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十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练一练,练习二第611题。教学重点: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2复习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问:怎样计算环形面积?你能举例和同学们说一说吗?小组交流。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套管体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
2、3。出示例3,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要求钢管的质量先要求什么?怎样求钢管的体积?小组讨论。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2新课小结。提问:怎样计算套管体积?如果知道套管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几套管的长,怎样求套管的体积?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做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四、布置作业练习二第7、8题及数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
3、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424.869.0998.2486515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1)7.444(2)7.448(3)10224(4)4.5515四道逐渐变难二、探究新知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学情
4、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
5、被除数除以商等。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门诊台课件出示。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三、巩固练习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37.86=637.45=1.442.计算并验算43.52918.9271.3515207453.书第20页:7、8题四、课堂小结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小学数学教案篇3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
6、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小括号的使用。2、综合算式的应用。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
7、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
8、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
9、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10、?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如:3吨)2,请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同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1
1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请同学举例)(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2,认识吨(1)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让学生说说他们的重量。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约100千克)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B,100块砖的
12、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A:卡车载重4()B:小明体重35()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D:浙江举重运动员,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请学生联想他能挺起几个学生,几个占旭刚就可以挺起一吨)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三):吨和千克的化聚。1,请同学试一试例3.(1)5吨=
13、()千克(2)2450千克=()吨()千克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2,试一试8000千克=()吨6吨20千克=()千克(四),课堂小结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五),练习1,填空4000千克=()吨3吨=()千克2吨600千克=()千克4200千克=()吨()千克7吨38千克=()千克2,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小学数学教案篇5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
14、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
15、什么相同的地方?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
16、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3、出示巩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2)96、()、24、12、6、3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四、教学效果测评: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五、课堂
17、小结: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刚刚开学,同学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请大家打开书第6页,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他们几个人制订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探索算法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例题的情境图。提问:从这幅插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小明几天可以看完?)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1)探索四舍法试商。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提问:19232与前面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19、?(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应该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谈话:通过计算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小学 数学教案 集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