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优质资料.doc





《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优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优质资料.doc(1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32 适用范围33 术语/定义34 相关内容及规定34.1 职工安全通则34.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44.3 交通安全54.4 车辆安全规定64.5 作业安全规定74.6 安全确认制度94.7 防火、防爆安全规定104.8 防煤气中毒安全操作规程114.9 防煤气着火安全规定154.10 防煤气爆炸安全规定174.11 煤气爆发试验安全操作规程184.12 气瓶使用安全规定194.13 氧气使用安全规定214.14 防烧烫伤作业安全规定264.15 防倒塌及物体打击安全规定284.16 高处作业安全
2、规定284.17 岗位清扫安全规定304.18 使用工器具安全规程314.19 摄像头清扫安全规定384.20 水冲渣渣沟清理安全规定394.21 喷煤区域检修动火管理规定404.22 高炉炉顶点火安全操作规程414.23 高炉值班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24.24 炉前(1000m3 高炉及以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54.25 炉前(450m3 高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84.26 炉前脱硅安全操作规程514.27 看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24.28 热风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64.29 备料、布料(卷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74.30 天车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04.31 地沟(槽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
3、04.32 1000m3及以上高炉矿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24.33 450m3高炉槽上操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34.34 原料取样、筛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44.35 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64.36 煤粉工岗位(1000m高炉及以上)安全操作规程674.37 煤粉工岗位(450m3 )安全操作规程694.38 供配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04.39 水冲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04.40 润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24.41 机械点检员安全操作规程734.42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744.43 电气点检员安全操作规程754.44 过跨车、摆渡车安全操作规程764.45 煤粉输送安全操作规程784.46 运
4、行钳工安全操作规程794.47 运行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814.48 运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834.49 运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85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为规范现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行为, 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从业人员作业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炼铁厂安全操作规程。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宏兴股份公司炼铁厂各单位。3 术语/定义4 相关内容及规定4.1 职工安全通则 按时上下班,严禁酒后上岗,禁止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带入岗位或进厂参观,班中严禁饮酒、打闹、睡觉、脱岗、窜岗、玩 或禁止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 员工应当熟悉和掌握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操作规程、标准以及危险源并严格执行。 员工应当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持证(证书原件或复印件)上岗作业。经培训合格,但由于公司证件不能按时下发造成无证的,需由作业区查阅相关培训信息和成绩合格,并在特种作业台帐上注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作业前必须按标准佩戴符合作业内容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每项作业,必须履行安全确认制度,过程中岗位之间应履行“互保、联保”职责。 员工应当积极参
6、与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逐级上报,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各种作业必须使用本作业专用工器具, 不准用手或非工具代替工器具作业,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保证绝缘完好,防护设施齐全。 严格按章指挥、按章操作、严禁违章、冒险作业。4.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一切易发生碾、刺、割、挤、压设备的防护、联锁、限位、抱闸、制动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保持完好。 各种可能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供电、配电、用电设备的防护、隔离、保险、接地线等安全设施和装置必须齐全,并保持完
7、好。 各种易燃、易爆场所的固定式检测、信号、报警、避雷、防静电和消防设施必须齐全,并保持完好。 各种便携式检测仪器、仪表、测试装置、个体安全防-4-护装置必须完好,并在有效期内。 各种起重、提升设备的钢丝绳、卡子、滑轮、托轮、钩头、道轨、固定装置必须完好、符合标准。 各类压力容器、管道的安全阀、防爆膜、压力表、液位计等必须齐全有效。 各种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齐全,并保持完好有效。 各种工器具完好无缺陷。 现场、岗位照明要完好,照度适宜。4.3 交通安全 上下班靠道路右侧行走;骑自行车、电动车转弯时以手势指示行进方向,禁止曲线或撒把行驶。 严禁在铁路线上行走、 停留, 在铁路沿线行走、 停留、避
8、车,必须距铁轨外侧 2M 以外。 行人通过铁路应走道口、人行过道或平过道;通过无人看守道口、人行过道、平过道或横穿铁路时,必须“一停、二看、三通过” ,严禁抢道。 严禁跨越皮带、轨道、栅栏及机电设备。 严禁钻越扒乘各种车辆。 禁止攀登黑暗、过陡、松动、无遮拦的楼梯、梯架和支撑物。 严禁在起重机械运转范围和吊物下停留、行走,严禁随意进入警戒区域。 严禁在危险或不熟悉的场所随意走动。 在生产作业区或施工现场,行人应走指定的安全通道。-5-4.4 车辆安全规定 各种机动车辆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驾驶前应对车辆的状况进行检查,保证车况满
9、足安全行驶的要求。 驾驶机动车严禁超速行驶;严禁非司机和无证驾驶。 禁止驾驶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 驾驶机动车严禁曲线行驶、逆向行驶和空档溜车,不得驶入非机动车道。 车辆装载严禁超重、超高、超长、超宽,运送其它不规则形状的物品必须固定;严禁客货混运。 机动车辆通过铁路必须走道口,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必须遵守“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定,严禁抢道先行。 在距铁轨外侧1.5米以内不准停放任何物品。 厂区公路及人行道临时施工的坑、井、沟、池等必须设有安全栏杆、盖板及警示标志,夜间必须设有警示灯。4.5 作业安全规定 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不准在设备运行中清扫、 修理、
10、 隔机传递工具、 物品。不准用手和非工具代替工具作业,严禁用手直接检查阀口阀座,在裸露的运转机械上及附近润滑、清扫、点检、维护作业必须停机且停电。 不准擅自拆除,更换安全装置(设施)和机械设备上的零部件。-6- 未取得特种作业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不准从事特种作业。 非岗位人员不准乱动开关,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及各类阀门。 非岗位人员不准从事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物质的工作。 电气、煤气、电焊、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无人监护不准作业。 两人以上作业生产岗位人员与点检、 检修人员配合作业时,必须安全互保到位。 作业区域照明必须齐全, 标志醒目, 安全通道整洁畅通。 作业现场检修后,必须恢复相应的
11、安全设施并清理现场。 易燃、易爆和禁火区域,严禁吸烟和无动火证明火作业。4.5.12 2 米以上高处作业或高度不足 2 米但有可能发生坠落危险的作业、临边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且高挂低用。 不准在有毒、粉尘作业场所进餐、饮水,不准在危险场所休息、停留。 处理、检查炉顶设备故障,应有专人携带煤气报警器和氧气报警器同行监护,以防止中毒和窒息。 两节轻金属拉伸梯使用前一定要做到先检后用。 在有限(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两人以上,带煤气报警器和氧气报警器,检测煤气及氧气气-7-体含量合格且温度在 40 度以下方可进行作业,设专人监护,挂警示牌。4.6 安全确认制度 确认内容4.6 安全
12、确认制度 确认内容.1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是否穿戴齐全并符合质量要求。.2 作业现场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3 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4 作业所需的工器具、 设备、 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人员伤害。.5 是否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工种、技术等级身体状况等是否符合所从事工作的安全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6 作业人员是否实行了安全监护和互保。.7 作业过程中是否遵守了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 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是否与相关方进行了联系、 确认。.9 作业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新的危险源,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10 作业人员
13、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对 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是否熟知会用。 确认的标准.1 确认后的人、机、物、环境必须符合安全要求。.2 确认的内容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安全要求,禁止进行任何作业。-8- 确认人.1 哪一级负责进行的作业,由哪一级的负责人作为安全负责人,所有的作业(生产、检修、临时性安排的工作等)必须先由作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确认,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准进行作业。.2 因工作需要进行分散作业的,由作业负责人指定的人员负责确认。4.7 防火、防爆安全规定 炼铁厂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前, 必须联系气体防护站办理动火手续, 气体防护站现场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吊运危
14、险品必须有专人指挥,氧气瓶、乙炔瓶禁止在地上滚动,严禁爆晒,禁止与有油脂物品接触,与明火距离、可燃与助燃气体气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 各电磁站、操作室及易燃易爆室,按建筑面积和防火等级配备消防器材。 易燃品与非易燃品要分别放置,油库附近严禁动火,液压站、 煤气区域动火时, 必须办理动火证, 并有专人负责防火。 所有消防器材、防护器材任何人不准乱动。4.8 防煤气中毒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工作人员上高炉和煤气区检查或工作时, 必须事先通知高炉工长或有关负责人,到值班室或卷扬、热风炉、喷煤主控进行登记,并留 号码,将 打在震动,岗位人员每十分钟进行联系并做好记录;联系不上时,岗位人员应立即进行
15、寻找,并向有关人员进行汇报。-9- 发生煤气中毒时,抢救人员要先采取安全措施,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先要把中毒人员抬出煤气区,中度、重度煤气中毒者通知煤气救护站和医院并就地抢救,在救援人员未到之前,要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法等方法进行抢救。 临时使用煤气单位必须经能源主管批准后方可使用,严禁临时接煤气取暖、热饭和其它用途。 各煤气区域、 岗位负责人要及时在煤气泄露点挂上安全警示牌,拉设警戒线,防止人员误入导致煤气中毒。 煤气区域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携带煤气报警器,在一类和二类煤气区域还必须携带氧气报警器。 岗位操作人员对当班的煤气防护用品、现场保护设施要检查,做到完好无损,并熟练掌握煤气知识与自救、
16、互救、急救知识。 渣、铁口作业时,必须点燃煤气,防止渣铁口处溢出的煤气造成人员中毒。 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安全装置及严密性,如有泄露和其它问题应及时联系处理。 凡进入煤气设施作业的人员,在作业前必须检测、监护、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煤气设备的煤气阀门,使用后一定要关严,必要时加盲板,软连接使用完毕后及时断开,以防窜煤气。 蒸汽使用后必须关严, 生活用蒸汽与生产用蒸汽必须分开。 除上高炉炉身和在有限(受限)空间作业外,其余作-10-业环境中CO不同含量允许工作时间见下表,超过160ppm的作业,必须佩戴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者立即撤离。工作地点空气中CO含量(ppm) 允许
17、工作时间24 ppm 可以连续较长时间工作40 ppm(相当于50 /m3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80 ppm(相当于100/m3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160 ppm(相当于200/m3 )连续工作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上高炉炉身,报警器检测值超过50ppm时或氧含量小于19.5%,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设专职监护人员或者立即撤离。在有限(受限)空间作业,报警器检测值超过24ppm时或氧含量小于19.5%,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设专职监护人员或者立即撤离。 煤气区域作业防护面具正确使用操作方法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面罩、背板组件、减压组件(高压管、中压管组件) 、报警装置
18、、呼吸阀等各部件完好,连接牢固。岗位每周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气瓶内必须有足够的空气,气瓶压力显示不应低于 20 Mpa,低于 20 Mpa及时更换;背空气呼吸器作业时应及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值,当压力表的指示值在4-6 Mpa或低压报警哨报警时应撤离到安全区域,重新更换气瓶。 带煤气作业的划分:一类煤气作业:更换探尺,炉前打眼,焊、割冷却壁,疏通上升管,处理煤气阀门、煤气取样,所有堵、抽煤气管道盲板,-11-以及其它带煤气的维修作业。二类煤气作业:炉顶清灰、加油,休风后焊炉顶设备,检修时往炉顶或炉身运送设备及工具, 休风时炉喉点火, 水封的放水,炉身外焊结水槽,焊补炉皮,检修上升管和
19、下降管,检修热风炉炉顶及燃烧口,在斜桥上部、出铁场屋顶、行走平台和除尘器上面作业。三类煤气作业:在炉台、热风炉及烟气炉周围、值班室、卷扬机室、小高炉除尘、上料及其它有煤气处的作业。 各类煤气作业安全要求.1 一类煤气作业时,必须向作业区负责人提交作业申请和已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配戴煤气报警器和氧气报警器、空气呼吸器,并要有专人监护。.2 二类煤气作业时,应两人以上作业,配戴煤气报警器和氧气报警器、空气呼吸器,并要有专人监护。.3 三类煤气作业时,应两人以上作业,配戴煤气报警器。4.9 防煤气着火安全规定 煤气系统设备要保持严密性。 煤气设备区域内严禁烟火。 煤气停用后各阀门必须关严。 带煤气作
20、业时应严禁产生火源,以防发生爆炸和着火事故。 严格遵守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备有消防器材。 密闭的煤气区域作业必须关闭通讯设备。-12- 在设备及煤气管道上动火原则:.1 不带煤气动火,赶净煤气后(必要时可加盲板) ,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动火。长期休风,未处理煤气前不得动火。.2 正常生产带煤气动火,提前24小时办动火票,准备好防毒面具和灭火器材,必须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煤气压力保持正压,煤气防护站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火。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按照“先通风、后监测、再进入”原则作业,作业、动火前30分钟内,先通风、再检测煤气含量在24 ppm内, 氧气含量在19.5-21%之间方可工作, 动火开具动火
21、票,并佩带煤气报警器、氧气报警器随时监测含量,并设专人进行监护。4.10 防煤气爆炸安全规定空气和煤气混合到一定比例, 并达到一定温度或遇火源就会爆炸,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爆炸范围、最低着火点如下表:项目名称生成混合物爆炸物量%最低着火点下限 上限高炉煤气 46 68 500-700焦炉煤气 5.8 30.4 400-500在某些催化剂下煤气着火点会大大降低, 可能遇见的催化剂是沉淀类的金属氧化物。 防止煤气爆炸原则:.1 避免产生爆炸混合物。.2 一旦形成爆炸混合物时,要严禁遇到火源,并通入大量蒸汽,赶净混合物。-13-.3 在处理煤气时要严格遵守煤气规程作业, 做到通蒸汽,断来源,大敞开,不
22、动火。.4 使用煤气做到保正压, 先给火, 不泄露, 有出路。.5 煤气设备要保持严密性,有缺陷及时处理。.6 煤气发生爆炸时,任何人不准进入爆炸区。4.11 煤气爆发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高、焦炉煤气重新送气后,必须两人以上做爆发试验,并通过气体防护站检测合格后方可点火使用。 送高、焦炉煤气后,关闭其蒸汽截门,管道末端必须放散一段时间煤气。 打开取样管截门排放 35 分钟后(没有水分后) ,人员站在上风口取样。 高炉煤气取样时,爆发筒要前高后低;焦炉煤气取样时,爆发筒要前低后高。 点火爆发时,爆发筒不可正面对人和电气设备,点火地点应宽敞无障碍且照明良好。 将点燃的火源投入取样筒内点火;点火后,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炼铁厂 安全 操作规程 优质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