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东海县双店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2018-2019年东海县双店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东海县双店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东海县双店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10 12题。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焰,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骸骨见,不屈。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中。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
2、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称疾,屡诏不起。尝曰:“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行至平乐,被萦。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其闭关金陵高座寺也。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遇故中宫为僧者,问以智,澄之曰:“君岂曾识耶?”日:“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靖,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
3、其故乎?”澄之述其语告以智,以智伏地哭失声。以智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惟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於世。(选 自 清史稿,有删节)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 确 的 一 项()A、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B、遇故中宫为僧者C、坐失机问大辟D、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擢:担任故:原先的、原来的坐:入罪、定罪客:做客1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杨嗣昌劾下狱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吾其缁乎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C.求忠臣必于孝子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4、D.而辟河南巡抚 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以智的父亲曾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而获罪,因为方以智血疏申冤才获释。B.阮大钺当权,由于原先结下仇怨,想找借口杀方以智,使他在南都不能久留。C.桂王在肇庆即位,任方以智为右中允。罢相之后扈王多次征召,他均称病不就。D.方以智在平乐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方以智逃出来当了和尚。1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2 分)(1)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4分)(2)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4 分)(3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 分)第 2 题: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7 1 3 题。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食其闻其将皆握龊支好荷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子,沛公时时问邑中贤豪。骑士归,食其见,谓曰:“吾闻沛公嫂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 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自谓我非狂。骑士曰:“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6、食其日:“第言之。”骑士从容言食其所戒者。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食其。食其至,入谒,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食其入,即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食其日:“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谢之。食其因言六国从衡时,沛公喜,赐食其食,问曰:“计安出?”食其日:“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人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下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食其往,沛公
7、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食其为广野4ZJ o(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注释:握龊,器量狭窄。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子适:到达B食其至,入谒谒:拜见C不宜倨见长者倨:傲慢D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摄:整理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延食其上坐,谢之延:延请B足下起瓦合之卒起:出身C夫陈留,天下之冲冲:交通要道D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下之善:和交好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同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夜缱而出,见秦伯B则长揖不拜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C与人言,常大骂视其所与,不知I)乃深自藏匿荆轲废,乃引起匕首提秦王10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同法相同的一项是A收散乱之兵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欲以径入强秦以其无礼于晋C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不如因善遇之D臣为内应公为我献之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郦生“狂生”的一项是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 乃深自藏匿 食其入,即 长 揖 不 拜 足 下 欲 助 秦 攻诸侯乎?“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A B C D12下列评述不符合意思的一项是A郦食其作为谋士,选择人主很有眼光,对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诸将,态度 是“深自藏匿”,不屑与交;而 对“慢而易人”但“多大略”的刘邦,确 认 为“此真吾所愿从游”,主动要求去见他。
9、B郦食其有才干,很有自信,明知刘邦“不好儒”,并且常以无礼的态度羞辱儒生,仍然请人传言要见刘邦。因为他相信,“多大略”、“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的刘邦不可能不需要有才干的人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的。C郦食其初次谒见刘邦就表现出过人的胆略和善于说服人的口才,而对傲慢的刘邦,他“长揖不拜”,并无意中提出了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激怒刘邦的问题,然后顺着刘邦的回答提醒他,要成就大业就“不宜倨见长者”,从而折服了刘邦。D郦食其在和刘邦谈了昔日“六国从横”的时势,博得刘邦高兴以后,又提出先攻取和怎样攻取陈留的建议,这反映了他胸有韬略,具有远见卓识。1 3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
10、不仁。(3分)(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3)乃引起匕首提秦王。(3分)第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913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 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1、。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 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 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日:“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
12、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内部 D.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B.项王按剑而踞 跟:站立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敬词,私下里(3分)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11.加 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2.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13、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 项 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 为“亡秦之续”。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o(2)此亡秦之续耳。(2分)。(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学,请 翻 译 下 面 论语 述 而 中的一段话:(5
14、分)不愤不启,不琲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 4 题:文 言 文 阅 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 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锢鹿城。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楚王召宋义与计事
15、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于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 义 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弊;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日:“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日:“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日:“宋义与齐谋
16、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懵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节 选 自 史 记 项羽本纪)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B.故不如先斗秦、赵C.立羽为假上将军斗,使相斗假,假扮D
17、.救铜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劳苦而功高如此 以乱易整,不武C.项羽为鲁公 D.因下令军中日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久留不行”,反而拒谏饰非,打
18、击异己,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4 分)(2)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4分)第 5 题:文言文阅读(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左忠毅公传左光斗,字共之,南直隶桐城人。举万历丁未进士,选授浙江道御史。天启初,与给事中杨涟俱以清直敢言负重望,每国家有大议,公卿大臣辄问光斗、涟云何。两人公忠一体,有所举劾,必谄而后行,权贵人皆凛凛畏之,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皆从之游,而小
19、人之趋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巡视屯田水利,上书言国家倚漕东南不可恃。光斗亲巡行阡陌,督官吏,教民种植桑麻蒿秸,仿佛江南。神宗不豫,太监刘朝、魏忠贤矫太子令,光斗封还不启。又奏太监陈登夺民籽粒,坏屯政,且请蠲十三场逋租,民咸复业焉。寻又督学畿辅,光斗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预决其得失利钝,后皆卒如其言,无一爽者。光斗念天下承平久,人不知兵,而疆场多敌,每行部辄较诸生射,秦开屯学,又奏开武学。光斗多谙朝廷典故,而留心于当世之事,慨然以天下自任。光宗崩,太监魏忠贤专国命,其党崔呈秀、魏广微尤用事。御史崔呈秀,初巡接淮扬,球累巨万,高攀龙劾之,遂父事忠贤,魏大中亦劾大学士魏广微,两人教忠贤逮杀涟、光斗等。
20、会杨涟奏忠贤二十四罪,于是忠贤罢两人官而逐之。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己而觇光斗就道惟褪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故事,御史巡视屯田,屯吏馈金数百,御史受之以为常。光斗独却不受,诸御史皆惭且恚,至是诬奏之。忠贤矫旨,遣堤骑逮光斗、涟入京考鞠,后杀光斗于狱。先是光斗在狱,出片纸寄其家日:“辱极,污极,痛极,死矣!死矣!如二亲何?愿以此报天子,报二祖列宗。”是岁天启五年七月也。阅二年,烈皇帝立,诛魏忠贤等,赠光斗右副都御史,予祭葬,谥忠毅。节选自 戴名世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选授浙江道御史 道:古代行政区划名。B.神宗不豫,太监刘朝、魏忠贤矫太子令
21、不豫:没有预料到C.寻又督学畿辅畿辅:京城附近地区D.遣堤骑逮光斗、涟入京考鞠 考:通“拷”,拷打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楼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曰/幸未劫也/B.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横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曰/幸未劫也/C.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己而觇光斗就道/惟襟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D.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摸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左光斗清直敢言,震慑权
22、贵。他与杨涟二人担负重望,弹劾不法,抗拒阉党;他检举太监陈登侵夺百姓粮食、破坏屯田措施的不法行为。B.左光斗心忧社稷,防患未然。天下太平日久,边境又值多事之秋,因此他在地方视察时鼓励军事教育,并上奏启动对屯田军民讲习耕战,又上奏开设军事学校。C.左光斗发展农业,重视民生。他亲自巡察田间,督责官吏,并引导百姓种植桑麻蒿秸等作物。又请求免除十三场的欠租,当地百姓都得以恢复本业。D.左光斗清廉被诬,惨死狱中。魏广微借左光斗担任御史巡视屯田时洁身自好,没有依照旧例接受屯吏的赠金而遭到其他御史的忌恨之机,诬陷其下狱,致使左光斗惨死狱中。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一时海内有
23、道高名之士皆从之游,而小人之趋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译文:(2)光斗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预决其得失利钝,后皆卒如其言,无一爽者。译文:第6 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 分)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争之,卜1郡不能决益、卜|长史韩伯携日仲文少年聪察可令决之仲文乃令两家各驱牛群到放所得牛遂入任氏群又使人微伤之任氏嗟惋杜氏自若杜即服罪。(取材于宋桂万荣 棠阴比事)第 7 题:文言文阅读,完成4 7 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
24、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25、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英弘、师襄、老聃。炎 B 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以贻之。4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5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东海县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