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章试卷(完整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际贸易第-章试卷(完整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章试卷(完整资料).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第-章试卷(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国际贸易12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4=1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外贸依存度3水平型国际分工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二、填空题(12=2)为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执行对外贸易政策,各国采取了各种对外贸易政策措施,概括地说,有四个字:(1)。2复进口是 ()的变形,指_(3)的本国货物(4)再输入。.自由结汇贸易,又称_(5),是指以_()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通常用来_(7)支付结算,而不用_(8)支付。4。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_(9),在这个阶段,_(1)代替工场手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
2、使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分工形式从_(11)日益向_(12)过渡。6_(13)只提供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_(1),它们之间的转化需要一定的_(5),因而对于国际分工而言,_(1)居于主导地位。.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的(17)贸易迅猛增加.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8)和(9)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8。自由结汇贸易,又称_,是指以_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通常用来_支付结算,而不用_支付。三、单项选择题(15=15分)一国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 ( )。A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C净出口 D.净进口2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 ).对
3、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值3.日本在汽车贸易方面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日本是汽车的( )。A复出口国 B。复进口国 C.净出口国 D净进口国4.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传递的重要渠道是().A.国际贸易 B国际分工 C.对外援助 .地区经济一体化5。在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A。奢侈品 B农产品与原材料农产品与工业品 D矿产品6。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是( )A.世界市场 B国际分工 C对外贸易 D.外交政策 7.一国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 )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C净出口 净进口8A国的来源国以发达国家为主,目的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国与之相反,一
4、般表明( )A。A国的贸易地位进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及B国国的贸易地位进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及A国CA国的贸易地位进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国一样D.不能说明问题9。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 )1213世纪 B。1415世纪 C。1618世纪 D1819世纪10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是 ( )A国际价值 .国际商品流动 C国际分工 D.国际资本流动11。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新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使其进入到( )A萌芽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深化阶段12。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的是 ( )总贸易 B专门贸易C。有形贸易 D无形贸易13.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称之为 ( )A对外贸
5、易值(额) B对外贸易量C.贸易差额 D无形贸易14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A直接贸易 B有形贸易C。转口贸易 D无形贸易15.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是( )。生产力的增长 B自然条件变化 C劳动规模 D市场规模四、判断题(15=5分)1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 )2总贸易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 )4。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5.垂直型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6国际生产关系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7.上层建筑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8。战后
6、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变为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变为次要。 ( )9战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 ( )10战后,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机械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降低. ( )12对外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3原始社会中期商品流通超出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 )14.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相关的。 ( )15一国的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贸易顺差越多越好。( )五、问答题(48=32
7、分)1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为什么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贸易总额?3。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4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国际贸易2章测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比如1年)各类商品分别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2外贸依存度:从定性的角度界定,应该是指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外贸的程度,它的定量表示是: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
8、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二、 填空题1。(1)奖出限入2(2)进口贸易()输出国外的(4)未经过加工.(5)现汇贸易(6)货币(7)可兑换货币()现金。(9)英国(1)大机器工业。(1)垂直型分工(12)水平型分工6.(3)自然条件(4)现实性(15)生产条件)(16)生产力水平7。(7)无形商品(18)工业制成品(19)半制成品8(19)现汇贸易,()货币,(2)可兑换货币,(22)现金三、单项选择题1。( C ) 2。( ) 。( ) 4。( A ) 。(A ) 6.(C )
9、 7.(C) 8。() 9(B ) 10。(C)1。(C) 2。(B) 13() 14。(B) 5(A)四、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 7.( ) ( ) 9.( ) 1.()1( ) 1( ) 。( ) 14。( ) 15。(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答: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生产过
10、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变化。2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为什么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贸易总额?答:从世界范围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似乎世界进口总额理应等于世界出口总额.但是,由于各国一般都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往往小于世界进口总额.另外,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对外贸易额不同,如果把世界各国的进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不仅会出现重复计算,而且没有任何独立的经济意义。所以,世界贸易总值是指世界出口贸易总值。3.答: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
11、断不、发生变化。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工业制成品在国家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2)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增长。(3)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4)服务贸易发展迅速。4答:转口贸易不同于过境贸易,两者的区别为:转口贸易时货物的所有权因转口商的买卖而发生转移,它有第三国贸易商参与,而且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而过境贸易时货物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无第三国贸易商的参与,也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内.国际贸易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分)1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被称为(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国际贸易
12、额 D.国际贸易量。 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 (C)A.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B。进口税、进口附加税.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最惠国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某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C )A。.3万亿美元 B.0.1万亿美元 C。1万亿美元 D。32万亿美元4.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量5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B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
13、理论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相似论6。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0亿美元,出口值为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 )。A。1 。1 C. .9%贸易顺差是指( A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8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9。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 C)。.001年1月9日 197年1月1日C。20年2月11日 D.1999年11月15日10。进口附加税这种措
14、施的性质是( )。特定的临时性 普遍采用 C。经常性 .禁止使用1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B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早期 2.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 ) A.又称二栏税则 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 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13.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C ) A.技术转让外部化 B内部市场垄断而对外加强竞争 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对外统一贸易壁垒。交易市场外部化 14。 在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商品检验条款中,关于检验时间与地点的规定,目前使用最多的是【】A.在出口国检验 在
15、进口国检验C。在第三国检验 D.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15。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B 】货币价值论 .贸易差额论C。财富价值论 货币差额论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商品出口战略 .技术转让战略 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1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B)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18.“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称为( )A.过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9。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D)A。提供给厂商比其
16、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 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2.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 B) A.1999年4月15日B.19年11月15日C。20年2月1日D。2000年5月1日2.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D ) A。进口替代型组合 B出口导向型组合 C.自由贸易型组合.混合型组合 22.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是【 】A.保持贸易顺差 B保护幼稚工业C。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2。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经济同盟 .
17、关税同盟24、倾销就是出口商(C)。A、低价出口、低于进口国价格出口、低于出口国价格出口D、低于其他国家价格出口25、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C)。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自由贸易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绿色壁垒的特点有( ABC )。.理由合理 B.行为合法 C保护隐蔽 D。易遭抵抗2.按照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 AC )。A.进口税 .进口附加税 C。
18、出口税 D过境税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 BD )。A进口税 B进口附加税 C差价税 .特惠税4.( DE )等是非关税措施A海关估价 B.从价税 C。从量税 D.国内税 E贸易配额5。关税按征收标准可分为( DE )。A从价税 B.从量税 。差价税 。选择税 E混合税6与关税相比,非关税措施的特点是( ABCD).A.灵活性 B。针对性 C歧视性 隐蔽性 。直接性7.从根本上说,(AD)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然条件的变化国际市场的形成8。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B )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试卷 完整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