占用基本农田的土地违法案件。(3)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基本农田的土地违法案件。(4)群体性的土地违法案件.(5)在查处时,受到干扰的土地违法案件。()信访反映比较频繁的土地违法案件。(7)超出本级管辖职权范围的土地违法案件。第十六条 县国土资源局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对动态巡查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考核。县国土资源局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情况,作为考核下级部门执法监察业务的首要指标,并根据考核
16、情况予以奖惩.考核情况要与奖惩、任用挂钩。第十七条 实行百分达标年度考核:100分为达标,0分以上为良好,达标者表彰奖励,良好者通报表扬,分以下者检查整改,并追究部门领导和执法人员责任,具体指标及分值:、国土资源监督检查等主要行政执法工作全部达标记0分,一项未达标扣分。2、对基本农田的巡查每月不少于次,年累计巡查不少于50次,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占地行为次数占当年违法案件的8以上计0分,巡查少一次者扣2.5分。3、对违法案件能及时查处,查处率10%,计0分。4、行政处罚准确率以上计0分,下降1扣1分。5、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率95以上计分,下降1扣1分。、土地违法案件控制在总农户的1以内,计1分,下
17、降1扣1分。7、严格按程序、政策办事,执法人员无违纪、违法行为,计20分,发现一次扣5分。国土资源听证工作程序及流程图工作程序分依职权、依申请情形分别设定。依职权听证工作程序、依职权听证范围(1) 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2)编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3) 拟定或者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的;(4) 制定规范性文件,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的;(5) 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的。2、明确听证机构,确定听证员分管副局长或法规科科长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可从相关科定确定3人。3、发布听证公告听证机构在举行听证会0日前,向社会公
18、告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申请参加听证会须知。4、确定听证会代表听证机构根据拟听证事项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情况,拟定听证会代表,报局领导同意后确定听证会代表。、送达听证材料听证机构在举行听证会的0个工作日前将听证会材料送至听证会代表。、举行听证会议听证机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后7个工作日内,根据听证笔录制作听证纪要.依职权听证工作程序流程图明确听证机构,确定听证员发布听证公告确定听证代表送达听证材料举行听证会议制作听证笔录依申请听证工作程序、告知听证权利书面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2、听证申请申请应在规定时期内提出.3、明确听证机构、确定听证员4、受理听证申请听证机构收到听证的书面申请后
19、,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告知当事人补正。5、制作、送达听证通知书对符合听证条件的,制作听证通知书并在听证的7个工作日前通知当事人和拟听证事项的经办机构。6、举行听证会听证会的程序与依职权听证会基本相同,但在举行听证前须听取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对听证员、记录员是否回避意见。、制作听证笔录记录员应当将听证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依申请听证工作程序流程图告知听证权利明确听证机构,确定听证员受理听证申请举行听证会议制定送达听证通知书制作听证笔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Guidelin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at land
20、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目 次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及定义5 概述6数据接收管理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77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88 数据更新管理9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100 数据安全管理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12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阶段的数据管理与维护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及数据安全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与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21、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27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安全GBT 2202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T2088-2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2106207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B/T 1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部分:技术要求GT 2240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BM7206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
22、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DT 112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G9900X20X 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规则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国土资源数据 lan ad resources daa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产生或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专题数据和政务数据(包括业务数据、综合事务数据和档案数据等)。3.2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ln drsoure dat cener是以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存储、数据库、GI、网络等技术,按照统一标准,建立的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询、统计及服务
23、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它可为本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及运行平台,为远程信息系统按权限调用国土资源信息提供共享和交换机制,为本级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提取提供数据源支持.3.3数据管理 tamanagent利用数据库、数据仓库、元数据和网络等技术,建立分布式、集中式或集中加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工作,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3.4数据维护 dta mntene在制定维护方案基础上,对数据和数据库进行的日常维护与监控、备份与恢复、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等,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3.5数据存储策略 daatogtratgy在数据存
24、储、备份等方面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统称。3.6数据备份策略 data backup srategy为了达到数据恢复和重建目标所确定的数据复制步骤和行为,包括确定备份时间、技术、介质和场外存放方式,以保证达到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3.7数据共享服务 dta harig servces为实现数据共享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如目录服务、导航服务、数据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数据产品加工、数据及数据产品分发等。3.8数据安全 daa seurity适用于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存储、备份和授权保护策略,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或访问所造成的数据更改、破坏、损毁或泄密.4 概述4.1 对象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对象涉及数据及数据
25、库、数据载体和数据管理环境三个方面中包含的所有相关对象。4.2 内容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1) 数据接收管理2)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3)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4) 数据更新管理5)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6) 数据安全管理4.3 目标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现势性。1)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2) 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质量和来源可靠,进而促进研究结论科学、决策准确;3)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覆盖空间范围、数据内容及时间范围的完整,满足应用需求;4) 数据的可用性:建立各类数据的元数据、说明文档,采用通用的
26、数据标准和公开的数据交换格式,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5) 数据的现势性:及时获取和处理有关变化信息,建立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使获取的数据最接近现实状态。5 数据接收管理5.1 目标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完成数据接收任务,实现对本级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5.2 管理内容与过程数据接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汇交与接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汇交数据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数据汇交的内容是否齐全;数据汇交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数据汇交方式是否满足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电子文件的内容与纸介质资料的内容是否一致等.数据接收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5.2.1 接收发生的依据按照国
27、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相关文件或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汇交单位应按时向本级数据中心汇交相应的数据成果。5.2.2 数据接收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数据,并对数据资料清单核实无误后,应对汇交单位开具数据接收凭证。5.2.3 质量审核数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数据质量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汇交数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通过验收、数据资料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应通知汇交单位限期改正。审核通过的,应向汇交单位出具汇交证明。5.2.4 归档管理数据中心应对所接收的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归档管理。对于涉密数据,应按其密级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5.3 技术要求1)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建
28、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则,明确数据接收具体要求,包括数据资料分类和命名、文件格式、目录编制、汇交介质等;2) 数据接收内容应包括数据实体、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验收合格证明材料以及相关文档等,以形成完整的汇交成果;3) 数据汇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拷盘、邮件、上载、协议交换、交换系统等方式;4) 可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高低、数据涉密等级情况、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管理技术难易等方面,采用合适的汇交方式。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6.1 目标按照数据科学分类、管理统一的原则,建立面向国土资源管理的多专题数据组织和存储框架,为数据加工和专题应用等提供基础。6.2 管理过程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包括以下过程:6.2
29、.1 数据组织规范建立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为依据,制订或采用相对统一的数据文件命名规范、数据分层、数据表结构、元数据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6.2.2 数据资源目录建立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6.2.3 选择数据组织存储策略选择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库方式的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方式可根据应用管理需求,选择行政区划单元或标准分幅等方式存储。6.2.4 入库前数据整合数据入库前,按照本级数据中心数据组织方式进行必要的数据过滤和整合,以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库。6.2.5 入库质
30、量检查和加载入库数据入库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控制,具体检查方法可参照有关数据入库细则进行。数据检查无误后,要进行预入库处理,将通过检查的数据导入到一个临时库中,并自动检查错误,数据经修改无误后,才能导入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中。6.2.6 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根据数据访问频率、时间、容量、性能要求等因素,制定数据生命周期存储策略,实现数据分级存储,以提高数据存储管理效率。6.3 技术要求1) 数据中心应按统一要求建立数据资源目录;2) 应根据数据组织框架组织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存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专题数据库可采用最小图层单元存储,其语义尽量统一,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库逻辑一致性;3
31、) 选用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和中间件,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并尽量保持不同应用系统中间件版本一致性;4) 根据在线、近线、离线数据量需求,确定一级磁盘阵列、二级存储设备和磁带库存储设备容量比例,建立与业务应用要求相匹配的分级存储策略,并能够实现数据在不同存储介质的有效迁移。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7.1 目标建立主机和数据运行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与维护业务流程,有效开展运行监控与维护、故障诊断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归档与检索,以保障国土资源数据库正常运转,使系统、数据库在灾难发生时快速进行原系统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7.2 管理过程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32、:7.2.1 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 根据应用需求、破坏程度、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划分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并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计划;2) 明确相应的组织体系,确定职责任务,落实防范重点和关键环节;3) 制定工作程序,建立保障系统。7.2.2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根据数据备份制度和备份策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和数据日常备份,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根据采用的备份策略进行恢复操作。1) 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确定各类数据需备份的内容、时间及方式;2) 尽量实现数据的全自动备份和跨平台集中管理;3) 定期开展数据备份,以防止由于系统意外故障造成数据信
33、息丢失;4) 制定数据恢复预案,做好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防备数据丢失;5) 对介质的进行有效管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定期归档;6) 根据灾难恢复计划,应定期进行灾难演练,以防备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7.2.3 日常管理监控按照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库系统维护,确保数据库得到经常性的监控、维护和优化.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库一致性检查;2) 数据目录和索引更新与重建;3) 系统数据库备份以及用户数据库备份;4) 文件大小检查;5) 系统冲突性检查;6) 监测批处理、数据查询作业是否正确执行;7) 查看日志的错误;8) 复制日志代理的运行情况;9) 复制分发清除作业是否正确执行;10) 整
34、理数据库碎片,监测数据库大小、增长情况;11) 监测磁盘自由空间、释放磁盘空闲空间;12) 监控用户操作和使用数据情况.7.2.4 数据归档与检索根据数据使用的频率、数据量和磁盘容量进行数据离线归档,在需要情况下,可实现归档数据检索在线处理。7.2.5 监督和评价1) 聘请或委托专门机构,定期检查评估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情况,按月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2) 聘请有关专家、用户担任监督员,对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进行监督,并定期报告监督情况;3) 由第三方监控数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形成定期监控报表;4) 月度检查情况、监督员监督报告和监控报表将与目标考核挂钩,并作为数据中心运行评优的重要依
35、据;5) 定期对数据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察看系统是否仍处于有效适用状态,为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改进和扩展提供依据。7.3 技术要求1) 数据文件的管理尽量采用元数据管理方式,并定期对元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可采用数据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数据访问行为控制、数据安全综合审计等进行数据运行与维护综合管理;3) 数据运行维护过程应采用实时监控、定期维护与应急故障处理相结合的机制,实时监控能实现动态监测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并实现对用户访问、查询、下载进行监控和记录;4) 按照特定周期,对各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性能调优;5) 制定全备份、增量备份、累积备份等备份策略,并能使数据备
36、份工作以自动方式进行,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的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的统一管理,保证数据一致性,根据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要求,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保障数据库正常运行;6) 系统崩溃后,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库的还原与恢复,恢复方式可采用全盘恢复、个别文件恢复和重定向恢复等方式,采用灾难恢复技术,应支持对整个系统的恢复;7) 备份与恢复系统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因素。8 数据更新管理8.1 目标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有关规定和各类专题数据库运行管理职能,建立可持续的数据更新机制,由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对通过生产、汇交
37、或交换获得现势数据完成本级中心数据库的版本升级,实现数据库更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现势性,并确保数据更新能够满足有关数据管理和应用要求。8.2 管理过程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各类专题数据库更新由具有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数据库更新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8.2.1 制定数据库更新策略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更新方式,实现数据的定期、有效更新。按照事件数据的发生周期进行数据库的定期更新.数据更新可采用多种方式,在对数据进行远程更新时,设定相应的更新频率(按年、按月、按季度、实时)、更新范围(整体、部分)、传输方式(网络、物理介质)、更新方式(脱机检查、联机更新)和历史数据保存方法等。8.2.2 更新申请与
38、审批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现状,专题数据库更新一般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数据中心执行更新;日常业务数据更新根据系统权限管理功能自动实现更新;基础地理数据库一般由数据中心负责更新。8.2.3 更新执行采用既定策略进行数据更新操作.主要包括更新实施前的数据备份、更新数据与元数据一致性处理、原版本数据归档和新版本数据生成等。8.2.4 更新确认数据中心或负责更新的业务部门应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检查,并更新相关系统元数据记录.在数据更新结束后,系统将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8.3 技术要求1) 数据更新应按照相应的权限管理、审批程序和操作规范执行;2) 专题数据
39、库设计应做到最小冗余,避免内容重复,权威机构确定并更新权威数据,不允许跨部门直接对其他专题数据库进行更新;3) 各数据库之间应建立数据关联,数据更新时从已建数据库中自动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逻辑检查,保证数据更新的一致性;4) 采用远程数据更新需要使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网络;5) 系统应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6) 数据和数据库更新时,需要根据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同时更新数据中心相应元数据和数据资源目录。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9.1 目标按照统一的数据服务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国土资源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共享服务,并实现各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安全、可靠的交换。
40、9.2 管理内容9.2.1 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基于国土资源数据的公益性、保密性等要求以及用户群等因素,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共享等级划分、用户分级分类、数据共享方式和数据共享措施等。9.2.2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机制,保证共享与交换系统的稳定持续运行.1) 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与交换相关技术标准;2) 根据数据性质不同,采用用户分级制度,按照用户的权限提供数据共享服务;3) 涉密数据和非公开数据的认定参照国家或部门有关规定,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应资格。9.2.3 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
41、、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三个部分。1) 基础平台主要指通信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2) 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由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等组成;3) 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发布方式和用户服务管理等。9.2.4 数据共享与交换审核依据数据服务流程,由相关人员对共享与交换数据进行审核,确保运行过程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9.3 技术要求1) 共享和交换数据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和保密相关规定,内容包括元数据、数据实体、以及其它相关信息;2) 非涉密数据交换可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数据内容应以电子报盘数据内容及电子报盘压缩数据包格式进行;对于数据量小、非涉密数据可通过Itere等提
42、供在线方式进行;3) 共享与交换数据库采用单独的服务器,并与内部网络系统实现物理隔离,共享系统应具有用户统计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共享用户和不同服务内容应规定响应时限;4) 利用中间件技术,或其他相关的传输服务程序,保证当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时,将数据安全、可靠、完整地传送到目的地,数据交换系统需提供日志、审计、查询、监控等辅助功能,以增加数据交换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数据交换过程可管理性.10 数据安全管理10.1 目标以数据安全为重点,统一规划,建立信息安全认证体系、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系统和功能完备的容灾备份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10.2 物理安全1
43、) 原则上,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物理安全应满足GB/T292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第三级物理安全的技术要求;2) 涉密系统使用单位须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建立保密管理制度。10.3 网络安全1)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具备性能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设施,非涉密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GB/T 0270200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2) 涉及国家机密、部门敏感信息的局域网的安全标准不得低于GB 1751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规定的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10.4 系统安全1)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依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和GB/ 2240
44、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本中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2)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依据BMB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加强涉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保密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消除泄密隐患和漏洞。10.5 数据安全1) 所有汇交的数据资料应严格按照有关数据资料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档管理;2) 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工作,并与关键岗位人员签署岗位安全协议和保密协议;3) 根据国家保密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完成数据安全定级工作,明确制度、分清职责、分级管理、逐级落实;4) 应采用数据加密、数
45、字签名、数字证书及内容防篡改等技术,防止敏感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5) 应具备数据访问的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等功能的用户识别系统,按照“用户级别及权限的规定来授权用户对资料的访问,防止越权访问或未授权的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修改或破坏数据;6) 对于通过非网络下载形式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包括涉密数据),定期将数据提供合同、协议或其它有效凭证的复印件等进行归档和备案;7) 重要大型数据库必须运行于专门的服务器或工作站上,并实现异地备份;8) 在数据资源终止阶段,对于数据转移、暂存和清除、设备迁移或废弃、存储介质的清除或销毁等活动须按照GB/T XXXX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要求执行,如果是涉密数据,应该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转移、暂存和清除;9) 涉密数据资料的存储、传输、共享、使用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和数据服务功能实现,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的原则和基本要点,制定本管理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