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常用版).docx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常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常用版).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济南市槐荫区小金小学 三年级下册科学电子教案姓名:李勇2021年3月1日教 学 进 度 表标题进 度1、小车的运动2、玩滑梯的启示3、跷跷板4、弹簧里的学问5、有趣的磁铁6、指南针7、认识太阳8、太阳和影子9、用太阳计时10、制作计时工具11、灯泡亮了1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3、谁的本领大14、安全用电15、我们的身体16、骨骼17、关节18、肌肉19、蚂蚁20、他们都是鸟21、猫和兔22多样的动物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课题1、小车的运动教 学目 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
2、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教 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2.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教 学准 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钩码、垫圈等物品。课时安排1课
3、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试一试:你有哪些方法能使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2.学生汇报3.师生共同研讨:为什么推或拉小车,它就会运动起来呢?(引导学生说出推或拉是对小车用了力。)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1、认识力是有大小的。(1)提出问题小车在受到推力或拉力时会运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车动的更快一些呢?(2)作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推力或拉力大时,小车是不是可以跑得更快一些。(3)设计实验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
4、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4)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多做几次,并填写“我的实验记录”表。(5)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发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小结:要想让小车运动的快,就要用比较大的力,如果用的力比较小,小车运动的就会慢。2、认识力是有方向的。(1)游戏:各小组做小车过桥、钻山洞的游戏,看谁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2)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A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
5、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B如果没有推力和拉力,生活将是什么样子?三、拓展活动1、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2、课下探究: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教学反思(红色)课题2、玩滑梯的启示教 学目 标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教 学重难点1.用对比实验法作物体表面光
6、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2.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教 学准 备方木块、毛巾、长木片、乒乓球、尺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很多同学喜欢玩,那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玩具,玩过滑梯吗?谁能说说玩滑梯时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身体与滑梯接触时有什么感觉。)二、探究活动:1、体验摩擦力(1)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玩滑梯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屁股和滑梯面之间磨的厉害,还有的说蹲在上面滑得就慢些。其实我们周围到处是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比如:桌面、地面、黑板面等。下面就请把它们也当作滑梯面感受一下吧,可以用手.用脚,可以推一推东西,也可以拉一拉
7、同学,活动之后小组交流感受。(2)学生自由活动,组内交流。(3)交流发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用手在桌面摩擦或在地面上拉动同学时会感到费力呢?(4)教师小结:像我们感觉的这样,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品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板书:摩擦力)2、关于木块下滑的实验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示木块)如果让一个小木块或乒乓球从一个斜面上滑下来,那么它们和斜面之间有摩擦力吗?师:如果想让木块或乒乓球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快一些或慢一些,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各小组利用材料试一试吧!(2)小组活动,教师参与研究(3)汇报(4)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间
8、的摩擦力越小;反之,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所以人们就会利用这个特点,改变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使生活更便利!3、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与生活的关系你能想到生活中,我们利用或改变摩擦力的例子吗?三、拓展活动: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下以假如没有摩擦力写一篇科幻短文吧!教学反思(红色)课题3、跷跷板教 学目 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教 学重难点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
9、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教 学准 备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它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又落下去呢?二、探究活动:1、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它们有什么不同。2、讨论探究方案(1)提出活动设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
10、: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5)学生汇报交流。3、进行探究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3、交流实验情况及发现4、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师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请举例说明。谁能用我们
11、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三、拓展活动:1、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2、学生交流。3、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教学反思(红色)4、弹簧里的学问教 学目 标1.让学生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3.激发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
12、生活的乐趣。教 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2.激发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教 学准 备各种弹簧、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弹簧拉力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玩具盒子)同学们,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3、咦,怎么跳出来一个小猴子?它是怎么跳出来的?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解释原因)4、(出示弹簧)原来是弹簧跟我们玩游戏呢。同学们,弹簧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它有哪些学问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吧。(出示课题:弹簧的学问)二、展开探究活动活动一:玩弹簧,发现弹力的
13、特点1、请拿出课前搜集的弹簧或弹簧玩具,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学生玩弹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不同小组间交流游戏方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游戏与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有所发现。)2、交流发现:(学生分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玩法,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3、弹簧有力量吗?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生活经验交流。)4.、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5、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都能产生弹力,那么弹力有没有大小呢?弹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6、能想一个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动手试试吧
14、!(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结束汇报结论)7、通过实验验证,知道了弹力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弹力有没有方向呢?它的方向朝哪?请同学们再次玩一玩弹簧,仔细观察一下。(学生自由研究,体会弹力的方向与用力的方向相反。)活动二:生活中的弹力现象1、除了刚才看到的现象外,你还能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弹力的应用。活动三:设计弹簧玩具弹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利用弹力,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弹力玩具最棒、最新颖?三、拓展活动同学们刚才设计的一个个弹簧玩具非常有新意。这里有一个鸡蛋,你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设计一个
15、装置,让鸡蛋从高处落下来摔不破?教学反思(红色)课题5、有趣的磁铁教 学目 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教 学重难点1.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教 学准 备磁铁、剪刀、画笔、曲别针、小铁钉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
16、)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出示磁铁,问: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二、观察交流,直奔主题。1、(教师将一条形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2、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N。三、开放空间,自由探究。1、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磁铁。(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表示出来。2、学生自由探究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关注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4、各组说说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
17、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四、总结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学生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第二课时一、生活应用,拓展延伸1、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学生举例说明。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金属。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二、质疑问难1、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8、2、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板书。三、总结师:这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解决的,不如大家课后亲自去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教学反思(红色)课题6、指南针教 学目 标1.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2.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3.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教 学重难点1.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2.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八个方向。教 学准 备指南针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红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指南针,问:这
19、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学生交流,然后指名回答。二、探究指南针的特性1、让学生观察指南针,说说指南针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磁针、支架和标明方向的底盘)底盘是怎样放的?底盘上标有什么?中间是支架,支架是用缝衣服的针做的,针尖朝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2.针尖顶着一枚磁针,知道磁针是什么做的吗?静止时磁针指向哪个方向?(红色一端指向“北”)3、想想要正确地使用指南针需要注意什么?(水平放置,远离磁铁等)4、按照你们提到的,我们先来试一次。(随意方向放置指南针一个)不好了,它没有指向南北!问题出在哪里?(提示:用之前还需调整底盘。)三、用指南针定方向1、用指南针判定物体朝什么方向。(1)指南针告诉
20、我们“北”在哪个方向?它还告诉你其它方向了吗?请你指一指。(2)黑板朝什么方向?教室的门呢?(3)面向黑板坐立,正面朝的是哪个方向?左侧脸对着哪个方向?右侧脸呢?(4)听口令,做转身运动。2、用指南针判定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方向。(1)出示ABC三点,假如以A为中心,B在A的什么方向?C在A的什么方向?(2)假如以B为中心,A在B的什么方向?C在B的什么方向?(3)看着指南针说说XX同学在你的什么方向?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向?(4)讲台在你的什么方向?为什么大家说的不一样呢?(设定的中心不同)四、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讲述:古代,我国人民发现有一种石头能吸铁,就把它叫做磁石或铁师。
21、后来,又发现磁石能指南,就把磁石磨成一个勺,把勺放在一个光滑的标有方向的铜盘上。这个磁石磨成的勺在铜盘上会旋转,停下来后,勺柄正好指着南方。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仪器,人们把它叫做“司南”。到了宋代,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指南仪器进行了改进。制作出各种式样的指南针。几百年前,指南针传到欧洲。从此,世界各国才逐渐有了指南针。五、总结延伸1、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希望学生能说出人类的伟大;应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2、假如让你来做一个指南针,你会吗?要注意什么吗?教学反思(红色)课题7、认识太阳教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科学 下册 备课 常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