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感悟教育真谛.docx
《【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感悟教育真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感悟教育真谛.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感悟教育真谛读论语感悟教育真谛:回归经典聆听圣言一部论语,有人从中觅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有人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至真至诚之人。我总认为一位大师,他必定不是纯粹的、专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实;思想家,一个“仁”留给世人永久的启发;文学家、哲学家他依然当之无愧。试问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天地乾坤皆沧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为一代圣人呢?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说:“孔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以至于超越中国历史的界限,受到长期的尊重,首先在于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于他的
2、政治思想。”在浩如烟海的各式教育读物中我们难免迷失,面对每天繁琐的教学工作也难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丝伪装,抛弃一些浮躁,回归千年前的经典,静心聆听圣人之言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回头看看孔子,2000多年前的思想依旧能给我们启迪。大千世界的魅力在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没有同一处风景,才会让人对旅行如此迷恋,同样教育的魅力也在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师看似重复机械的劳动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鲜活的生命个体。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孔子一生中花费了很多时间来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长,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
3、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强一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说话容易过头;子夏迟钝一些,办事说话有时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正因为对学生的如此了解,他的教育和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许多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而孔子回答不一样。如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就执行吗?”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实行?”冉求也问,而孔子答:“对,马上去实行。”公西华问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而答复相反。孔子说:“冉求迟缓,我推他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论语 论语 有感 感悟 教育 真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