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概述.doc
《最新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概述.doc(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概述(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概述网络安全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认证指的是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属实和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达到确认被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的目的。被认证对象的属性可以是口令、数字签名或者像指纹、声音、视网膜这样的生理特征。认证常常被用于通信双方相互确认身份,以保证通信的安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1)身份认证:用于鉴别用户身份.(2)消息认证: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抗否认性;在很多情况下,用户要确认网上信息是不是假的,信息是否被第三方修改或伪造,这就需要消息认证。1.身份认证技
2、术认证(Authentication)是证实实体身份的过程,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当服务器提供服务时,需要确认来访者的身份,访问者有时也需要确认服务提供者的身份。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3、.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know),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have),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who you are),比如指纹、面貌等。在信息系统中,一般来说,有三个要素可以用于认证过程,即:用户的知识
4、(Knowledge),如口令等;用户的物品(Possession),如IC卡等;用户的特征(Characteristic),如指纹等.现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如下:身份认证技术从是否使用硬件来看,可以分为软件认证和硬件认证;从认证需要验证的条件来看,可以分为单因子认证和双因子认证;从认证信息来看,可以分为静态认证和动态认证.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软件认证到硬件认证,从单因子认证到双因子认证,从静态认证到动态认证的过程。下面介绍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1)基于口令的认证方法传统的认证技术主要采用基于口令的认证方法.当被认证对象要求访问提供服务的系统时,提供服务的认证方要求被
5、认证对象提交该对象的口令,认证方收到口令后,将其与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口令进行比较,以确认被认证对象是否为合法访问者。这种认证方法的优点在于:一般的系统(如UNIX/Linux,WindowsNT/XP,NetWare等)都提供了对口令认证的支持,对于封闭的小型系统来说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2)双因素认证在双因素认证系统中,用户除了拥有口令外,还拥有系统颁发的令牌访问设备。当用户向系统登录时,用户除了输入口令外,还要输入令牌访问设备所显示的数字.该数字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与认证服务器是同步的。(3)一次口令机制一次口令机制其实采用动态口令技术,是一种让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不断动态变化,
6、每个密码只使用一次的技术.它采用一种称之为动态令牌的专用硬件,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密码生成芯片运行专门的密码算法,根据当前时间或使用次数生成当前密码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认证服务器采用相同的算法计算当前的有效密码。用户使用时只需要将动态令牌上显示的当前密码输入客户端计算机,即可实现身份的确认.由于每次使用的密码必须由动态令牌来产生,只有合法用户才持有该硬件,所以只要密码验证通过就可以认为该用户的身份是可靠的.而用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不相同,即使黑客截获了一次密码,也无法利用这个密码来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4)生物特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的技术,常
7、见的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从理论上说,生物特征认证是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因为它直接使用人的物理特征来表示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生物特征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几乎不可能被仿冒。(5)USB Key认证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经济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密码学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基于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是基
8、于冲击/响应的认证模式,二是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式。2.消息认证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1)对敏感的文件进行加密,即使别人截取文件也无法得到其内容。(2)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截获人在文件中加入其他信息。(3)对数据和信息的来源进行验证,以确保发信人的身份。现在业界普遍通过加密技术方式来满足以上要求,实现消息的安全认证。消息认证就是验证所收到的消息确实是来自真正的发送方且未被修改的消息,也可以验证消息的顺序和及时性。消息认证实际上是对消息本身产生一个冗余的信息MAC(消息认证码),消息认证码是利用密钥对要认证的消息产生新的数据
9、块并对数据块加密生成的。它对于要保护的信息来说是唯一的,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护消息的完整性,以及实现发送方消息的不可抵赖和不能伪造。消息认证技术可以防止数据的伪造和被篡改,以及证实消息来源的有效性,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网络。随着密码技术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消息认证码的实现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之中,多种实现方式会为更安全的消息认证码提供保障。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
10、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D保密性和完整
11、性(2)SSI协议是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 提供的服务。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
12、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B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档(6)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是为保障实现信息安全政策的各项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规程,具有 。C强制效力第四章:(1)在黑客攻击技术中,是黑客发现获得主机信息的一种最佳途径。A端口扫描(2)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监听工具不能够分析的协议是 。DIPX和DECNet(3)改变路由信息,修改Windows NT注册表等行为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C服务利用型(4)利用以太网的特点,将设备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
13、,从而能够接收到整个以太网内的网络数据信息。C嗅探程序 (5)字典攻击被用于。B远程登录第五章:(1)加密在网络上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价值的信息在网上被 。A拦截和破坏(2)负责证书申请者的信息录入、审核以及证书发放等工作的机构是 。DLDAP目录服务器(3) 情况下用户需要依照系统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口令。B用户使用加密软件对自己编写的()rice文档进行加密,以阻止其他人得到这份拷贝后看到文档中的内容(4)以下不属于AAA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C访问(5)不论是网络的安全保密技术还是站点的安全技术,其核心问题是。A保护数据安全(6)数字签名是用于保障 。B完整性及不可否认性第六章:(1)使用密码技术
14、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而且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信息被篡改、伪造和假冒.A机密性(2)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B端到端(3)根据密码分析者破译时已具备的前提条件,通常人们将攻击类型分为4种:一是,二是,三是选定明文攻击,四是选择密文攻击。D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4)密码体制不但具有保密功能,并且具有鉴别的功能。D混合加密体制(5)凯撒密码是方法,被称为循环移位密码,优点是密钥简单易记,缺点是安全性较差。B替换加密第七章:(1)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不仅依赖自身内部的安全机制,还与外部网络环境、应用环境、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框架划分
15、为三个层次:网络系统层、宿主操作系统层、,三个层次一起形成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体系。B数据库管理系统层(2)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它是为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数据完整性分为4类: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域完整性(Domain Integrity)、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用户定义的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C可靠性(3)本质上,网络数据库是一种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进行组织、检索的相关数据集合。B存储(4)考虑到数据转存效率、数据存储
16、空间等相关因素,数据转存可以考虑完全转存(备份)与转存(备份)两种方式。C增量(5)保障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不仅涉及应用技术,还包括管理等层面上的问题,是各个防范措施综合应用的结果,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等方面的防范策略有效的结合。A管理(6)通常,数据库的保密性和可用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对数据库加密必然会带来数据存储与索引、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D密钥分配第八章:(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不包括。C传染性(2)“熊猫烧香是一种。C蠕虫病毒(3)木马的清除方式有和两种。C杀毒软件清除(4)计算机病毒是能够破坏计算机正常工作的、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D不清楚(5)强制安装和难以卸载的软
17、件都属于。D恶意软件第九章:(1)拒绝服务攻击的一个基本思想是C工作站和服务器停止工作2)TCP采用三次握手形式建立连接,在 开始发送数据。C第三步之后(3)驻留在多个网络设备上的程序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请求信息冲击某Web服务器,导致该服务器不堪重负,无法正常响应其他合法用户的请求,这属于.CDDoS攻击(4)关于防火墙,以下说法是错误的。D防火墙能阻止来自内部的威胁(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防火墙如果配置不当,会导致更大的安全风险第十章:(1)攻击者入侵的常用手段之一是试图获得Administrator账户的口令。每台计算机至少需要一个账户拥有Administrator(管理员)权限,但不
18、一定非用Administrator这个名称,可以是.DLifeMiniator(2)UNI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一般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是通过用户进人的。用户进入系统后就有了删除、修改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程序或数据的可能性。A注册(3)IP地址欺骗是很多攻击的基础,之所以使用这个方法,是因为IP路由IP包时对IP头中提供的、不做任何检查.CIP源地址(4)Web站点服务体系结构中的BSD分别指浏览器、和数据库。A服务器(5)系统恢复是指操作系统在系统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通过调用已经备份好的系统资料或系统数据,使系统按照备份时的部分或全部正常启动运行的进行运作。B数值特征(6)入侵者通常会使用网络嗅
19、探器获得在网络上以明文传输的用户名和口令。当判断系统是否被安装嗅探器,首先要看当前是否有进程使网络接口处于 。B混杂模式第十一章:(1)下面不是网站攻击方式。DHTTPS(2)下面关于使用恶意脚本攻击的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严格遵守同源策略,就可以阻止跨站脚本攻击的发生(3)下面常用于WebAPI的数据接口有。(可多选) AXML BJSON CREST(4)Mashup网站应该尽可能采用下面方式来加强安全.(可多选)ABCD第十二章:(1)在设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系统是基础、是核心、管理是保证。B安全策略(2)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以
20、上是实现安全方案的目标。D可用性(3)在设计编写网络方案时,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与其他项目的最大区别。A网络方案的动态性(4)在某部分系统出现问题时,不影响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网络方案设计中需求。C系统的可用性和及时恢复性(5)在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中,安全系统必须具有,以适应网络规模的变化。D可伸缩性与可扩展性填空题: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2)网络信息安全的5大要素和技术特征分别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可审查性。(3)从层次结构上,计算机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实体
21、安全、运行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5个方面。(4)网络安全的目标是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输、存储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提高物理上逻辑上的防护、监控、反应恢复和对抗的能力。(5)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分为身份认证、访问管理、加密、防恶、加固、监控、审核跟踪和恢复备份8大类.(6)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多维主动、综合性、智能化、全方位防御的特点。(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m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及管理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及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8)利用网络安全模型可以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及结构,进行具体的网络安全方案的制定、规划、设
22、计和实施等,也可以用于实际应用过程的 。第二章:(1)安全套接层(SSL)协议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提供通信双方网络信息保密性和可靠性。由SSL协商层和记录层两层组成。(2)OSIRM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7层协议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ISO对OSI规定了有效性、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否认性5种级别的安全服务。(4)应用层安全分解为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利用各种协议运行和管理。(5)与OSI参考模型不同,TCPIP模型由低到高依次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4部分组成.(6)一个VPN连接由客户端、隧道和服务器3部分组成.(7)
23、一个高效、成功的VPN具有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可管理性4个特点.第三章:(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包括5个部分: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信息安全运作、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技术。(2)TCPIP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包括分层安全管理、安全服务与机制和系统安全管理3个方面。(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多层防护的思想,为实现信息安全战略而搭建.一般来说,防护体系包括认知宣传教育、组织管理控制和审计监督三层防护结构。(4)信息安全标准是确保信息安全的产品和系统,在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使用、测评过程中,解决产品和系统的一致性、可靠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网络安全 认证 技术 概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