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碎石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实用文档】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碎石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实用文档】doc.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砂、碎石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砂、碎石垫层(反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明确砂、碎石垫层(反滤层)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砂、碎石垫层(反滤层)作业施工。 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厦深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3 适用范围适用于厦深铁路(广东段)XSGW-2标段路基砂、碎石垫层(反滤层)施工.4材质要求4。1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当用作排水固结时,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
2、料,每3000m3为一批,当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一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现场抽样检验砂子含泥量,并进行筛分试验,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有无草根、垃圾等杂质。4。2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3000m3为一批,当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一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现场抽样检验碎石最大粒径、含泥量,并
3、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有无草根、垃圾等杂质及岩性变化情况.4.3反滤层材料含泥量、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3000m3为一批,当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一组.检验方法:观察、测量。作为垫层填料材质、含泥量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 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5。2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并报监理确认.5。2.2正式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标高、宽度、长度、坡度及承载力等情况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5。2.3施工时在合格
4、的下承层上,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根据需铺厚度、宽度、长度、采用网格法布料,推土机平整,必要时采用平地机二次整平,压路机压实。压实方法及遍数按试验工艺数据进行控制。5。2。4砂、碎石垫层(反滤层)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由试验数据确定.5。2.5砂、碎石垫层(反滤层)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2.6砂、碎石垫层(反滤层)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5。2.7砂、碎石垫层(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碎石垫层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6砂、碎石垫层(反滤层)质量控制与检测6.1砂、碎石垫层(反滤层)质量控制6.1。2砂、碎石
5、垫层(反滤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6。1。3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砂、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各项指标检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6。2砂、碎石垫层(反滤层)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6。2.1压实质量检测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3个点,其中:路基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m处各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砂垫层宜采用环刀
6、法检测干密度和相对密度。6.2。2砂、碎石垫层及(反滤层)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规定: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2厚 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3顶面高程+50mm,-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水准仪测量4横 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 砂、碎石垫层及(反滤层)压实标准如下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压实标准砂砾土及细粒土碎石类及粗粒土地基系数K30(Mpa)1101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3131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粒土碎石类土及粗
7、粒土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压实系数K孔隙率n()2828在每一填层每一循环压实后进行孔隙率n检测,检测频率为每层每100m每一循环3个点,其中:路基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m处各1点,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每填高90cm每一循环采用K30平板载荷仪检测地基系数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直至达到孔隙率地基系数K30达到上表要求标准。路基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放样:现场领工员在现场技术员的帮助下进行,以测量人员给定的中线位置(中桩)为准.以1:1.5边坡及填方高度(H)放出路基坡角位置,插旗标定,按国道3
8、03线通辽至开鲁段公路路基挖土质台阶示意图进行旧路基处理。二、基底处理1、填方小于1m的路段,必须清除草皮1020cm。2、对于路线偏离旧路基的,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85;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95%。三、填筑:1、填料:民工建勤上土时,以沙土为主,杜绝重粘土,2、按水平填筑,对于局部低洼路段,必须从最低点开始。按水平分层,逐层填平,不得凹形填筑,分层虚方厚度每层30cm,压实后每层20cm。3、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四、碾压:1、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全宽碾压。2、碾压时土的含水量应不超过最佳含水量1%2,当土的实际
9、含水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应摊开,晾晒或适当洒水以达到要求。3、压实形式:压路机碾压行进速度宜由慢到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采取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碾压直线段路基时应由两边向中间,碾压小半径平曲线路基时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在横向接头处,碾压轮迹应重叠0。4m0。5m,纵向前后相邻施工段宜搭接1。0m1。5m,应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全面压实.4、碾压遍数;68遍。五、检验及报验:路基压实度指标须分层检测,采用烘干烧法、酒精燃烧法,确保符合质检标准附录B规定要求。路基其他检查项目均在路基完成后对上路床顶面进行检查测定。报验时30cm以下路床及路堤报验时只填写工序交接证书(后附密实度检查原始记
10、录),路基施工至上路床030cm报验时填写工序交接证书,施工放样报验单,中间交工证书,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验申请批复单,后附各种指标检查原始记录。密实度检测对于台阶处,按每侧每25m一点,对于改线段每2000m24处,每处3点。六、注意事项:本工程路基利用旧路基进行帮宽,如台阶处理不当,压实度不足,势必产生帮坡土方纵向滑移,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及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规定分1压实度()零填及路堑上路床(cm)03095按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2000m2每压实层测4处30路堤(cm)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上路堤80
11、15093下路堤150902纵断高程(cm)+10,-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03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104宽 度(mm)不小于设计值米尺:每200m测4处105平 整 度(mm)153m直尺:每200m测4处3尺156横 坡()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57边 坡不陡于设计值抽查每200m测4处51、目的明确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强夯作业施工。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图3、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强夯施工。4、施工
12、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4。1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4.2施工工艺4。2.1确定施工参数机械设备的确定强夯施工采用25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
13、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6。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夯锤落距确定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夯击遍数的确定夯击遍数设计为23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遍隔1点跳夯,第遍补第遍空隙,第遍补、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
14、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夯击次数确定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515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能量大于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使起锤困难这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夯击点的布置夯击点布置与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22。2倍。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具体间隔
15、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凡是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一般黄土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对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就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夯击点布置图强夯施工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
16、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强夯施工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单夯夯击能、夯击遍数和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为施工控制数值,并采用试夯确定的地表平均沉降量控制。对渗透性较差的细粒土,必要时应增加夯击遍数,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的直径。4.2。3施工工艺流程图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准备试验性施工测试确定施工参数夯击计划夯击测试夯击面管理质量检验加固效果评价强夯设计施工记录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4.3 注
17、意事项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
18、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当强夯与岩溶注浆同时采用时,应先进行强夯再进行注浆加固。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5、质量控制及检验5.1质量控制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过
19、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记录最后2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5.2检验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锤直径。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结束7天后,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每一工点每30
2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荷载试验3点.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的检验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荷载试验。在每5001000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在有效加固深度内,每隔1m取1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和湿陷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检验数量:检验总夯击点的10%.检验方法:测量检查.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
21、验数量检验方法1范 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2横 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公路LJ1合同段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复核: 榆林市长盛集团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公路LJ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年五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水文、地质1三、施工工期2四、施工方案2五、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235.1质量保证体系235.2质量保证措施24六、安全保证措施24七、环境保证措施25八、文明施工措施25一、编制依据(1) 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公路招标文件;(2) 桥梁工程设计图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标准、规范
22、和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们的施工条件而编制。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标段有小桥1座。桥梁概况见下表:桥梁概况表序号中心桩号及桥梁名称孔数-跨径(孔m)长度(m)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台及基础墩及基础1K26+566头道河小桥2-1021。18预应力砼空心板薄壁桥台桩基础柱式墩、桩基础2。2水文、地质工程所在区域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是早晚温差大、四季分明。其主要特点为:春季气温日差较大,寒潮霜冻经常发生,并多有大风,间有沙暴;夏季暑热,雨量增多,常为暴雨,常有夏旱和伏旱;秋季多雨,降温快,早霜冻频繁,受沙漠影响,气温变化快;冬季漫长而干冷,盛行西北风。区内降雨量多集中在79月,占总降雨量的7
23、8%,多为暴雨,常夹有冰雹,区内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本区内风多且大,春季多4-5级西-西北风,年大风15-33天,最大达77天;年平均风速3.24米/秒,最大风力达910级,常掀起沙暴。该地区属黄土沟壑区,梁峁交错、沟壑密布、地面支离破碎、冲沟发育,边坡陡立。三、施工工期本工程定于2021年6月1日开工,2021年11月30日竣工.施工总工期6个月.(1)桩基施工2021年6月1日开工,2021年8月15日完工,工期2。5个月。(2)墩台施工2021年6月20日开工,2021年8月31日完工,工期2.3个月。(3)梁体预制和安装2021年6月15日开工,2021年10月31日完工,工期4。5个
24、月.(4)桥面系2021年10月1日开工,2021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2个月。四、施工方案1、钻孔桩基础上述两座桥梁桩基均为摩擦桩,采用回旋钻成孔。(1)施工测量平整场地,整修道路,满足设备停放和进出要求。其后进行桩位放样及复核.根据设计图纸的测量坐标,用全站仪定出桩位中心,测放出孔位桩及护桩。经复核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用表格形式交钻孔组,并注意保护现场桩位。(2)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40c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为24m.护筒连接
25、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用25t汽车起重机起吊就位,测量组进行测量复核后,调整钢护筒中心使之与孔桩中心重合,用振动锤将钢护筒打至要求深度,然后在护筒外均匀对称回填粘土,分层夯实,钢护筒顶高出原地面约30cm。(3)泥浆池、沉淀池在墩位附近征地范围内开挖泥浆池与沉淀池,定期将钻碴清除并运至弃土场.钢护筒上开4040cm的缺口,通过排浆沟与沉淀池连通。(4)泥浆调制泥浆原料采用粘土,在钻进中投放孔中,靠钻机冲击形成泥浆。根据地质柱状图和分析钻碴判断地层并决定采用适宜的泥浆比重,一般情况下粘性土层采用1.051。2,砂土层采用1.2-1。45。(5)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要将钻头的钻尖
26、准确对准孔位中心.具体做法是在护筒的刻痕处,用小线连成十字,钻头中心对准小线十字交叉点。(6)钻孔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开钻时宜低挡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1米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使用反循环钻机钻孔,应将钻头提离孔底20厘米,待泥浆循环通畅后方可开钻。潜水钻机钻孔,应按钻孔孔径和地质选择钻头,钻头切削方向应与主轴旋转方向一致。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
27、查。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钢筋笼下方、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7) 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在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8)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68m一节制作。现场焊接须采用10d单面帮条焊接。制作
28、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两头需焊接牢固。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焊接钢筋“耳朵”,见下图.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
29、. 154.5910910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
30、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在下笼过程中,将声测管牢固的绑扎在钢筋笼内测,采用573.5钢管,每根桩基设置三根声测管,环向均匀布置,接头用706.5钢管焊接,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
31、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堵塞管道,并且在每下一节钢筋笼后,及时将声测管注满水。声测管底距离桩底100cm,即声测管底与钢筋笼底持平,声测管顶端高出桩顶50cm。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装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
32、;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挖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2钢筋骨架直径103主钢筋间距104加强筋间距20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1(9)安装导管导管采用2530钢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
33、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400m的空间。(10) 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11) 灌注水下砼灌注砼前,检测孔底沉碴厚度及泥浆指标,清孔达到规范要求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拆除砂石泵,装上料斗(料斗容量满足封底后导管
34、埋深要求),灌注砼.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
35、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
36、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
37、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加灌高度应考虑此因素。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以上,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在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
38、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灌注砼测深方法: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
39、,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2、承台及系梁施工2.1承台施工(1)基坑开挖桩身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在基坑开挖线以外5m处设置纵横向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坑底预留30cm人工清底。并根据地质情况,设置木桩或钢管桩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2)凿除桩头、桩基检测破桩头前,应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破除桩头时应用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上
40、部采用空压机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凿除过程中保证不扰动设计桩顶以下的桩身砼。严禁用挖掘机或铲车将桩头强行拉断,以免破坏主筋。将伸入承台的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进行桩基检测。桩头凿完后应报与监理验收,并经超声波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砼垫层,(3)钢筋绑扎承台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经检验合格后,立即浇筑基础垫层砼.钢筋绑扎应在垫层砼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在垫层面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承台钢筋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底层承台钢筋网片与桩身钢筋焊接牢固;搭设钢管架绑扎、定好预埋于承台内的墩身钢筋。(4)模板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41、。模板立设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进行。采用绷线法调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墩身预埋钢筋的绑扎在模型立设完毕后进行,根据模型上口尺寸控制其准确性,采用与承台钢筋焊接,形成一个整体骨架以防移位。(5)灌注砼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滑槽下放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昼夜平均不低于5或最低温度不低于-3,局部温度也不高于+4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时,设串筒或溜槽.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振动深度
42、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6)养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保持湿润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质量影响。2。2系梁施工系梁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人工修整。将灌注桩混凝土凿至设计系梁底标高后,将桩头钢筋的杂物
43、清除干净,调直、接长。同时测定桩柱中心,并校对桩顶标高,使其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基坑面人工整平、夯实后,浇注混凝土垫层,垫层顶面高程与系梁底面高程相同,底板宽度与系梁宽度一致。系梁钢筋的布置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焊接牢固。系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外侧桩柱的圆模为开口圆,分为两片,在安装时合拢,圆模开口侧折线延伸,延伸部分可与系梁边模相连接.中心桩柱圆模分为两片,可直接与边模相接。圆模、边模上下通过穿螺杆、卡杆横向固定,确保桩柱与系梁平顺连接及几何尺寸.立模前将桩顶杂物清除干净。搭设钢管架绑扎、定好预埋于承台内的墩身钢筋.混凝土浇注前复核模板位置、尺寸,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加固.系梁
44、与桩顶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充分振捣,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浇注后的混凝土按标准进行养护。 3、圆柱墩施工(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清除并凿毛基础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浆、放设十字线。(2)搭设脚架采用单排脚手架,四周设置直径8毫米的钢丝揽风绳.(3)钢筋绑扎在桩头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桥墩钢筋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偏差均应符合规范要求。(4)模板加工及安装模板加工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套数根据桥墩数量、施工周期和工期安排确定,在工厂定点加工,一次安装浇筑。模板安装墩身施工前应首先清理场地,并凿毛桩基顶面砼,用高压水清洗干净。模板利用吊车
45、配合人工进行安装,其连接螺栓及扣件按规定上够数量.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精确的结构尺寸,板面要求平滑,接缝密贴,确保不漏浆,板面变形不大于1.5mm.(5)混凝土浇注墩身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在施工场地先试浇一根立柱,试浇成功后方可进行正式浇筑。混凝士拌合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拌合时严格按照砼的配合比进行配料,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灌注高度大于2米时,设置串筒,以避免砼混合料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产生离析。砼混合料分层进行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要仔细,以免漏振。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6)拆模及混凝士养生:砼初凝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达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脱摸时先松开模板的联结扣件,模板利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拆除.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保持湿润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质量影响。4、桥台施工(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清除并凿毛基础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浆、放设十字线。(2)搭设脚架采用单排脚手架,四周设置直径8毫米的钢丝揽风绳。(3)钢筋绑扎在承台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桥台钢筋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偏差均应符合规范要求。(4)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