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摘要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高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文章对基于职业实力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对需留意的几个环节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模块教学数学软件 作者简介张红莉(196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探讨方向为数学教化。(陕西西安73017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化科学“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教化部规划课题“行业企业参加职业教化激励机制探讨”(课题编号:FFB090630)和201 O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教化专项课题“西安职业教化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配套探讨”(课题
2、编号:10JY01)的阶段性探讨成果。 中图分类号G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4-31015(2022)30-0129-02 高等职业教化是高等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的使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仅是全部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化更好更快发展的客观须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是服务于职业实力课程的一门重要的先修课和必备的基本素养与实力课程,在高职院校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有所涉及。数学素养的提高和数学思想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理性思维方式形成、适应将来工作须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
3、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要。 一、高职数学教化现状分析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教学中过分强调自身的完整性、严密性,讲的、练的、考的主要是计算方法、公式推导、定义叙述、定理证明,因此数学课给很多学生的印象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与社会实践、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脱节,学生简单产生不情愿学习数学的心情。近年来,高职数学教学逐步进行改革。高职数学的教学借鉴职业实力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专业培育目标,根据专业所需职业实力课程标准,开展数学模块化教学。目前存在的模块化教学有多种形式:(1)按数学学问的作用把高等数学课程分为基本模块(数学理论)、扩展模块(数学试验)、开发模块(数学建
4、模)三个教学模块;(2)按数学学问的内容把高等数学设计为极限模块(函数、极限和连续性)、微分模块(一元和多元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积分模块(不定积分、定积分、二重积分)、级数模块等;(3)按学生程度分层教学,把高等数学分为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三个模块。高职数学的教学实现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数学改革的趋势。 二、模块化数学教学改革实现的目标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实现模块化教学,实现数学学问服务职业实力课程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达到培育学生应用实力的教学目的。 1实现高职教化人才培育模式目标。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所培育的学生应重点驾驭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学问和
5、职业技能。职业实力课程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培育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目标。这种目标确定了作为基本素养与实力课程的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实现与专业紧密融合、体现以培育职业实力为中心、突出以应用为宗旨。数学课程与职业实力课程融合得越紧密,越有利于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越有利于培育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数学思维习惯。通过数学模块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职业实力课程相多方面,包括老师资源、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课程考评体系等。只有优化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课程考评体系,才可能实现课程的全面发展,从而最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从这个角度讲,创新是高校思想
6、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根本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关学问,并通过与专业有关的案例的分析和解答,来培育学生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2适应培育应用实力为中心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构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包含的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工作项目所须要的职业实力培育为中心来绽开的。作为基本素养与实力课程的高职数学课程担当着三个方面的培育任务。一是数学基本素养的培育,重点培育学生的数学运算实力、逻辑思维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二是为职业实力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三是学生的应用实力培育。学习数学最终的目标是应用数学,高职数学课程培育的应用实力应包括四个方面:量化实力(将实
7、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并用数学变量表示)、建模实力(把实际案例变成数学模型)、人工计算实力、软件计算实力。基于职业实力的模块化教学,从概念起先既培育了学生的应用实力,又培育了学生的量化实力,让学生知道如何将相关数学概念应用于职业实力课程之中。 3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各专业学生按专业特点学习不同的模块,在教授过程中告知学生这些学问点的学习是今后职业实力课程学习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在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
8、主动参加,勇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三、基于职业实力的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方案 通过对高职数学教化现状的分析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目标的明确,我们认为基于职业实力的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根据所开设专业的职业实力课程对数学学问的需求,进行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以应用为目标,将数学学问与职业实力课程融合起来,使得数学学问与专业学问紧密结合,旨在培育数学学问在专业中的应用实力和学生学习职业实力课程时的数学思维习惯。经过对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形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三个部分,在模块内部最大限度实
9、现与专业的融合。在支配人工计算学习的同时加入软件计算的学习,实现学生应用实力和计算实力的双重增长。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实现培育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目标;“专业必修模块”为职业实力课程打基础;“选修模块”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专升本)做打算。穿插其中的人工计算只注意教会学生计算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而困难的计算利用数学软件来完成。教学中从概念起先就实现数学学问与专业学问的融合,用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案例教学培育学生用数学工具思索和解决专业问题的习惯,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学生可以依据专业老师的建议、职业实力课程的需求、爱好须要和升学须要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块学习。
10、2依据学生数学基本素养须要设置“公共基础模块”,此模 块为必修模块。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全部开设数学课程的专业均开设“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通过这些学问的学习,学生驾驭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问,为后续“专业必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3依据不同的专业对数学学问的需求,整合出适合不同专业群的“专业必修模块”,供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仔细分析每个专业人的职业实力课程对数学学问的需求,依据各专业群对数学学问的不同要求,对数学学问归类形成几种适合不同专业群的“专业必修模块”。例如,我院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模块主要学习内容为:定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
11、开设1个学期,周4课时,必修课。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模块内容包括:定积分、二重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开设1学期,周4课时,必修课。学生通过对“专业必修模块”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所须要的数学学问,为职业实力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选修模块”的开设。为满意部分学生升学的须要。在第五学期开设一学期的高等数学选修课,主要讲授“选修模块”学问,涉及的内容为专升本考试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5复合式计算实力的培育。传统的数学教学将大量时间花在了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上,而忽视了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数学运算实力较差的状况,计算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
12、果,简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挫,产生畏难心情。更为严峻的是,将大量精力用于学习计算技巧后,减弱了数学中最精华的内容数学思想及其应用的教学。基于职业实力的模块化教学中在每个模块中均加入肯定课时的数学软件计算教学,对模块中有运算实力要求的学问点划分为人工计算和软件计算两部分。人工计算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的计算方法,只要求学生会利用基本的公式、定理进行简洁的数学计算;软件计算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数学软件处理困难的计算问题,这种复合式计算实力的培育使学生能借助数学软件大大提高实际计算实力,实现数学运算实力培育的良好效果。 6改革考核方式。合适的考核方法,能精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学效果。基于职业实力的模块化
13、教学考核可以采纳期末成果为主、平常成果为辅的方式,其中期末成果由笔试和上机考试组成。笔试考查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基本方法及应用实力的驾驭程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上机考试考查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困难计算题的实力,解决实际问题中困难计算的实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发觉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材版本太多,须要一套适合我院模块化教学的高等数学教材;进一步改革考核模式,激励学生学习;培育学生自学实力,注意学法指导;在教学中留意学问点的前后连接。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逐步优化,以实现我们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云连英.面对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探讨J.数学教化学报,2022,17(4). 2王莉华,孙晓晔.构建模块化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8(3).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