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pdf
《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pdf(1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亲 情 单元分析:本单元紧紧围绕“亲情”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主体 课 文 礼物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平分生命和一个语文天地。礼物是一首短小、朴实的儿童诗。它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亲人们在去年、今年送给“我”的礼物,使“我”从礼物中懂得了“自然”、懂得了“生命”、懂得了“时间”、懂得了“世界的博大与精彩”,即“礼物”的含义,表达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盼。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使学生感悟到亲人间情感互动的过程,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亲人。课 文 平分生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小妹妹急需输血时,勇敢的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赞
2、扬了孩子的勇敢,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语文天地安排了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接合练习。“开卷有益”栏目的自读课文,读 妈妈的葡萄一文,旨在让学生自读实践,感悟故事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畅所欲言 笔下生花”栏目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增进亲情、表达亲情。单元目标: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9个生字,书写做到规范、整洁、端正,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体会“期盼、博大、寄托、精美、相依为命、降临、震撼、郑重其事、不知不觉”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摘抄和积累词语、丰富词汇。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在语境中学习词语和理解词语的能力。2、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初步领悟“礼物”所蕴含的情感,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自读自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语句所表达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摘抄重点词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单元内容:礼物 平分生命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语文天地单元课时:八课时 礼物教材分析:礼物是一首短小、朴实的儿童诗。它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亲人们在去年、今年送给“我”的礼物,使“我”从礼物
4、中懂得了“自然”、懂得了“生命”、懂得了“时间”、懂得了“世界的博大与精彩”,即“礼物”的含义,表达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盼。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个 生 字“渐”,会 写8个生字“李、芽、懂、套、精、托、段、润”,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2、通过读诗歌,体 会“礼物”的含义.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品质。重点:通过读诗歌,体 会“礼物”的含义.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品质。教学资源:利用录音机、磁带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进而对课文的生字进行正音。整体设计:本节课采用“谈话、交
5、流”等方法,分“导入课题”“初读整体感知”“分组朗读,熟读成诵”“精读理解感悟”“品读积累延伸”“布置作业”“跟踪训练”六大板块进行教学。教学课时:二课时第 一 课 时(1)课时目标: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个 生 字“渐”,会 写8个生字“李、芽、懂、套、精、托、段、润”,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新年刚过,你的亲人送给你哪些礼物,能告诉大家吗?你最喜欢谁送的什么礼物?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主人他收到了哪些礼物?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整体感知
6、1、自由读诗歌,标出你不熟悉的字,并在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它们。2、录音进行范读,学生进行正音。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你能认出哪个生字,把它的名字叫出来。指名读、齐读。4、谁能告诉大家,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它?5、练习给它们组一个词。6、练读课文:指名读、齐读。三、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卡片礼物 发芽 懂 得 一 套 书精 彩 寄 托 果 断 滋 润(2)理解词语渐 渐 指 针 精 美期 盼 幼 小 博 大四、布置作业:熟读诗歌,写会生字并会组词。板书设计:礼物礼 物 发 芽 懂 得 一 套 书精 彩 寄 托 果 断 滋 润第 二 课 时(2)课时目标:1、通过读诗歌,体 会“礼物”的含义
7、.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对课文的了解,你觉着最喜欢小作者收到的什么礼物?为什么?并把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听。二、精读理解感悟:(一)第一小节1、出示自学要求:(1)我收到了谁送的什么礼物?(2)爷爷的礼物使我收获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一粒种子可以让我懂得自然。(4)自然界中如果没有植物会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光秃秃的世界吗?(5)那么你认为爷爷送的礼物好在哪里?(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大自然呢?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吧!2、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3、代表发言汇报,师生共同评价。(二)第二小节1、出示自学要求:(1)我收到了
8、谁送的什么礼物?(2)奶奶的礼物使我收获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一只小鸡可以让我懂得生命?(4)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5)那么小的鸡渐渐长大了,你体会到了什么?(6)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把你的感觉读出来。2、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3、代表发言汇报,师生共同评价。(三)用以上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精读第三、四小节(1)我还收到了谁送的什么礼物?(2)他们的礼物使我收获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一块手表让我懂得时间,一套书让我懂得世界的博大与精美的?你打算怎样对待时间和书籍?(小组讨论交流)小结:是啊,爷爷的礼物让我懂得热爱自然,奶奶的
9、礼物让我懂得热爱生命,妈妈的礼物让我懂得珍惜时间,爸爸的礼物让我懂得世界的博大与精彩,可以说每份礼物教寄托着亲人对我的关爱与期盼,那么他们的爱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三、品读积累延伸:1、请大家带着自己刚才体会到的感情练读课文。2、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评议。3、练背课文最后一段。指名背。四、作业超市,自主选择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1 .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 .读一读,背一背诗歌。3 .参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板书设计:礼物人礼物收获爷爷种子自然奶奶小鸡生命妈妈手表时间爸爸书博大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材分析:奶奶最喜欢的铃儿通奶过讲冬冬每个星期六早上都按响的门
10、铃。看望奶陪伴奶奶,体现了冬冬和奶奶彼此关爱的深情,体现了家的和谐。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词。2、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奶奶的孝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浓浓的亲情。教学资源: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整体设计:本课我主要通过“初读整体感知、熟读训练、精读感悟、品读拓展”这几个板块完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3)课时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2、能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亲情”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1、学生交流资料。2、
11、学生提到或是引导 游子吟一诗。结合图,读读诗。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读一读,背一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2、知名度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3奶奶喜欢的铃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奶奶与冬冬的对话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4师小结。四、作业:读熟课文。板书设计:奶奶最喜欢的铃儿奶奶 喜欢 门 铃(冬冬)第 二 课 时(4)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能容得
12、能力。2、通过朗读感受亲情的伟大。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亲情的伟大。二、精读、深思、理解、感悟。1、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为什么?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2、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三、品读积累延伸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2、读 一 读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四、指导学生写生字注 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五、作业:写生字板书设计:奶奶最喜欢的铃儿(冬冬按响的那门铃)爱 平分生命教材分析:课文向我们讲
13、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小妹妹急需输血时,勇敢的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孩子的勇敢,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形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 合“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男孩形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难点:结 合“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教
14、学资源:利用录音机进行范读,使学生对字音有很好的掌握。整体设计:本节课我采用谈话、朗读等方法,分“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初读整体感知,了解内容”“精读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品读课文,升华感情”五个版块完成教学。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5)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2、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3、看了“平分生命”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说: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平分生命”一定含
15、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整体感知1、那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地方随手画下来。)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三、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卡片相 依 为 命 降 临 需 要 医 生邻居 停 止 死 亡 他俩(2)理解词语震撼 相 依 为 命 一 瞬 间 郑重其事颤抖 渗出四、布置作业:掌握生字,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相依为命 降临 需 要 医 生邻居 停 止 死 亡 他俩第 二 课 时(6)课时目标: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形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 合“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
16、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2、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相依为命 唯 一 震 撼 颤抖一瞬间 郑重其事 渗出2、上节课我们都知道小男孩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将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二、精读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表现男孩勇敢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2、把你画的语句读给小组同学听,读后还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人小组合作时,要互相帮助。(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4、现在,让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年仅1 0岁的男孩面对死亡而如此勇敢?请
17、大家默读课文,画句子。5、画好之后,咱们互相交流交流。学生汇报6、犹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这仅仅是短短的一会儿,是亲情促使男孩下定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后点了点头”看似简单,细品,就会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力量。7、大家被男孩的勇敢打动了,那么当医生面对这个男孩的时候会怎样呢?谈 一 谈“震撼”的意思。这一部分应该怎样读呢?指导朗读8、当小男孩知道自己不会死后,他是怎样对医生说的呢?理 解“郑重其事”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词语。三、品读积累延伸:请大家带着自己刚才体会到的感情练读课文。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1、同学们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最想说一句什
18、么话?2、亲情是可贵的、伟大的,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浓浓的亲情包围,讲一讲你或别人充满亲情的小故事吧。3、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充满了情与爱。回家以后,请将你感受到的亲情传达给你的亲人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幸福的。五、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男孩亲情伟大 平 分 生 命 无 私 的 爱妹妹语文天地教材分析:本教材由“选词组成语”“读一读,写写加点的词语”“读一读,仿照课文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畅所欲言”“金钥匙”等内容,有些内容在平日的授课中涉及,有些内容需专项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进行组词区分形近字,进而掌握它们的正确写法,牢记字形。2、利用说一说、做一做
19、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深入体会家庭中的亲情。3、通过金钥匙部分的练习,训练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为以后的说话、写话打好基础。教学重难点:1、畅所欲言。2、笔下生花。教学资源: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进行区分,识记形近字。整体设计:本节课我采用讨论、交流等方法,分“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金钥匙”四个版块完成教学。课时划分:两课时第 一 课 时(7)课时目标:完成日积月累的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日积月累(一)、写下面加点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幼幻要耍采彩两俩1、指读生词2、小组讨论交流:在这些生字中最容易写的生字?说一说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全班交流。写上面这些生字应该
20、注意什么?你认为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3、写一写(二)、抄一抄。1、同桌互相读一读。2、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最优美的词语。3、小组交流。4、将好词语摘抄到书本上。5、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话(三)、比一比,再写出几个词语。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立 刻 顿 时 马 上1、自己默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表示什么意思?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四)、读一读,比一比。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决定给妹妹输血,这是很大的勇气。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就伸出胳膊,挽起袖子,对医
21、生说1、指读句子2、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五)、读一读,背一背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说一说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3、比一比,谁最先背下来。第 二 课 时(8)课时目标:完成畅所欲言和金钥匙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开卷有益:1、自由朗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说一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师结: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二、畅所欲言:1、想一想,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都有哪些令人高兴的事。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班内交流。要求在说话的时候把意思表达清楚,用词要准确,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全家在一起读书很高兴。我说起学校发生的事情
22、很快乐。穿上妈妈织的毛衣很温暖。三、看一看,做一做: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记一记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1、从上面两个任务中选一项切实可行的认真完成。2、把完成任务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在日记上。四、金钥匙:1、读书的时候,把什么样的句子抄下来呢?2、小组内讨论。3、班内交流。4、把你平时抄写的句子找一部分读一读。找重要词语的句子,有优美词语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句子这些句子都可以摘抄。春天的脚步单元分析:本单元紧紧围绕“春天的脚步”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 古诗二首 理想的翅膀 春天的雨点和一个语文天地。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
23、情,写了春天的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先谢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写了孩子放学后放风筝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理想的翅膀描绘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了不同样式的风筝,并将风筝放飞上天的情景,表现了春日的童趣,也表达了孩子们远大的理想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文章语言富有儿童特色,浅显易懂,而课题“理想的翅膀”却寓意深刻:它虽指风筝,但代表了孩子们的理想,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春天的雨点课题虽为“春天的雨点”,但内容并非写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语文天地安排了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结合练习
24、、“开卷有益”栏目的自读课文 梦已被染绿 雨在歌唱、初显身手、金钥匙四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自读实践,感悟故事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初显身手、金钥匙”栏目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单元目标: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6个生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19个生字,书写做到规范、整洁、端正,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体会“翩翩起舞、扯着、建筑”等词语的意思,学习摘抄和积累词语、丰富词汇。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在语境中学习词语和理解词语的能力。2、诵读古诗,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
25、想象;初步领悟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自读自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诗句所表达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摘抄名言名句。单元内容:理想的翅膀 春天的雨点 古诗二首 语文天地单元课时:八课时古诗二首教材分析: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写了春天的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先谢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写了孩子放学后放风筝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认识3个 生 字“迟、融、醉”,会 写3“居、杨、趁”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苏教版 三年级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